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精神閲讀答案15篇

精神閲讀答案15篇

現如今,我們需要用到閲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通過對照閲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那麼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精神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神閲讀答案15篇

精神閲讀答案1

精神的旅行

肯特·伯納恩

精神信仰彷彿不可觸摸,但它確實存在。它是我們仰望星空,或者凝視傍晚日落的最後一抹餘暉時驟然產生的一種感覺。當我們在美好的一天醒來,嗅到空氣中洋溢着我們熟知且喜愛,卻記不起來自何處的馥郁芬芳時,它是我們清晨的顫抖。它是創始起源背後的謎團,超越了空間的界限。它是一種不同的意識,激活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

有些人會告訴你,上蒼是不存在的。他們會宣稱,無法面對現實的人把命當作支柱,在生活中需要虛構信念的人把上蒼當作神話。他們會對宇宙的起源作出理性的解釋,對大自然的完美運轉做出科學的解釋。他們會指出世界上的邪惡與不公,列舉利用宗教來挑起戰爭或傷害不同信仰的民眾的例子。

你無法與這些人爭辯,也不該與他們爭辯。古人説:井蛙不可以語於海。

只要你對周邊的宇宙懷有神祕感,你就會聽到大海波濤的低吟。你該做的就是離開那口井,走到陽光下,向大海進發,讓那些想要討論禁錮他們的圍牆的高矮和形狀的人去爭論吧。

如果你聽到遠方大海的呼喚,不要由於周圍的幼稚言論和矛盾而改變方向。路有許多條,從每條路上看到的大海都有所不同。你的任務不是評判別人的路,而是找到一條帶你不斷接近你在內心聽到的低吟聲的路。

首先要接受你所處的位置。

我們都具有特殊的天賦。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具有同情心,另一些人則有自律的能力;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充分意識到人的美,另一些人則充分意識到大自然的美;我們當中的一些人能敏鋭覺察到生活當中的不公,另一些人則為我們身邊的善良行為歡欣鼓舞。

這些都是起點,因為他們都是信仰之地。你必須找到你信仰的源頭,必須發掘培養這種天賦。如果信仰讓你的靈魂的音樂發出了聲音,請不要害怕,去加以遵循。信仰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表達了許多人共同追隨的精神真理。

精神的成長只能通過實踐來磨礪和完善。如同樂器一樣,它必須要有人彈奏;如同道路一樣,它必須要有人行走。無論是藉助閲讀、冥想、崇拜或是善行,你都必須讓自己向着精神昇華的方向邁進。除非你通過實踐自己的信仰來展開精神上的磨練,否則精神的領域不可能深入。

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你筋疲力盡,無法繼續前行,或者,其他事情顯得更為重要。也許,你開始感到自己的信仰只是一時的熱情。也許,你會覺得精神日漸萎靡。也許,你根本不在乎。

如果情況是這樣,不要對自己過於嚴厲。你的整個生命就是一次精神的旅行。你會身處不毛之地,也會踏上充滿機遇的土地,只需確保自己能不斷邁步向前。再走幾步,你就會再次聽到海浪的呼喚。

最重要的事,你要對自己的路有信心。盡你所能地遵循它,必要的時候加以改變。但是,不要放棄對大海的追尋。你越是靠近,低吟聲越是響亮,你就越會對他的存在確信無疑。你也許沒有走上自己預想的路,但你仍然會走在路上。不要因為你無法找到唯一的真理而懷疑公正的存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裏,只有最剛愎自用的人才會拒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不同的人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得到真理(無論是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政治上的,還是其他的)。找到那條像晴空朗日一樣閃亮的路,找到那條富有記憶中的芳香和承諾的路,然後加以遵循。只有傻瓜才會因為看不到太陽的形狀而拒絕走在陽光下。

14.對行走在精神旅行路上的人們,作者提出了哪些忠告?請概括作答。(6分)

15.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4分)

(1)你該做的就是離開那口井,走到陽光下,向大海進發。

答:

(2)再走幾步,你就會再次聽到海浪的呼喚。

答:

16.“精神的旅行”這個題目體現了本文寫作上的什麼特點?請你聯繫文章對此進行簡要賞析。(6分)

17.作者説“生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在歷史的天空中,有許多這樣的生命,受到了後人的敬仰。請結合文章觀點,從蘇軾、魯迅、巴金中任選一人,談談他的精神之旅。(字數不少於60字)(6分)

參考答案:

14.答案示例:①接受自己所處的位置,發掘並培養本性中的信仰之源;②實踐信仰來磨礪和完善精神,促使精神成長;③遭遇精神困境時不要苛責自己,只需要堅持信仰,永不放棄自己的追尋。(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5. (4分,每小題2分)(1)你應該遠離沒有信仰的生活,遠離侷限於現實的人羣,沐浴在精神的陽光下,去追尋自己的精神信仰。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表達形象、生動。

(2)人們在追求信仰、精神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折、迷惘時,只要能再堅持一下,就會看到理想、信仰的目標、追求的精神更加清晰,這些理想、目標、精神會再次吸引、激勵自己去不懈追求。作者以“海浪的呼喚”比喻精神、信仰的感召力,化抽象為形象。

16.答案示例:化抽象為形象具體(2分)。比如把“精神信仰”(精神真理)比作“遠方的大海”,把“精神成長”比作“精神旅行”等;又比如,在論説精神成長需要實踐磨礪時,作者用樂器需要人彈奏、道路需要人行走來啟迪人們等(2分)。這些形象性的論説使論述對象具體可感,使讀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觀點。(2分)(共6分,從運用了何種技巧、舉例加以説明、分析這種技巧對錶達主題的作用和藝術效果三個方面去衡量評分)

17.答案示例:魯迅追隨精神的成長,離開了周圍勢利的小市民,從學醫到從文,從救治生命到拯救國人靈魂。魯迅不斷追尋着自己的精神理想,不斷以文學創作實踐磨礪着自己的精神。其間也有很多挫折,像辛亥革命後的苦悶。但他堅守信仰,走過了艱辛的精神之旅,到達了精神的大海,成為一代思想家、文學家。(答案要運用原文作者的觀點,如“堅持信仰,永不放棄自己的追尋”等來闡釋所選人物的精神之旅,注意用文章的觀點統率對人物事蹟的敍述,用人物事蹟來闡釋文本的觀點。觀點準確,事蹟恰當,4分;語言表達,2分)

精神閲讀答案2

人死了,便住進一個永久的地方——墓地。生前的親朋好友,如果對他思之過切,便來到墓地,隔着一層冰冷的墓室的石板“看望”他。掃墓的全是親人。

然而,世上還有一種墓地屬於例外。去到那裏的人,非親非故,全是來自異國它鄉的陌生人。有的相隔千山萬水,有的相隔數代。就像我們,千里迢迢去到法國。當地的朋友問我們想看誰。我們説:盧梭、雨果、巴爾扎克,莫奈、德彪西等等一大串名字。

朋友笑着説:“好好,應該,應該!”

他知道去哪裏可以找到這些人,於是他先把我們領到先賢祠。

先賢祠就在我們居住的拉丁區。有時走在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它頗似倫敦保羅教堂的石綠色的圓頂。我一直以為是一座教堂。其實,我猜想得並不錯,它最初確是教堂。可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曾用來安葬故去的偉人,因此它就有了榮譽性的紀念意義。到了1885年,它被正式確定為安葬已故偉人的處所。從而,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國轉變為人間的聖殿。人們再來到這裏,便不是聆聽神的旨意,而是重温先賢的思想精神來了。

重新改建的建築的人口處,刻意使用古希臘神廟的樣式。寬展的高台階,一排聳立的石柱,還有被石柱高高舉起來的三角形楣飾,莊重肅穆,表達着一種至高無上的歷史精神。大維。德安在楣飾上製作的古典主義的浮雕,象徵着祖國、歷史和自由。上邊還有一句話:“獻給偉人們,祖國感謝他們!”

