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醫學影像基礎知識試題

醫學影像基礎知識試題

醫學影像基礎知識試題難嗎?需要學習什麼內容?考試會有什麼試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醫學影像基礎知識試題相關內容,歡迎閲讀

醫學影像基礎知識試題

醫學影像基礎知識試題

1、基底節通常不包括哪一種核團:(B)

A.尾狀核

B.丘腦

C.豆狀核

D.屏狀核

E.杏仁核

2、顱內最常見的生理鈣化是:(C)

A.大腦鐮鈣化

B.牀突間韌帶鈣化

C.松果體鈣化

D.脈絡膜叢鈣化

E. 蒼白球

3、頭顱CT橫斷面可見與鞍上池外側角相連的是:(D)

A. 側裂池

B. 縱裂池

C. 腳間池

D. 環池

E. 大腦大靜脈池

4、蝶鞍側位片上可測量其前後徑及深徑,其平均值分別為(C)

A. 10.5cm,9.5 cm

B.5 cm,10 cm

C. 11.5 cm,9.5 cm

D. 10 cm,20 cm

F. 12 cm,10 cm

5、關於蝶鞍的X線描述哪項正確?(B、D)

A. 其前界為鞍結節

B. 後壁為後牀突

C. 鞍背可見氣化現象

D. 觀察蝶鞍最好的位置為20°後前位

E. CT平掃可見鞍結節和鞍背之間低密度間隙為垂體窩

6、椎動脈最大顱內的分支為:(C)

A. 小腦前下動脈

B. 大腦後動脈

C. 小腦後下動脈

D. 小腦上動脈

E. 後交通動脈

7、亨氏暗區為(A)

A. 顱腦CT掃描兩側巖骨後緣之間橫行的帶狀低密度偽影

B. 顱腦CT掃描由枕骨結節自後向前放射狀高密度影

C. 顱腦CT掃描兩側巖骨後緣之間橫行的帶狀高密度偽影

D. 顱腦CT掃描由枕骨結節自後向前放射狀低密度影

E. 顱腦CT掃描兩側巖骨後緣之間縱行的帶狀高密度偽影

8、腦血管造影的微血管期血管網最豐富的部位是:

A. 腦實質

B. 胼胝體

C. 腦皮質和基底節區

D. 皮髓質交界區

E. 以上都不是

9、以下哪個孔裂位於中顱窩?

A. 盲孔

B. 圓孔

C. 篩孔

D. 舌下孔

F. 頸靜脈孔

10、圖中所示標示解剖結構不正確的為(E)

A. 尾狀核頭部

B. 內囊前肢

C. 側腦室前角

D. 丘腦

E. 豆狀核

11、關於卵圓孔的描述下列那項不正確(D)

A. 位於蝶骨大翼後外部

B. 內有三叉神經的第三支通過

C. 頦頂位觀察兩側卵圓孔不對稱

D. 孔的前外緣模糊,後內緣清晰

E. 平均橫徑2.3mm。

12、關於X線片可見顱內板蛛網膜粒壓跡正確的敍述為:(A、C)

A. 邊緣不規則但鋭利的顆粒狀透亮斑點

B. 以顳鱗部最清晰

C. 兒童少見,老年人明顯

D. 可造成顱骨侷限性缺損

E. 直徑為0.5~1.0cm

13、在以下頸內動脈分支中不包括(B

A. 大腦前動脈

B. 大腦後動脈

C. 大腦中動脈

D. 大腦後交通動脈

E. 眼動脈

14、關於眼眶的X線解剖錯誤的描述是:(B、E)

A. 眼眶的頂壁即前顱窩底

B. 眼眶的外側壁由額骨顴突、顴骨額突、蝶骨小翼組成

C. 眶上裂的內側為蝶骨體

D. 眼眶的外側壁可見眶斜線也稱無名線

E. 兩側眶上裂呈正八字形

15、破裂孔於頦頂位觀察,下列那些選項正確(CDE)

A. 破裂孔的邊緣骨結構不完整的透亮區

B. 位於顳骨巖尖的後內側,形狀不規則

C. 破裂孔的底面為纖維軟骨,因此X線不成影

D. 由顳骨巖尖、蝶骨、枕骨共同圍成 E. 兩側壁最狹窄處寬度平均為6.4mm。

16、Meckel腔內有(D)

