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畫説閲讀答案

畫説閲讀答案

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畫説閲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畫説閲讀答案

①有人以為畫畫是很艱難的,又説要生來有繪畫的天才,我覺得不然。我以為只要自己有興趣,找到一條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會成功的。從前的人説“三分人事七分天”,這句話我卻絕對反對。我以為應該反過來説“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對,就是説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世上所謂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後就默默無聞了。這是什麼緣故呢 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寵,便忘乎其形,自以為了不起,從此再不用功。不進則退,乃是自然趨勢,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

②畫家可以在畫中創造另一個天地,要如何去畫,就如何去畫,有時要表現現實,有時也不能太顧現實,這種取捨,全憑自己思想。何以如此 簡略地説,大抵畫一種東西,不應當求太像,也不應當故意求不像,求它像,當然不如攝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畫它呢 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間,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藝術。正是古人所謂遺貌取神,又等於説我筆底下所創造的新天地,叫識者一看自然會辨認得出來;我看到真美的就畫下來,不美的就拋棄了它。談到真美,當然不單指物的形態,是要悟到物的神韻。這可引證贊王摩詰的兩句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怎樣能達到這個境界呢 就是説要意在筆先,心靈一觸,就能跟着筆墨表露在紙上。所以説“形成於未畫之先”,“神留於既畫之後”。只要用你的靈感與思想,不變更原理而得其神態,畫得含有古意而又不落俗套,這就算藝術了。

③作畫要怎樣才得精通 總括來講,首重在勾勒,次則寫生,再次才到寫意。不論畫花卉、翎毛、山水、人物,總要了解理、情、態三事。先要着手臨摹,觀審名作,不論今古,眼觀手臨,切忌偏愛。人各有所長,都應該採取,但每人筆觸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專學一人,又不可單就自己的`筆路去追求,要憑理智聰慧來採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轉變它。老師教學生也應當如此,告訴他繪畫的方法,由他自去追討,不可叫他固守師法。然後立意創作,這樣才可以成為獨立的畫家。所以唐宋人所傳的作品,不要題款,給人一看就可知道這是某人的作品。

④古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見聞廣博,要從實地觀察得來,不只單靠書本,兩者要相輔而行的。名山大川,熟於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筆自然有所依據。要經歷得多才有所獲,山水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獸都是一樣。遊歷不但是繪畫資料的源泉,並且可以窺探宇宙萬物的全貌,養成廣闊的心胸,所以行萬里路是必須的。

19.閲讀第②段內容,在談到繪畫要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時,作者的觀點是什麼?(2分)

答:

20.閲讀第③段內容,簡述作者闡釋“首重在勾勒,次則寫生,再次才到寫意”的過程。(4分)

答:

19.答案示例:意在筆先,心靈一觸,就能跟着筆墨表露在紙上(用你的靈感與思想,不變更原理而得其神態)(2分)

20.答案示例:首先從畫畫要理、情、態三事入手,(1分)提出先要着手臨摹,切忌偏愛。接着用人各有所長進一步闡釋,強調要憑理智聰慧來採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轉變它。(1分)接着以老師教學生為例,不可叫他固守師法,最後才可以立意創作,成為獨立的畫家。(1分)最後,以唐宋人所傳的作品,不要題款自成風格進一步闡釋獨立畫家的意義。(1分)(共4分,條理不清減1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2qmy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