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測試試題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測試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測試試題

1、唐朝一位范陽(今北京)商人,要到揚州經商,如果走運河水路,他不必經過()

A.永濟渠B.通濟渠C.邗溝D.江南河

2、有人説:“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請你計算一下,隋朝從建立到最後的滅亡,前後僅經歷了:()

A.36年B.37年C.28年D.29年

3、下列選項中,能反映唐代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是()

A.骨耜B.耦犁C.翻車D.曲轅犁

4、唐朝中後期,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處大運河和長江交匯點,南北交通便利②中外客商雲集,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於經濟重心的南移,各業繁盛④政治、經濟地位超過長安、洛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現今,國家公務員招考一般採用筆試和麪試相結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親自出題面試,首開殿試之舉的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

6、唐《隴西行》寫道:“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這裏的“胡”是指(

A.西夏B.遼C.金D.吐蕃

7、七年級一班小奇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他蒐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玄奘西遊”、“鑑真東渡”的相關資料,由此推斷他研究的課題是()

A.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B.中華文明的起源C.統一國家的建立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8、19XX年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金剛經》卷末題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樣。《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

A.標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時期的佛經印刷品

9、我國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備的人,他們通常被稱為“聖人”。那麼“書聖”、“畫聖”、“詩聖”分別是指()

A.王羲之、吳道子、李白B.王羲之、吳道子、杜甫

C.張旭、顧愷之、李白D.張旭、顧愷之、杜甫

10、金庸武俠小説著《射鵰英雄傳》講述的是發生在南宋時期的故事,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這兩個未出世的孩子分別取名:郭靖和楊康。並各贈一劍。丘處機此舉是讓孩子們勿忘國恥——靖康之恥。根據所學推斷當時的國恥是指()

11、明朝人文徵明在《滿江紅》詞中感慨岳飛的遭遇:“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岳飛抗金勝利後達成澶淵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統治受到威脅

③秦檜以謀反罪殺害了岳飛④岳飛的遭遇受到後世的廣泛同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宋朝時期為了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設立的機構是()

A.都護府B.市舶司C.中書省D.宣政院

13、下列語句中,反映長江流域已成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②“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③“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④“蘇湖熟,天下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它最終完成於哪一時期()

A.隋唐B.兩宋C.元朝D.明清

15、“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穿越時空,來到下圖所反映的

那個時代,我們不能做到的是()

A.遊夜市,吃冷飲B.坐牛車,住邸店

C.掛年畫,貼“桃符”D.逛“瓦子”,看電影

16、“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羣??”這首《天堂》充分表達了蒙古歌手騰格爾對自己家鄉的讚美。在我國曆史上,蒙古族曾經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完顏阿骨打D.耶律阿保機

17、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這一制度是()

A.行省制B.科舉制C.郡縣制D.廠衞制

18、“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中華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時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維吾爾族B.回族C.苗族D.白族

19、將“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歷史事實按年代順序編寫的史書是()

A.《史記》B.《資治通鑑》C.《三國志》D.《漢書》

20、20XX年6月1日,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的兩部分《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分別珍藏海峽兩岸多年後,實現歷史性的合璧展覽。下列畫家及作品與黃公望同一時代的是()

A.顧愷之《洛神賦圖》B.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C.張擇端《清明上河圖》D.趙孟頫《秋郊飲馬圖》

二、材料分析題:

21、(8分)上海世博會把《清明上河圖》製作成多媒體長卷,用北宋繁華的都市風貌,輝映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哪位畫家的不朽作品?(1分)描繪了哪一城市的繁榮景象?(1分)

(2)當時該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稱為什麼?(1分)有很多供來往客人住宿的'地方,

(3)北宋時,四川地區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什麼?(1分)政府在廣州等主要港口設立什麼機構管理海外貿易?(1分)

(4)結合上述問題,談談你對北宋城市經濟生活的認識。(1分)

三、綜合探究題:

25、(9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

探究一制度篇

(1)統治階級為加強中央集權,不斷調整政策,開創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實行的什麼行政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分)

(2)美國學者費正清説:“在一個我們看來特別注重私人關係的社會裏,中國的科學考試卻是驚人地大公無私。每當國勢鼎盛,科學制度有效施行時,總是盡一切努力消除科場中的徇私和舞弊。”對作者觀點理解正確的是()(1分)

A.科舉制度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B.科舉制度實現了封建國家的興盛

C.科舉制度體現了公平競爭的精神D.科舉制度背離了傳統的倫理道德

探究二經濟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國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農作物,你知道是什麼嗎?(寫出一種作物名稱即可,1分)

(4)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誌。列舉我國唐代生產工具創新和改進方面的一例,説明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促進了社會發展。(1分)

探究三文化篇

“中國在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讓我們與歷史進行親密接觸,尋找其中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據上圖和所學知識,説出我國宋、元時期的主要的文學表現是什麼?(2分)並舉一例這一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分)

探究四感悟篇

(6)綜合以上內容,在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方面,你獲得了哪些啟示?(1分)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測試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

二、材料分析題:

21、(8分)

(1)張擇端(1分);東京(開封)(1分)

(2)瓦子(1分);邸店(1分);轎子(1分)

(3)交子(1分);市舶司(1分)

(4)商品經濟繁榮;市民生活豐富多彩(任答一點,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分)

三、綜合探究題:

(1)秦朝:郡縣制;元朝:行省制度

(2)C

(3)水稻或粟。

(4)曲轅犁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5)宋詞;元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或火藥的廣泛運用)。

(6)繼承前人寶貴經驗,努力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勤思多問,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勇於實踐等。(言之有理即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8pmw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