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青島數學一年級上冊海鷗回來了説課稿

青島數學一年級上冊海鷗回來了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島數學一年級上冊海鷗回來了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島數學一年級上冊海鷗回來了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1《11—20各數的認識》課程資源包,內容包括:教學設計課件、拓展資源、檢測試題、教學反思五部分。

一、説教學設計

(一)課標解讀

《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在第一學段目標中要求:應讓學生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展數感。

(二)教材分析

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準備。教材的素材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已有知識,創設小朋友在海邊沙灘上餵養海鷗的生活情景圖,藉助“數一數”等活動,讓學生由10以內的數數到10以上的數,從而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學情分析

通過課堂前測得知,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認識了10以內的數,會讀、寫10以內的數,同時大多數學生已經會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但對於“十”這一計數單位和十位、個位這樣的數位是第一次接觸,理解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標

根據課堂前測和教材分析,將本節課教學目標定位:

1、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

2、能正確書寫11—20各數,認識“個位”、“十位”,理解計數單位“個”、“十”。

3、經歷10個一是1個十的操作過程,初步體驗計數的發展過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過對具體事物數量的估計,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是:正確理解計數單位“個”與“十”的關係,認識“個位”、“十位”。

教學難點是: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五)教學準備

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設計了本節課的探究活動。準備材料有課件、師生每人一個計數器、操作板、20根小棒。

(六)教學評價

本節課主要採用筆試與操作相結合,師評和生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通過教學環節三數一數、擺一擺、撥一撥檢測目標1的達成;通過學生在計數器上找數位、交流所撥的數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試寫數字檢測目標2的達成;通過擺一擺、撥一撥檢測目標3的達成;通過教學環節三中的估一估檢測目標4的達成。

(七)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板塊,使學生親歷自主發現探究的過程。1、複習舊知,導入新知;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3、藉助學具,解決問題;4、分層練習,鞏固提升;5、聯繫生活,拓展延伸;6、達標檢測。

第一環節:複習舊知,導入新知。(時間預設:1分鐘)

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就是邏輯性、系統性比較強,新舊知識的關係總是環環相扣,因此,學生對新知識的接納也是藉助舊知識為跳板去領會新知識。複習數字0—10的數法,温故而知新,有助於學生的知識遷移。

第二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時間預設:1分鐘)

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大海邊的情境,通過觀察情境圖,逐步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藉助學具,解決問題。(時間預設:27分鐘)

(一)解決“沙灘上有多少隻海鷗?”(時間預設22分鐘)

1、估一估。

藉助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猜一猜沙灘上海鷗的只數,引導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初步感知估計方法,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

2、數一數。

在數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數數,進行數數方法指導,體會數數策略的多樣性。

3、擺一擺。

(1)用小棒擺11。

出示雜亂的小棒,讓學生感受一根一根數的不方便,之後提出要求,把這些小棒重新擺一擺,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讓學生帶着思考進行操作,使操作活動具有實效性。

(2)優化方法,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

教師先是引導學生為了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可以把10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初步滲透十進制。由於學生親自經歷了計數單位“十”的構建過程,感知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讀十幾,這樣在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學讀數自然水到渠成。

4、撥一撥。

在這一環節中,充分藉助計數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的表象,並在撥的過程中感知11—20各數的排列順序,將寫法貫穿其中,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而生動,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二)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隻海鷗?”。(時間預設:4分鐘)

數感的建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發展的過程,在用計數器體驗了“19添上1就是20”後,讓學生通過估計礁石上的海鷗和沙灘上的小朋友的數量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通過數一數進一步加深對11—20各數的數感培養,在練習中繼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從而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

(三)引出課題。(時間預設:1分鐘)

第四環節:分層練習,鞏固提升。(時間預設:5分鐘)

在練習中第一題是一道基礎的根據題意寫數題,有助於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第二題融入了生活中的尺子,讓學生在尺子上找11—20各數,還按不同的順序讀數、猜數,使學生鞏固了對數序的掌握,從而繼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第五環節:聯繫生活,拓展延伸。(時間預設:3分鐘)

在學生交流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過11—20各數之後,課件出示生活中11—20各數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六環節:達標檢測(時間預設:3分鐘)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檢測試題我注意到了問題的層次性和可選擇性,以闖關的形式檢測學生的達標情況。

第一關:填空,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第二關:按照規律填一填,

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關: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完成。

我的説課就到這裏,請領導和老師多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vj8l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