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小學六年級語文畢業考試的試卷

小學六年級語文畢業考試的試卷

一、語言積累

小學六年級語文畢業考試的試卷

1、看拼音寫漢字(8%)

dǐyùpáihuáimiǎoshìchèdǐ

wǔrǔjīngzhànliáoliàngchúchuāng

2.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再寫出幾個來自寓言的成語。10%

興國安()排山()海應接不()神機()算

完()歸趙理直氣()衣()楚楚前()後繼

———————————————————————————

3.a.將句子補充完整22%

⑴鍥而不捨,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又譽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b、根據課文填空。本學期,課文中有許多人物一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廉頗,有_____________的諸葛亮,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張思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李大釗,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桑娜,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詹天佑。

c.按要求填空

⑴杜甫是唐代的三大詩人之一,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他的愛國詩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還在積累運用中學習了他的《》。你課外還學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詩篇。

⑵你在課外還積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像“日日夜夜”這類的詞。

(3)時間對每個人來説都是極其珍貴的,可是,王剛就不這麼認為,每當看到他沉迷於各種遊樂中的時候,你真想對他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人名言)

(4)、你認為教室裏應張貼怎樣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請寫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閲讀30%

(一)、傘的女孩

南天門是花果山上的一個景點。我們快到這個景點的時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樹下躲雨,躲了好一會兒,有三個夥伴見到一位打傘的女孩,就鑽進她的雨傘裏去,變成了四個人共用一把傘。他們佝僂着身子像四個蒜瓣圍着蒜頭的莖,煞是好笑。我這時打量起這個打傘的女孩。先當還當她是迷路的小遊客呢,但看她不驚不慌的樣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問她是做啥的。她的聲音很低,斷斷續續地説是帶路的,帶到山頂兩塊錢。説着,扭頭看背後的林間小路。我望過去,路邊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會招攬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問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麼。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裏的孩子就靠帶路來賺一點錢,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呀。

雨,下小了,我們繼續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個打雨傘的孩子,好比菜場上的又一個“攤位”。能肯定她是帶路的了,所以直接問她今天帶過幾個人了。她説,帶過一個,得了兩塊錢。看樣子,花果山上有一個“帶路族”。但這“帶路族”的兩位孩子都很木訥。為什麼不會拿幾把傘來賣賣呢?賣給躲雨的人,價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們應該唱着帶路歌去帶路。我來給她兩寫個帶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腳下。只要花上兩塊錢,水簾瀑布可以直達。”

希望以後她們能唱着這首《帶路歌》給遊客們帶路,這樣她們可能生意興旺起來呢!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面的字選出正確的讀音,畫上“√”號。(1.5分)

打量(liánglìang)上浮(fúfóu)興(xīngxìng)旺

2、從文中找出一個成語寫下來:_____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從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個錯別字,改正過來。___改___。(1分)

4、從文中找出一個比喻句,畫上“~~”線。在這個句子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比成______________。(1分)

(二)理解與感悟。

5、聯繫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文中説兩位女孩很“木訥”,理由是______________。聯繫上下文來看,“木訥”這個詞可以理解為_________。(2分)

7、從文中的敍述和描寫中,你體會到小女孩是什麼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三)、表達。(2分)

8、請你為打傘的女孩另寫一首新的《帶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挪樹

⑴院子裏那株臘梅奄奄一息了。

⑵它長得不是地方,旁邊是一個垃圾桶,垃圾車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來風姿飄逸的它,便漸漸枝折葉落,瘦弱得僅剩可憐巴巴幾條筋,眼見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塵”了……

⑶老花匠來了。我勸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陽一側長着一排臘梅,其中剛好空缺一個位置。

⑷“人挪活,樹挪死。”有人説。

⑸臘梅會挪死嗎?我怕。

⑹老花匠提着鋤頭、鏟子來了。

⑺他鏟開了!刨開了!

⑻瘦小的臘梅,卻有並不瘦小的根鬚,它是一株已經成熟的臘梅啊!它的根鬚常常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鏟子把四周的根鬚全產斷了。他又輪起鋤頭,朝幾根甘蔗粗細的主根砍去。鋤落之處,錚錚有聲。發聲之處,竟露出白生生的斷裂開的主根,像斷裂的骨骼,白得駭人。

⑼我的心一陣悸動:“它會死嗎?”

⑽“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經心地回答。

⑾“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斷!”

⑿“不砍斷怎麼挪呀!”

⒀老花匠依然是那種職業性的殘酷。

⒁不能不承認,為挪這株臘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這然而這株臘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動它,非砍斷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傷筋動骨,也是出於無奈。誰讓這株臘梅在這塊土地上生長了那麼長的時日呢?

⒂“嚓!嚓!嚓!”一鏟,一鏟,一鏟……

⒃“喀!喀!喀!”一鋤,一鋤,一鋤……

⒄臘梅的根鬚與這塊熱土的聯繫一-割斷了。

⒅“嘎吱”一聲,老花匠一腳蹬過去,最後的最粗的主根斷開了。

⒆我彷彿聽到了臘梅的呻吟。

⒇臘梅在陣痛中出土了!獨立了!

(21)老花匠像拎着一頭剛被宰割的`小豬,抓着枝條拖着它走到那個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臘梅的根鬚仍帶着一團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獨立了的臘梅帶着一團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臘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會死嗎?

(27)晚上,雷電大作,大雨下了透!

(28)翌日,那株臘梅僅剩的幾片葉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綠的。

(29)又過了幾天。

(30)葉子還是綠的。又長出了幾片新葉。又抽出了幾條新枝……

(31)臘梅新生了!

(32)儘管它比那一排豐滿秀美的臘梅顯得矮小,但它總算逃脱了垃圾車的劫難。

(33)人挪活!樹也挪活!

(34)會有的,會有的,在萬花紛謝的冬天,在它的乾枝上,一定依然會有臘梅花的黃色的芬芳。這裏的風物一定會:“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一)積累與運用

1、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3分)

____一息風姿飄_____有聲__不經心豐__秀美萬花__謝

2、文中第(8)段有四個錯別字,找出來打上○,並改正。A__B__C__D_(2分)

3、文中出現的一句俗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詩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出自詩《_________》,作者是____。(1分)

(二)理解與感悟

5、沒有字典和詞典可查,請聯繫上下文寫出下面句中加下劃線詞的意思。(4分)

①像斷裂的骨骼,白得駭人。()

②哪怕傷筋動骨,也是出於無奈。()

③晚上,雷電大作,大雨下了個透。()

④這裏的風物一定會:……()

7、“我勸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____(1分)

8、第(34)段中,畫“--”線的句子裏含着什麼意思?把你體會到的含義寫下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概括。①第⑷段到第(25)段,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________(1分)

②本文的主要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你認為本文作者在文中讚美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感情?(2分)

10、朗讀第(31)優“臘梅新生了”一句,應重讀的詞語是____,應讀出________的感情。(1分)

三、習作。30%

當前,“非典”疫情給我國的經濟,人民的生活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們的“白衣天使”們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正和“非典”病毒進行着殊死的戰鬥。請你給這些戰鬥在“非典”一線的勇士們寫一封信。

提示;可以在信中表示對他們的崇敬,可以寫自己對“非典”的認識,也可以寫從他們身上所學到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0p74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