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鐵圈閲讀理解答案

鐵圈閲讀理解答案

鐵圈

鐵圈閲讀理解答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婦人帶着一個4歲的小男孩在郊區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潑,面色緋紅。那婦人年齡不大,穿着考究。她一邊幸福地微笑着,一邊細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兒子。孩子正在滾着一個黃色的大鐵圈,他穿着短褲,揮動着棍棒歡快地笑着,跟在鐵圈後面跑。他把棒子舉得高高的,本來沒有那種必要,可他就是那麼做的。

真開心!方才他還沒有鐵圈,可是現在有了,真叫人高興!一個雙手粗糙、衣服襤褸的老頭,身體緊靠柵欄站在十字路口,好讓那女人和小孩走過去。①老頭用那昏花的兩眼凝視着孩子,臉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個富户人家的公子”,老頭心裏思忖道,“是個好孩子,你看他多麼天真可愛,畢竟是闊人家的孩子!”

當他——這個老頭兒——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過的是苦難的日子。即使現在,他雖然不再捱打受餓了,但生活還談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時代,他過的是挨打受罵、飢寒交迫的生活。那時,他沒有鐵圈,也沒有其他這類闊少爺的玩具。他整個一生都是在艱辛困苦中度過的。他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事,也沒有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他咧開沒有牙齒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裏不禁產生了嫉妒。心想:“這種玩藝沒有意思。”嫉妒又轉而變成了煩惱。於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從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現在的工廠。

那小孩邊跑邊笑追逐鐵圈的情景縈繞在他的腦際,不管機器聲多麼嘈雜,他都忘不了那個孩子和鐵圈,晚上也總夢見他們。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夢來。機器隆隆的響,工作機械單調,沒有必要過多操心,再説他已幹慣了這種活。廠房裏的空氣充滿了灰塵,傳送帶平穩地運轉着,遠處各個角落聲音嘈雜,光線晦暗。人們像鬼魂一樣地走來走去,人的説話聲淹沒在機器聲裏。

這個老頭彷彿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小男孩,他的母親也是一位貴婦人,他也有一個鐵圈和滾鐵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褲衩滾着鐵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樣的活,做着同樣的夢。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時,老頭在街上看見一個從舊木桶上掉下來的又大又髒的鐵箍。老頭高興得發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淚水。一種意外的,幾乎沒有想過的願望進入了他的心靈。他小心地四面張望了一下,然後彎下腰哆哆嗦嗦地撿起那個圓箍,雖然他面帶笑容,但還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

沒人看見他,也沒有人問他。這與別人有什麼相干?一個小窮老頭撿了一個無論對誰都沒有用處的舊箍,誰會管呢?可他還是提心吊膽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為什麼要揀,為什麼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説不清。只是由於它像那個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帶回家來。

圓箍在老頭家破舊的房子裏放了幾天,閒着沒事的時候,他就把它拿出來看看,因為這個骯髒的鐵箍對他是個安慰,使那個經常出現在他夢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終於變得更加真實了。

一個晴朗、温暖的早晨,當城裏樹上的鳥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歡快的時候,老頭早早起了牀,洗漱完畢,便拿着他撿來的鐵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過了枝葉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這些陰暗的樹木為何這樣寂靜,還散發着奇特的香氣,那些昆蟲也令他驚奇。露水正像童話中描述的那樣。那裏既沒有嘈雜聲,也沒有灰塵,樹林後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頭折下一根幹樹枝穿上圓箍。

他眼前展現出一片明亮寂靜的田野,青草葉上的露珠閃閃發光。老頭突然用那根樹枝做成的木棒滾起鐵箍來,鐵箍輕鬆地在田野裏滾動,老頭跟在後面跑,他笑逐顏開,像那個跟着鐵圈跑的小男孩一樣,有時也將棒高高地舉過頭去。

他彷彿覺得自己再一次變成了一個有教養的幸福的小孩,並且好像感到母親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後面。

灰白的鬍鬚在憔悴的臉龐上顫抖着,不住的笑聲和咳嗽聲同時從他那沒有牙齒的嘴裏迸發出來。

老頭喜歡早晨到樹林裏來滾鐵箍,有時他也怕人看見笑話他,一想到這裏,他便感到有一種難堪的羞愧。羞愧又進而發展為恐懼,致使雙腿開始發軟,他一面滾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沒人看見他,也沒人聽見他。②他盡情地玩夠了之後,平安無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輕鬆愉快的.笑容。

15.下列對小説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4分

A.“天天干着同樣的活,做着同樣的夢”中的兩個“同樣”表達作用不同。第一個突出生活的單調和機械,第二個突出滾鐵圈對他內心造成的持久影響和願望的強烈,為下文作鋪墊。

B.看到孩子快樂遊戲的情景,老人有着複雜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樂,也有聯想自己身世而產生的辛酸和嫉妒,還有對當時社會制度的痛恨。

C.小説中的老人是一個善良、勤勞而不安於現狀,膽怯、謹慎而樂於遐想並付諸實踐,衰老、孱弱而渾身充滿朝氣的具有矛盾意義的典型形象。

D.寫老人滾鐵圈時的環境描寫,有力地襯托了人物內心的欣喜之情,同時與上文工廠裏的環境描寫形成強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變化。

E.小説結尾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對親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現了下層勞動者對和諧温馨的社會生活的憧憬,最後是暗示了老人即將擺脱人生苦難的輕鬆。

16.小説中多次描寫老人的笑容來表現他豐富的內心世界,請分別分析畫線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在寫老人做“白日夢”時,比較詳細地描寫了工廠裏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聯繫全文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用“鐵圈”作為小説的標題,自有妙處。請從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塑造三方面中任選一個方面,陳述你的觀點並作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5.【答案】 AD【解析】 B項“對社會制度的痛恨”不當。C 項依據不足。E項“暗示了老人即將擺脱人生苦難的輕鬆”不當。

16.【參考答案】(每一句2分)

①一直生活在艱難困苦之中,從未擁有過快樂的老人,受到那孩子的天真快樂的感染,目光久久不願離開。

②老人由原來的心有顧忌到不再恐懼,內心的願望也得以實現,因此感到輕鬆愉快。

③反映了老人臨終時內心的欣慰,因為他終於玩了一次幸福孩子才有的遊戲,又為自己想象了一個幸福的童年。一個“堆”字,表現了他內心的極大滿足。

17.【參考答案】(每點2分)

①反映了嘈雜、晦暗的現實生活環境和老人單調、麻木的生活狀態。

②反襯出鐵圈給老人精神和生活帶來的變化,他有了自己的快樂憧憬。

③與下文老人滾鐵圈時的環境描寫構成鮮明對比,進而突出主題。

18.【參考答案】觀點2分,簡要分析4分

情節結構——鐵圈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看玩鐵圈——想玩鐵圈——撿舊鐵圈——自玩鐵圈。

人物塑造——鐵圈是構成老人行為心理變化的手段。

激起了長期生活在單調、麻木狀態下的老人的內心追求,完成了追尋夢想的過程。

主題思想——鐵圈是老人快樂夢想的象徵。

是童年的幸福,是親情的温暖,是富貴的愉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vwj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