A. 頸內動脈

B. 頸外動脈

C. 舌下神經

D. 三叉神經節

E. 面神經

17、圖中箭頭所示解剖結構是:

A. 垂體

B. 垂體柄

C. 海綿竇

D. 頸內動脈

E. 視交叉

18、中央溝在MRI平掃時為圖中的哪各結構:(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F. ⑤

19、脊髓正中矢狀面上,下列解剖結構標示正確的是

A. 脊髓

B. 脊蛛網膜下腔

C. 椎間盤

D. 黃韌帶

E. 前縱韌帶

20、Waters氏位主要觀察:

A. 上頜竇

B. 蝶竇

C. 額竇

D. 篩竇

E. 以上都不是

21、圖中所示解剖結構正確的是

A. 1扣帶回

B. 2 胼胝體體部

C. 3胼胝體壓部

D. 4四疊體

E. 5中腦導水管

22、閉口位像中下頜關節間隙正常為:

A. 1.5mm

B. 2.5mm

C. 1 mm

D. 2 mm

E. 0.5mm

23、圖中所示解剖結構正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E. ⑤

24、圖中所示解剖結構正確的是

A. ①晶狀體

B. ②小腦蚓部

C. ③基底動脈

D. ④橋腦

E. ⑤四腦室

25、圖中所示解剖結構正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E. ⑤

26、正常成人腦部MRI掃描,哪一部位不存在鐵質沉着?(E)

A. 蒼白球

B. 黑質

C. 紅核

D. 齒狀核

E. 內囊後肢後端及視神經

27、正常垂體SE序列T1WI的表現正確的是:(C、D、E)

A. 腺垂體與神經垂體信號相同

B. 垂體柄常偏於一側

C. Gd-DTPA可使之增強

D. 正常垂體的高徑應小於10mm

E. 垂體後葉呈高信號

醫學影像基礎知識

一、X線攝影解剖學基礎

1、人體解剖學姿勢:

x線檢查是要以正確的解剖學姿勢作為定位的依據,解剖學姿勢又稱為標準姿勢。人體解剖學姿勢,身體直立,兩眼平視正前方,兩上肢自然下垂與軀幹兩側,掌心向前,雙下肢併攏,足尖向前。

2、解剖學基準軸線及基準面:

1)基準軸線

(1)垂直軸:自上而下,垂直於地平面的軸稱為垂直軸,也稱人體長軸。

(2)矢狀軸:自腹側面到達背側面,與垂直軸呈直角交叉稱為矢狀軸。

(3)冠狀軸:按左右方向穿過人體的水平線,與地平面平行,並與垂直軸及矢狀軸之間呈直角互相交叉稱為冠狀軸,也叫額狀軸。

2)基準面

(1)矢狀面:按矢狀軸方向,將人體縱向且為左右兩部分的切面,呈矢狀面;其中將人體等分分成左右兩部分的矢狀面稱為正中矢狀面。

(2)冠狀面:按左右方向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分的切面稱為冠狀面,也稱額狀面。

(3)水平面:與地平面平行,將人體橫斷為上下兩部分的切面稱為水平面,也稱橫斷面。

(注意:水平面、矢狀面、冠狀面互相垂直。)

3、解剖學方位

在標準姿勢下,描述的人體結構間相對位置關係為解剖學方位。

(1)上和下:近頭部者為上,近足部者為下。

(2)前和後:近身體腹面者為前,近身體背面者為後。

(3)內側與外側:近正中矢狀面者為內側,遠離正中矢狀面者為外側。

(4)近與遠:近心臟者為近端,遠離心臟者為遠端。

(5)淺和深: 距體表近者為淺,距體表遠者為深。

對於四肢而言,可根據一側骨骼解剖部位的相對關係來確定位置關係,靠近尺骨者為尺側,靠近橈骨者為橈側,靠近脛骨者為脛側,靠近腓骨者為腓側,靠近跖骨上部者為足背側,靠近跖骨下部為足底側。