這句話顯示這座建築的內涵,神聖又崇高,超過了巴黎任何建築。

我要見的維克多。雨果就在這裏。他和所有這裏的偉人一樣,都安放在地下。因為地下才意味着埋葬。但這裏的地下是可以參觀與瞻仰的。一條條走道,一間間石室。所有棺木全都擺在非常考究和精緻的大理石台子上。雨果與另一位法國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兩邊。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麗的銅棕櫚。

我注意到,展示着他們生平的“説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內容卻自有其獨特的角度。比如對於雨果,特別強調由於反對拿破崙政變,堅持自己的政見,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國與比利時逃亡19年。

1870年回國後,他還拒絕拿破崙第三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為受到法國軍方陷害的猶太血統的軍官德雷福斯嗚冤,因而被判徒刑。顯然,在這裏,所注重的不是這些偉人的累累碩果,而是他們非凡的思想歷程與個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為這裏“居民”的作家是盧梭和伏爾泰。將盧梭和伏爾泰安葬此處,是一種象徵。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徵。這兩位作家的文學作品都是思想大於形象。他們的巨大價值,是對法蘭西精神和思想方面做出的偉大貢獻。在這裏的盧梭的生平説明上寫道,法蘭西的“自由、平等、博愛”就是由他奠定的。

盧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細,正面雕了一扇門。門兒微啟,伸出一隻手,送出一支花來。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盧梭了!再一想,他不是一直在把這樣燦爛和芬芳的精神奉獻給人類?從生到死,直到今天,再到永遠。

於是,我明白了,為什麼在先賢祠裏,我始終沒有找到巴爾扎克、斯丹達爾、莫伯桑和繆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這裏所安放的偉人們所奉獻給世界的,不只是一種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賞價值的傑出的藝術,而是一種思想和精神。他們是魯迅式的人物,卻不是徐志摩。他們都是撐起民族精神大廈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藝術殿堂的棟樑。因此我還明白,法國總統密特朗就任總統時,為什麼特意要到這裏來拜謁這些民族的先賢。

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爾的遺骨被移到此處安葬。顯然,這樣做的原由,不僅由於他們為人類科學做出的卓越的貢獻,更是一種用畢生對磨難的承受來體現的崇高的科學精神。

讀着這裏每一位偉人生平,便會知道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世俗的幸運兒。他們全都是人間的受難者,在燒灼着自身肉體的烈火中去找尋真金般的真理。他們本人就是這種真理的化身。當我感受到,他們的遺體就在面前時,我被深深打動着。真正打動人的是一種照亮世界的精神。故而,許多石棺上都堆滿鮮花,紅黃白紫,芬芳撲鼻。這些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獻上的。有的是一小支紅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開的百合花。它們總是新鮮的。

這裏,還有一些“偉人”,並非名人。比如一面牆上雕刻着許多人的姓名。它是兩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作家的名單。第一次世界大戰共560名,第二次世界大戰共197名。我想,兩次大戰中的烈士成千上萬,為什麼這裏只是作家?大概法國人一直把作家看作是“個體的思想者”。他們更能夠象徵一種對個人思想的實踐吧!雖然他們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們的精神則被後人鐫刻在這民族的聖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東尼。德。聖。遜貝利的充滿勇氣的浪漫派詩人也安葬在這裏。除去寫詩,他還是第一個駕駛飛機飛越大西洋,開闢往非洲航郵的功臣。1943年他到英國參加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抵抗運動。在地中海的一次空戰中不幸犧牲,屍骨落人大海,無處尋覓。但人們把他機上的螺旋槳找到了,放在這裏,作為紀念。他生前不是偉人,死後卻得到偉人般的待遇。因為,先賢祠所敬奉的是一種無上崇高的純粹的精神。

對於巴黎,我是個外國人,但我認為,巴黎真正的象徵不是愛菲爾鐵塔,不是盧浮宮,而是先賢祠。它是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靈魂。只有來到先賢祠,我們才會真正觸摸到法蘭西的民族性,它的氣質,它的根本,以及它內在的美。

我還想,先賢祠的“祠”字一定是中國人翻譯出來的。祠乃中國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人入祠堂,為的是表達對祖先的一種敬意、崇拜、紀念、感謝,還有延續下去併發揚光大的精神。這一切意義,都與法國人這個“先賢祠”的本意極其契合。這譯者真是十分的高明。想到這裏,轉而自問: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賢、先烈、先祖的祠堂如今在哪裏呢? (選自 馮驥才《巴黎,藝術至上》)

1、作者在文中一再寫到楣門上“獻給偉人們,祖國感謝他們”、法國總統密特朗就任時第一件事就是來這裏拜謁、“我被深深打動着”以及石館上堆放着世界各地獻上的鮮花有何作用?

2、為什麼作者要説“巴黎真正的象徵是先賢祠”呢?

3、作者在先賢祠中看到的“偉人”,你認為可以分為哪幾類,請簡單概括各類“偉人”們能夠安置在這裏的原因。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文章第一自然段寫人死後親朋好友到墓地表達對他的思念,並強調“掃墓的全是親人”,其作用是既引起下文,又映襯了先賢祠裏“偉人”們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敬仰。

B、作者在先賢祠裏始終沒有找到巴爾扎克、斯丹達爾、莫泊桑和繆塞是因為他們不是法國人,沒有被安置在這裏。

C、“魯迅式的人物”指不僅具有永久的欣賞價值的傑出藝術,更有撐起民族精神大廈的思想和精神;“徐志摩”指只是奉獻給世界一種美——具有欣賞價值的傑出藝術作品。

D、文中劃線句子運用比喻和反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盧梭象徵着的民族精神過現將來永久地影響着人類。

E、文章最後一句“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先賢、先烈、先祖的祠堂如今在哪裏呢?”,點明作者呼籲要建立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祠堂,讓自己的先賢、先烈、先祖安有定所。

參考答案:

1、作者寫這些不僅説明了他們受到人們的敬仰、崇拜,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人們對無上崇高的純粹的精神的敬仰和追求。

2、因為先賢祠最能體現法蘭西的民族性,以及它的氣質,它的根本,它的內在美。最主要的是先賢祠所敬奉的是一種無上崇高的純粹的精神。

3、(1)世界名人作家,雨果、左拉是因為具有非凡的思想經歷和個性精神;盧梭、伏爾泰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都是思想大於形象,體現了法蘭西“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2)科學家,居里夫人、皮埃爾是因為他們用畢生對磨難的承受來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3)並非“名人”的作家,他們是“個體思想者”,代表着對個體思想的實踐。

4、 BE

精神閲讀答案3

人,在人羣裏行走尋找他的道路,在人羣裏説話尋找他的回聲,在人羣裏投資尋找他的利潤,在人羣裏微笑尋找回應的表情。生而為人,我們不可能拒絕人羣,雖然,喧囂膨脹的人羣有時是那麼令人窒息,讓人沉悶,但我們終不能一轉身徹底離開人羣。

人羣是慾望的集結,是慾望的洪流。一個人置身於人羣裏,他內心裏湧動的不可能不是慾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羣裏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額。如果我們老老實實化驗自己的靈魂,會發現置身人羣的時候,靈魂的透明度較低,精神含量較低,而慾望的成分較高,征服的衝動較高。一顆神性的靈魂,超越的靈魂,豐富而高遠的靈魂,不大容易在人羣裏擠壓、發酵出來。在人羣裏能擠兑出聰明和狡猾,很難提煉出真正的智慧。我們會發現,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聰明,絕少大智慧。在人羣之外,我們還需要一種高度,一種空曠,一種莊靜,去與天地對話,與萬物對話,與永恆對話。偉大的靈魂、偉大的精神創造就是這樣產生的。孔子獨對大河而感歎時間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莊子神遊天外尋找精神的自由飛翔方式;佛靜坐菩提樹下證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國大哲帕斯卡爾於寂靜曠野發出哲人浩歎:“無限空間的永恆沉默使我恐懼”;李白“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他不羈的詩魂飛越無限,把多半條銀河引入人間,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懷;愛因斯坦把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科學探究和哲學思考的對象,他認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過是通過對真理的求索,獲得與宇宙對稱的靈魂,由此,人變得遼闊而謙卑,對這個無限地存在着也永恆地包裹我們的偉大宇宙獻上發自內心的敬意……正是這些似乎遠離人羣的人,為人羣帶來了太豐盛的精神禮物,在人羣之上利益之外追尋被人羣遺忘了的終極命題,帶着人羣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羣,去與天空商量,與更高的存在商量,與橫卧在遠方也橫卧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絕對”商量,然後將思想的星光帶給人羣,帶進生存的夜晚。

