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春暖花開的閲讀答案

春暖花開的閲讀答案

①我非常喜歡春暖花開這個詞詞彙的温度不可預報,但可以感知,可以體會對於走過漫長冬季的北方人來説,感受這樣的詞一定是特別温暖而歡欣——如同與久別的親人相擁那一刻的美好

春暖花開的閲讀答案

②古代文人心思細膩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無以名狀的事物,因此對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細緻入微唐代詩人史青《應詔賦得除夜》雲: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裏迴風光人不覺,已着後園梅新一年的晨曦微現,普通人還沒有感覺到春光的來臨,而史青眼裏的梅已經蓓蕾初綻了這首詩雖是應詔之作,卻也寫得俊逸純真古人比我們生活簡單,時間寬裕,性子就比較慢,想事情會更細緻,做事情也會更執着其實,我們也需要慢下來,看一看花是怎樣開的、天氣是怎樣暖的

③與史青家的後園不同,我老家的後園子沒有梅,但有一株杏,還有一株桃梅屬於貴族,屬於士大夫,不屬於百姓從古到今普通百姓愛戴的大都是杏桃之類,因為這類仁果可以充飢飽口福口腹不飽何以飽眼福?

④在古人寫春的詩中,我最喜歡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異乎尋常地簡單,樸素真切的感悟花開花落中,藴藏着淡淡哀傷和悠遠的哲思我喜歡這首詩的另一個好笑的因由是,這位田園山水詩人的落花留給了我更大的想象空間,至少沒有像史青那樣直接詠梅——我不喜歡梅,我猜想孟襄陽詩中的花應該是桃花,抑或杏花,與我家後園子那兩株一樣

⑤春分過後,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走出夢境,先醒的是耳朵,睡眼矇矓中,滿耳是鳥兒的歡鳴那鳥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單調嘰喳,而是戴勝、黃喉、紅脅藍尾鴝的婉轉悠揚睜開雙眼,燦爛的陽光射過玻璃窗,好像太陽雨落在臉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幾天前的一場細雨,潤綠了後園子的杏樹枝,淋透了牆角的桃樹幹這個早晨,杏花率先開了深紅、淺紅、粉紅、粉白,一樹雲霞,滿園生輝杏花開時,綠葉尚未被春風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綻放之時,桃葉已經舒展成綠箭,在綠葉的襯托下,桃花顯得更加嬌豔嫵媚杏樹為什麼先開花後長葉?原來杏花花芽生長所需要的氣温比葉芽生長所需要的氣温低,早春的温度已滿足了她生長的需要,於是花芽逐漸膨大而開放但此時的天氣對於葉芽來説,還稍顯涼意,因此她仍然蟄伏着,待氣温逐漸升高,她才肯萌發桃花的花芽、葉芽生長所需要的氣温相差無幾,春風拂過,花和葉就會幾乎同時與我們會面神奇的.自然給了我們太多驚喜,也一再提醒我們人應當謙遜

⑥我現在生活的遠郊有杏花山、梨花溝,那裏漫山遍野,千樹萬樹,繁花如海,蝶飛蜂舞朋友邀我郊遊賞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歡這樣的宏大與張揚,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後園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們甘於寂寞,自我綻放,馨香如故,唐朝這樣,宋朝這樣,如今依然是這樣我還知道,億萬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遼寧古果也是這樣燦爛而又無人問津地綻放的由此説來,春暖花開原本與我們並無瓜葛我們是多情的,有時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來,不是嗎?

⑦春暖花開是有關季節的詞彙,更是有關生命的詞彙23年前的春天,海子走了每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都隱隱作痛他嚮往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同時喜歡行走在人羣的邊緣,保持一顆獨立而聖潔的心“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嚮往寧靜與美好的詩人毅然決然地把自己永遠留在了寂寞的春天裏,而我們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想想挺慚愧的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視自然,珍愛生命

——選自2012年4月20日《遼寧日報》

標籤: 閲讀 春暖花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zlgr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