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環保教案模板錦集6篇

環保教案模板錦集6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保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環保教案模板錦集6篇

環保教案 篇1

一、環保主題的誕生: 這段時間的多哈亞運會開展的熱火朝天,對於大班孩子來説,這真是個難得的教育題材。於是,每晚觀看半個小時的亞運賽況成了我們大(1)班每個孩子與老師的“必修課”。“亞運解説員”也隨之產生了。今天輪到張清嵐來解説昨晚觀看的亞運賽況了。他竟然從口袋裏掏出一份《揚子晚報》,並熟練地翻到體育版面,看着精彩的比賽畫面進行了流利的解説:“大家看!這是跨欄飛人劉翔,昨天晚上他又獲得了100米跨欄的第一名,大家為他鼓掌!”在孩子們熱烈地掌聲中,我聽到陳一豪説:“這是《揚子晚報》,我家也有呢!”季茗璐接着説:“我奶奶還訂了《江陰日報》呢!”張冰也不甘示弱:“我家有《無錫日報》呢,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新聞。”……

等孩子們的掌聲停下來後,我順着他們的話音問道:“既然報紙上有那麼多的新聞,你們怎麼沒想到帶到幼兒園來説給小朋友聽聽呢?”陳一豪説:“我爸爸一看完報紙就扔了。”張冰説:“我家的報紙也被奶奶扔到垃圾桶裏去了。”季茗璐説:“我家那麼多的報紙都被媽媽生火燒飯了。”……孩子們的一言一語激起了我遙遠又深沉的思緒:報紙呀報紙,你真是讓人喜歡讓人憂!

於是,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報紙嗎?”“喜歡!”“為什麼喜歡報紙呢?”“因為報紙上有很遠地方的新聞。”“因為報紙上有漂亮的照片。”“報紙上還有幾月幾號、星期幾呢!”“老師,報紙還可以做成小朋友接力跑步的小棒。”“我還會唱《賣報歌》呢!”……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們的聲音落幕,我又充滿激情地問:“小朋友,既然報紙有這麼多的優點,那你們想學習關於報紙的本領嗎?”“想!”所有的孩子都異口同聲。“不過,報紙的本領需要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動手、動腦,才能學好,你們有信心嗎?”“有!”這次的回答更加整齊劃一。“那以後你們家裏看過的報紙還能隨便扔掉了嗎?”“不能!”在這充滿嚮往的對答聲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在無形中走進了我們的環保主題《廢舊報紙也是寶》。

二、環保主題的價值: 一年級課文中寫到:小雞用小尖嘴啄開蛋殼,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原來世界這麼美呀!的確,誰不希望自己的家園環境整潔、空氣清新、花紅柳綠、生態平衡?但是,隨着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在物質環境逐漸提高的同時,我們的生存環境卻日趨惡劣。

地球只有一個,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保護好地球,是人類造福千萬子孫後代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環境保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環保教育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從幼兒抓起。

對於孩子們來説,環保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是豐富多彩的。而對於成人來説,環保教育是沒有止境的。如何將這兩者有效地相結合呢?我從孩子的年齡特徵和掌握水平考慮,決定以“一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也就是將“廢舊報紙”作為環保教育的一個手段、一種題材,把一些孩子們需要認知的環保理念與意義滲透於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從而使幼兒瞭解“環境的美、環境的生態平衡”對於人類是多麼的重要!

三、環保主題的構建: 廢舊報紙也是寶(大班上學期)

一、主題目標 1、通過收集廢舊報紙的活動,知道一個人的環保意識應該從小培養、環保行為應該從小事做起,願意積極爭做“環保小衞士。”

2、願意探索“變廢為寶”的各種操作活動,通過想、説、做、展示等系列活動,體驗參與的快樂與“廢寶相結合”的意義。

3、能走向社區,為全社會的環保做宣傳。

二、主要活動安排

三、主要目標

藝 術 1、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報紙上關於體育內容的畫面進行剪貼活動,製作《小小體育相冊》。

2、能配對報紙上的色彩,進行小碎片的撕貼活動,提高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3、學會與同伴合作,大膽想象,通過剪、撕、折等方法,製作出形態各異的報紙服裝,並進行展示活動。

