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馮崢的《圓明園祭》閲讀答案

馮崢的《圓明園祭》閲讀答案

  圓明園祭

馮崢的《圓明園祭》閲讀答案

  馮崢

那天很冷,我卻刻意要到圓明園去。朋友們都勸説,圓明園沒有什麼可看的,只是幾塊爛石頭,我説,你不懂我的心。

北風淒厲,草木蕭疏,斷壁殘垣,一覽無餘。

然而,在淒厲妁風雨聲中,我卻分明聽到悠悠鐘聲,百鳥唱啁;透過蕭疏草木,我看見了圓明之嬌,長春之美,萬春之秀,300畝園林春意正濃;斷壁中,我看見了乾隆的題詩;殘垣中,似見文源閣的浩翰藏書……

我聽見了來自法國130年前的一個深情的聲音:……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彙集於圓明園;……只要想象出一種無法描繪的建築物,假如有一座集人類想象力之大成的燦爛寶窟,以宮殿廟宇的形象出現,那就是圓明園……

一個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無所不極的文字來稱讚她!以至100多年後仍引起人們振顫的心共鳴。

然而,對於玉焚香殞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讚美,痴情者越是悲傷,正如白居易寫《長恨歌》、湯顯祖寫《還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對圓明園,我就是這種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我聽見圓明園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遙遠的南方也時常聽見。

圓明園在哭,哭護花無力;圓明園在泣,泣其悲慘遭遇漸被忘懷。

我和圓明園在同聲一哭!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捨,要把圓明園重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總要與劊子手殺死楊虎成後,在他英骸上建築花圃這殘酷的事實聯想;我甚至聯想到有人要把馬嵬坡上的楊玉環的玉骨支起來,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這是歷史的悲哀!

他們看不見圓明園的額頭上“恥辱”兩個黑字,他們聽不到一個在屈辱中哭泣的母親對她兒孫的聲聲囑託以及希望着爭氣的未來。

站在這寫滿血字的廢墟上,我面對現實,拼搏未來!

我見到了蕭疏草木之上有蒼鬱的青松、沖天傲雪;我見到了薰煙的巨石崢嶙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贊詩的雨果堅信:總有這樣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濁洗刷乾淨了的法蘭西,將會把自己的贓物交還給被劫奪的中國。

而我永遠相信:有志氣的炎黃子孫,決不會讓那屈辱的歷史重演!一定會在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輝煌的未來!

14.從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圓明園而朋友們勸“我”別去的理由各是什麼?

15.第⑵、⑶兩段的描寫,輕鬆中藴含着,沉靜中透露出,作用是。

16.第⑷段中那個“深情的聲音”是誰發出的?

17.第⑹段的表達方式主要是,其中的“這種心情”是指的心情。

18.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詞性已由 詞活用為 詞。

19.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圓明園哭泣的原因。

20.從全文看,第⒁節中的“他們”是指 。

21.就是否重建圓明園這個問題,作者持什麼態度?

22.殘破的圓明園作為歷史的寫照,對我們炎黃子孫有何作用?請用培根的一句名言回答。

答案:

14.我是想去祭圓明園,所以我要去;而朋友們以為我是看風景而那沒什麼可看的,故勸我別去。

15.蒼涼、焦慮;為下文作了鋪墊。

16、雨果

17.抒情;悲傷

18、形、動

19.因為護花無力和其悲慘遭遇漸被忘懷。

20.慷慨施捨想把圓明園重建的人。

21.作者持否定態度。

22.讀史使人明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vw9r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