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從古詩賞讀到當代詩朗誦》案例分析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

《從古詩賞讀到當代詩朗誦》案例分析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

 敖維

《從古詩賞讀到當代詩朗誦》案例分析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

啟發式教學思想在我國的教育史上延續了兩千多年。在教育發展歷史的不同時期啟發式教學思想展現出不同的時代特色。因此説“啟發式教學”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一個要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再談啟發式教學是為了培養現代化創新人才的需要。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實施啟發式教學能夠更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下面我就自己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所進行的一堂實踐內容做個大略分析,以供大家探討。

(一)關於教學內容認定分析。

我們實施的教材是語文版教材。語文版教材的特點是留下大量的教學空間需要當地資源和校本資源去填補,因此上在教育教學創新上空間也很大。例如每個單元后的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以及實踐探索等內容只給我們提供了大致的方向,具體教學內容的確立和設計則需要執教者根據教學實際加以創造性填補。這就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基於校本資源探索考慮,我選擇了語文版七年級(上)第七單元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設計出了該單元的綜合學習開發教學內容:《從古詩賞讀到當代詩朗誦》。初步設想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啟發學生的朗誦熱情,培養學生的語言領悟力和鑑賞力,使學生能通過朗誦實踐,學會欣賞,提高賞讀能力和人文修養。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我設計了四個目標要求:1,明確朗誦要點,把握朗誦的語音、語速、語調、語感四個要素,準確傳遞文本思想感情。2,明確古詩文的朗誦與當代詩文朗誦的差別。3,讓學生明白朗讀和朗誦的區別,初步感受朗誦的藝術要求。4,培養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和閲讀創造力,提高人文修養。在教學重難點上我確立了兩個突破點:1,明確朗讀與朗誦的差別;初步感受朗誦的藝術要求。2,學會創造性閲讀與理解。在教學方法上我試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啟發式教學探索。課時安排預計兩課時。

(二)關於教學過程設計分析。

第一步導入預熱是採用鏈接策略,鏈接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吟唱版視頻資料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思想情感,再鏈接這首詩的朗誦藝術資料,鼓勵大家模擬學習。要求能大聲地讀出來,且讀得連貫通順。然後再帶領大家探討應該如何朗誦才好,明確朗誦古詩要點。初探朗誦要點:1、能劃分本詩節奏。2、能找出古詩所押的韻。3、能概括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4、能總結古詩文朗誦應該注意的地方。在實踐中使學生能夠明確以下幾點:第一、讀準字音,找準節奏。第二、抓住韻腳,讀好詩韻。第三、讀準詩意,讀出情感。

當然,針對教學大綱要求和語文版教材設計特點,我們的教學設計僅僅停留在古詩的賞讀上是不夠的,要延伸到閲讀能力的提升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設計教學內容。把閲讀朗誦訓練延伸到現代詩文的層面上。在這個板塊的教學內容上我就設計了四個方面的目標要求:(一)體會朗誦趣味。(二)感受朗誦技巧。(三)體味朗誦魅力。(四)實現朗誦展示。在朗誦趣味的激發上我鏈接的信息資源是相聲視頻〈再別康橋〉的方言朗誦,通過觀摩讓學生懂得:朗誦是一門藝術,是需要創造思維的。在感受朗誦技巧環節,我鏈接自己創作的,由朗誦藝術家朗誦的視頻作品《西部,秦腔一樣的母親》。目的在於以自己的示範作用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朗誦的目的在於感染別人。從停頓、重音、語速、句調,語感等方面掌握了朗誦的技巧,體會朗誦的創造性。在體味朗誦魅力上,鏈接視頻朗誦《鄉愁,讓學生談聽後的感受。使他們明確:一段好的朗誦,往往能準確傳達出原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自我展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力爭每個學生都能夠展現自我,在朗誦膽量上有所突破,使他們把朗誦變成為自己的興趣行為。

(三)關於教學內容片段分析。下面是教學內容中的一個啟發式閲讀教學應用表:

課題:從古詩文賞讀到當代詩文朗誦

啟發層次 信息資源鏈接及策略

導入:激趣感染 古詩文吟唱欣賞:視頻遊子吟孟郊

激趣:方言版的《再別康橋》_

(1) 聽古詩《遊子吟》朗誦,用“/”符號標出朗誦節奏,用“”符號標出韻字

(2) 聽《再別康橋》體會現代詩歌朗誦

(3) 從朗誦示範中你覺得朗誦時應該注意那些要素?