4、能根據音樂的節奏在報紙上做相應的動作,感受報紙舞的快樂。

5、初步學會唱《賣報歌》,理解歌詞中所藴含的故事。 健 康 1、能大膽想象、創造報紙的多種玩法,以愉快地情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2、學習肩上投擲技能,提高手部肌肉的力量。 1、通過觀察、講述、比賽等活動,瞭解報紙的多種作用,從而產生對報紙的喜愛之情。

2、瞭解報紙產生的基本過程與原因,知道報紙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手段。 語 言 1、初步學會朗誦繞口令《寶寶讀報》,發準“寶、姥、報、好”等易混淆的音。

2、能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在報紙上尋找認識的漢字,提高對中國漢字的興趣。

3、能大膽想象自己設計的報紙,並嘗試用完整、流暢地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社 會 1、學會摺疊、懸掛式的報紙整理法,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自己喜歡看報、讀報的興趣。 科 學 1、感知不同質地的紙張,知道紙可以書寫、印刷、還有包裝等功能,知道紙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2、瞭解報紙上的字是鉛字,鉛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知道看完報紙應該立刻洗手。

3、掌握記錄的方法,學會用語言表達操作的過程與結果。

4、積極參與户外測量活動,分享户外活動的快樂。

四、環境區域佈置家長工作

環境創設 1、將幼兒製作的《小小體育相冊》進行展示,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交流,説一説相冊上的內容。

2、開闢“報紙畫”一角,將報紙張貼於牆上或櫃子上,引導幼兒用毛筆、顏料來進行大膽地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空間作畫的能力。

3、將幼兒製作的《報紙娃娃》、《報紙碎片想象畫》佈置在作品欄中,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欣賞、交流活動,這樣有助於養成幼兒愛觀察、愛學習的好習慣。 區 域 材 料 美術區:

1、提供各種廢舊報紙(保留體育畫面)、剪刀、漿糊、白紙裝訂的小冊子,引導幼兒剪貼自己喜歡的體育畫面,製作成《小小體育相冊》。

2、將幼兒剪下來的邊角廢舊報紙,進行揉搓,最後用透明膠帶固定制作成小紙球,供體育活動使用。 語言區: 將各種廢舊報紙剪、訂成一本本小冊子,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報紙找字的活動,並用鉛筆把認識的漢字圈出來。 科學區: 提供各種不同質地的紙張,如:報紙、卡紙、吹塑紙、餐巾紙等,引導幼兒做一做“紙的吸水”小實驗。 其 它 活 動 1、開展“每日讀報”活動。

2、小博士問答“紙的發明史。”

3、娛樂表演活動《我是賣報的小行家》。

4、參觀信特超市門口的報刊亭。

5、體育競賽活動“報紙貼肚皮。” 家 長 工 作 1、在家大家都要養成良好的讀報習慣,並共同分享讀報的快樂。

2、引導孩子在家整理各種報紙、雜誌,知道要保持周圍環境的整潔。

3、能配合老師,與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報紙,為班內的主題活動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4、在家開展“報紙上找字”的活動,這樣有助於孩子養成愛觀察、愛學習的好習慣。

四、環保主題的實施: (一)發放主題資料,家園攜手收集主題材料。

幼兒園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了解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長配合我們注意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因此我把本主題的建構方案打印成稿,以《家園聯繫》的方式發放給每一位家長朋友,讓他們同步瞭解本班將要開展的主題活動,併為老師出謀劃策。例如:祝依的爸爸在反饋表中説:“這個環保主題的構思相當好。從一張小小的報紙中就可以向孩子滲透許多環保知識,這對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作為家長,將全力配合老師做好各項後勤工作。”有了家長的這種同步認知與積極支持,我們對這一環保主題充滿了信心。同時,家長朋友還通過主題資料中的具體教學活動,知道需要為活動準備哪些材料,並與孩子進行了有目的地收集。例如:居夢怡的爸爸從單位裏整理出了各種報紙;曹欣怡的爸爸從網絡上幫助老師下載了歌曲《賣報歌》;翟森男的媽媽剪貼了多種用報紙製成的服裝圖片,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第一手原材料。有了這麼多熱心家長朋友的支持,主題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順順當當。

(二)多種形式開展《廢舊報紙也是寶》的環保主題活動。

(1)親子製作比賽活動——報紙服裝秀。我們邀請家長朋友來園與孩子一起參加設計、製作、展示等活動。在參與中體驗親情、感受環保!

