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車過隴西的閲讀答案

車過隴西的閲讀答案

從蘭州開往西安的列車,停靠在站台邊。小編整理的車過隴西的閲讀答案,希望大家前來查閲!

車過隴西的閲讀答案

車過隴西

張 震

在甘肅隴西辦完事,我買了去西安的車票,檢票後直接進入站台。隴西站是隴海鐵路線上的一個要站,其設施卻十分簡陋,屬於典型的山裏的車站。鐵路沿線兩旁全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從蘭州發往西安的列車,離到達隴西站的時間還有一小時,我看候車的時間還長,就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一支煙剛吸完,車站的廣播裏就傳出一個女聲:“旅客同志們,由上海發往西寧的列車,就要進站了,請做好上車準備。”

聲音剛結束,我便把頭抬起,向着鐵路的東端望去,果然,綠色的列車,由遠而近,有節奏地駛來。當列車在站台上剛剛停穩,我就看見從兩邊的山坡上,衝下三四十個小孩,提着籃子,捧着紅棗,拎着裝有小松鼠的竹籠,奔向車窗。“叔叔,買幾個蘋果吧。”“阿姨,這紅棗剛摘的。”“買只松鼠帶走吧,城裏沒有。”

幾十個孩子分散圍着火車的車窗,踮着腳,仰着脖子,語氣懇切,連聲不絕。短短的幾分鐘過去了,車輪又開始轉動,向西而去。有十幾個孩子賣掉了手中的'東西,笑眯眯地數着零錢,向一個穿黑衣的稍大一點的男孩走去,把錢交到他手裏。那個男孩,單腿跪地,在一塊石頭上,一面數着錢,一面仔細地登記。

當一個手提竹籠沒有賣掉松鼠的小女孩從我身邊走過時,我一把拉住她,問:“他們為什麼要把錢交給那個男孩?”這個女孩看了我一眼,説道:“我們要請回老師。”

原來,這三四十個孩子,都是離車站二十多公里遠的一座山裏小學校的學生。學校唯一的一名老師,因一年多沒有領到工資,含淚走了。他們為了能重新上學,就各自拿出家裏的東西,在那個穿黑衣服男孩的帶領下來到車站。

從蘭州開往西安的列車,停靠在站台邊,這是我要乘的列車。我驗了票,走進車廂,這時孩子們又圍了過來,各自舉起手中純潔的心願和熱望。我聽到這一聲聲叫賣,心裏如針扎一般。還沒等放下行李,我便對周圍的旅客大聲説:“這裏的蘋果好吃,這裏的紅棗新鮮,這裏的孩子不會騙人!”

當那個手提竹籠的女孩走近我的車窗時,我連忙喊道:“這松鼠多少錢?”“叔叔,這原來是自己玩的,你看着給。”

我遞過一張伍拾元的紙幣,説:“夠嗎?”“叔叔,太多了。”她不敢接我手裏的錢。

車輪轉動了,我趕緊把頭伸出窗外,伸長胳膊,將錢塞進她的手裏。車速漸漸快了,她已經無法將竹籠遞上來,她一邊跟着列車,一邊喊着:“叔叔,給你松鼠,給你松鼠……”

我望着她那跟着列車越跑越遠的幼小的身影,聽着她那漸漸弱下去的喊聲,眼睛濕潤了……

(《雨花》2008年4期)

 閲讀題目

12.文中第1節,作者寫隴西站的設施“十分簡陋”,屬於“典型的山裏的車站”,鐵路沿線兩旁“全是連綿不絕的大山”有何用意?(4分)

13.如何理解“各自舉起手中純潔的心願和熱望”這句話?(5分)

14.請比較文中一個細節描寫的優劣:(6分)

原文:“叔叔,太多了。”她不敢接我手裏的錢。

改文:“叔叔,謝謝你。”她喜出望外地接過我遞過去的錢。

15.文章最後寫道:“我望着她那跟着列車越跑越遠的幼小的身影,聽着她那漸漸弱下去的喊聲,眼睛濕潤了……。”請結合全文,合理推斷作者動情的緣由。(10分)

答案

12.①交代事情發生的環境背景。②為下文寫孩子們不得已推銷自家土特產埋下伏筆。

13.孩子舉起的是從各自家裏帶來的一些土特產,他們希望把它變成錢,成為留住老師的工資,以便能夠重新上學,進而圓自己的讀書夢。所以作者説他們“各自舉起手中純潔的心願和熱望”。

14.原文比改文要好。“太多了”與“不敢接我手裏的錢”這兩個細節能夠表現出身處貧困境地的山裏孩子的淳樸、善良的性格,符合當時的情境與他們的身份,富有個性。

15.同情:為山區的落後貧困,為早早地失學,小小年紀就承擔了太多的生活重壓。

感動:為渴望上學讀書的精神,為他們想出推銷土特產籌集老師工資的做法,為他們誠實守信的經營行為,為他們團結一心的合作態度。

擔憂:為教育上存在的不平衡狀況,為他們的讀書夢想難以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9y40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