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雨雪曲 江總閲讀和參考答案

雨雪曲 江總閲讀和參考答案

雨雪曲 江總①

雨雪曲 江總閲讀和參考答案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注】 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樑、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8.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麼意思?

9.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麼樣的情感?(6分)

答案:

8.這首詩描寫了邊地雨雪交加、荒涼苦寒的環境。“別路”的意思是戍卒離別家鄉到邊關的路。

9.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僅點明瞭邊塞“天寒”“地暗”的環境,也真實生動地透露出戍卒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旗彩壞”“鼓聲低”的心理感受。這首詩表現了戍卒身處遼遠而艱苦的邊塞的思鄉之情。

賞析

江總今存征戍詩五首:《隴頭水二首》《關山月》《驄馬驅》《雨雪曲》,皆為樂府橫吹曲辭,多描寫邊塞之荒僻與離人之憂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起句“雨雪”點題,“榆溪”乃邊關之溪,“隴西”乃邊關要塞,可見戍地之寒遠。“天寒旗彩壞”雖未如“風擎紅旗凍不翻”形象,卻異曲同工。詩末回首遙望來時路,無限思鄉之愁起。《樂府詩鑑賞辭典》稱此詩“蒼涼勁直,頗有氣骨”。

江總(519-594),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東)人,南朝陳大臣。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遂擢為侍郎,後更官至太子中舍人。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反,台城陷,輾轉避難,流寓嶺南。陳文帝天嘉四年(563年)還為中書侍郎。後主即位,歷任尚書僕射、尚書令,世稱“江令”。江總雖身為宰相,但不理政務,終日與陳暄、孔範等陪侍陳後主,遊宴後宮,吟作豔詩,荒唐無度,當時謂之狎客。入隋,為秦王文學,卒於江都。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輯有《江令君集》。江總是宮體詩重要作家,今存詩近百首,浮豔靡麗,內容貧弱,多是一些為統治者淫樂助興之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47j2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