初探朗誦要點 本地資源鏈接(本地製作的音像資料--視頻教學)(根據教學材料,師生共同探討,明確朗誦要點:語音,語速,語調,語感)

感受朗誦技巧 校本資源鏈接(音頻資料網址、內容)西部,秦腔一樣的母親

根據校本資源鏈接的內容,請你説説這則朗誦的結尾處的反覆朗誦好不好?説説你的理由。(教師明確:在準確把握原文思想情感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閲讀創造力。強調朗誦的目的在於感染別人,如本鏈接的反覆朗誦處理)

體味朗誦魅力 網絡資源鏈接(視頻資料網址、內容)

(1) 古詩文朗誦範例:

(2) 現代詩文朗誦範例:《鄉愁》朗誦

實現朗誦目標

展現朗誦創造 鏈接一則朗誦文字素材,請同學們根據已經掌握的朗誦常識有創造性地朗誦,實現你想要達到的聽覺效果《再別康橋》背景音樂_

感悟提升 賞讀欣賞鏈接 《再別康橋》再別康橋朗誦

探究揣摩,提高鑑賞

從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出整個的教學設計思路。教學突出信息技術環境,突出學生啟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人文修養的提高作為終極目標。當然在教學實踐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教學效果上基本達到了預期。

(四)關於信息技術下啟發式教學策略分析

如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啟發式教學?這裏不僅要解決資源問題,策略也很重要。只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正確採取一定的策略方可收到激發興趣,啟迪思維之功效。我在本課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情境感染策略。 情感是學習的基礎,是主觀能動性的依靠。把強烈的情感資源作為激發學情的工具。讓學生通過感受信息資源所提供的感情內容,產生一中求知的衝動。葉聖陶先生説:“凡是出色的文藝的作品,語文文字必須作者有趣的最貼合的符號。”讀者若不能透徹地瞭解文字的意義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見徒有跡象有死板的符號,怎樣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師應善於調動學生的情感,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2,對比啟發策略。 教學中運用相互聯繫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正反對比和新舊對比,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在比較對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礎上加深記憶。以我設計的這課為例。我在引導學生朗誦欣賞是特意把相聲方言朗誦的《再別康橋》引進來,目的不僅在於激趣,更重要的是對比啟發。通過不同的朗誦對比使學生領會正確的朗誦方法。3,留白啟發策略。所謂留白就是老師提出有傾向性的問題不提供任何答案,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策略。小處設疑,維淺維實。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時,所提問題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宜實不宜虛,“斜是指把一個問題分解成幾個點,“淺”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探尋新的領域;“實”是説問題要提的具體、明確。這樣做,便能克服提問設疑中的盲目性,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4,求同存異策略。啟發學生思維什麼的問題(即思維運動的方向)。我認為啟發式教學必須越過“思維求同”的雷地,培養全方位的思維能力和習慣。為此必須以求異思維訓練為主體,促使學生開動腦筋,儘可能地調動知識的儲備,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啟發式教學所進行的思維力的訓練在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而非依賴性,多向性而非單向性,遷移性而非穩定性,要給學生從空間到時間造成一個立體的、多方位的知識與智能發展的環境。這是學生創造思維力形成的必要條件。

總的來説, 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於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係,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啟發式教學將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目前,一些國家教學法改革中的許多創造和見解,都是同啟發式教學的要求相關聯的。

 

敖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x88d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