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有關吃粽子作文八篇

有關吃粽子作文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吃粽子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吃粽子作文八篇

吃粽子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節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

吃粽子作文 篇2

剝開熱氣騰騰的粽子,糯米的醇香混合着粽葉的氣息,撲鼻而來。--那是愛的.滋味。小時候,我最喜歡吃奶奶裹的粽子,尤其是那又香又甜的蜜棗粽,就算是讓我天天吃,餐餐吃,也不會膩。説真的,我就是在那猶如粽子般香醇的濃濃愛意裏漸漸長大的。

今年過年,奶奶也像往常一樣,裹了很多很多我喜歡吃的粽子,整整掛了一根竹竿。但不知為什麼,我分明感覺到,今年的粽子吃起來味道與往年不同了。哦,是了,一定是奶奶年紀大了,她裹的粽子不再像以前那樣有稜有角,嚴嚴實實,味道就淡了。

一天早上,我起得比較遲,媽媽早已上班去了。我正愁沒早飯吃呢?這時,奶奶遞過來一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她的手微微顫抖着,嘴角揚得有些僵硬,也許是因為疲憊吧。"我不要,一點都不好吃!"剛吐出這幾個字,我就後悔了。這幾個字,對於一個百般呵護我的老人來説是多麼大的傷害啊!奶奶慢慢轉過身,蹣跚地走了,她的兩肩一聳一聳的,顫抖得很厲害。第二天,我心裏始終懷着深深的歉意和愧疚,總想找個機會彌補一下。熬到晚飯前,我鼓起勇氣,紅着臉對奶奶説,我要吃粽子。奶奶聽了,非常高興。連忙煮了兩個粽子給我,並在一旁靜靜地看着我吃。我咬了一口--美味,依舊;香醇,依舊。原來,粽子的味道並沒有改變!

奶奶一個勁地眯着眼笑,笑得那麼舒心,那麼暢快,儘管她的眼神已經有些呆滯。我從來沒有想到,就這麼簡簡單單地吃幾個粽子,竟會給老人帶來那麼大的快樂。

吃粽子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鼈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裏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説:“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鼈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説:“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着屈原説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説:“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鼈蟹吃了。”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吃粽子作文 篇4

今天早上,爸爸煮了一鍋粽子,有板栗餡兒的、菠蘿餡兒的、豆沙餡兒的,還有八寶餡兒的。

粽子煮好了,我趕緊掀起鍋蓋兒,拿起勺子,把粽子撈到盤子裏。我先拿起一個菠蘿餡兒的粽子,慢慢地解開纏在外面的繩子,再小心翼翼地打開粽葉,果然看見白白的糯米中夾着黃黃的菠蘿塊兒。我立刻咬了一口,嗯!真和我的口味!軟軟的,而且甜中還帶着一點兒酸,好好吃呀!

吃粽子作文 篇5

五月五過端午,在這一天裏,每家每户都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這一天的早上,奶奶把一大盆粽子倒入鍋中煮了起來。

粽子煮熟了,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我先下手挑了一個最大的粽子,心想這個粽子裏肯定是蛋黃陷的,千萬不要是肉餡的,因為我最討厭吃肉餡的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一個綠色的粽葉給打開,一層一層地剝開。一個潔白的粽子露了出來,我張開大嘴使勁地咬了下去,原來是我最愛吃的蛋黃陷的,我狼吞虎嚥地吃完了粽子,接着我拿起第二個粽子,我很快就把粽葉剝開,吃完了。

這時爸爸吃得更快,他已經連續吃了五六個了,不過爸爸很幸運,吃的都是他最愛吃的豬肉粽子。爸爸一邊吃還一邊説:“真香啊!”我懷疑爸爸是不是大肚羅漢或豬八戒轉世。媽媽卻吃得很斯文,半天才吃了一個。

吃飽喝足了我看着電視裏的龍舟大賽,心裏很高興。

吃粽子作文 篇6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團彩繩,鈴鐺鏈,和彩鏈。小胡阿姨給我們家送來了十幾個個粽子,都是小胡阿姨包的,有蜜棗的和花生的,我喜歡吃蜜棗的,可我總是挑中花生的,我吃了三個,兩個都是花生的,好倒黴喲!這些粽子是用糯米做的,香香甜甜軟軟的,真香啊!我啊嗚一口咬上去,真好吃啊!這比街上賣的吃起來也毫不遜色。

快到端午節了,我們的祖國會採取什麼樣的活動來慶祝端午節呢。

吃粽子作文 篇7

端午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麼,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呢?

專家日前對此進行了解釋。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説,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到了唐宋時代,粽子已成為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美味食品。長安有專門製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藝也相當高。當時粽子餡已有多種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葉浸米裹的。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間,就用蘆葉裹粽子,粽餡也多了,有蜜糖、豆沙、豬肉、松仁、棗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間,林蘭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條,這種粽子流傳至今。現代粽子以浙江嘉興最負盛名。如今,粽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

民俗專家介紹,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不但盛行不廢,而且流傳到日本、和越南等國。

吃粽子作文 篇8

“五月端午賽龍舟。”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媽媽説這是一個紀念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爺爺的節日。

在這個節日裏,我最開心的就是可以吃粽子。

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所以她也喜歡做。奶奶一大早就準備了粽子葉、糯米、肉、綠豆等,包好後放在大鍋裏熬。奶奶辛苦了一天,粽子終於熟了。

粽子穿着兩層綠衣服,身上纏着十幾圈紅腰帶,嚴嚴實實的。每次吃粽子我總是挑最肥的吃,因為奶奶悄悄告訴,肥的粽子肉和豆子最多。要想吃到它,首先要把它的紅腰帶解開,再打開綠衣服,就會露出香噴噴的、長着紅豆的米團。不過,我最討厭幫粽子脱衣服,每次脱衣服我的手總是油油的、粘粘的,好難受。唉,沒辦法,誰叫我那麼饞呢!每次幫粽子脱完衣服,總是要用鼻子聞過它全身,美美的吸幾口香氣,才捨得吃,媽媽看見我這樣,總是笑我是個十足的小饞貓。假如你看到了肯定也會直流口水,我試過一天吃過三個粽子的,厲害吧!那你就快來品嚐吧!

吃着香噴噴的粽子,想到了奶奶,我有種説不出的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4ylp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