為此我建議哲學家或詩人不該有什麼“單位”,在“單位”裏、在沙發上製作的思想,多半隻有單位那麼大的體積和分量,沒有普世價值。把存在、把時間、把宇宙作為我們的單位吧,去熱愛、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我也不願總是泡在低處的池塘裏,數着幾張錢消費上帝給我的有限時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遠,我需要面對整個天空作一次靈魂的深呼吸,我需要從精神的高處帶回一些白雲,擦拭我瑣碎而陳舊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澤的內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靈魂正漸漸變得清澈、寬廣,綠色越來越多,白雲越來越多,我正在靠近偉大的天空……

[注]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於作者故鄉。

作者認為“生而為人,我們不可能拒絕人羣”的原因是。(不超過20個字)(2分)

本題考查考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答案為:人羣是慾望的集結,而我們無法泯滅慾望。或:人總在人羣裏尋找道路、回聲、利潤、表情。

20.孔子、莊子、釋迦牟尼、帕斯卡爾、李白、愛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遠離人羣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詞的含義?文章列舉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本題考查考生對錶達技巧運用理解的能力。答案為:“似乎”一詞的含義:①他們行為上遠離人羣,思想上超越大眾;②他們帶着人羣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羣,又將豐盛的精神禮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帶回給人類,因而實際上並未遠離人羣。 作用:①表明了偉大的靈魂和精神創造是如何產生的,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②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21.從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體指什麼?請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6分)

本題考查考生篩選信息和對作品結構的分析概括能力。答案為:(1)超越慾望,以追求普世價值為目標的生存境界。(2)①現實的慾望使他覺得壓抑。②他希望逐步改變庸俗的生活狀態,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22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錯誤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頭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達了個人與人羣之間的緊密聯繫,接着筆鋒一轉,寫人羣“令人窒息”、“讓人沉悶”,為後文提出遠離人羣的主張作了暗示和鋪墊。

B.第二段中“擠壓”、“發酵”’、“擠兑”等動詞的運用,避免了與下文“提煉”一詞的重複,並使文章的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變化。

C.通過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我”的眼界變得開闊,思想變得澄明,瑣碎而陳舊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變。

D.作者建議哲學家或詩人不該有單位,認為這種機構限制了人們的思想,很難提煉出真正的智慧,使人無法達到精神的高處。

E. “低處的池塘”和“高處的白雲”在文中是一對富有象徵意義的意象,作者借它們含蓄地 表達了對兩種不同境界的理解。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總體的賞析能力。答案為:A D。A中錯有兩處,一是“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達”,排比的作用不可能是“含蓄地表達”;二是“後文提出遠離人羣的主張”,作者在文中沒有提出“遠離人羣的主張”。D中也有兩處錯,一是文中的單位意思不同,如要用在此處表述,宜用引號;二是“很難提煉出真正的智慧,使人無法達到精神的高處”表達不當。

精神閲讀答案4

發問的精神

啟凡

①我們日常所見所聞所接觸的事物裏,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為時常見到聽到接觸到,都覺得那些事物平淡無奇,不足介意。其實這是一種損失。

②事物裏的道理,不比課本的文字,教師的講解,看了聽了就懂。這種道理猶如封鎖在密庫石室裏的珍奇,我們要用一把鑰匙去開啟。

③這把鑰匙就是發問的精神。

④發問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動機。一切知識的獲得,大都從發問而來;新發明、新創造也常常由發問開端。能發問,勤發問的人,頭腦自然會日益豐富,眼光自然會日益敏鋭。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以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蘋果落地,是多麼平常的事情,牛頓看見了,卻要問出個所以然來,結果創立了“萬有引力”説,支配了人類思想。

⑥壺水滾沸,誰不常常見到?只有瓦特把它當作問題研究,因而發明了蒸汽機,使人類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極普遍的人生現象,釋迦牟尼偏偏要尋根究底,求個解答。他因此拋棄尊位和家庭,獨自去潛修靜想,終於創立了佛教。

⑧我們中國的孔子,也是個好問的人。他到太廟裏去,看見每樣事物都要問。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問禮。他能夠成為萬世景仰的聖人,難道真是天生的?

⑨夠了,夠了,不必多舉了。舉出這幾個人物,無非要證明發問精神的可貴。我們雖然不一定人人能成為大科學家大思想家,但是我們不能不求知識,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識,明道理,處處都會碰到問題。不能勤於發問,是多麼可惜啊!

⑩有人也許會説,知識和道理,可以從書上讀到,老師也會給我們講解,只要努力學習,牢牢記住就成了,何必多問?説這話,大概自以為是。可是仔細想想,就會看出漏洞。

(11)第一,書本的記載,老師的講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結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變動,在進步的。變動和進步又不斷地給我們帶來許多新道理,新知識,新問題,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識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時甚至彼此衝突。假使墨守舊説,不能發問,那怎樣能研究,文明又怎樣能進步呢?

(12)其次,知識和道理,是各個人研究出來的。各個人或少數人的見識有限,不免要弄出錯誤來。而各種知識和道理,經過傳播,往往會有歪曲和失實的地方。我們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審問,豈不會把錯的、偽的當作了對的、真的,使那些對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見?再説,即使我們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對的,經過反覆的審問,真的自會益見其真,對的自會益見其對。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得到切實和透徹的瞭解,獲得正確的定論。

(13)更進一步説,求知識,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記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緊的,是把知識和道理貫穿到生活和習慣裏去。必須這樣,知識和道理才能讓我們終身受用,才不會失去學習的價值。怎樣貫穿到生活和習慣裏去呢?第一步就要把書本上看到的,教師那裏聽到的,同實際生活裏的事物參照比較。在參照比較中,發問是最重要的。發現的問題越多,對於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時對於自己的所學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樣把它安排到生活裏去。

(14)你忍心讓你的智慧之門永閉嗎?你願意永遠盲目地讓別人帶着你走嗎?你願意永遠只做兩腳書櫃嗎?假如你的答覆是否定的,那麼,你萬不可忘記帶那把鑰匙,你得能發問,勤發問。

16.簡要概括文章第④-⑨段的論證過程。(3分)

17.作者在文中舉出的反面觀點是什麼?(2分)

18文章最後一段中的劃線句子有什麼特點?其作用是什麼?(3分)

16.答案:首先提出正面觀點;其次分別列舉了牛頓、瓦特、釋迦牟尼和孔子的事例;最後強調列舉事例意在證明發問精神的可貴,勸勉我們要勤於發問。 (共3分。共3點,每點1分)

17.答案:知識和道理,可以從書上讀到,老師也會給我們講解,只要努力學習,牢牢記住就成了,何必多問? (共2分)

18.答案:連用三個反問句。語氣強烈,強調了“能發問,勤發問”的必要性。

(共3分。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

精神閲讀答案5

①中華民族無疑是一個有着良好閲讀傳統的民族,有關名人與書的趣事不勝枚舉: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書數百卷,連給女兒嫁粧時,亦是用滿滿一箱書;《資本論》首位翻譯者、經濟學家王亞南,在乘船遭遇風浪、海輪顛簸不止時,要求服務員將其綁在椅子上以聚精會神地讀書;詩人聞一多在結婚當日的早上不見蹤影,後被友人發現在書房中如痴如醉地讀書

②然而,近些年來,我們更多地聽到這樣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開設幼兒經典誦讀班,由專家帶領l0歲以下的小朋友誦讀《三字經》、《論語》等經典作品。結果在短短3個月中,學員由原先的20人減至3人。有記者採訪退班孩子的家長,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後入學時又不看這些,還是把時間花在學英語、電腦、鋼琴上更為實惠,這些可都是升學加分的。

