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1

一、班級分析

這個學期,我主要負責三年級(2)班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情況和上個學期相適,我必須發揚上個學期總結的一些比較好的經驗,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上。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是接觸電腦課不久,電腦的操作還不是很熟練。但是學生對電腦課的興趣比較濃,熱情比較高。所以,老師要抓住這點優勢,讓學生學得開心,寓教於樂。

二、教材分析

本冊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系列教材的第二冊。本冊共15課,其中心內容是在寫字板中輸入中英文。本冊從內容上來分可分為三單元。第1課和第2課教材主要介紹了Windows中窗口的介紹以及桌面的設計。第二單元從第3課至第8課,主要是介紹了鍵盤這個新夥伴,強調了鍵盤上一些常用鍵的功能和使用,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鍵盤,如何在寫字板中輸入英文。第三單元從第9課至第15課,主要學習中文的輸入,介紹用電腦來寫作,突出電腦的好處,書寫不用墨水,修改不用橡皮,美化不用顏料。

三、教學目標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有: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學會使用與學生認識水平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初步學會使用網絡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能夠有意識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6、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初步瞭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一些簡單知識。

四、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實踐是最主要的。

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三年級,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指法,文本編輯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由於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後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編版:三年級下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是計算機畫圖和網絡知識,其中計算機畫圖佔了70%,可見計算機畫圖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計算機畫圖和網絡的基本操作和操作的技巧。

重難點:基本操作。

三、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下發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計算機畫圖和掌握網絡操作知識。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作品。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三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3

一、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第一次在學校裏接觸計算機,抱有很大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本學期主要是從感官上初步瞭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用途,對信息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能正確掌握鍵盤的使用,瞭解WINSDOS系統提供的一些窗口的使用,例如:遊戲中幫助功能的使用,畫圖軟件的使用,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觀察、思考、聯想和大膽操作,能夠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表達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掌握操作系統的簡單使用,信息與我們的計算機朋友。

2、進一步學習畫圖軟件中的工具基本使用,學會給圖畫添加文字標題和顏色。

3、初步絡基礎知識,會用瀏覽器工具,快速進入指定網頁,保存自己喜歡的網頁。

4、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方法及形式:

1、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的內容、時間以及例題的難易程度等進行適當的調整。

2、為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生理特點,教學方法採用“任務驅動”法。

(1)從學生的角度是圍繞一個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可以上機操作完成相應的任務,並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才幹,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可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伴隨着他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自信,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享受成功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

(2)從教師的角度説:“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學習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注意讓學生明確任務,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並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勤用實踐,勇於探索。

3、許多知識和經驗也可以由學生上機實踐來獲取。教材中設立了“想一想”、“説一説”、“試一試”、“練一練”等欄目,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教師注意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鼓勵他們善於舉一反三、解類旁通,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yn8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