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讓詩意在語文課堂中流淌(教學論文)

讓詩意在語文課堂中流淌(教學論文)

 【內容摘要】語文的本色是詩意,語文的活力、靈魂、生命是詩意,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詩意。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讓詩意在語文課堂中流淌。

讓詩意在語文課堂中流淌(教學論文)

【關鍵詞】詩意  語文課堂  情感  感悟  開放

“語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有人,曾經這樣形容語文。稍微用心研讀一下教材,就會發現,選進語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質兼美的經典佳作。這些精約優美、含藴深厚的文字,經歷了時間長河的淘漉,閃爍着人類的精神之光,負載着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由此可知,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更多地以詩意的內容為載體。語文的本色是詩意,語文的活力、靈魂、生命是詩意,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自然也是詩意。

語文是知識的載體,傳統的語文教學,卻只強調它的工具性。如今,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面對學生課堂上眼神呆滯、表情冷漠的無動於衷的種種,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該怎麼做?該怎樣才能更巧妙地撥動學生心中敏感的那根弦,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使他們活躍的智慧和鮮明的想象得到發展呢?我以為,唯有進行詩意的教學才好。因為,在語文面前,每個學生就其天性來説,都應該是“詩人”,而我們教師,則應該是“種詩”的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播下詩意的種子呢?

《現代漢語詞典》對“詩意”的解釋是這樣的:“像詩裏表達的那樣給人以美感的意境”。由此可見,“美”是詩意的最顯著特徵,給人以美感享受應是語文課追求的目標。教學實踐中,我試圖構建一種能激發學生們的情感渴望,點燃學生們的心靈火花,使語文學習更具生機和活力的詩意課堂。

首先,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課堂是飽含“人文與情感”的課堂。學生作為一種生長着的生命的存在,需要教師從人文的高度對其生命發展加以觀照。課堂教學應當為學生創設放飛靈性翅膀的機會。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課堂,才能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取向。學生心中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課堂上,教師要發揮獨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藴涵去滋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感受到教學的人性美,受到“潤物細無聲”的人文薰染。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情感直接影響師生關係,直接關係到教學情境的創設。教育,是喚醒,是等待,是激勵,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護。蘇霍姆林斯基曾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在學生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投射,所以,我們要學會用真情去呵護每個學生的心靈。

在課堂上,一個好的教師應善於以自己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師生的情感與文章藴涵的情感相吻合,當喜則喜,該怒則怒,師生一道激動、平靜、愉快、悲哀、得意、緊張、悠閒,讓整個課堂“情意”濃濃,充滿着和諧、詩意的氛圍。

一個好的語文課堂,應是成全學生的發展,保護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課堂,應是令學生們精神和身體都得到放鬆,並按照他們自己的個性,敢説、敢想、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敢爭論甚至敢反駁教師觀點的課堂。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的課堂,就是一個充滿情意和激勵的課堂。“你提的問題老師都沒有想到,是個小思想家!”,“你和老師想到一起去了,是老師的知音!”,“你有一雙慧眼!”,“你能聯繫上下文回答,值得大家學習!”,“你很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這是一種學習態度,也是對發言同學的尊重!”這些讚美,如泉水叮咚,如溪水潺潺,在課堂間如詩般流淌……

學生會感到有一滴聖潔的露珠滴落在靈魂深處,詩意,就在心間悄悄發芽……。

二、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教學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語文教學,應該是學生在閲讀和感悟中表達、充實和提升自己靈性的過程。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獨特的觀察視角、綺麗的想像,為語文課堂氤氲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同時,也為語文課堂留下了許多無法預約的精彩。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因學而教,為學而教,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權利,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親近”文本,在平和的、無權威的交流中,生成一個個新的視角。教師的任務不是告知學生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停留在理解課文的層面,而是指引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去交往,使語文教學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彰顯個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這樣,在預設的目標下有了學生“放肆”的暢想,有了學生的詩意棲息;這才是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在這裏,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思維拔節的聲音,經常會聽到學生靈性被擦燃的聲音,那是一種美妙的聲音。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肖川先生在文章《以古典的心情對待學習》中有過這樣一句話:“當我們能以古典的心情對待學習,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的日臻完滿的生活。”

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對課本所記錄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經歷進行闡釋。學生要在學習中體會生活的苦與樂,感受生活的悲與喜,從中獲得生活的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從一定意義上説,學生的生活體驗越豐富,他能感悟到的語文內涵也就越豐富。我們應當推開窗户,讓語文課堂盪漾着生活的氣息。

讓課堂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讀好生活這本“大書”,讓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學生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學習。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風景區……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我們的課堂,就無處不在。

當然,詩意語文的教學依然在探索之中,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切身體會和感受,詩意語文的探索還需要千千萬萬的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鑽研,去體會,去完善。期待着詩意在語文課堂中更加歡快地流淌!

    

參考文獻:

        《標準漢語詞典》

《新課程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

《詩意語文》 王崧舟著

《《孫雙金與情智教育》》楊春茂主編

 

映日碧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y99j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