③從什麼時候開始,書籍已經不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淪為耽誤孩子升學的滑梯?家長對於經典閲讀先入為主的拒絕態度,不僅沒收了孩子享受人類豐盛文化大餐的入場券,還間接導致了這些孩子長大後偏於功利的閲讀習慣。在許多書店裏,你看那最暢銷圖書排行榜上,顯眼位置處淨是些炒股、基金、管理類的書籍。

④書店裏的人頭攢動,正和當代人填補不了的心靈饑荒形成反差諷刺的是, 往往我們功利書讀得愈多,便發現這種饑荒愈厲害。捧着教輔書、快餐書太久,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只侷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裏,進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會、思考人性的乏力。

⑤很難想象,一個精神乏力的民族,會有着什麼樣 的未來。當人們津津樂道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的辭世紀念日時,往往誇大了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視了這些文豪們對於啟迪思想、豐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⑥若你想説,莎士比亞們離我們太遠,無論怎樣讀書,我也達不到他們的境界。那麼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際糾紛、遭到解僱時,常常從他的《人性的弱點》中尋找速效沖劑。但卡耐基曾這樣寫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麪包。有些百萬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養而面臨人性的飢餓;相反,有些窮人卻在精神上十分富有,遠非百萬富翁所及是一個人的精神令他的身體富有。

⑦還記得鄧清清嗎?那位在地震後的廢墟里打着手電筒看書的女孩,在被救出後,她説: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

⑧讀書能緩解我們內心的恐懼,豐富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精神的力量。就從今天開始,想一想我們為何設立世界讀書日,重拾真正的閲讀精神吧。

1.閲讀全文,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2.從全文看,第②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3分)

3.揣摩第④節中便發現這種饑荒愈厲害這句話中饑荒的含義。(2分)

4.説出第⑥節劃線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並分析作用。(3分)

5.結合文意,説説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閲讀精神。(4分)

參考答案:

1.我們要重拾閲讀精神。

2.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與上文形成對比;引起下文對重拾閲讀精神必要性的論述。(3分。每點1分。)

3.(1)視野狹窄(2)精神乏力,思考乏力。(2分。每點1分。)

4.對比論證。突出強調從閲讀中獲取精神滋養的重要性。(3分。論證方法1分,作用2分。)

5.(1)要保持中華民族良好的閲讀傳統。(2)倡導閲讀經典著作。(3)閲讀經典能給我們精神的滋養。(4分。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 2分,答出三點得4分。意思對即可。)

精神閲讀答案6

大學的三種精神

宋石南

青年來到大學,不是為了學習怎樣成為社會機器中一個更有效的齒輪,而是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羅説,一棵樹長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樣的空氣更適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學,就是要將適合的空氣置於青年鼻尖。

在適合的大學空氣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維訓練。掌握知識或參與社會實踐,不過是訓練思維的必要條件。如何讓青年用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或人文學者的方式來思考,才是大學的要義。一個人讀大學,不是為了被各種事實塞滿頭腦,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養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邏輯判斷的能力以及辨別價值的能力。

相應的,大學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識及德性。

金耀基嘗言,一部世界大學的歷史,可説是一部爭學術獨立自由的歷史。大學之獨立自由,並非理所當然,而是相當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權力是它的敵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對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脅。蔡元培深刻認識此點,故説:“思想自由之通則,正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自由獨立是通識的基礎,後者又反過來加強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識,則摧毀其生命。致力通識教育,是世界範圍內有抱負的大學的重要目標。關於通識教育,l946年華盛頓大學諾斯蘭教授的定義是:“其主旨在個人的整體健全發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煉對情緒的反應,以及運用我們最好的知識來充分了解各種事物的本質。”

就在諾斯蘭寫出這段話的頭一年,1945年,哈佛大學推出《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開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圖的話。前者説:“我們不需要荷馬的稱讚,我們已經開發了廣闊的土地和海洋。”這象徵着人們對自由社會的自豪感。後者説:“我們能草率地允許青少年聽一些隨意編造的故事,以致讓他們接受那些成年後不應擁有的思想嗎?”這象徵着教育可能帶來的混亂與分歧。通識教育正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它既要幫助年輕人成為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特思想和個性化生活,又要使他們適應公共生活,成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繼承者。

實際上,通識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種大學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變動不居的現代多元社會,德性很難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視。

真正的德性在於培育,而非教育;在於自省,而非灌輸。錢穆説,中國的學問傳統有三個系統:人統、事統、學統。置於首位的“人統”,就是尊德性。他解釋説:“人統,其中心是人。中國人説:‘學者,所以學做人也。’一切學問,主要用意在學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價值的人。”遺憾的是,錢穆這種話,如今大多數人不喜歡聽,他們更喜歡去學如何做一個“成功人士”,而不喜歡去照看什麼德性。

中國的大學,自有其悠久的歷史。但就現狀而言,卻距離真正的大學精神相去甚遠。儘管現狀灰暗,我們依舊可以憧憬更明亮的未來。也許有那麼一天,中國的大學能夠真正擁有獨立地位、學術自由和批判精神,成為“追求真理的民主機構”。到那時,大學是孕育創新者、批判者的大本營,從教師到學生,都盡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間,人們醖釀自由思想並自由表達,創造有價值的學術成果並以之推動社會進步。而大學也因之煥發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評的最前沿,站在創新的最前沿,成為國家社會當之無愧的“軸心組織”。

(選自20xx年6月《看歷史》)

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一個人讀大學,是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適合的大學環境中,訓練自己的思維。

B.大學的要義是讓學生用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人文學者的方式來思考問題。

C.金耀基曾強調一部爭學術獨立自由的歷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學的歷史。

D.通識教育既要培養人對自由社會的自豪感,也要解決教育可能帶來的混亂和分歧。

E.大學裏的師生都在盡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學成為了孕育創新者、批判者的大本營,這就是中國大學的現狀。

 2.與“大學精神”有關的內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大學精神就是自由、通識、德性,三者相輔相成,關係密切。

B.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視通識,就會摧毀自由獨立的生命。致力通識教育是所有有抱負的大學的重要目標。

C.在現代多元社會裏,大多數人喜歡去學如何做一個“成功人士”,這衝擊着大學精神之德性。

D.大學精神的建立和養成是指人們醖釀自由思想並自由表達,創造有價值的學術成果並以之推動社會進步。

 3.請分別概括大學精神之自由、通識及德性的內涵。(4分)

4.美國著名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規定,工科學生要學習的人文課程佔總課時的22%。請用文中的觀點,對麻省理工學院這一要求的合理性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答案】AD【解析】B.原文“社會科學家或人文學者”是選擇關係,而選項變成了並列關係。C.主賓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學的歷史,可説是一部爭學術獨立自由的歷史”。E.強加因果和把未然説成已然。

2.【答案】B【解析】不是“不重視”,原文“排除掉通識,則摧毀其生命”。

3.①自由是指思想上的自由。人們醖釀自由思想並自由表達,不受權力、功力、庸俗的影響。②通識是個人的整體健全發展,能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煉對情緒的反應,能運用知識來充分了解各種事物的本質。③德性是做有理想有價值的人。(答出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

4.①通識教育既要幫助年輕人成為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特思想和個性化生活,又要使他們適應公共生活成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繼承者。工科學生學習人文課程,有利於個人的全面、健全地發展,能更好地適應公共生活。②大學教育真正的德性在於培育、自省,教會學生如何做有理想有價值的人。人文課程能使學生學會如何做更有價值的人,盡力追求真善美。(每一點2分,文中觀點、分析事例各1分)

精神閲讀答案7

中國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擔當的品格,這種品格突出體現為一種憂國憂民、濟世救國的政治情懷。從屈原的“眾人皆醉我獨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切編織成一個綿延的思想傳統。這一思想傳統移植在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身上,蝶化為“五四”啟蒙精神。因此從精神譜系上説,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與中國傳統文人是一脈相承的。這就決定了中國現代文學強烈的現實品格和濃郁的政治情懷,因此魯迅將自己寫小説看成是聲援“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的“吶喊”。中國現代文學正是以其濃郁的政治情懷,才成為思想啟蒙的重要營壘,才密切融入中國現代化運動中,也才有效地承載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擔當。

