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1

【教學目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2.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3.理解掌握重點實虛詞;瞭解課文層層推理得出結論和從歷史事例歸納出結論的寫法。

4.認識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懂得人處於困境能奮發有為,國無憂患往往走向滅亡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文中實、虛詞的用法。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及其特點。

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領會文章論點藴涵的深刻哲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説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説。繼承孔子的學説,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二)《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學習生字:

舜(shun)歌畝(quan)傅説(yue)膠高(ge)百里奚(xT)孫叔敖(a0)法家拂士(bi)

(四)教師示範讀,學生自由地讀課文,注意重音、停頓。

三、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全文共兩段。

第一段:舉例論證人才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層:擺事實。舉出六位有成就的歷史人物,擺出他們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歷經磨難的事實。

第二層:古往今來成大業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經歷種種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從而鍛鍊意志,增長才幹。

第二段:從正反兩個反面論述人處於困難境地才能奮發,無憂懼則往往遭到滅亡的道理。

三、教師小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本文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先列舉六個卑微到顯赫的人的事例,再講其中道理,由人及國,最後得出結論。説明了憂患可以使人生存發展,安樂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勵人們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要勇於進取,獲得成功。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二、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書,疏通文義。

四、古漢語知識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同“橫”,梗塞,不順。)

3.入則無法家拂士(同“弼”,輔佐,輔弼。)

(二)詞類活用:

1.芳其筋骨(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勞累。)2.餓其體膚(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飢餓。)

3.空乏其身(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窮困缺乏。)

4.所以動心忍性(動詞使動用法,使……驚動,使……堅強。)

(三)一詞多義:

1.於:舜發於默畝之中(從);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給);徵於色(在);生於憂患(由於,在)。

2.而:而後作(承接連詞);而死於安樂也(並列連詞)。

3.發:發於聯畝(舉,被任用);發於聲(表現)。

4.拂:行拂亂其所為(阻撓,違反);拂士(同“弼”,輔佐,輔弼)。

五、整體感知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歷練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説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説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歷練。接着由個人説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六、合作探究:

(一)課文連舉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明確:都出身貧賤,都經歷了磨練,最終都大有作為。

(二)作者舉例是想説明什麼?

明確:説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經歷磨練;只有經過磨練才能有所作為。

(三)請你舉出古今中外同類型的事例。

明確:韓信受胯下之辱成將軍;愛迪生經歷上千次實驗發明了電燈;諾貝爾發明炸藥,實驗中多次被炸傷;貝多芬耳聾後寫出《命運交響曲》;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元素;張海迪高位截肢自學了四國外語。

(四)“故天將將大任於是人也”一句起什麼作用?“必”字説明什麼?

明確: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必”字説明經受磨難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徑,這是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五)人才須經歷哪幾方面的磨難?又有怎樣的好處呢?

明確:經歷三方面磨練: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為(行拂亂其所為),好處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六)文章的第二段分別從哪兩方面論述了什麼道理?

明確: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人處逆境才能生存發展,國無憂患必將滅亡的道理。

(七)人為什麼會常犯錯誤?為什麼這樣以後就會改正?

明確:字宙是無限的,奧祕是無窮的,人在字宙中是極其渺小的,人受時空的限制,不可能無所不及。所以在認識事物時,必然要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人在犯錯誤的過程中,要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就會糾正錯誤認識,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即在於此。

(八)“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是具體論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為的表現。“徵於色”是指表現在神態上,“發於聲”是指表現在談吐上,都不同於從前,異於別人,顯示出非凡的氣質、修為,從而被別人所瞭解,所任用。“而後喻”句照應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舉用的現象。

(九)“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是從國家存亡的反面來論述人受磨礪的好處。“法家”“拂士”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有敵國外患為什麼對國家有利?請同學舉歷史上的事例加以説明。

明確:“法家”是起着約束國君,限制國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獨尊,“法家”

勸諫君主不去聲色犬馬,心繫國事。“拂士”是輔佐君王,為君主出謀劃策的。有敵國外患,就會有恐懼意識、憂患意識,不斷地找出本國的弱勢,努力提高本國的國力水平,從而增強對敵鬥爭的優勢,使敵人不敢覬艦,也侵略消滅不了。歷史上商紂王、隋煬帝等事例都足以證明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句話的正確性。

七、總結昇華

本文除了例證外,還用了什麼方法論證了這一道理?怎樣論證的?

