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柳笛》閲讀答案

《柳笛》閲讀答案

笛聲中,透露出對春天播種希望的美好祝願,也滿含着對秋天豐碩收穫的殷殷期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笛》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柳笛》閲讀答案

①八百里鄱陽湖深處,莽莽蒼蒼的雲水中央,有一片茂盛的柳林。濃綠映襯着白雲,天是那麼的瓦藍。柳林旁邊有個小村,小村的上空總是盪漾開靈動,活潑的笛聲。那是童年時最美好的記憶。時間雖然遠去了近半個世紀,故鄉的柳笛永遠藏在我心靈深處。

②小時候和玩伴們一起,放學了,便來在這柳林裏抓知了,捉迷藏,做遊戲。敞胸露腹,大大小小的柳樹洞,就是我們尋找快樂的天地。捉迷藏時,矇眼的同伴在我們藏匿之後,摘下矇眼布便挨個就着樹洞找我們。在一個高大中空的柳樹內,快要被發現時,我便雙手雙腳並用,沿着內壁在黑暗的洞內攀援而起,躲在黑暗中的高處,時間長了,見同伴真找不着我們,彷徨無措時,便不時從口袋裏摸出柳葉含在嘴裏吹出時斷時續的笛聲。這時,只聽見躲在柳林各處的同伴,此起彼伏的吹起了柳笛,互相呼應。尋找的玩伴們便豎起耳朵捕捉柳笛的聲音的方位。這樣,我們便往往被他們一個一個的找出來了。

③星期天,我們齊聚在這柳林裏,割下一根根的柳條兒編織成戰鬥帽戴在頭上,儼然一派戰時的打扮。手中的柳枝兒用長長的絛兒系起掛在胸前似挎着**般威武雄壯。我擔任號兵的角色,柳笛是我的武器。當我們把湖邊的矮坡當作是敵軍的陣地衝鋒時,激揚而高亢的笛聲便響徹柳林的'上空,充滿了堅強與豪邁的力量催人振奮。

④吹柳笛,我是跟屋後的伢叔學的。我們是前後屋的鄰居,也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發友。他很會吹柳笛的,他的技術源自於他爹爹的傳授。細叔公是我們村頂尖的柳笛高手。

⑤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我們經常會聽到那一聲聲舒緩有致的柳笛聲滾動在房前檐下,窗間門邊。笛聲中,透露出對春天播種希望的美好祝願,也滿含着對秋天豐碩收穫的殷殷期盼。我的心和魂靈被這清清脆脆的笛聲所俘虜,成了它的痴迷者。如今,在我書房的詩詞鑑賞詞典裏還夾着幾片用沸水汆過的清清的柳葉呢。

⑥今天,當我再次漫步徜徉在故鄉的柳林邊,任和風擺拂垂柳,撫摸着我的視線,覽湖天之間白雲悠悠、漁舟靈動、水鳥飛翔,不由心馳神往。信手摘下一枚柳葉在湖水中一浸,雙手把它抻平撮在雙脣間用力地吹起來,心底的深情隨着曲調流淌開來,承載着我們記憶的童謠便盪漾在柳林間,美妙的旋律在綠色的樹枝上滾動,在天地間迴盪,伴着裊裊炊煙漫舞在小村的周圍……我吹着,吹着,笛聲中裝滿我深情的夢和生命中醇醇的甘美。

⑦明天,我又要離開故鄉去闖外面的世界,我唯一割捨不下的便是這故鄉的柳笛。它讓我魂牽夢繞,它讓我痴心無悔。是啊,故鄉的柳笛,小小的一片葉兒,你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是你帶給我堅強的信念,把純美和甘甜溶合在奮鬥的苦樂中,沸騰的生活裏。

⑧在雲蒸霞蔚,水雲深處的故鄉,最使我難忘的便是這翠綠玲瓏的柳笛!

1.“柳笛”伴我成長,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請按照下面提示簡要概括文章內容。(不能用原文作答)

小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天:柳笛成為戰鬥的武器和衝鋒的號角;

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離開故鄉,割捨不了柳笛情。

2.文章第⑤節畫橫線句中的“滾動”一詞改為“響徹”好不好?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柳笛”反覆出現,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意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運用倒敍手法,然後轉入順序,自然引出對童年美好生活的追憶,這樣,情趣盎然而又靈活自然。

B.文章通過對柳笛的敍述,追敍往事,傳達出作者濃濃的故鄉情結和思鄉情趣。

C.文章第④節運用插敍手法,表達出“我”學吹柳笛的艱辛,更表現出故鄉的人情美。

D.文章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開篇引出作者的回憶,結尾再次點題,結構圓潤嚴謹。

5.“柳”是詩人們抒情的載體,他們借柳抒發其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借“柳”傳達了濃濃的思鄉情緒。“月”同樣是詩人常用的抒情載體,下面兩個詩句如何借“月”來抒發作者的情感?(任選一題作答)

⑴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相見歡》)

⑵庭下如積水孔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記承天侍夜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柳笛幫玩伴們找尋到隱匿的我們/再次徜徉柳樹林,重温柳笛情(也可以答柳笛成為對故鄉的美好記憶)

2.不好。“滾動”表明了柳笛聲的圓潤與前面的“舒緩有致”相照應,而“響徹”就沒有這種意韻。

3.全文用“柳笛”作為文章的線索,起到貫穿全文的作用。柳笛是故鄉的象徵,借柳笛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切思念。

4.C

5.殘月如鈎,月缺不全,月的形態讓李煜想到淪落他國的淒涼生活,表達了他的亡國之痛。/月光明亮澄澈,讓人感覺幽靜美好,情致頓生,蘇軾心中充滿恬淡閒適之感。

標籤: 柳笛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72d3z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