知識分子的政治情懷不會始終與政治現實尤其是政治權力協調一致,二者之間的矛盾對立往往導致文學屈從於政治現實、知識分子逐漸喪失獨立品格。改革開放為知識分子獨立意識的覺醒創造了條件,但當時不少知識分子把獨立品格與政治情懷對立起來,甚至質疑憂國憂民傳統的正確性,從而放棄了對於社會的精神擔當。因為對社會職責的放棄,知識分子獨立意識的覺醒反而導致了知識分子的自我放逐。這一點在文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一度引領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隨着“向內轉”,文學逐漸從政治、思想、社會批判等陣地大幅度地後撤。後來,有人抱怨説文學被邊緣化了,但是從一定意義上説,文學邊緣化不是一個被動式,而是自我放逐的必然結果。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懷並沒有成為文學的主潮,更多作家則是在嘗試着以新的文學敍事來表達政治情懷,日常生活敍事逐漸興起並蔚為大觀,從根本上改變了宏大敍事的一統天下,但是日常生活敍事並沒有取代宏大敍事,相反激發宏大敍事突破過去的僵化模式,構成了當代文學中宏大敍事和日常生活敍事交相輝映的狀況。兩種文學敍事表達了兩種不同的政治情懷,借用吉登斯的理論,我把這種兩種政治情懷分別稱之為解放政治的情懷和生活政治的情懷。解放政治的情懷和生活政治的情懷在中國當下的現代化處境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形成糾纏在一起的難捨難分的關係。這對於新世紀以來的文學敍事來説,便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選擇,因而決定了文學敍事的多樣性和變異性。舉例來説,主流文學與邊緣文學,體制內文學與體制外文學,現實性的文學和個人化的文學,這些看似相沖突的文學類型卻能相安無事地並存在一起,它們其實在各自傾訴着各自的政治情懷。

中國的改革開放向着縱深發展,在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績的同時,現代性所帶來的問題也凸顯出來,如慾望擴張、精神匱乏、貧富懸殊、城鄉差距、生態惡化等等,這些問題關乎民族的命運和未來,也關乎每一個人的個體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長髮展。因此,一個真正有着精神擔當的作家應該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懷,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懷。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解決當今社會的問題。這無疑給將宏大敍事與日常生活敍事融合為一體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事實上,當代文學進入到新世紀以來,這兩種敍事的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讓作家們的精神擔當越來越落到實處。

8.根據文意,下列説法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中國現代文人和中國古代文人一樣具有深厚的精神擔當的品格,這種品格突出體現為一種憂國憂民、濟世救國的政治情懷。

B.知識分子的政治情懷未必與政治現實尤其是政治權力協調一致,其矛盾往往導致文學屈從於政治現實、知識分子逐漸喪失獨立品格。

C.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伴隨着作家們放棄了對於社會的精神擔當,文學逐漸從政治、思想、社會批判等陣地大幅度地後撤。

D.借用吉登斯的理論,作者把宏大敍事和日常生活敍事所表達的兩種不同的政治情懷分別稱之為解放政治的情懷和生活政治的情懷。

E.文學敍事的多樣性就是要讓相沖突的文學類型相安無事的並存在一起,讓它們自由自在地傾訴各自的政治情懷。

9.下面的文字對“知識分子獨立意識的覺醒反而導致了知識分子的自我放逐”一句中“放逐”的內涵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A.放縱 B.追求 C.競爭 D.邊緣化

10.縱觀全文,作者所倡導的“文學家的精神擔當”具體內涵是什麼?(4分)

11.結合文本內容,簡要説説“宏大敍事”和“日常生活敍事”的區別和聯繫。(6分)

參考答案:

8. C E(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4分,答案超過兩項,本題不給分。)

9. D

10.文學家要以憂國憂民、濟世救國為精神核心,【1分】關注民族的命運和未來,也關注每一個人的個體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長髮展,【2分】其“敍事”作品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懷,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懷。【1分】

11. “宏大敍事”和“日常生活敍事”是文學表現現實生活的.兩種敍事表達形式,呈現瞭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這兩種不同的政治情懷,(區別,2分)在中國當下的現代化處境中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形成糾纏在一起的難捨難分的關係。(聯繫,2分)

精神閲讀答案8

①古往今來的中國文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僅對個人品行的養成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是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

②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要從個人品行的養成和提高入手。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既是“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於其間。所思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運用文學的手段,塑造當時社會樸實的理想人格。如《詩經》涉及玉的篇目多達三十餘首,以玉之高潔,比附人品之典範。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貴,更體現為不容玷污,拒絕同流合污。周敦頤的《愛蓮説》更是將這種文學手段進一步昇華: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種人格,經得起各種挫折和磨難,在任何威逼利誘前都永不變節。這種文學實踐及其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既是上古到當代的中國文學中的藝術要素,更是融入文學活動全過程的經緯線。

③中華文明史上的典範人物,其品行無不與文學構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劉禹錫、“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他們千百年來之所以為後人景仰,就在於人格的高尚與堅定: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面對怎樣的威脅和誘惑,他們心中的信念絕不動搖,自身節操穩如磐石。

④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更體現在對民族意志的鍛造上。民族意志是眾多個體精神品格的凝聚。歷史上,中華民族面臨強敵入侵時,總能昇華堅韌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與事蹟不計其數,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的視野與思維,足以在高度肯定歷史人物的同時,對其當代意義予以重新闡釋。金庸的武俠小説正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評價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角度,轉為對天下蒼生是否真正脱離苦難、是否能夠安居樂業的關注和思考。這些文學作品都是在鍛造民族精神,通過感召廣大民眾,教育普通百姓,為熔鑄民族意志打下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⑤中華民族的精神構建,已綿延數千年。文學在新世紀履行構建使命時,更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內涵。既要弘揚傳統文學之精華,又要符合我們國家在當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們要讓文學順應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構建使命的重擔。

(有刪改)

1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中國文學肩負着構建民族精神的使命。(2分)

【解析】本題考查提煉中心論點的能力。提煉中心論點,要根據文章內容具體分析,看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論述的。論點有時就是題目,有時可能出現在文章第一段,還有可能出現在結尾。所以要通讀全文,仔細分析。本文圍繞題目做深入論證,因此題目即論點。

11、分析本文第②段與第④段不能調換的原因。(5分)

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內容與第①段“它不僅對個人品行的養成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相照應;(2分)第②段從文學對個人品行的養成和提高方面闡述,第④段從文學對民族意志的鍛造上闡述,二者是遞進關係,不可調換。(3分)

【解析】本題考查掌握文章結構及論證的邏輯關係的能力。第①段“它不僅對個人品行的養成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對我們民族意志的鍛造,起到價值觀的奠基與導引作用”,從這句話中提煉出的信息是,作者將從“個人品行”和“民族意志”兩個方面闡釋“中國文學”的作用。第②段、第④段的內容與這句話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12、文中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舉例論證的方法。(1分)具體論證了文學對民族精神的構建要從個人品行的養成和提高入手的道理,進而論證中心論點,使論證充分,更有説服力。(3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的能力。首先判斷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如”字提示後面是舉例,因此是舉例論證。結合上下文可知,本段是總分總關係,因此舉例論證是為了證明本段的第一句話,最終是為了證明中心論點。

13、結合本文內容,按第③段畫波浪線句子的句式,補寫兩個事實論據。(6分)

示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寫出兩個即可,每個3分,共6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補寫論據與仿寫句式的能力。圍繞“中華文明史上的典範人物,其品行無不與文學構建的要旨相契相合”這個中心句選擇事實論據,形式是“名句+典範人物”。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的陸游等,都可以作為事實論據。

精神閲讀答案9

一支軍隊,不可能只有元帥、將軍,沒有士兵;一個社會,也不可能只有科學家、專家,沒有工人、農民。把“士兵”同“元帥”分割開來而過分看重“元帥”是不合適的。客迅先生在北京師大附中演講天才問題時,曾經告誡學生們不要把眼睛只盯着元帥。他説,法國拿破崙有一次過阿爾卑斯山,説自己比那山還要高。這何等英偉,然而不要忘記他身後跟着許多兵,倘沒有兵,拿破崙一過山就得當俘虜。軍隊需要元帥,同時也需要士兵,而且需宴戍千戌萬的士兵。大家都去當元帥,都去發號施令,那誰去開槍開炮,誰去衝殺拼博?

