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精品】教育孩子心得體會三篇

【精品】教育孩子心得體會三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教育孩子心得體會三篇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

下午好!我是五年級(2)班讀書人網的家長。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我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和看法。

一、明確教育方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孩子從小就必須接受教育、接受智力的培養。首先要讓孩子明白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名次,上重點大學,而是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包括培養孩子有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積極的情緒,有一顆感恩的心。家長不能過於慣孩子,怕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這樣是不行的。在家裏什麼煮飯、炒菜、洗衣、掃地我都叫孩子自己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果什麼都慣着孩子,反而會害了她。

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家庭作為孩子學習的第二課堂: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陪着他做,給孩子做出適當的指導。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我認為我們家長在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同時不要忘記孩子潛力的開發。閒暇之餘要讓孩子多看課外書,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到書中去找到自己的快樂,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這個道理。

三、把孩子當作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尤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穫。不要總是居高臨下的去教育孩子,打孩子,要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朋友。那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呢!但是方法要對,孩子不對時大人不能急。孩子大了,就會有逆反心裏,大人越是着急越是起反作用。這些道理大部分的家長都懂,但就是做不了,你都做不了,怎麼教育孩子去做呢,大人才是孩子的榜樣。好多家長抖起家長的資格,孩子一範了錯誤就罵:老子幾棒棒打死你,跟你幾大腳,你這龜兒子怎麼不聽話哦。這樣一來,你即使説的是對的,孩子也不會聽進去。放下家長的架子,以朋友相處,多談心,孩子就會聽

你的。要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俗話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作為孩子,每個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少給孩子思想上的壓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都常常跟孩子説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沒有,學懂沒有,沒有學懂説明你還不夠努力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望子成龍,要有“龍馬精神”,先要當馬,然後才能成為龍。

四、百善孝為先

聖人訓 首孝弟,我常常都教育自己孩子首先要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又怎麼做人,怎麼會好好學習呢。孩子沒有孝敬的心,感恩的心,其他任何事情他都不會好好去做。

一句話,就是讓孩子自學喜歡學習,努力學習。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養。在此也感謝老師對孩子的悉心呵護,讓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篇2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成長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教育孩子問題,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直以來就有一句話: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教育孩子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與各位家長交流一下:

一、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最離不開祥和安全的家庭環境。首先是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給她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要讓孩子全面發展,和諧家庭至關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讓他們有信心、有興趣學習,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儘可能地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愛心。再次,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和遊戲。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遊戲對孩子來説必不可少,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中充分找到樂趣。讓孩子覺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成長空間。

二、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當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説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女兒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孩子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看學習,看特長,健康成長的心理,

才是應對將來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的保障。自從孩子懂事起,我們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學會寬容、懂禮貌,對一些做法能簡單的判斷出對錯,上幼兒園之後孩子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集體,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聽老師的話,同時我們還經常提醒她做一個愛勞動,有愛心的好孩子。記得有一次,她奶奶病了,她把自己在“情人節”賣花掙的錢,買了一些零食送到醫院給奶奶吃。雖然這是一件小小的事,但我知道女兒能夠懂得主動地去關心老人,去體諒別人了。

四、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幹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裏,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於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遊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五、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説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女兒的時候,她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她説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她的意見,與她商量,給了她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六、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她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恩的心。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因此,我常鼓勵女兒説: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她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她的學習積極性,當她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她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她,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七、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是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長應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不理想原因,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以利以後的考試;對於孩子的進步則應及時鼓勵,並且幫助孩子明確進步的原因,樹立孩子的信心,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果把孩子的考試成績單看成是“獎懲通知單”,一看考了高分,給予物質獎勵。看到成績不好就打罵、懲罰孩子,只會增加了孩子再考時的恐懼心理。

八、與孩子一起閲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閲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温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這是我教育孩子的一點簡單體會,希望能通過交流,與大家產生共鳴,同時,我也衷心的希望孩子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篇3

作為教師,必然會碰到形形色色的孩子,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卻沉靜內向;有的比較有悟性,有的則稍顯遲鈍;有的俏皮可愛,有的則相貌平平;······然而不管是怎麼樣的孩子,我們都要平等對待,給與他們相同的愛。

我們班有一位相對特殊的小朋友,他的智力以及語言發展能力都不同於同齡的孩子。當我組織孩子們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時候,他就坐在凳子上面大喊大叫,我有些生氣地點了他的名字,他好像也看懂了我在生氣,於是就安靜了下來,可是不到3分鐘,他又開始大聲地在下面自言自語。這種情況真正是難倒了剛剛上任的我了。

終於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等到再次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教學的時候,我就把他的凳子搬到離我最近的位置,這樣我就可以時刻監督着他。然而,我又低估了他的能力,這次他直接離開了座位,在教室內跑來跑去,甚至鑽到了桌子底下爬來爬去。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徹徹底底地被難住了,看着班裏孩子們都跟着他一起起鬨,我就更加無計可施了,於是匆匆地結束了這一節活動,讓孩子們去上廁所、喝水,而我則蹲在桌子邊上叫他出來,然而我的呼喚並沒有起到作用,最後我只能將他從桌子底下拉出來了。

經過了之前的幾次失敗,我有些灰心喪氣了,對組織活動也有了怯意。每一次看到他在活動中不停的搗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在不斷尋求方法的過程中我也漸漸的開始變得有些冷漠了,我發現其他的孩子居然也開始學我了,他們對他也淡淡的,甚至都不願意與他講話,居然還有些孩子開始捉弄他了。這時,我也意識到了自己錯誤,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我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與檢討。

在研讀各種專業書本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想想也確實如此,對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便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一個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老師對孩子的情感影響到他們對世間百態、人情冷暖的感受體驗。漸漸地,我對他慢慢地改變了態度,不再是冷冷的,像關心其他孩子那樣關心他,每天早上的體育活動時間,我總是第一個去摸摸他的後背,如果出汗了,就幫他把衣服脱掉;現在天氣漸漸冷了,孩子們的衣服穿的也多了,上廁所就特別的不方便,尤其是他,褲子總是領不上來,所以每次他去上廁所時,我都會跟在他後面及時地幫助他把褲子穿好。

在我的努力下,我發現他也在慢慢的改變,上課的時候,他沒有像以前那樣大喊大叫了,有時會輕輕地在那邊自言自語,我走到他的旁邊摸摸他,他就能馬上停下了,活動時也很少看到他在桌子底下爬來爬去了。我也會適時地讓班級的孩子們一起表揚他,給他貼上大大的五角星。他似乎也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現在時不時的過來抱抱我。

對他的這種改變,我真的感到特別欣慰,回想當初我的做法,如果我一直很冷漠地對待他的話,或許他到現在還是個上課大喊大叫、爬來爬去的孩子。正如陶行知所説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我從內心接納了他,他也會認真的配合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q7wq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