4、解剖學關節運動

關節運動包括屈、伸運動;內斂、外展運動;旋轉運動。

5、攝影術語

(1)中心線:在x線束中居中的x線束。

(2)斜射線:在x線束中心線以外的x線束。

(3)源-像距:即焦-像距,是指x線管焦點到探測器的距離。

(4)源-物距:即焦-物距,是指x線管焦點到被照體的距離。

(5)物-像距:是指被照體到探測器的距離。

6、x線攝影命名的原則

(1)根據中心線攝入被照體的方向命名,如胸部後前位。

(2)根據被照體與探測器的位置關係命名,如左前斜位。

(3)根據被照體與攝影窗的位置關係命名,如左側卧位。

(4)根據被照體與攝影牀的位置關係及中心線入射被檢體時與探測器的關係命名,如仰卧位水平卧位。

(5)根據被照體姿勢命名,如蛙式位。

(6)根據功能命名,如頸椎過曲過申。

(7)根據創始人命名,如勞氏位。

7、x線攝影體位

(1)正位:被照體矢狀面與探測器的長軸平行,中心線經被照體的前方或後方入射,同時從後方或前方射出的體位,如頭顱前後位或後前位。

(2)側位:被照體冠狀面與探測器長軸平行,中心線經被照體的一側入射,從另一射出的體位,如頭顱左右側位。

(3)斜位:被照體與探測器呈一定的攝影角度,中心線經被照體的左、右後或左、右前方入射,從左、右前方或左、右後方射出的體位。如胸部左前位。

(4)軸位:中心線與被照體長軸平行的攝影體位,如髕骨軸位。

(5)特殊位:枕頂位、鼻頦位、前弓位、切線位。

1)一般體位

(1)仰卧位(supine):攝影台水平,被檢者平卧台上,背側在下,腹部在上。

(2)俯卧位(prone):與仰卧位相反。

(3)立為(erect):身體直立,分站立位和坐立位兩種。

(4)卧位(recumbent):攝影台水平,被檢者以任何姿勢姿勢卧於枱面上,包括仰卧、俯卧、側卧。

(5)頭低足高位:被檢者仰卧於枱面上,枱面傾斜使頭測比足測低。

2)專用體位

(1)側位(lateral position)

(2)斜位(oblique podition)

(3)右前斜位(right anterior oblique position)

(4)左前斜位(lrft anterior oblique position)

(5)右後斜位(right posterior oblique position)

(6)左後斜位(left posterior oblique position)

(7)水平位(decubitus b )

(8)左側卧水平正位(left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9)右側卧水平正位(right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10)仰卧水平側位(dorsal decubitus position)

(11)俯卧水平側位(ventral decubitus position)

二、體表解剖標誌

是指在人體的表面看到的或觸摸到的.固定標誌點。

1頭顱

(1)聽眶線(ABL):人類學的基線,外耳孔上緣與眼眶下緣的連線。

(2)聽眥線(OMBI):外耳孔中點與眼外眥的連線,與聽眶線約12°-15°角

(3)聽鼻線:外耳孔中點與鼻前棘的連線,與聽眥線呈25°角。

(4)瞳間線:兩側瞳孔間的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5)聽眉線(SML):外耳孔中點與眶上緣的連線與聽眥線呈10°角。

