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關於生物教學工作計劃彙總十篇

關於生物教學工作計劃彙總十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學工作計劃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生物教學工作計劃彙總十篇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圍繞一箇中心、突出兩個重點

(二)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校本培訓管理與監督,務實、高效有針對性地搞好校本培訓,客觀、真實地做好第二輪中小學繼續教育終結性評價,迎接省級驗收、檢查。以培促學、以查促訓,走“內涵式”培訓之路,不斷提升教師的實踐智慧和師德水平。

(2)抓好骨幹教師培訓,以創新模式、提煉培訓成果為重點,拓展新思維,開創新局面。青年教師除參加校本培訓外,重在自主學習、專業教師指導。指導教師對培養對象在教學及實踐研究方面具體引領。師徒均做好讀書筆記以及活動記錄。

2、突出課堂教學規範化,教學管理規範化。

(1)建立健全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職責,進一步規範教育管理和教師的教學行為。

(2)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校管理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軌道。

3、加強校本研訓,穩步實施我校校本研訓方案。

(1)按照市教培院的要求,繼續實行校本教研製度“七落實”和教師校本教研“七個一”要求;加強對校本教研方式的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豐富研訓方式,探索研訓一體化模式。

(2)本學期校本研訓的重點:研究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幫助教師從多角度反思,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幫助教師學會教學,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重建學校文化。

(3)遵循“三級培訓,以校為本”的原則,把基地培訓和校本研修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網上全員培訓資源和遠程教育手段。定期聘請專家、學者來校講課,充分發揮校內名優教師的優勢,開設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教師需求的培訓課程,使廣大教師都能在培訓過程中有所獲,學有所用。

4、加強課題研究,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1)繼續加強對“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的指導與管理,做好“十一五”市級規劃課題的中期檢查評估工作。鼓勵“小課題”或“個人課題”的申報,提高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課題申報質量。

(2)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合理利用網上資源,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以教研促進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5、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研究與管理

6、規範教學過程,建立網絡教研激勵機制。

(1)各備課組積極運用網絡技術開展教研活動,放大教研功能,提高教研效率。充分利用學科博客羣組,探索網絡教研與傳統教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新型教研方式。引導教師充分運用教育網資源,實現網上教研,利用網絡開展專題研究與課題實驗研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2)建立學科博客羣組,對教學計劃、備課、課堂教學、檢測、高考、中考備考等實行同步指導,轉變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效率,促進廣泛交流,形成資源共享機制。

7、加強對本屆中考、會考、高考的科學研究和備考工作,提高備考效率。

(1)認真分析在考試中所暴露出來的具體問題,找準原因,研究對策。

(2)各老師要在第一週內製定出學科複習計劃。各備課組要發揮團隊優勢,認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應考計劃,減少應考的盲目性、隨意性。各科任教師要與一所重點校的同科教師聯繫,定期上門聽課、取經、交流信息等。

8、抓實常規教學教研工作

(1)繼續抓好教研組的規範管理。教研組長要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組織實施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原則上隔一週開展一次教學教研活動。要以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為主渠道,進行學法指導、教學基本功的訓練以及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工作,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2)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凡兩人以上任教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學科,都要成立年組備課小組,選定備課組長。備課組長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按備課要求,逐項落實,並認真做好記錄,每二週送一次考勤。

(3)加強“三本”檢查的力度。本學期將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三本”(即教案、學生作業批改情況以及教師聽課本)。教案以及作業批改均按學校制定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執行。聽課次數按教育局的要求進行。

(4)繼續加強對生物實驗室的管理和使用,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開足開好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高一學期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瞭解這些知識在生活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提高對科學和探索未知的興趣;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蒐集技能、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瞭解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應用領域,為繼續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高一學期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幾部分。學期的內容主要包括細胞的分子組成,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具體內容分析:

1、本部分內容是以細胞為主線,其中細胞學説建立過程以及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

2、組成細胞的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水和無機鹽的作用,這些是後續學習的基礎。在本部分內容中,蛋白質和糖類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

3、在教學時,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ATP和酶、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與化學知識相互滲透,結合生產實踐,瞭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有關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過程,教學時不要過深、過難。

4、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徵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三、高一學期教學重點與難點

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髮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其中細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特徵及細胞癌變的原因等內容是教學重點。包括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生物與環境、人與生物圈的基礎知識。教學重點是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生物和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生物圈的和諧發展。