明確:作者除了例證,還善於從個別到一般,講道理分析。並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分析論證磨練的必要性:作者先列舉了三個哲理性很強的事實:“人恆過,然後能改;困與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從正面闡述即使作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經受磨練,方能發奮進取的道理。接着,作者從個人的成長推論到治理國家,如果沒有法家拂士、敵國外患,往往會導致國家的滅亡,這是從反面論證。

文章通過兩方面論述,水到渠成,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八、教師小結:

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啟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入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歷練中形成的,增長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諫誡,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 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恆過、作、徵、喻、恆的含義。

2) 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難點:

1)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 導入新課:

大家都熟悉“卧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二、資料簡介: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説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説。繼承孔子的學説,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 學生齊讀課文。

3、 學生個別朗讀課文。

投影顯示:

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畎畝( ) 傅説( ) 膠鬲(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2) 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3) 學生講解課文大意。

4) 師生共同補充。

五、佈置作業:

1) 抄寫解釋2遍、課文1遍。

2) 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名句2句和事例1個。

第二教時

一、檢查複習:

1)註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③入則無法家拂士

④所以動心忍性

2)背誦課文。

二、分析課文內容: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説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説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説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 這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後歸納觀點等等。

三、內容拓展: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

兩句。

(2)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道理?請列舉幾例。

四、比較閲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把握《孟子》散文的邏輯性和文采。

1.邏輯性——層層深入的論證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戰爭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結構形式“總起——分承——闡述——結論”,體現了作者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路,使文章極富説服力和感染力。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從個別到——般,闡述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磨鍊的,接下來從個人作為推論到治國,最後歸結出全文論點。作者論述的邏輯思路,外化為一種“層進式”結構。

2.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這兩篇短文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感染力,這與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辭不無關係。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國不以……威天下不以……”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説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兩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藴藉。閃爍着哲理的光華。

五、談談學習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六、佈置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談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3

教學目標:

一、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通過練習提高學生閲讀能力、解題能力。

二、引導學生能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學習課外文言文

文言文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對於基礎知識的訓練,這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加以鞏固,也可以檢測學生對於課文學習的效果,更可以通過練習,讓學生時刻知道自己對於課文及有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好經常加以複習鞏固。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指導學生通過自學,真正地看懂中考鏈接中的課外文言文

二、難點:能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所學的知識

很多同學一看到課外文言文就頭疼了,連看也不看就説不會做,其實只要用心去看,想想學過的方法和文言實詞,也許並不難,所以要讓學生真正用心地去學習課外文言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過程:

一、基礎鞏固:

讓學生當堂完成,以閉卷的形式,再左右交換批改。

這些都是基礎知識,應該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的,所以採用這樣的方法,是檢測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批改他人的練習,不僅是加深了印象,也可以讓部分學生產生危機感,以致於加緊複習,提高學習意識。

二、能力提高:

請同學自告奮勇地回答,其他同學糾正,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要注意團隊合作精神,爭取杜絕彼此的輕視,嘲笑,特別是對於那些基礎差的學生。鼓勵學生要敢幹創新,勇於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意見。

三、中考鏈接:

請學生齊讀全文。讓一位學生翻譯全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可以對翻譯不好的地方加添改。然後讓學生自己挑題目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對文章再次熟悉之後讓學生翻譯,可能有一定的幫助。因為是課外文言文,學生的翻譯並不一定會十全十美,所以更要鼓勵學生對不足的地方加以添改,不僅發揮學生間互助的作用,而且可以讓添改的學生增加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挑題目回答是從他們的興趣入手,好讓學生對於枯燥的練習講解有一定的興趣可言。

四、作業

1、訂正

2、預習《賣油翁》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讓學生在課上時作好相應的記錄,課後再認真訂正,也是對課上所課的內容加以鞏固的一次機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4

一、本文的作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軻,字子輿。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也被世人尊稱亞聖。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於説明道義高於一切。

二、解釋字詞

舜發於畎畝之中 起,被任用

傅説舉於版築之間 被舉用

管夷吾舉於士 獄官

百里奚舉於市 市場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所以 擔子,責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勞其筋骨 使……勞累

行拂亂其所為 行:行為 拂:違反,阻撓

空乏其身 窮困缺乏

所以動以忍性 使……驚動 使……堅韌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恆過 犯過失 困於心 憂困

衡於慮 同“橫”,阻塞,不順暢

而後作 作為,奮起

徵於色 徵驗,表現出來

而後喻 明白,瞭解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在外面,指國外

國恆亡 常常

入則無法家拂士 在裏面,指國內 拂同“弼”輔佐 有法度的臣士 輔佐君主的賢士

三、文中列舉的六個人的事蹟,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從他們的事蹟中你能得出什麼啟示?

