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食物從何處來 教案教學設計

食物從何處來 教案教學設計

食物從何處來

食物從何處來 教案教學設計

                                        柳晨琳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食物來源的科學知識。

2、學習本語言按逐層深入的説明順序來説明事理的方法。

3、培養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及分析説明語言特點的能力。

4、培養學生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及珍愛生命和食物的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生物通過自養、異養兩種途徑獲得食物以及人類通過勞動得到食物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用下定義、打比方的説明方法來説明事物徵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一粒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大魚,一個剛落地的嬰兒能長成一二米高的大漢,是什麼能使他們得以成長?(食物)食物是生命的動力,是生命的源泉,一切生物都離不開食物。食物從何處來?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自然界這一奇妙的奧祕。

二、學生閲讀“預習提示”,整體把握本文説明的內容及要求。

三、快速閲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及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掃除閲讀理解障礙。

1、強調下列多音字:參、系、給、供、

2、學生朗讀全文(採用方式:分男女兩組間隔朗讀)

四、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本文按照“什麼是食物”,“食物從何處來”這樣的思路來寫。

全文共13段,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問題,對“食物”作總體概括。

第二部分(3-12):主要説明了生物獲得食物的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

第三部分(13):總結上文,再次強調綠色植物是食物的'最終來源。

五、分析課文

1、提問:這篇課文主要是寫什麼的?

明確:主要説明生物獲得食物的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即自養和異養。

2、朗讀課文(第一、二組念“自養”部分,第三、四組念、“異養”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什麼叫 自養?什麼叫異養?“自養”和“異養”的生物有什麼不同?這兩種獲得食物的途徑有什麼聯繫?(出示表格,學生完成)

明確:

          生物分類及特點

途徑和方法 生    物    特  點

 自   養          綠 色 植 物 把無機物製造有機的食物,

                                     滿足生長的需要

 異   養    所有的動物大部分微生物  依靠植物來生活,自身不

                                    會製造食物

    這兩種獲得食物的途徑的聯繫是:“異養”的生物靠吃“自養”的植物來生活,吃植物的動物(包括吃小動物的大動物,也包括人類)死後,屍體又被細菌分解得精光,變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製造食物的原料。

(2)“自養”部分的內容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介紹“根、莖、葉”的作用和“光合作用”?

明確:打比方;列數字;下定義。

(3)運用你所學過的生物知識,用一個公式表示“光合作用”的過程。

                     光

明確:二氧化碳 + 水 --  有機物 + 氧氣

                   葉綠體

(4)請以“異養”部分內容中所列舉的動物用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明確:┌- 虎 -- 狼 -- 兔-┐

細菌 --  無機物  -- 植 物

3、提問:

(1)課文先介紹了植物、動物獲得食物的途徑,再説明人類的取食方法。作者為什麼突出寫人類?

明確: 突出寫人類,因為人類是地球的主宰,人類取得食物的途徑、方法和每一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2)在獲得食物上,人與其他動物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明確:相同之處:在獲得食物方面,人和其他動物是相同的,要靠植物為生,屬於異養型。

不同的地方:人要多是用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而不完全直接取之於自然界。

(3)為什麼先説“自養”,後説“異養”?

明確:因為“自養”是“異養”的基礎,沒有“自養”生物,“異養”生物便不會存在。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生物是通過自養、異養兩種途徑獲得食物以及人類是通過勞動得到食物的知識。希望同學們維護生態平衡,做個好公民。

(板書設計)

  11、食物從何處來    

朱相遠

                   自 養    植物光合作用         

食物的來源   {                               

                   異 養    食物的循環再生

標籤: 教案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wq7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