四、高一學生情況彙總

1、在教學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對與高中課程銜接緊密的初中知識作適當補充。

2、現在的教材為了體現課程理念,要學生主動從教材外的資源中獲取知識,如網絡、教材光盤等,對於農村孩子來説條件所限,就不得不依靠老師從課堂中得到補充。切實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做出策略。

五、高一學期教學措施

1、靈活機動地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並且注重與生活實際、社會發展和生物科學新成果相聯繫。

2、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

3、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4、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

5、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6、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從微觀上細心揣摩章節內容。將章節內容放在整個教材體系的大背景下考慮,使教學內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節內容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

7、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瞭。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根吸收無機鹽的演示實驗,使學生明白植物在生活過程中不僅需要水,而且還需要無機鹽。

2、瞭解氮、磷、鉀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時的症狀;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瞭解無土栽培的原理和優點。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繼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無機鹽的作用,合理施肥和無土栽培原理在農業生產實踐的應用,繼續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材分析

根對無機鹽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是高中階段進一步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必備知識,是理解植物礦質代謝的重要基礎,氮、磷、鉀對植物生活的意義是從事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必備基礎知識,因此這兩部分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本節中藉助兩個演示實驗對這些內容加以説明,但土壤溶液中的無機鹽進入根毛內部的過程是極其複雜的,由於學生缺乏有關的基礎知識,不能立即理解。只能通過一些實驗來證明植物的生活確實需要無機鹽,而且所需的無機鹽是從土壤溶液裏吸收的;加之,根吸收無機鹽的實驗在一堂課是不易看到結果的。教師還可以收集大量的生活資料或圖片,或讓學生收集有關資料進行彙報等方式來學習這部分內容。

由於很多學生缺乏農業生產經驗,對於合理施肥原理和無土栽培技術瞭解很少,因此,需要首先增加感性認識,創造條件,開設實驗,從分析實驗現象入手,幫助消化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根吸收無機鹽的條件;氮、磷、鉀對植物生活的意義。

難點:讓學生對根吸收無機鹽以及無土栽培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

手段:以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學生對無機鹽的概念比較陌生,所以本節課主要是從實際入手,通過學生對演示實驗的參與和觀察,瞭解本節的各知識點。同時在本節課中要儘量利用與學生生活實際有關的例子或問題,以便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

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完成下列兩項活動:

1、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或課外小組完成課本64頁演示實驗和無土栽培幾種植物。

2、學習收集有關"無機鹽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的資料

一、導入:

1、提問:根吸收水分的原理是什麼?

2、組織學生回答,引出演示實驗:"土壤溶液具有一定的濃度,也就是説在土壤溶液中含有一些可溶於水的物質,為了證明這一觀點,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演示實驗"。

二、講授新課:

(一)根對無機鹽的吸收:

1、組織學生觀察演示實驗。

2、講解:

土壤浸出液蒸發後留下灰白色的物質,而蒸餾水蒸發後沒有灰白色的物質。這種物質是無機鹽。

(二)無機鹽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1、組織參與課本64頁實驗的學生彙報實驗過程,並展示實驗結果。

2、組織學生討論無機鹽的作用。

3、總結: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無機鹽,無機鹽由根吸收,無機鹽使植物生長健壯、顏色鮮綠。

4、組織學生彙報收集的資料:各種無機鹽對植物的作用。(注意:學生彙報的資料中可能會出現錯誤,應及時糾正。)

5、出示圖片或錄像,介紹不同種類的無機鹽對植物生活的作用(重點是氮、磷、鉀三種無機鹽)。並指導學生進行列表歸納。

(三)合理施肥:

1、提出問題:請根據不同無機鹽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判斷不同植物需要增加哪一類無機鹽,如:小麥、白菜、馬鈴薯等。

2、組織學生討論。

3、講解:

(1)土壤中的無機鹽,特別是氮、磷、鉀等,不斷被植物大量吸收,必須補充才能保持土壤的肥沃度。

(2)不同植物的各類無機鹽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種植物隨着生長期的不同,對無機鹽的需要量也不同。人們對各種植物的需求部分不一樣,對無機鹽的需求種類也不一樣,因為不同的無機鹽對植物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

(3)肥料分為化學肥料和農家肥料。但分別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在施肥時應當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學肥料。

(四)無土栽培:

