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鄉的粽子作文四篇

鄉的粽子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的粽子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的粽子作文四篇

鄉的粽子作文 篇1

粽子是家鄉的人們在端午節這天必不可少的吃食。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開始忙前忙後的為端午節的粽子做準備了。大人們準備好包粽子要用的粽葉、新鮮的棕繩、香噴噴的糯米就踏上了包粽子的征程。大人們包粽子的時候,小孩子就在旁邊睜着大大的眼睛望着,好像怕粽子會消失一樣。有時候我也會拿着棕葉嘗試着包粽子,可就是不如大人包得稜角分明。粽子包好以後工序就非常簡單了,直接放鍋裏蒸30來分鐘新鮮的粽子就出爐了。

你可別急,這還不能吃呢!按我們這裏的習俗,吃粽子之前要先祭奠家中已經逝世的先人祈求他們保佑子孫後代幸福安康,以此教育孩子孝順。

祭奠完了先人,就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時刻——吃粽子、送粽子。將包好的粽子分成幾份,留一份自己品嚐,其他的送給自己的親人。其中外婆家是一定要送的,這一天由母親帶着我們去外婆家送棕子,同時還要拿一些外婆家的粽子回家。除此之外,人們還會收到各家送來的粽子,各有不同的風味,五花八門,簡直讓人大飽口福。

午餐是端午的'高潮。各家送來的粽子佔主要地位,一大盤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稜,繫着淡青的腰帶。腰帶一般打活結,一扯就開。也有打死結的,那都是新手怕粽子煮散了才打的死結。

我喜歡看大人、孩子忙碌包粽子的身影,喜歡各家各户送來的粽子,喜歡這祥和安寧的端午節。

鄉的粽子作文 篇2

説起我們家鄉的粽子,那可是有説不完的話。一説起來,那誘人的香味彷彿在我的脣齒間纏繞着。

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説是為紀念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粽子大多以三角形為主,再加上外層包裹着一片粽葉,看着就像一個穿着綠袍子的三角形胖娃娃,粽子還是分口味的呢!蛋黃味有些鹹,蜜棗味有點甜。但其中我最愛媽媽做的那種獨特味道。

每當到了端午節,媽媽便會開始忙。媽媽準備好了粽葉,糯米,和各種餡料後,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的方法可真特別那!她用稻草灰把糯米浸泡一下,再把餡料放進糯米之中去,把糯米捏成三角形,最後把綠色的衣服給它穿上,這樣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拿來一個粽子,輕輕剝開它的綠衣裳,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無論是這香味,還是這口感,都令人回味無窮。一口咬下去,一股清香直入肺腑,沁人心脾。媽媽做的粽子既有適中的鹹味,又有誘人的色彩。

大家都説,一道菜只有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成為一到真正的美味佳餚,粽子可是俱備了這三點呀!

這就是我們家鄉別有風味的小吃-----粽子。

鄉的粽子作文 篇3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粽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粽子,心裏美滋滋,真實又香又甜啊!

鄉的粽子作文 篇4

天下粽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為“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粽與湖州粽齊名,被公認為粽中之王。

嘉興粽子裏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後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所採之箬,此時的粽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水分和陽光,最香。徽州粽葉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芽,至梅雨季節長大為“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粽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粽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裏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粽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粽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麼豆沙粽、蛋黃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粽。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裏,怯生生地試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鑽到心尖。七千年前發源於嘉興的稻穀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裏的魚,感謝江裏的水怪……

為什麼是路邊的粽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剪、現煮、現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為大肉粽特別好賣,我發現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裏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裏現煮的);

二,嘉興城裏五芳齋的新鮮粽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屬於心理作用,它來源於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睏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從上海出發,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後再吃粽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jnwl3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