(2)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我是報紙飛人》,玩法:幼兒把報紙鋪在自己的胸前,快速向前奔跑,報紙不能掉落。《投擲大灰狼》,玩法:把廢舊報紙搓成紙團,用透明膠帶一圈圈綁住,規定距離讓幼兒用紙球進行投擲練習。《報紙上的舞蹈小人》,玩法:幼兒邊聽音樂邊在報紙上進行舞蹈,音樂一停就把報紙對摺。依次類推,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冠軍。

(3)我是“報紙畫”冠軍——大班孩子熱衷於繪畫活動,尤其在美工區,每一次的區域活動,都能繪畫掉很多張白紙。於是,我把廢舊報紙裁剪成與畫紙一般大小,投放於美工區,引導孩子在報紙上進行繪畫活動。這樣一來,不僅節約了紙張,還加深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4)小小統計表,本領知多少。——在本次的環保主題活動中,我還設計了多種適合幼兒與家長共同記錄的表格,意在讓孩子們通過小小的表格,加深對報紙的認識、對廢舊報紙再利用的認識、對自覺保護環境的認識。例如:

五、環保主題的功效: 當本次環保主題在圓滿的句號中慢慢落下帷幕時,孩子們似乎還意猶未盡。他們的思緒還沉浸在廢舊報紙中,而他們的日常行為卻表現在了環保上:當有人吃飯掉米粒時,孩子們就會唱起《賣報歌》,提醒同伴要珍惜每一粒糧食;當有人洗手開很大水時,孩子們立刻會給他講起報紙上關於《水資源》的`新聞,教育同伴要珍愛每一滴水;當有人在白紙上畫畫有錯誤時,孩子們就會提醒同伴可以將報紙反過來繪畫,要充分利用廢舊紙張……我想:所有這些在孩子身上直接體現出來的環保行為與意識都充分説明了環保主題的功效是實實在在的。這種行為功效比書面的主題目標來得更有生命力與説服力。

六、環保主題的延伸:

環保是世世代代的大事,孩子們不可能在某一個環保主題中就可以獲得所有的環保知識,就會培養一生一世的環保意識。主題只是一個縮影、一種手段、一份影響。因此,環保主題的延伸是重要而必要的。例如:《廢舊紙盒的再利用》、《創意環保標記》、《爭做環保小衞士》、《我為小鳥安個家》等等。這些都是宣傳環保的優秀主題,我們將在環保主題延伸的這條道路上信心百倍的走下去,與孩子一起吸取更多、更優秀的“環保營養”!

環保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在的社會環境污染太嚴重了,從小我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的環保習慣。讓孩子們知道: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愛護環境的方面有很多,比如説“不要隨地亂丟廢棄物”“不要隨地吐痰”“請別踐踏草地”等等之類的,環境的好壞要靠我們大家共同來維持,而不是某一個人的職責,大家都有責任,請小朋友們爭當環保小衞士,也告訴自己身邊的朋友及親人要愛護環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世界環境日的日期,並瞭解其意義。

2、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為。

活動準備:

各種廢棄物、垃圾箱、掃帚、簸箕

“請愛護環境”的牌子

“請不要隨地亂丟廢棄物”的牌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在上課前佈置好一個場景,教室的地面上有很多的廢紙和果皮。

二、關鍵步驟:

教師帶幼兒進入課室,讓孩子們感受一下課室的環境。

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樣的課室嗎?”

“請小朋友們來説一説,你們為什麼不喜歡課室現在的這個樣子呢?”

“我們應該怎麼做可以把課室變得乾淨漂亮呢?”

“如果你和家人去公園或者是走在馬路上,手裏有垃圾了,怎麼辦呢?”

“如果你看見別人亂丟垃圾,你會怎麼做?”