1、組織參與無土栽培植物的學生彙報實驗過程,並展示實驗結果。

2、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無土栽培技術應用的錄像。

3、組織學生討論無土栽培的概念、意義及應用價值。

4、總結:

(1)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質(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來培養植物。

(2)無土栽培法,有許多優點。人口增多使可耕種土地面積不斷減少。因此,非土壤栽培植物的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通常,無土栽培法生產的水果和蔬菜還會含有更多的營養成份;用營養液栽培法種植植物更便宜,更利於保護環境。無土栽培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是它不需要艱辛的體力。

三、鞏固:

請根據本節所學的知識,判斷家中種植的花卉對無機鹽的攝取是否合理,你將如何改進。寫出有關報告。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4

1、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理解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學更貼合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社會需求,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及其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

2、教學資料的設置:

全期教材共分6個章節,即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瞭解自我、增進健康。與上一個學期相比,增加了觀察與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3、科學探究活動的安排:

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生物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設計並安排好科學探究活動,是教材貫徹落實這一課程理念的關鍵之所在。在總結前三冊經驗的基礎上,本冊教材繼續加大科學探究的力度。

從數量和類型上看,八年級下冊共有探究活動28個,有關探究活動的欄目類型包括: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探究、模擬探究、調查、設計、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

本冊書共有“探究”(包括模擬探究)4個。與前三冊相比,這些探究活動的設計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對學生思維本事和動手本事的要求也較高。例如,關於扦插材料的選擇和處理,探究的問題由學生提出;用什麼植物進行扦插也由學生自我決定;制訂探究計劃時需要查閲相關的資料,瞭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條件,還需要設計對照或比較實驗,設置重複組等;實施探究計劃過程中還需要綜合運用七年級所學知識,對扦插技條進行適當的照料,並堅持認真觀察;對觀察到的現象需要自我設計表格進行記錄,並得出合理的結論。研究到學生在自主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等方面已經得到訓練,教材在討論探究思路這一環節不再像八年級上冊那樣供給模擬討論的情景。

在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方面,除了訓練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收集和分析資料等一般過程技能外,尤為側重訓練應用和評價的技能,包括證據和邏輯的運用、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對證據和假説進行評價、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設計和預測等。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繫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於掌握知識,又有利於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二、學生分析

我所承擔的是初二(1)(2)(3)(4)班的物理教學.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基礎薄弱,有些學生討厭理科學習,經過了解測試後個別學生小學物理知識都未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馬虎了事,抄襲作業嚴重且作業格式不正確,寫字不認真.部分學生學習雖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這主要是學生學習方式方法問題.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抓好基礎知識,是物理教學工作的重點.

三、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藴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五、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1. 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 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於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 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際?

4. 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要培養學生關注物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實驗中形成物理概念,學習物理規律,繼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規律,多數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總之,初二的教學緊張而繁雜,這些只是我的本學期的計劃,在真正的操作中爭取做到盡心,圓滿。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6

xx年春季期,我仍繼續擔任七年級生物科教師,本學期我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包括研究課的開展和各項教學常規工作。

二、認真備課,把課本知識儘可能簡單地呈現在導學案上,儘可能圖文並茂。

三、積極導課,以多種方式導課,儘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

四、及時測評,沒有練習就沒有進步,對每次課堂提綱進行(聽寫)抽改,練習冊進行檢查,每單元及時測評。

五、積極聽課,儘可能利用課餘時間去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借鑑之。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提高導學水平。關心熱點,聯繫生活,並運用到課堂中。

六、及時反思,每課上完後進行反思,可從知識點的落實及課堂的掌控來反思。

七、培優輔差,積極培養優生,並積極引導學困生,多鼓勵,少批評。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是研究各種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本套教科書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是以生態學為主線,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同時滲透了科學、技術、社會關係的教育,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還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構建了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能力體系,強調對學生的觀察、操作、探究、思維和應用等能力的培養。

二、學情分析:

第一單元是認識生命,這裏總括地介紹了生命的世界裏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也簡要的介紹了生物學的來歷和學習生物學的基本方法。

