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天窗的閲讀題及答案

天窗的閲讀題及答案

導語:閲讀理解題在語文考試中佔有一定的位置,想要做好閲讀理解也並不難,只要讀懂文章就行,大多數答案都在文章裏。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天窗的閲讀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窗的閲讀題及答案

天窗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瑩,開設在光線不足的卧房。對於我們小孩來説,天窗不僅為我們平添光亮,更讓我們感受到許多無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蟬還在院落裏高大梧桐樹上鳴唱,田野裏蛙聲就此起彼伏地歡快起來。穿着母親縫製方領衫,枕在她懷裏,仰起小臉,有時可以看到明月高懸,透過天窗,瀉下輕輕柔柔月光。一束束,盈盈,如水似乳,漫過母親衣櫥,在青磚地上畫成一團銀亮光斑。一顆兩顆美麗星星,也趕熱鬧似隔着天窗向我和母親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語。那一方窄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視線放大,把美麗想象撐起,星空神祕和趣味便注滿了我幼年幻想心域。

③因有這一扇天窗,卧房裏便舞動着遊絲般輕柔和温馨。母親手搖蒲扇,緩緩地扇着,涼風便一絲絲地滑過肌體,愜意極了。她一邊藉着絲絲縷縷亮光給我扇風,一邊給我猜各樣謎語:“開嘛開白花,結嘛結四牛角。”我答是母親在池塘裏採紅菱,母親便誇我聰穎。這還不夠,母親總是拗不過我撒嬌和對故事喜愛。每每此時,她會不由自主地抬頭凝望天窗外一顆兩顆水晶般星子。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神話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間搖曳出蓮花般清潤和痴醉。常常,母親聲音融着天窗下那片亮光,如小溪流水潺潺地撫遍我全身,溢進我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因為有了這扇天窗,更讓我感受到萬般雨意千般詩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來了,星星躲起來了。唯有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細雨,如煙般籠着鱗鱗的瓦片和一扇玲瓏的天窗。童稚的心靈,透過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綢緞,若是裁剪一匹讓母親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潤潤,濕漉漉,彷彿倏的一下鑽進我的心裏蔓延開來。

⑤仲夏,多雷陣雨。屋內,昏黃燈苗閃閃爍爍,把燈光裏縫製衣服母親影子在牆上拉得好長。雨點如一名來自天界樂師,水鄉澤國便奏起了鏗鏘有力天籟,嘩啦嘩啦。聽久了,聽熟了,就能辨出,雨聲如泉水般叮叮咚咚,是奏響在玻璃天窗上樂音;粗獷一點,是敲打在瓦楞上鼓點。雨點輕輕重重、緩緩急急地也在我清澈心湖上奏響,泛漾起細細波紋。迄今為止,我一直認為這是我所聽過最美純天然交響樂呢!雨勢來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樂曲作罷,衣服上便留下了母親細細密密針腳。

⑥記憶中,老屋天窗總是與母親身影相伴;現在,它時常浮現於我腦海,一些細節還那麼清晰。也許生命早期記憶是一個人生活根吧!

⑦“一竅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時光的深處,生命難免也會有陰暗的死角。那麼就讓我們常常提醒自己,不論何時、何地、何境,都別忘了開一扇心靈的天窗,讓皎潔的月光,讓燦爛的星輝,讓詩意的雨聲,讓婉轉的鳥鳴……都一一灑進心房。                                           (選自《都市文萃》2012年第4期,有刪改)

1.本文圍繞“天窗”,寫了哪些體現母愛的事情?

答:①母親陪我看星月;②為我扇扇子;③給我猜謎語,講故事;④為我縫衣服。

2.品味文中兩處畫線句,按要求答題。

(1)賞析下面句子

雨點輕輕重重、緩緩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響,泛漾起細細的波紋。

答: 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雨聲的美妙和我聽雨的沉醉。或:運用疊詞,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韻美。

(2)解釋下面句子的含義。

也許生命早期的記憶是一個人生活的根吧!

答:童年的生活經歷可能影響着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

3.談談本文以“天窗”為題的作用。

答:以天窗為題,交待寫作對象,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靈的天窗,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4.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D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隨着母親的身影,讓“我”感受到許多無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節選取蟬的鳴唱、蛙聲的歡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圖。

C.第③節“涼風便一絲絲地滑過肌體”中,“滑”字既寫出風的輕柔,又表現母愛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過雨景和月景的對比描寫,抒發了“我”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感傷。

5.本文的結尾寫“生命難免也會有陰暗的死角……不論何時、何地、何境,都別忘了開一扇心靈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現這一哲理的事例,請選擇一例作簡要敍述。

《童年》     《名人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名著:《     名人傳       》

事例: 貝多芬面對耳聾的痛苦不幸,用創作音樂來為自己打開心靈之窗,最終成為不朽的音樂大師。

標籤: 閲讀 天窗 題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v7k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