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登捨身台》閲讀答案

《登捨身台》閲讀答案

登捨身台

《登捨身台》閲讀答案

[明]戚繼光

向來曾作捨身歌,今日登臨意若何?

指點封疆餘獨感,蕭疏鬢髮為誰皤?

劍分胡餅從人後,手掬流泉己自明。

多。回首朱門歌舞地,尊前列鼎問調和。

【注】

①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捨身台”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詩中指邊界。

③皤:白。

④胡餅:即燒餅,指乾糧。

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權門的豪華生活;調和:菜餚的味道。

(1)本詩前三聯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詩的前三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為國為民盡心竭力的愛國將軍(將領)形象。(1分)向來立志為國“捨身”;不顧鬢髮“蕭疏”斑白來為國保護“封疆”(鎮守邊關);身先士卒,與將士們同甘共苦。(3分,一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給分)。

(2)本詩後四句主要採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3分)

使用對比手法。(1分)將眼前將士們風餐路宿的艱苦生活(吃着只有用劍才能分開的燒餅,喝着涼涼的山泉,就感到很滿足了)與王公權貴的醉生夢死(品嚐着山珍海味,還嫌不夠味)進行對比(1分),表達了對王公權貴(的醉生夢死)的不滿(批判、諷刺)(1分)。

(或:虛實對比,實寫眼前將士們風餐路宿的艱苦生活,虛寫王公權貴的醉生夢死。如果答“虛實結合”並有分析給2分)

標籤: 捨身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egy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