第二單元是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單元具體介紹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和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同時用實驗和演示的方法介紹了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驗證了生物體由器官和系統組成。這兩單元內容不多,具有綜合性,但必須要慎重對待,特別是要介紹本學科的重要性,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要講究方式方法,使同學們一下子進入學習生物學狀態,而且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第三單元是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本單元的內容較多,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它具體詳細的介紹了綠色植物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騰作用和運輸作用。這部份是本單元的教學的難點。也是、本教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要多運用生活實例,讓同學們在生活中學習生物學。第二部份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在這兒告訴我們了種子萌發形成幼苗、營養器官的生長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第三部份是綠色植物與生物圈,這部份是需要同學們多看課外資料,多觀察生活環境,明確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關係,使他們認識到為什麼要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城市。

三、教學措施及教學方法

1、認真抓好生物學基礎知識的教學。

高中生物學的知識,內容比較系統、全面。在課前要認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和學習規律,通過課堂教學、實驗、課外作業等各個教學環節,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習的自覺性,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情況下,引導他們認真學好生物學基礎知識,做到正確理解,鞏固記憶,舉一反三,為他們今後進一步學習有關專業知識和參加工作打下較好的知識基礎。

2、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學的教學內容,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的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高中生物學知識的講述,對學生進行這兩個觀點的教育,要使學生理解現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動植物都是逐漸進化來的,一切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都是分不開的,生物必須依賴於它們的環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動反過來又時時刻刻在改變着環境,從而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再有,通過講述祖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國古代的和現代的生物科學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3、重視對學生進行生物學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

教師對教學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學生課外作業也要妥善安排,並指導學生認真完成。通過教學的各個環節和課外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生物學知識的能力、觀察能力、科學地分析和解釋一些生物現象的能力。

4、加強直觀教學、堅持理論密切聯繫實際

直觀教學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鞏固記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我要積極地自制直觀教具,密切結合教學內容使用教學掛圖、標本、模型、幻燈和教學電影等進行教學。要重視密切聯繫本地區動植物種類的實際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密切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或者補充講述當地常見的和對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動植物種類。

四、佈置作業和單元測試

配合教學進度按時完成教材課後設計的作業,不需要另外佈置作業,以減輕學生負擔。期中、期末之前各進行1次單元考試,第10周要進行期中複習。期中考試題不能出得太難,讓好學的學生有較好的成績。期末統考前要留有充分的複習時間。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8

新學期伊始,我繼續擔任4、5、6、7四個班級生物教學任務 ,根據半年來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情況特點的瞭解,認真總結經驗,努力在這學期使四個班的學生對生物學科進一步的瞭解,進而喜愛這個學科,學好這個學科,現擬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誌瞭解現代生物科學的動向,蒐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闢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體現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

二、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蒐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五、本學期共二十一週,經組內討論現對教材內容教學進度做如下安排;

第1、2周 遺傳因子的發現

第3、4周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第5周 複習檢測、

第6、7周基因的本質

第8、9周基因的表達

第10周基因的本質、表達複習、期中複習備考

第11、12、13周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第14、15、16周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複習檢測

第17、18、19周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第20、21周 期末複習備考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xx縣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重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進取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本事、學習本事和解決問題本事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職責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本事,考出好的成績。

二、教材和學生情景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本事,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資料,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應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景。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經過上學期期末統考的成績分析以後,爭取及格率要到達90%,優秀率要到達50%。這學期應當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異常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

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瞭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於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我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貼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進取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資料,採用多種不一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供給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經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本事,實際動手本事,分析本事。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資料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本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異常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本事的培養。要經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教育局安排課時進度,根據實際教學情景來實施。

六、教研課題

《怎樣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高校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的一項重要“質量工程”,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卓越計劃”要求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聽中學”的傳統模式,提倡學生的自動學習與主動實踐,強調“做中學”。因此,實踐教學是“卓越計劃”的核心環節,如何構建富有專業特色、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四川理工學院作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將生物工程專業特點與區域經濟緊密結合,圍繞傳統釀造行業改造升級的人才需求,校企深度合作,從實踐教學體系頂層構建、實踐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模式、學生課外時間活動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改革與實踐,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根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結合專業特色,構建“三融合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

