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閲讀甲乙兩段文字閲讀及答案參考

閲讀甲乙兩段文字閲讀及答案參考

閲讀甲乙兩段文字(16分)

閲讀甲乙兩段文字閲讀及答案參考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蜂。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的含義。(4分)

(1)四時俱備(  )   (2)曉霧將歇(   )

(3)負勢競上(   )    (4)橫柯上蔽(   )

小題2:選出下列各組劃線字的意義不同的一項( )( 2分)

A.風煙俱淨與時俱進B.猿則百叫無絕滔滔不絕

C.負勢競上負荊請罪D.猛浪若奔乘奔御風

小題3: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小題4:《三峽》一文中“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百里,雖乘奔御風以疾也。”是寫水流勢湍急,乙文中哪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甲乙兩文同是寫景散文,請你説説兩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點?(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1)都(2)消散 (3)憑藉 (4)遮蔽

小題2:C

小題3:(1)夕陽快要落下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2)鳶鳥一樣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峯,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那些籌劃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小題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小題5:相同點:甲乙兩文都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不同點:甲文作者為能欣賞這樣的`美景而感到自豪;乙文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泊。

小題1:

試題分析:“俱”要與“具”的意思要分清,古文中“俱”為“都”,“具”為“詳細”;“負”在古文中有“揹負”(《愚公移山》“負二山”)“憑藉”的意思,本句中為“任借”。

小題2:

試題分析:A項中的“俱”為“都、一起”,B項中的“絕”為“停”,C項中的“負”一為“憑藉”,一為“背”,D項中兩個“奔”都是“奔馬”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此兩句描寫句字字皆有含義,要解釋清楚。“經綸世務”要譯意,“反”是通假字,意為“返”。

小題4:

試題分析:兩句共同的特點是,都是運用比擬的手法,用江流與奔馬相比,形容水得流特別快。

小題5:

試題分析:從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兩句來看作者是讚歎山川之美,從乙文“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來看作者是期望在山川忘乎所以,表達了厭棄官場淡泊名利的思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7xnjx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