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陸游《寓驛舍》閲讀練習及答案(含賞析)

陸游《寓驛舍》閲讀練習及答案(含賞析)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陸游《寓驛舍》閲讀練習及答案(含賞析)

寓驛舍

[宋]陸游

閒坊古驛掩朱扉,又憩空堂綻客衣。九萬里中鯤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

繞庭數竹饒新筍,解帶量鬆長舊圍。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

[注]驛舍:此處指成都的一家作者經常入住的旅館。作者題下自注雲:“予三至成都。皆館於是。”

A、首聯中詩人用“閒坊”“古驛”“空堂”,對“驛舍”進行描寫,營造了一種恬淡幽靜的氣氛。

B、頷聯用鯤化鵬和丁令威化鶴的故事,指出自己重來舊地,既表明詩人舊地重來,又藴含了物是人非的感歎。

C、頸聯中“數竹”“量鬆”指出了歲月如流,時光飛逝,間接抒發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聯迴應首句,寫壁間題詩舊跡,以“暗塵殘墨”迴應“閒坊古驛”,使得全詩感情沉鬱而強烈。

15、本詩不含情字,卻感情強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14、A【解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A、“恬淡幽靜”錯,首聯營造了荒涼幽寂的氣氛。

15、

(1)借景抒情,首聯寫地處僻靜的“閒坊”,陳舊、荒涼的“古驛”經常掩着門,空蕩蕩的,營造了驛舍荒涼幽寂的特點,抒發了詩人孤寂淒冷的心境。

(2)動作描寫,詩人在細細數竹、量鬆的動作中發現竹增鬆長,從而感慨時光飛逝,壯志難酬。

(3)對比手法,尾聯用今昔對比,曾經壯志豪情的詩句,而今蛛網塵封,字跡模糊,撫今追昔,抒發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沉痛抑鬱之情。(每點2分,手法和情感各1分,點出頷聯用典亦可酌情給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分析詩歌的情感和表現手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從詩歌的整體入手,再具體理解每一聯的內容,分析手法,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通過分析詩句可知,首聯寫景敍事,“閒坊”“古驛”的荒僻烘托了詩人孤寂淒冷的感情。頷聯運用鯤化為鵬和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的典故慨人事浮沉,物是人非。頸聯寫作者一根根數竹,解下腰帶量鬆,這些動作寄寓了作者歲月如流的無窮感慨。尾聯壁上的詩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鴻爪,也記下了當日的激烈壯懷,感慨今夕,情感沉痛。

【詩歌鑑賞】

《寓驛舍》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律詩,詩人舊地重遊,睹物興懷,有感於人事的變化與身世的浮沉,遂作此詩以釋胸中鬱結。詩一開頭便彷彿把讀者帶進一個古寺,一種荒涼幽寂的氣氛撲面而來。客衣初解,四觀寂寥,不由人想起這些年的宦海浮沉,於是帶出次聯,寫此行的心情感受。“鯤自化“用《莊子·逍遙遊》鯤化為鵬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飛黃騰達,官運亨通,但他們扶搖宜上,與我本不相干;“鶴仍歸”用《搜神後記》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舊地重來,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歎。這一聯用的兩個典故,格言升沉異勢,深寓感慨。三聯緊承“仍歸”,寫此日追尋舊跡的行動,故地重遊,驛中庭院已經起了變化。那片竹子比過去長得更多了,那株古鬆比過去長得更粗大了。詩人在思量這些年閒拋的歲月,亦在尋找這些年往來奔波的腳印。竹增鬆長,歲月如流。可見這數竹量鬆看似悠閒的動作中,實含有無窮感慨,萬種悽惶。“唯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這兩句寫往日題在壁上的`詩句,字跡漫漶,蛛網塵封,尚依稀可以辨認。這壁上的詩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鴻爪,也記下了當時的激烈壯懷。撫今追昔,詩人怎能不心事萬千結聯?“暗塵”、“殘墨”,迴應起句“閒坊古驛“,首尾迴環,加深了全詩的懷往感舊之情。“依依”疊字收篇,聲情繚繞,更留下無窮的酸楚,不盡的沉思,供人品味。

這首詩氣氛沉重,感情抑鬱而強烈。從開始的“閒”、“古”、“掩”、“空”,到結尾的“暗塵”、“殘墨”,始終幽暗淒冷。客之孤獨與堂之空曠的映襯,化鶴故事神幻色彩的渲染,數竹量鬆,摩挲殘墨的行動,凡此種種,使氣氛顯得沉悶低徊,給人一種壓抑之感。從感情看,全詩神完氣厚,沉痛深婉。而獨具機杼的是:全詩無一字明説“情”,其意象卻又處處含有深沉強烈的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mzejv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