1.生物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強覆蓋面廣的專業,對學生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本專業根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要求結合專業特色,以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以培養傳統生物工程產業改造升級所需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為最終目標,構建“三融合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三融合”是指校內實驗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有機融合、教學與科研相互滲透融合,以及校內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相融合,三融合是要儘量實現工程理論與實踐結合,實現多學科交叉知識的融入;“多層次”即從“基礎型實驗、綜合型實驗、創新型實驗、工程實訓、生產實踐”等多層次組織實踐教學,以達到加強學生專業基礎、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通過實踐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將理論與實踐環節、校內實踐的各個環節、校內與校外實踐環節分層次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企業人才資源、設備資源,加強學生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最終實現特殊行業人才培養的目的。2.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從啟蒙到訓練到實戰,緊密結合工程理論教學構建“梯級遞進”實踐教學模式。首先,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逐級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意識,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分為“校內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工程實訓、中試釀造系統”四個模塊構建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基礎型實驗、設計型實驗、綜合型實驗、開放型實驗”由淺而深地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輔以“認知實習、暑期專業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四模塊,構建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回到理論,遞進式校外實踐教學體系(見下圖)。自主補充實踐環節屬於課外實踐活動範圍,學校通過有目的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參加各種課外實踐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展現學生個性,實現潛力拔尖人才的個性化培養。除參加國家及省市各類競賽、創新創業項目外,我校每年開展“我是釀酒師”“我是品酒師,尋找理工好舌頭”“釀酒科技文化節”等活動,學生的興趣濃厚,參與度高。

二、以平台建設為基礎,整合校企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從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工程實訓、中試釀造系統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到暑期專業實踐、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四模塊”校外實踐體系,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貫穿始終。因此,根據校內實驗、實訓模塊,校外各實踐模塊,整合實驗教學平台、教學實踐基地、科研實踐平台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尤為重要。學生校內實驗教學體系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校級基礎教學實驗體系,包括有機化學、物理等基礎實驗;另一個是生物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內部人、財、物等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調配,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同時減少了購置的重複率。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體制,其下按專業方向及行業需求主流技術分各功能實驗室,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在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下,與企業共同構建人才培養平台。學校相繼與瀘州老窖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白酒釀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個穩定的、專業對口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企業為主體”建設校外實踐基地,構建校企合作的管理機構和導師隊伍,採取“四共同”校外實踐教學模式,包括共同制定企業學習培養計劃,共同開發新課程,共同編寫企業學習講義,校內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實踐工程。根據各企業本身特點,學校搭建實踐基地功能平台。以瀘州老窖為例,學校搭建“企業安全文化”“釀酒工藝”“酒體管理”“項目開發”四個平台,使學生深入企業生產各個環節,“以產業鏈,打造人才鏈”。

三、鼓勵人才“柔性流動”,構建“三位一體”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卓越計劃實現的關鍵。學校充分利用區域優勢,以科研為紐帶,鼓勵人才“柔性流動”;通過培訓、考核、調研等多種方式促進現有師資能力的提升,通過引進企業技術骨幹、行業專家壯大師資隊伍;同時從各相關領域聘請兼職教師和客座教授,建立一支足夠數量、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和指導實訓,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實踐水平。通過以上方式,學校構建了教師、企業技術骨幹、行業專家“三位一體”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四、探索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傳統釀造行業知識體系有其特殊性,注重經驗,注重知識的默會性。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能完成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無縫鏈接。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生產與利潤,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缺乏參與動力。我校生物工程專業一直注重校企合作,包括科研合作、技術合作、人才培養合作,在合作過程中不斷完善合作模式,營造雙贏局面。企業為生物工程學科學生提供實踐訓練平台,並與學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生物工程學科老師也為企業提供科技力量,與其進行科技合作,併為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培訓。在合作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合作機制,堅持“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尤其在校企聯合開展“卓越計劃”企業階段學習、校企聯合共建實踐基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固態釀造工程國家級實踐教育中心為例,學校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企業為主體”的企業階段教學理念,校企共同出資完善實踐基地條件保障中心正常運行,形成校企共同構建按平台分類的導師隊伍,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共同制訂管理條例及考評辦法等。在平台建設過程中,學校以項目合作、職工培訓等多種方式尋求雙方利益契合點,實現雙贏,增強企業參與的積極性。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是“卓越計劃”的核心目的所在。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在實施“卓越計劃”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地方經濟特點與對人才的需求,根據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校企深度融合建構實踐教學體系,對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研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

[2]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進展評析(20xx-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探索與國家創新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方案指導全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黃治國,羅惠波,宗緒巖,等.以白酒產業發展為導向的釀酒工程專業建設[J].釀酒科技,20xx

[5]曾永衞,劉國榮.“卓越計劃”背景下科學構建時間教學體系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xx.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ewn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