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論語·衞靈公》閲讀題答案

《論語·衞靈公》閲讀題答案

①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衞靈公》閲讀題答案

②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 :“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③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④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1)從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來概括“忠”“恕”的內涵。

(2)在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觀?試作簡要評述。

參考答案

(1)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孔子的“忠恕觀”,意味着交往作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首先要以對他人的關心友好、仁愛和善為前提,以寬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開放的襟懷接納對方,盡心竭力,與人為善。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孔子説:“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①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③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1.請寫出《論語》中能與“為人謀”相對應的、體現孔子“忠恕”之道的句子。(1分)

2.曾子認為“為人謀”就應該盡心竭力,而孔子認為對待朋友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對“不可則止”有兩種不同的理解,第一種理解是“不聽就算了”,第二種理解是“不聽就暫且不言”,結合自身交往實踐,你更傾向於哪一種理解,為什麼?(4分)

參考答案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1分)

2.我認同第一種理解。朋友做錯了事,“忠告而善道之”,好言相勸,希望朋友能夠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認識,進而改正,對待朋友已經做到了立意忠誠,積極為人,符合友好交往的原則;(2分)朋友聽得進勸告,就幫助他改正缺點,不能改正就不再勸説(如果是小缺點則可包容,如果是大錯誤或許未必志同道合),“為人謀”也應該有個限度,那就是保持交往主體的獨立性,這體現了適度交往的原則。(2分)

我認同第二種理解。朋友做錯了事,當然應該“忠告而善道之”,好言相勸,希望朋友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友好交往是交友的基礎;(2分)當然如果朋友一時不理解不接受,那説明他暫時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暫且擱下,等待時機再想辦法,朋友最後一定會理解;如果“不聽就算了”,放任朋友執迷不悟,甚至一錯再錯,那就很難説盡心竭力“為人謀”了。(2分)

標籤: 論語 衞靈公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8qnv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