帶領班上的幼兒一起把課室裏的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讓幼兒感受一下課室的不同。

三、“世界環境保護日”的由來

告訴孩子們“世界環境保護日”的日期及其由來: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耳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

請幼兒在今天回家時,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什麼是世界環境保護日?

活動延伸:

老師帶着全班幼兒來維護幼兒園的園內環境,走出課室,大家一起來清理幼兒園內的垃圾,並把它們扔到垃圾桶去。

在老師的帶領下,把“請愛護環境”、“請不要隨地亂丟廢棄物”等牌子,擺放在幼兒園相應的位置上,以提示其他的幼兒也來一起愛護環境。

製作環保宣傳畫。

設計一些環保的標誌。

家園互動:

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公共場所,請家長時刻與幼兒一起做到愛護環境。

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公共場所不要亂丟廢棄物,自覺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

環保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瞭解地球上水的分佈,知道淡水資源十分缺乏。

(2)瞭解水污染的現象及危害。

(3)知道常用的節水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適當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能選向大家表達從圖中獲得的信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道水創造了美麗的大自然奇觀及水資源保護的嚴峻形勢,懂得愛護水資源,提高節水意識。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瞭解我國水資源缺乏,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教學準備:

1、資料的收集:世界水資源分佈圖,各種水污染圖片、課件製作。

2、學生課前觀察生活中水污染情況。

教學設計

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地球為什麼叫做藍色星球嗎?這是因為地球上水佔了大部分。宇航員在太空中鳥瞰我們的家園時驚異地發現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地球上的水。

(示課件,出示地球儀,板書課題,)

一、瞭解地球上水的分佈

1、談話: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體都離不開水,那麼,地球上的水主要分佈在哪裏呢?

1、學生交流已有的認識。

2、課件演示,出示水資源的主要分佈形式圖片,學生欣賞。

4、塗色活動:完成課本上36頁的塗色活動,學生談談體會。演示課件。

二、瞭解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分佈以及水污染情況

1、談話:有人説,地球是個水球,地球上我們可以用的水實在是太多了,你怎麼認為?

2、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

3、閲讀課文36頁資料,師指導學生看懂圖表。(課件演示)

4、演示課文36頁可利用淡水資源的打比方實驗。

5、談話:就這麼一點可利用的淡水,現在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教師出示一些被污染的水體圖片。(課件演示)

6、學生口頭交流課前所收集的一些水污染相關資料。

7、教師補充一些水污染危害的事例。(主要是提供學生身邊的事例)

如:日本水俁病、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我國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藍藻事件等。

8、學生談談水污染如何最後危害到人類,相互交流感受。

9、總結水污染的根源:人類活動是其主要因素。

10、出示水循環圖,引導孩子瞭解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污染水資源的過程。

三、提出節水措施

1、談話:水資源危機,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嚴峻問題,要獲得更多幹淨的淡水,人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一些辦法,你知道嗎?

2、學生閲讀課文38頁提供的資料,交流。

3、實驗操作:過濾法淨化污水。

4、談話:要讓我們遠離缺水的日子,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時生活中要節約用水,怎樣節約用水?你有哪些節約用水的好方法?

5、交流、小結

6、介紹水法、世界水日的資料。

四、拓展活動

1、利用網絡環境,在百度搜索中查找水污染事件相關知識、資料圖片。

2、查找並瀏覽魅力涪江相關圖片。

3、感受並總結,小組內交流體會,彙報。

4、理解“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句話。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文中小實驗:鹹水變淡水的實驗。

2、生活中認真落實節水構想。

六、板書設計:

地球上的水

海洋和鹹水湖93% 淡水 7%

水資源匱乏

人類活動使水污染嚴重 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環保教案 篇4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關好水龍頭”。

一、説教材:

新《綱要》中指出選擇幼兒教育活動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孩子們天天洗手,大部分幼兒愛玩水,洗手時邊放水邊打鬧,不僅弄濕了衣服,還浪費了水資源。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的淡水資源都缺乏。所以愛護和保護水資源應當從娃娃抓起。為此,我選取了本次活動。跟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從情感、態度、知識、能力、技能方面考慮,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培養幼兒初步的節約用水意識,教育幼兒愛護和保護水資源。

