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於教學計劃集合四篇

關於教學計劃集合四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教學計劃集合四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從小培養學生“寫一手好字”成了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訓練。我們立足於學生書寫能力的提高、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養成堅忍不拔持之以恆的毅力,立足於創建有特色的藝術培訓中心為出發點,將學生學習書法作為實施素質和藝術教育的一個方面。通過講述書法淵源和字體演變以及中國的漢字文化,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書法藝術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明白書法中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美學追求,人文精神,聰明才智,思想感情,明確書法是一種反映生命的藝術,是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精粹。

二、課程目標:

1、傳承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

2、通過書法訓練,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及細心、耐心、靜心地維持書寫活動的能力。

3、掌握正確的執筆、運筆方法和良好的姿勢。

4、掌握正確的筆劃、筆順和字體的間架結構。

5、學會正確使用書法用具,並養成整潔的習慣。

6、瞭解中國字的源流演變和中國文房四寶的文化。

7、培養欣賞碑帖和讀貼的興趣。

三、本學期教學內容安排:

第1—4課時:

(1)漢字的起源 (2)漢字的構造

(3)正確的握筆、站立姿勢 (4)簡單線條的練習

第5—8課時:

(1)漢字的點畫

(2)漢字的筆順、結構

(3)漢字形體的演變

第9—11課時:

(1)文房四寶(一)

(2)介紹楷書的幾種書體

(3)指導學習臨帖

第12—18課時:

(1)文房四寶(二)

(2)學習基本筆畫各種橫、豎的寫法以及基本要領

(3)介紹篆、隸書的幾種書體

(4)指導學習臨帖

第18—20課時:

學生對書法的瞭解程度以及書法基本筆畫的掌握情況,進行期末評價和考核。

四、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以及手段:

1、“選”,即選帖,選字。練字總是從臨帖開始的,初學者宜從正書(楷、隸、篆)學起,選擇的字帖需做到點畫準確正規,字形平穩嚴整,必須是名家名帖。唐代顏、柳、歐諸楷帖;漢隸《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張遷碑》;秦小篆的《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皆可。其中歐陽詢所書的楷書《九成宮》,可謂點畫精到勁挺,結構安排合理,間架端莊標準,實踐證明,初學者以此入手,易進入狀態。但字體選擇還應根據各自的興趣為主。

2、“讀”,即對字進行觀察、揣摩。“讀”字離不開老師的悉心指導,但重要的是“授之以法”,使學生能對字的造型予以初步的觀察、分析、領會。可用“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去“讀”,首先對字要有一個總的印象,是長是扁,是大是小,然後由整體到部分,分析字的偏旁結構以及整體字的結構(如漢隸是扁平結構,取橫向勢,篆書是上下細長結構,取縱向勢)。筆順筆劃的長短、粗細,乃至每個筆劃起、運、收筆的佔格位置或角度;最後總起來重新發現字的突出特點或容易偏差的地方,真正做到“目視,指劃,心記。”

3、“摹”,即印字。用透明程度較好的白紙覆蓋在範字或字模上仔細描寫,好比手把手教字,摹寫的字型與所用的田字格或毛筆練習用的米字格相配套,大小相合,力求學生做到一絲不苟,沉心靜氣,求質求量,手摹心記。不過這種教學方法一般不採用,只針對年齡較小的幼兒。

4、“臨”,即對照着去寫,應包括對臨和背臨兩個步驟。對臨,這裏邊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即由帖上的字通過自己的眼、手、心,變成努力所接近的帖上的字,但只有在“讀全、讀準、讀熟”、並有一定時間摹寫訓練的基礎上,寫得才越像,效果才越好,掌握得才越快。“臨”時應注意做到:臨與寫的大小相當,先整體後部分;自查自糾,對比校正,養成習慣。毛筆字則需嚴要求,寧精勿濫,點畫應準確精到,結構合理得體,反覆性訓練,方式方法力求靈活,並做到因材施教,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為主,也要突出對領會接受較快、感受力較為敏鋭的學生的重點培養。

5、“評”,是檢查寫字效果的重要一環,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議、改,教師可讓學生到黑板上去寫,面對全體同學進行評點,指出得失,示範正確寫法,做到以點帶面,也可以在投影上書寫,學生先看後寫,而後師生共同評議,讓學生能積極地思考,熱情地參與,並鼓勵大膽發言,各抒己見,做到活學活用。對當堂或課後的練習作業教師可採取用硃筆對寫的好的字進行圈勾。這樣既是對學生的鼓勵,也可以對掌握正確寫法的字一目瞭然。

6、“創”,即運用所學進行創作,活學活用,達到一定要求,並非出奇創新,形成自己風格。毛筆字可進行少字數“集字式”創作,其中有的字可直接從帖上拿來用,沒有的可用相關筆畫進行組合。多一些鼓勵表揚,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寫好字的信心。

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人教社化學教材為載體,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通過探究活動的引導與實施,讓學生明確化學科學素養的形成過程,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關注化學與人類、化學與社會的密切關係.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科學情感,養成終身學習化學習慣。

二、教學建議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標高,明確重難點,注重因材施教。

2、重視指導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獲得化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化學現象與問題,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化學情感與價值觀。

3、重視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利用生活用具及可能獲取的實驗儀器,開展探究性實驗。

4、加強化學學習過程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團隊意識。

三、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於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於概念是逐步發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對於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涵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儘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3)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繫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採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繫,並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4)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節約藥品。

(5)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於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和發展能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應,靈活多樣。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繫社會,聯繫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等;活動方式可採取做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製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一、 教學目的

1、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並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二、教學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學生聽音提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測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教學準備周

第二週:《在這黃金歲月》

第三週:欣賞《新世紀的夢想》

第四周:視唱、

第五週:《運河之歌》

第六週:欣賞《走進西藏》、《故鄉是北京》、《烏蘇裏船歌》 第七週:《喜樂年華》

第八週:欣賞《金蛇狂舞》

第九周:音樂探究、音樂ABC(認識中國民族樂器) 第十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第十一週:欣賞《長江之歌》

第十二週:《幸福歌》

第十三週:欣賞《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彎》 第十四周:《比利牛斯之歌》

第十五週:音樂ABC、音樂探究(認識西洋樂器) 第十六週:複習

第十七週:考試

第十八週:考試

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較低,音準不夠正確。在各個方面都有待加強。還有些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更進一步地瞭解和挖掘,希望今後師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飛躍。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能夠知道其作用。在視唱方面能夠視唱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及4~8小節二聲部歌曲。

3、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學困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計劃,指導實際教學。

2、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3、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和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喜歡我、接納我、適應我的教學,熟悉我的音樂課的常規。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4、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在欣賞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諸要素出發分析理解音樂作品,大膽創新地表現音樂。

6、唱歌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齊自然地歌唱,指導他們逐步學會有氣息支持的歌唱。

7、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8、課堂設計形式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9、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0、平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六、培優輔差措施

1、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説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標籤: 四篇 教學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g87y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