☆共同點:出身卑微,都是經歷艱苦磨難後,最終成就了作為。

啟 示: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偉業,就必須在思想、身體、生活、行為等方面經歷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

四、文中論述的核心問題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而開篇卻不惜筆墨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這六位歷史人物都是在經歷了艱難之後才成就了不平凡事業,開篇列舉這些人物及事例,是為了更有説服力的論述本文的中心論點。

五、作者説“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大任”指什麼?“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務。“是人”指前面敍述的六個人,又不限於他們,還包括其他能擔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一句強調了什麼?

☆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先在生活、思想和行為方面經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難,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和勇氣,磨練意志。

七、第2、3段從哪兩個方面論述了本心論點?運用了什麼寫法?

☆從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兩個方面論述的,運用了正反對比的寫法。

八、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論述這一論點的目的是什麼?

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目的:先擺事實,舉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業的例子,從中歸納出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經歷磨難,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再分析説理,説明個人成才的主觀因素,重點論證“生於憂患”,並以一簡練的對偶句,由個人談到治國;説明國家要發展,也要有憂患意識。最後歸納出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九、結尾以“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一句獨立成段在表達上有何作用?

☆這是全文的警策之語。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論證説理之後,水到渠成地推出這個結論。獨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題,又更鮮明地突出了的中心論點。

十、作者認為“人恆過,然後能改”,你認為能改的條件是什麼?

☆有積極進取之心,不斷的總結犯錯誤的經驗教訓,不斷改正。

十一、作者認為成才條件源於主客觀兩種,你是怎樣看待這兩個條件的?

☆成才離不開個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條件,但主觀條件起決定性作用。它可以改變不利的客觀條件,化不利為有利。客觀條件也不可忽視,有時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題目而聯想到的一個成語是什麼?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處安思危

十三、請寫出至少兩則和本文闡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窮且易堅,不墜青雲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十四、環境對人的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對艱苦環境的磨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結合你説説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什麼?

☆面對艱苦環境的磨難,有的人奮發圖強,有的人意志消沉,關鍵取決於受磨礪者自身,只有自我覺醒,努力戰勝困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反之則會在磨難中消沉、毀滅。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遠航,有豔陽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難能一帆風順,當你身處逆境時,這篇會給你帶來哪些啟示,你將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代先賢歷經苦難,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啟示我們,以積極和樂觀的心態,勇敢地迎接困難和挑戰。像一個遭遇風景的漁夫,充滿着憧憬與希望,包藴着力量與勇氣,呼吸着成腥的空氣,撐滿帆去搏擊風浪。或像一隻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風雨的挑戰。

十六、20xx年的雪災、“512”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一次次考驗着我們的祖國。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結合課文分析:多難為何能興邦?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經受一些考驗。當我們遭受災難之日,也是對國家、民族“苦其心態,勞其筋骨”的磨礪之時。挫折可以使我們團結一心,風雨同舟;災難能使我們民族的鬥志受到激發,凝聚力大大增強,那種戰無不勝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會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強有力地凸顯出來。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國家戰勝任何困難,更好地走向興旺和繁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5

教學重難點:

1、 掌握文中實、虛詞的用法。

2、 弄清各段之間的聯繫。

3、 弄清本文的論證方法及其特點。

4、 理解標題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 本文的中心和結構。

1、中心:論述……的道理。

2、 結構:第1、2段:舉例論證人材要在困難中造就的道理。第3段:從正反方面論證經受磨難的好處,説明人處逆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滅亡的道理。第4段:提出論點。

三、 指導閲讀。

1、第1段.

(1)釋詞。重點古今異義詞:發,舉,築,士。

(2)這一段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3)列舉事例有什麼作用?(作論據,以便議論。)

2、第2段.

(1)釋詞。故,降,於,是,苦,勞,餓,空乏,行,拂,亂,醜,性,益。

(2)這段內容是什麼?(説明一個人要增長才幹,有所作為,必先在思想、生活、行為講方面經受住磨練。)

(3)本段與上段有什麼聯繫?(是由第1段事例推斷歸納出的結論,反過來也證明了上段的事例。)

3、第3段.

(1)釋詞:4個“於”,2個“則”,恆,過,困,衡慮,作,聲,徵。色,發,喻,入,法家。

(2)這一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4、第4段.