2、引導幼兒瞭解人們生活離不開水。

活動重點: 讓幼兒通過本次活動了解人們生活離不開水。

活動難點: 如何讓幼兒通過本次活動了解水對人們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觀察家中用水的地方,如媽媽洗菜、洗衣服、拖地等。

2)髒娃娃。

3)製作好的課件。

二、説教法:

1、演示法:

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水的用處和危害”,讓幼兒對水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兒全面瞭解水的作用。

2、直觀教學法: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班幼兒在直覺行動思維基礎上,逐漸演化為憑藉主要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理解語言和詞義,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我用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解讀兒歌內容,讓幼兒用自身的動作理解兒歌內容,更進一步瞭解水的重要性,樹立幼兒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三、説學法

教師生動地講述,結合水的作用的課件,視覺和聽覺的結合有助於幼兒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內容。兒歌表演讓幼兒參與遊戲,提高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口眼手互動,加深幼兒對水的作用的認知,初步產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中的提問,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幼兒在回答的過程中理解了水的重要性,進一步加深幼兒的記憶。

四、説教學過程設計

《關好水龍頭》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健康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內容,根據我們小二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開始環節:情景設置、導語、激發興趣。

我手拿髒娃娃,用髒娃娃的語氣説話:“我呀,太髒了,我渾身難受,沒有小朋友喜歡我,我該怎麼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讓小朋友想辦法幫助髒娃娃變漂亮,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水的重要,並及時提問水還能幹什麼。

基本環節:這部分是重點,我採用以下步驟和方法組織活動:

1、視聽結合,加強感知。

心理學研究表明,視聽結合,感知效果最好。因此,我出示製作好的課件,水能喝,能洗東西,人與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多——造成洪水,沖毀良田、房屋、樹木、橋樑等;水少——造成乾旱,人們不能飲水,小花、小樹以及小動物都會渴死。放課件的同時我説話注意語音的高低和強弱,説話的語速和間隔與幼兒的節奏相適應。所提供的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充分作用於幼兒的眼和耳,促進思維發展。

2、邊講故事邊提問,一問一答,加深印象。

我給幼兒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小強平時洗手關水龍頭嗎?讓幼兒知道小強平時不節約用水。第二個問題:夢中小強看到了什麼? 讓幼兒知道沒有水是多麼的可怕及水的重要性。第三個問題:小強嚇醒以後,他懂得了什麼?讓幼兒明白節約用水要從自身做起,洗手後不忘關水龍頭,養成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的好習慣。

3、兒歌表演,深化主題。

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鮮、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利用幼兒愛説愛動的特點,我把如何關好水龍頭編成兒歌,讓幼兒邊説邊表演,目的是幼兒感到疲勞時再一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其次,小班幼兒坐的時間短,表演兒歌可以讓幼兒有一個動起來的機會。同時,我又提問為什麼要關好水龍頭,引導幼兒説出節約用水,愛護和保護水資源,這樣目標1在這裏得到落實。

結束部分:擴展延伸,昇華主題。

1、我説:“水真有用,小朋友渴了要喝水,魚兒離不開水,花朵也離不開水,水能幫助小朋友變乾淨,水能讓家裏變乾淨,水呀,真能幹。”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説過:“教育既生活”讓幼兒從生活中學習。同時,在老師的幫助和教育下,幼兒明白了水的重要性。那目標2就水到渠成的完成了。

2、“今天呀小朋友又説

又跳的肯定渴了,那我們現在就去洗洗手,然後去喝水。”老師邊説兒歌邊帶領小朋友走進洗手間。

説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只有在平時發現問題,改進差距,才能提高自己,因此,懇請在座的各位領導和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環保教案 篇5

一、目標:

練習四散追逐跑,幼兒樂於參與體育活動。

2.發展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能力。

二、準備:

大蝗蟲一隻,假蝗蟲若干,螳螂頭飾人手一個,《螳螂拳》的音樂

三、活動過程:

1.熱身: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螳螂們跟着媽媽一起來活動活動脛骨吧!(教師跟着音樂帶着幼兒跳螳螂拳。)

2.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蝗蟲又來偷吃農民伯伯的莊稼了,我們應該怎麼做?