(6)眶下線(IOL):兩眼眶下緣的連線。

2頸部

(1)頸部的邊界:頸部上放以下頜下緣、乳突至枕外粗隆連線與頭面部分界,下方自胸骨上窩、鎖骨、肩峯向後到第7頸椎棘突為界。

(2)頸部體表標誌:兒童和婦女呈圓形,成男男性骨性標誌突出。

(3)舌骨:位於頸中最上方,相當於第4頸椎水平。

(4)甲狀軟骨:成年男性高突,後方正對第5頸椎。

(5)環狀軟骨:位於甲狀軟骨下方。臨牀上常在此處作急救氣管切開或用粗針頭穿入,以解救窒息,後方對第6頸椎,它是喉與氣管、咽與食管的分界點。

(6)胸骨頸靜脈切跡:相當於第2、3頸椎水平;鎖骨上窩位於鎖骨中1/3分界處上放。

3胸部

(1)邊界:是由胸骨頸靜脈切跡,沿鎖骨到肩鎖關節,以此連線往後到第7 頸椎棘突,下界相當於胸廓下口,胸部和上肢的界限是三角肌的前緣。

(2)胸骨角:兩側連接第二肋骨,計數肋的重要標誌,4.5胸椎水平,後方對氣管分叉處。

(3)胸骨柄中分出相當於主動脈弓的最高點。

(4)劍胸關節:第9胸椎水平,表示胸膜正中線的分界,也可作為心下緣膈肌和肝上面的前分界線。

(5)胸鎖關節到第10肋軟骨角稍後後劃一線,即可標出肋骨與肋軟骨的交點。

(6)肋骨的最低點相當於第3腰椎水平

(7)男性乳頭對第4肋骨,相當第7.8胸骨水平。女性因個體差異而不同。

(8)左側第5肋骨間鎖骨中線內側約2cm處為心尖搏動點。

(9)關於胸部的經線

①前正中線 ②肋骨線 ③鎖骨中線 ④腋前線 ⑤腋中線 ⑥腋後線 ⑦肩胛線 ⑧脊柱旁線 ⑨後正中線

4腹部

(1)界限上界從前向後胸骨劍突、肋弓、

第11肋前端與第12胸椎。下界從前向後位恥骨聯合下緣、恥骨結節、腹股溝韌帶、髂嵴與第5腰椎下緣。

(2)骨性標誌有劍突、肋弓、第11肋前緣、恥骨聯合、髂嵴。

三、x線攝影的原則和步驟

1、攝影原則

(1)焦點的原則:攝影時,在不影響x線球管負荷的原則下,儘量採用小焦點,以提高x線圖像的清晰度。

①小焦點用於頭顱、鼻骨、四肢、關節等局部

②大焦點用於胸部、腹部、脊柱、盆腔等較厚的部位

(2)①焦-片距:焦點到探測器的距離

②肢-片距:肢體到探測器的距離。

(注意:攝影時肢體應充分接觸探測器並使之平行,否則會出現放大,影響圖像清晰度,妨礙診斷)

(3)中心線和折射線:中心線垂直探測器並於攝影部位中心垂直對準。

(4)濾線器:體厚超過15CM或千伏超過60時,加用濾線器。

(5)固定x線球管、擺好體位囑咐患者勿動。

(6)KV和mAS的選擇:①結合臨牀病史②根據部位的組織密度和厚度③嬰幼兒應縮短曝光時間

(7)吸氣與呼氣:①平靜呼氣下屏氣:頸部、心臟

②深吸氣後屏氣:用於胸部

③深呼氣後屏氣:用於腹部和膈下肋骨

④緩慢連續呼吸:胸骨斜位攝影

⑤平靜呼吸不屏氣:肢體

(8)照射野:根據部位調節照射野(一般採用高電壓、低電流、厚過濾,可以減少輻射量)

2、攝影步驟

(1)仔細閲讀申請單,認真核對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齡、性別及PACS系統基本信息),明確檢查部位和目的。

(2)確定檢查部位

(3)檢查前準備:①去除檢查部位所有金屬物及其影響診斷的異物②腹部、腰椎、骶椎、骨盆、泌尿系造影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提前告知患者清理腸道

(4)穿着衣服的處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要求患者換上專用的檢查服;特殊情況下,要求患者去除檢查部位所有金屬物及其影響診斷的異物

(5)呼吸訓練:

①平靜呼氣下屏氣:頸部、心臟

②深吸氣後屏氣:用於胸部

③深呼氣後屏氣:用於腹部和膈下肋骨

④緩慢連續呼吸:胸骨斜位攝影

⑤平靜呼吸不屏氣:肢體

(6)擺位定中心 中心線定檢查部位中心

(7)輻射防護 用鉛製衣遮擋檢查部位以外的部位。如甲狀腺、性腺等

(8)攝影距離 ①胸部180cm

②心臟200cm

③其他部位100-110cm

(9)曝光條件 根據部位的厚度、病情等情況選擇合適的焦點、千伏、毫安秒、距離

(10)曝光 球管分二級曝光,確定以上條件無誤後曝光。

(11)圖像的處理與傳輸 曝光後再次確定患者信息,確定無誤後調節好對比度上載PACS或直接打印膠片。

(12)告知患者取檢查結果的時間和地點。

標籤: 醫學影像 試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m08z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