何況,一心想當元帥的不上定就真能戌才,當好一個兵未必就不是人才,其實當元帥往往還要從當一個好兵開始。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飽讀兵書,紙上談兵,有時連他老子都不是對手。他自恃聰敏,一心娶戍為未來的統帥,而他父親則最擔心他這一點。後來,趙括果真做了40萬大軍的統帥,可是沒神氣幾天就全軍覆沒,連他自己也死於亂軍之中。相反,趙奢有一次率頷部隊擊秦救韓,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當時趙軍5萬,秦軍20萬,眾寡懸殊。一個叫許歷的士兵冒死向趙奢建議: “元帥必厚共陣,以防衝突,不然必敗。”趙奢認為很對,立即採納。接着,許歷又建議派一支部隊去佔頷一座山頭,居高臨下,攻擊敵軍。趙奢一聽,又是好計,不僅採納,而且乾脆命令許歷率一萬兵去搶佔高地。結果大敗秦軍,連敵軍統帥也差點活捉過來。班師回朝, “趙奢薦許歷之才,以為國尉”。許歷這住好兵,不就是一個極好的將才嗎?

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麼?

把“士兵”同“元帥”分割開來而過分看重“元帥”是不合適的。

2、找出文中畫線句子“他父親則最擔心他這一點”中的“這一點”具體指代的內容。

3、作者運用趙括、許歷這兩個例子分別闡述了什麼觀點?

4、你認為一個士兵要成為一個元帥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根據節選的語段寫出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不能。 “過分”是表示程度的詞,是指超過一定的程度或限度。本句意在説明“元帥”與“士兵” 的作用是一樣的,但也不排除元帥的作用大些, “看重”一些是可以的。如果去掉“過分”,這層意思就無法準確表達。這正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2、他自恃聰敏,一心要成為未來的統帥。

3、 趙括的例子闡明“一心想當元帥的不一定就真能成才”;許歷的例子闡明“當好一個兵未必就不是人才”。

4、⑴首先要立志當一個好兵⑵要具備相應的知識(軍事知識)和才能(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作戰能力等)(3)要勇於表現自己(或善於抓住機遇)(4)要有慧眼識才的領導(伯樂)

精神閲讀答案10

精神

①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②即使再窮,也得有點志氣。低三下四,即便討得一點,也全受人輕慢。午餐幸運地吃到一點“嗟來之食”,晚餐再去乞求,可能就要吃“閉門羹”了。人們敬重的,永遠是那些自強不息、知道別人的臉色和自己的血色,知道別人的語調和自己的格調的人。

③即使再難,也得有點骨氣。否則,這一次被人抬起,下一次癱倒之後,就可能連同情的目光也得不到。今天的呻吟哀號,得到別人的撫慰,明天再呻吟哀號,就可能讓人鄙夷和厭煩了。能夠感動人的,永遠是那些能夠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奮力站起來的人。

④唉聲歎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乞求他人同情的可憐相。有時喚起的恰是一種冷漠:自己糟踏自己,別人又怎麼抬舉你?

⑤如果你想依靠別人讓你保持站姿,別人就只好拴個繩子把你吊起來,但要知道,那種方式與讓你上絞刑架的方式最接近;如果你想依靠別人使你往前走,別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前面牽着或從後面推着,但要知道,那裏麪包含着一種把人不當人的味道。

⑥即使再累,也得有點毅力。把自己的耐力發揮到極限,咬住牙,沉住氣,才能走過一段艱難的路。堅持,最能使生命美麗,最能使人感動。為了清閒而寧願忍受屈辱的人,絕不會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清閒。

⑦人有精神,別人就不會以蔑視的目光注視你,就不會以一種飄忽的眼神對待你。即使你穿着一般,即使你幹着粗重的體力活,即使你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也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⑧小人物也需要一種浩然之氣。“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自己放棄了自己,自己對自己失望了,任何外來的關心,任何外來的照顧,都只是別人的一種態度,一種姿勢,對於改善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形象都無濟於事。

⑨別人可以給你一點錢,可以給你幾句安慰的話,但沒法給你一種力量,沒法給你一種精神。缺乏脊樑骨的人,誰也沒法讓他抬起頭。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繫全文,概括出“精神”所包含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②③⑥段從結構形式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關係,從內容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關係。

4.文章的主要論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精神”的意思應該理解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那裏麪包含着一種把人不當人的味道”中的“那”指代什麼?

參考答案:

1.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2.志氣骨氣毅力(加上“浩然之氣”也可以)

3.並列;遞進(逐層深入)

4.道理論證;對比論證

5.人的意識、心理狀態和心理活動。

6.從前面牽着功從後面推着。

精神閲讀答案11

季老足跡:知識分子的精神高地

①12日下午5時半,一場罕見的大雨籠罩整個北京大學,但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前的廣場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師生,還有很多人從校園外特地趕來,悼念季羨林老先生,久久不願離去。

②我沒有親眼見過季老,沒有和他打過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遠的精神燈塔。一位幾天前從北大畢業的中文系學子,今天重回校園,在雨中向季羨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③深切懷念季羨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時,季羨林老先生的靈堂尚未敞開大門,不少北大師生就已自發聚集在百週年紀念講堂黑色的大幅輓聯下。

④在悼念人羣中,82歲的雷鳴老先生從家中趕來,一直待到下午5時靈堂關閉都遲遲不願離去。他説:1992年在中國絲綢之路首屆學術大會上,我的一篇論文得到了季老的點撥指正,此後,我多次和季老交流過相關學術問題。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也許是每一個和他交往過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識分子的精神高地。張頤武説,這麼多年來,他們這批學人從未聽到過有關季老的負面傳聞,從這個角度來説,季老是知識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個將傳統士人精神與現代專業知識完美結合的人。

⑥季老先生做了一輩子學問。不管是在什麼狀況下,都沒有停止。他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在治學精神和態度上。季羨林老先生的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葛維鈞回憶,季老先生寫作《唐史》時,已經80多歲了,但仍不顧嚴寒酷暑每天到圖書館查閲資料。有時,季老發現了新線索就興高采烈起來。他的喜怒哀樂都是和做學問聯繫在一起的。

⑦先生個性極為鮮明,廣被萬物的愛心與知識分子的膽識在季老先生那裏體現得十分醒目。如果來訪者不學無術而又滔滔不絕,先生就會面色木訥長久不言;如果是清純學生求訪解惑,則他每次必從家中送出來直到大門口默默揮手告別。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王嶽川教授告訴記者,季老生前説過,他最喜歡的知識分子是:質樸,淳厚,誠懇,平易;懷真情,講真話;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當是孟子説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正是夫子自道!