(1)句子翻譯。

(2)最後一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是本文主旨所在。)

5、本文的論證方法。(特殊論據——一般論據——中心論點。)

6、本文寫作特點。 (正反對比論證,排比手法。)

四、 總結。

五、作業。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6

教學重難點:

1、 掌握文中實、虛詞的用法。

2、 弄清各段之間的聯繫。

3、 弄清本文的論證方法及其特點。

4、 理解標題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 本文的中心和結構。

1、中心:論述……的道理。

2、 結構:

第1、2段:舉例論證人材要在困難中造就的道理。

第3段:從正反方面論證經受磨難的好處,説明人處逆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滅亡的道理。

第4段:提出論點。

三、 指導閲讀。

1、第1段.

(1)釋詞。

重點古今異義詞:發,舉,築,士。

(2)這一段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3)列舉事例有什麼作用?(作論據,以便議論。)

標籤: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

2、第2段. (1)釋詞。

故,降,於,是,苦,勞,餓,空乏,行,拂,亂,醜,性,益。

(2)這段內容是什麼?

(説明一個人要增長才幹,有所作為,必先在思想、生活、行為講方面經受住磨練。)

(3)本段與上段有什麼聯繫?

(是由第1段事例推斷歸納出的結論,反過來也證明了上段的事例。)

3、第3段.

(1)釋詞:4個“於”,2個“則”,恆,過,困,衡慮,作,聲,徵。色,發,喻,入,法家。

(2)這一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4、第4段. (1)句子翻譯。

(2)最後一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是本文主旨所在。)

5、本文的論證方法。(特殊論據——一般論據——中心論點。)

6、本文寫作特點。 (正反對比論證,排比手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説明出處

四、 總結。

五、作業。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案7

內容預覽:

26.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闡述的道理――人才要經過艱苦磨鍊,才能夠造就。

2、理解課文説理的方法――舉事例、提觀點、作闡述、得結論。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1、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並板書:《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二、投影簡介作者: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聖,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説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述《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

三、明確學習目標

四、放錄音範讀課文

1放錄音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隨時點撥。

教師強調某些句子節奏和作用:

這篇文章大量使用結構整齊的駢句,朗讀時要注意它們的節奏,讀出氣勢。如用了排比句式的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學好文言文的關鍵是要多誦讀,讀出文章的節奏和氣勢。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採用了排比的句式,用於本段的議論,增強了論辯的氣勢。

五、指導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覆朗讀,體會文意,為分析理解課文做好充分準備。

第二課時

一、分析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提問:(1)、本段列舉了六位聖賢的典型事例,思考:這六位聖賢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這在論證中屬於什麼論證方法?

教師小結:第一段運用排比句式,列舉了六位由卑微到顯貴的歷史人物,説明擔負重任的人,事先必經受一番艱苦的磨鍊,為下文將要説到的觀點提供了事實根據。

2、指名讀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句話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歸納論證。也表句中停頓,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請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這是從哪些方面來概述其艱難困苦的狀況的?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這是從思想、生活、行為三個方面來概述其艱難困苦的狀況的)

(3)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歸納:一是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發展一個人的才能)

過渡:文中在亮明瞭觀點(人要擔當大任,應當先受艱苦磨鍊)之後,作了進一步的闡述,看第三段。

3、指名讀第三段

提問:為什麼人在犯錯以後才能改正?(經過了主觀思想鬥爭)

文中哪句話是形容這種鬥爭的情形的?(用於心、衡於慮)

這種思想鬥爭的情況可以通過什麼來了解?(色、聲)

教師歸納:由引可見,孟子關於造就人才的觀點,不僅重視客觀環境的影響,也強調人的主觀因素。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可以設想: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嚴格執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國君就會怎樣?(胡作非為,獨斷專行)國外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那國君就會怎樣?(安於享樂,驕奢荒淫)如果這樣,那國家必將怎樣?(滅亡)所以,國君想把國家治理好,就得怎樣?(苦其心志所為,即經過艱苦的磨鍊)

過渡:經過以上分析論證,作者推出最後的結論,齊讀第四段。

二、反覆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達到背誦的程度。

三、作業

1、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對生於憂患的理解?

2、現代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你有什麼看法?

板書設計:

舉實例 六位聖賢(排比)

提觀點

苦 勞 餓 空 行拂

心 筋 體 乏 亂所

志 骨 膚 身 為

艱苦磨鍊

作闡述 個人→國家

得結論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mp89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