(2)有一隻蝗蟲出來了,讓小螳螂們跟媽媽一起去抓住它。配班老師拉着有繩子繫着的蝗蟲,引導幼兒追逐跑,教師提醒幼兒注意速度。

(3)哎呀!蝗蟲可狡猾了,讓它給跑了,我們現在呀,悄悄的去農民伯伯的莊稼地上看看,蝗蟲們有沒有偷偷躲在裏面。

(4)哎呀!小螳螂們看,這一次那邊又飛來了一隻大蝗蟲了,哇,這一次它吃得這麼大了,而且生了好多小蝗蟲,我們一定要把它消滅!(玩法:教師示範將一隻蝗蟲踩住)使活動達到高潮,讓幼兒拿到“戰果”,體驗成功。

3.結束部分

師:我們終於幫農民伯伯消滅了蝗蟲,現在我們高高興興的回家吧(“螳螂”們跳起“螳螂操”)。 邊念兒歌邊做“螳螂”操

上肢——“小螳螂,真漂亮,細細脖子能旋轉。”

頭部——“東瞧瞧,西望望,害蟲一個跑不了。”

下肢——“一對大刀高高舉,抬頭挺胸氣昂昂。”

腰部——“瞪大眼睛四處找,蝗蟲到底藏哪裏。”

跳躍——“跳跳跳,跳到東,跳跳跳,跳到西。”

——“小螳螂,真能幹,消滅蝗蟲保莊稼。”

反思:

本次體育活動我本想達到的目標是:

1、練習四散追逐跑,幼兒樂於參與體育活動。

2.發展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能力。

首先,活動開始部分,我先帶領幼兒熱身,讓他們跟着我跳《螳螂拳》,活動了一下四肢。熱身之後,我就以創設了幫農民伯伯消滅蝗蟲的情景,讓小朋友們自己説出遊戲,接着,我讓小朋友們分散開來抓蝗蟲。等幼兒大致熟悉了這個遊戲之後,也考慮到小班幼兒的體力,我開始讓幼兒輕輕的走,四散開來尋找蝗蟲,最後,以大蝗蟲生許多小蝗蟲的形式,讓幼兒抓蝗蟲在體驗到遊戲的快樂之中,培養幼兒在跑和跳的協調能力。這個體育活動後,我對這個體育活動進行了思考,在玩“蝗蟲末日”過程中,由於我都是讓幼兒自己説為主,沒有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所以在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發展這個目標上還做的不到位,經過這個活動,讓我深深體會到老師的示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環保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種一盆盆栽植物,製作植物身份卡,讓幼兒瞭解盆栽植物的簡單知識,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並在活動中增進孩子與家長間的情感。

3、教育幼兒關心植物寶寶,愛護植物寶寶。

活動準備

1、植物身份卡(空白)每人一個,人手一盆盆栽植物

2、幼兒每人大一張照片

3、邀請家長共同參加,每人帶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説一説:我種的盆栽植物

1、教師導語:小朋友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動手種了一盆植物,請你把你種的植物寶寶介紹給大家,好嗎?

2、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種的植物寶寶。

(教師>引導幼兒講清植物的名稱,生長在那裏,並能在家長的幫助下簡單講述植物的特點與作用等。)

二、做一做:植物身份卡

1、激發幼兒製作植物身份卡的興趣。

教師導語:小朋友的本領可真大,知道了這麼多盆栽植物的知識,那麼,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的人來認識這些植物寶寶,瞭解它們,愛護他們呢?

2、提出製作植物身份卡的要求。

家長協助孩子用卡紙製作身份卡,並用圖畫或文字的方式説明植物的名稱和特點以及它的作用。

3、家長與孩子共同製作植物身份卡。

三、給植物插上植物身份卡:我與植物寶寶共同成長

身份卡製作好後,家長帶着孩子將卡插在相應的花盆裏。

四、舉行盆栽植物展

家長、孩子、老師共同將植物擺放在展覽架上,一齊參觀,並自由討論怎樣讓這些植物寶寶和我們小朋友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jk7e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