⑧季羨林老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更因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國際關係學院20xx級本科生李玉磊對記者説,季羨林老先生常年筆耕不輟,把自己對人生、對知識、對生命的深刻感悟寫在了一本本書中,這些用心寫出的文字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

⑨很早聽聞季老先生的大名,通過閲讀,為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廣博的知識所深深折服,這成了我報考北京大學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語言文學系20xx級本科生李垚坦言,雖然求學期間,她未在校園裏見過季老先生,也未聆聽過其諄諄教誨,但是他獨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為燕園中無形的精神標識,感染着每個身處燕園的北大學子。先生對人生的樂觀態度和對治學的嚴謹精神,是我們後輩應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會後才能有所擔當。(有刪改)

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 )(5分)

A.在參加紀念活動的人羣中,既有年輕的北大學子,也有八十多歲的學者,這充分説明了季老先生的影響之大。

B.季羨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發現新奇的東西就會很高興。

C.季老先生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符合孟子所説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知識分子。

D.李垚因為聽過季老先生的演講,被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廣博的知識深深折服,所以報考了北京大學。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僅是他個人對人生、知識和生命的認識,更是他一生的寫照,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

2.文中説:他是北大人永遠的精神燈塔。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季羨林老先生對北大人的影響表現在哪幾個方面。(4分)

3.為什麼北大教授張頤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識分子的精神高地?請聯繫文本和實際,談談你的認識。(6分)

參考答案:

(解析:B項,富有童心錯,季老先生不是因為發現新奇的東西而高興,而是因為發現了學術研究的新線索而高興。C項,季老先生認為自己就是於文無據,孟子所説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季老先生所認為的知識分子的最高水平。D項,李垚沒有聽過季老先生的演講。)

2.一是他山高水長的風範,二是他的治學精神和態度,三是他的愛心與膽識,四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文本主要內容的篩選整合能力。文本的第一、二、三段寫的是悼念現場,第四段寫了季老先生山高水長的風範,第五、六段寫了季老先生的治學精神和態度,第七段寫了季老先生的愛心和膽識,最後兩段則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一點一分)

3.北大教授張頤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識分子的精神高地,是因為季羨林老先生是一個將傳統士人精神與現代專業知識完美結合的人。正因為如此,像葛維鈞、李垚一樣的許許多多的人才敬仰着他,受着他的影響,並時刻準備在社會中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現代社會物慾橫流,受着功利主義的影響,許多人在成為自己所在領域頂尖人物的同時,過分講名講利,卻把傳統的知識分子精神給丟失了。而這種精神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獲得長遠發展的動力。我們的國家需要像季羨林老先生這樣的具有精神高地的知識分子。

(解析:回答時必須抓住兩個關鍵詞知識分子和精神高地,分別從其知識分子和精神兩個方面入手分析文本,同時注意結合身邊的實際,也可以結合自己對現代社會的認識來談。)

精神閲讀答案12

近來,我市正在開展“弘揚義烏精神,彰顯文化底藴”的活動。日前,體現“義烏精神”的影片《戚家軍》的上映,更掀起了“義烏精神”再討論的熱潮。作為義烏的一員,請你參加以下相關活動。

(1)下面是某報對影片上映的報道,請你用一句話,把這個消息告訴在遠方創業的義烏人。(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報訊:經過攝製組半年多的努力,傳統題材和現代精神完美結合的影片《戚家軍》在義烏隆重上映。這部以戚繼光赴義烏招募義烏兵為背景的電影,敍述了戚家軍驅逐倭寇、保家衞國的故事。在塑造俠義為懷、英勇善戰、堅韌刻苦戚家軍形象的同時,也從藝術的角度詮釋了義烏的商業文化,通過視覺形象重現了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義烏精神。

(2)為緬懷戚家軍,弘揚“義烏精神”,請續寫下面的對聯。

上聯:俠 義 為 懷,英 勇 善 戰,戚家 軍 疆 場 殺敵;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義烏人____________。

(3)請你就影片中表現出的“義烏精神”,從下列採訪對象中選擇一位,結合其身份特點,設計一個採訪問題。

採訪對象:市長;企業家;在校大學生

參考答案:

(1)反映義烏精神的影片《戚家軍》上映。

(2)誠信是本,剛正勇為,義務人商海弄潮。

(3)略 3.①刪去“首次”或“第一屆”②“應用”後加“能力”或“水平” ③刪去“正式”或把“正式”放到“公佈”前。

精神閲讀答案13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蘇州大學教授、江蘇省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羅時進日前就鄉賢文化的人文道德價值向記者進行了深入闡述。

首先,如何理解鄉賢文化?

鄉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資源。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鄉土性的中國,對傳統文化的追懷必然要重視鄉賢文化。

談鄉賢文化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誰是鄉賢?或者説誰有資格稱為鄉賢?大致來説,鄉邑有道德聲望和卓越建樹的人方可以稱為鄉賢。有沒有一個標準呢?在古代,這個標準的尺度,權衡在地方人心,落實在鄉賢祠的祭祀上。一個鄉邑中人,品學為地方所推崇,死後被提請祀於其鄉,入鄉賢祠,受春秋致祭,便稱鄉賢。

鄉賢文化屬於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是鄉賢所創造的具有人文價值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財富。當我們稱鄉邑某前人為“賢”的時候,是包含道德層面的肯定和讚譽的,所以鄉賢文化無疑是人文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

第二,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鄉賢文化藴含着怎樣的人文道德力量?

浙東清代史學家全祖望對鄉賢文化的認知對我們很有啟發,他辭官回到甬上以後,花了很大的精力對鄉賢事蹟深入發掘,為地方文化譜系建立永存的標識,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懷》詩中所説:“古人觀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縱多故,此志終昭森。”這裏的人心,是鄉賢的道德高度,是一種至善大有、忠貞正直、悲天憫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當然,鄉賢文化是一種地方性人文知識,很多地方的文化精英走出了鄉邑,但他們從方言音聲到性格風尚、觀念行為都帶有鄉園的烙印,其實踐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廣泛的範圍產生影響,但都與其鄉園有着天然的聯繫,因此應該注意鄉賢文化與整個歷史傳統文化的關係。舉例來説,范仲淹的先憂後樂思想、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念,表達出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和道德高度,具有歷史的典型意義,但如果將其放到吳文化的範疇中,他們都是蘇州的鄉賢,其思想觀念都和蘇州、江南之地域與人文密切相關,自然屬於鄉賢文化。

最後,從歷史和現實來看,鄉賢文化這種人文道德力量還影響着一方文化和社會風貌。

在鄉賢的人文道德力量傳播影響方面,文獻、文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地方文獻是鄉賢事蹟的載體,文物,是鄉賢文化的物質遺存。廟祠、故居、碑誌等故物,是鄉賢生活和思想的實證,其存在就是一種歷史敍述。明人李東陽對祭祀鄉賢説過一段很有意味的話:“彼生於斯,學於斯,聞其姓名,睹其廟貌,知其非苟祀者,仰慕效法之心其能已於俎簋尸祝之間哉?”就是説,鄉賢與自已同生於一方水土,成長於同樣的人文環境,如果知其名、曉其事,目睹其廟祀遺貌,崇敬、仰慕、效法之情就會油然而生。這説明,鄉賢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見”的,而“看見”能產生感召力,形成親近感,使人見賢思齊。從這個意義上説,在鄉賢文化的建設上,應該對鄉賢文物遺存給予足夠的重視,吉光片羽亦當珍惜。

(選自20xx年8月光明網《鄉賢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見”的》,有改動)

1.下列關於“鄉賢”“鄉賢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具有為地方所推祟的品學,在鄉邑中有道德聲望和卓越建樹,死後能入鄉賢祠,受春秋致祭的鄉邑中人便可稱為鄉賢。

B.從古至今評價誰是鄉賢,誰有資格稱為鄉賢的標準尺度,權衡在地方人心,落實在鄉賢祠的祭祀上。

C.鄉賢文化從屬於地域文化,因此我們在讚譽鄉賢文化的時候,也應注意到它與整個歷史傳統文化的關係。

D.文獻、文物、廟祠等故物是鄉賢存在過的實證,在鄉賢的人文道德力量傳播影響方面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鄉賢所創造的具有人文價值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財富,都帶有一定的地域侷限性,是人文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

B.至善大有、忠貞正直、悲天憫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和道德高度,便是鄉賢文化所藴含的人文道德力量。

C.范仲淹的先憂後樂思想、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念,雖然影響較大但都帶有鄉賢文化的烙印。

D.“聞其姓名,睹其廟貌,知其非苟祀者,仰慕效法之心其能已於俎簋尸祝之間哉?”足見鄉賢道德精神的影響力。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

A.鄉賢文化是中國社會的產物,在鄉土性的中國,對傳統文化的追懷必然包括要重視鄉賢文化並把鄉賢文化看作是當今人文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

B.鄉賢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見”的,而“看見”就有可能產生感召力,影響一方文化。明人李東陽對祭祀鄉賢説過的話便印證了這一點。

C.鄉賢文化是一種人文道德力量,要想使其影響一方文化和社會風貌,就應對鄉賢文物遺存給予足夠的重視,併發揮其傳播影響作用。

D.鄉賢文化是鄉賢所創造的具有人文價值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財富,藴含着人文道德力量,以文物、文獻等形式影響着一方文化和社會風貌。

參考答案:

1. B.從古至今評價誰是鄉賢,不對。

2. A 都帶有一定的地域侷限性,不對。

3. A 對傳統文化的追懷必然包括要重視鄉賢文化並把鄉賢文化看作是當今人文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不對。

精神閲讀答案14

精神枴杖

①明朝宰相張居正,自幼聰慧,勤奮好學,被譽為神童。十三歲赴武昌鄉試,湖北按察會事陳束看了他的試卷,拍案叫絕,以為錄取張居正當無問題。不料,來武漢巡遊的湖廣巡撫顧玉麟卻説:最好讓張居正落第。 陳束迷惑不解,顧解釋説: 張居正是個將相之才,如過早讓他發達,易叫他自滿,斷送了他的上進心。如果讓他落第,雖則遲了三年,但能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奮發向上。 在顧看來,一個有遠大前途和雄心壯志的人,應該能夠經受住 落第 這種暫時的挫折,讓他的發展一開始就處於一種不順利的境地,使他的意志得到磨練。這樣他就會知道,要真正幹成一件事並不容易。張居正後來成為中興明朝的一代傑出政治家,他在險惡的環境中堅持革新政治,匡正時弊,這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韌精神,應該説與他少年 落第 的經歷不無關係。

② 人生挫折難免,源於生活中的矛盾難免。由於人們認識事物總有其侷限性,對客觀世界的矛盾,又總是處在一種知之甚少、不知者甚多的狀態中。況且,認識到了的事物也不一定就能處理好。所以,在我們的面前,總是彎道多而直道少,逆境多而順境少。誠然,挫折總是要給我們造成損失的,因而我們要儘量減少挫折的出現。但是,挫折一旦發生,只要處理得好,它就能夠為我們深化認識提供契機,通過解析疑團,使人們變得更加成熟,也給事物的發展帶來轉機。 塞翁失馬, 的古訓,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人生哲理:得與失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它體現着人類命運遭際中的互補規律。那種在挫折面前低頭泄氣的人,只能是意志薄弱者。而意志堅強的人,往往受阻更拼搏,跌倒即奮起,決不服輸,決不畏縮不前。魯迅認為: 不能真心領得苦痛,也便難有新生的希望。 奧斯特洛夫斯基也説: 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着島嶼和暗礁,就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因此,我們説,有挫折的人生才有力度,有挫折的人生才能稱為豐富。

③對挫折缺乏耐受力的人,很容易把生活的某個斷面、某個階段甚至某件事看成是人生的全部。把人生的某個瞬間,視為生命的永恆。有的人習慣於人生價值的一次性 支付 ,一次重大的挫折,一次偶然的失敗,就倍感人生無望,意志消沉,痛不欲生,他們把人生擁有的無數個機會看成只有一次,認為一次失敗,機會的大門就再也不會對自己敞開。比較現實的例子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十幾年的拼搏到顯現最後結果的時候了,中榜者歡天喜地,而落榜者愁容慘淡,有的感歎命運的不公,有的感到前途無望。對這樣的朋友,我們勸他看一看張居正 落第 的故事。

④一個人奮鬥目標的高低,是與他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間喜劇》而名揚天下的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擁有頑強的精神,具備大無畏的勇氣,決不輕言失敗,決不向命運低頭。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這樣一句話: 我粉碎了每一個障礙。 這根手杖成了巴爾扎克堅定人生信念的象徵,使他具有直面每一個挫折的勇氣,從而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磨難,鑄就苦難而輝煌的人生。年輕的朋友,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道你不也應該擁有一根這樣的 精神枴杖 嗎?

1.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段① 選用的事實論據。(2分)

2. 請在文段② 畫橫線處填入 古訓 的下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 文段② 畫直線的句子中 島嶼與暗礁 指的是什麼? 激起美麗的浪花 有怎樣的含義?(2分)

4. 結合全文,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 精神手杖 的深刻含義。(3分)

5. 你認為本文的論述與孟子主張的 生於憂患 有何異同?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1. 張居正經受住 落第 的挫折,意志得到磨練,成為傑出的政治家。(人物、事件,結果須指明,共2分)

2. 焉知非福。(1分)

3. 島嶼與暗礁 指挫折; 激起美麗的浪花 指戰勝挫折、取得成功。 (意思對即可,各1分,共2分)

4. 幫助人們戰勝挫折和磨難的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精神、大無畏的勇氣。(答對兩點即可,共3分)

5. 同:挫折、磨難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使人奮發有為。 異:孟子 生於憂患 的見解只強調 憂患 的正面作用;本文不但寫了 憂患 的正面作用,也寫了它的負面作用。(各2分,共4分)

精神閲讀答案15

閲讀是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鐵 凝

①如今,網絡閲讀成為人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人類的閲讀行為也隨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眼睛在網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漸替代以往細嚼慢嚥似的傳統閲讀。但我覺得,人在獲得大面積爆炸性信息的同時,也會有某種難言的失重感。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閲讀其實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②上世紀70年代初,我還是一個少年,偷偷讀到一本書,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記得扉頁的題記是這樣兩句話:“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這兩句話使我深深感動,讓我生出想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的衝動。我初次領略到閲讀的重量,它給了我身心的沉穩和力氣。

③我的一位親人,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從城市下放到鄉村勞動之餘,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讀了《資本論》和《列寧全集》。問他當時為什麼讀這些書,他只説是因為喜歡。

④今天想來,類似的閲讀實在是一種無功利心的自發性之舉,因其自發性,所以也沒有預設的閲讀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閲讀收穫便格外寶貴和難忘。難忘的還有一種沉入心底的重量,這重量打擊你,既甜蜜又酣暢。

⑤閲讀的重量有時在於它的“重”,有時卻在於它的“輕”。這“輕”,不是輕浮,而是一種無用之用,是閲讀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們的閲讀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諸多變化。市場上賣得好的書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實用的書:養生、美容、商戰、股票、英語……書海已經“茫茫”。各取所需的閲讀看上去已不再承載精神的重負,而是直奔主題,要的是立竿見影。

⑦閲讀的功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更想強調的是,“無用”的閲讀,更多的是緩慢、綿密、恆久的滲透。這樣的閲讀不是生存甚至生計所必需的,但它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價值。它的“無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這何嘗不是一種更高的閲讀境界呢?這種自然存在的閲讀狀態,可或許更能體現人生的精神價值吧。

(選自《人民日報》,有改動)

10.第①段中加點詞語“這樣説”具體指代文中哪一句話? (2分)

11.本文②③段,列舉以及“我”的—位親人在下放農村時因喜歡而通讀《資本論)和《列寧全集》這兩個事例,證明 這一中心論點。(5分)

12.第⑤段畫線句子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4分)

13.作者認為怎樣才能實現“有重量”的閲讀?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只需答出兩點)(6分)

參考答案:

10.(2分)人們在獲得大面積爆炸性信息的同時,也會有某種難言的失重感。

(共2分)

11.(5分)“我”少年時偷讀《約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動 閲讀是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共5分。前一空3分,後一空2分。意思對即可)

12.(4分)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對閲讀重量的“重”的論證,自然引出下文對閲讀“無用之用”的論述。

(共4分。作用2分,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

13.(6分)示例:

①採用細嚼慢嚥的閲讀方式。 ②選擇有精神內涵的閲讀內容。

③追求無功利心的閲讀境界。

(共6分。每點3分。答出兩點,意思對即可

標籤: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rdl0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