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小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常用措施

小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常用措施

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常用措施,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常用措施

(一)開展團體心理健康輔導課與“知心屋”相結合,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首先是向小學生普及各種心理健康知識,引導他們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為此,我們小學開設了團體輔導課,每週一節,四十分鐘,採用校本課程《兒童心理健康導讀》為教材,它包括知識篇、自測篇、方法篇、諮詢篇、個案篇五個部分,學生、家長、教師都可以閲讀。

為了充分表現心理輔導課的特點,課堂座位改成了園座形式,教師時説時問,可以直接和同學們對話,營造了融洽和諧的氣氛。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或講道理,或講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學們相互討論。

例如在本週的心理健康課中我們就做了一個兩人兩足的遊戲,讓其中一個同學的腳踩在另一個同學的腳上,然後再向前走,看誰走得遠,走得穩。通過此項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培養了同學們的頑強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同學們説:“上完課後感到特別輕鬆愉快。”團體輔導課開設成功,使我們初步懂得了心理健康對孩子是多麼重要。但我們知道小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共性,還有個性,我們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團體輔導上,還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差異進行個別諮詢。

個別心理輔導主要是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習進行心理輔導,以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問題,克服心理障礙,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發展。為此,我們在每個班級內都設立了心理諮詢箱,學生有什麼要問的,可以寫成小紙條投入箱內,我們每個班主任及時開箱解答。

同時,我校開設了“知心屋”心理輔導室,邀請心理輔導老師,每週一、二、四、五定期為學生進行心理諮詢。這樣的諮詢針對性強,又使學生講出了在全班學生面前不變講的心裏話,彌補了團體輔導課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在此基礎上,我們挑選了一些學生,給他們設立類似“病例卡”的“基本情況卡”,記錄學生的家庭情況、愛好、適應力、注意力、處理生活能力、處世能力、個性的成熟程度、情緒緊張程度、心理障礙及原因等,在教育後進行跟蹤記錄,併為他們保密。

例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學家裏經濟條件非常優越,但是他卻有一個壞毛病——偷錢。在以往的教育中我都找到家長耐心做工作,也多次與這位同學談心,説明偷錢的危害性,可效果一直不好,同學的錢還是不斷的丟失,而且漸漸還發展到偷家裏的錢來花。在“知心屋”經過多次測試、記錄、諮詢、分析,發現他的行為是心理上的疾病造成的,他認為家裏的.錢花起來容易,一旦需要錢而沒有及時拿到時就採用偷的方式來解決,對症下藥的對他進行心理教育後,他果然有了很大的改變。

(二)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家長和教師都較為信奉高標準、嚴要求這一信條,認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實際上,過高的要求,不但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折感。對於有的孩子來説,儘管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可還是不能達到家長和教師的要求。但在教師和家長的眼裏,他們只看到成績不理想、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這一結果,卻沒有看到孩子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只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制訂學習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家長往往有過高估計自己孩子學習能力的傾向。誰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學習能力上存在個別差異,這是一種客觀事實,我們必須接受這種現實。還有,在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監督者角色,更多的應該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種意義上,精神支持比單純的物質支持更重要。

比如,在我們班我採用的不是期末一張試卷定學生成績的好與壞,而是把學生日常的學習成績和單元的學習成績以短信和e校通(移動公司開展的家校互動磁卡)的方式與家長在第一時間取得聯繫讓家長時刻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並與家長一同坐下來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這樣我班的每個家長都能把學生的各項能力放在一起去測評,而不是單純的只看期末的一張試卷,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家長更能瞭解我的工作,也讓家長了解學生每天的變化,家長們對我的這種做法非常滿意,也對我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充分的關注。

另外,我還把對學生的作業評價由原來單一的甲、乙、丙改為現在簡筆畫圖案: 有小魚代表:你寫的字太大了,我都沒地方喘氣了; 有老鼠代表:你寫的字真髒; 有小樹代表:你的進步真大,希望你和我一起長大; 有鉛筆代表:你的字寫得很好,要繼續加油;有蘑菇(學校的垃圾箱為蘑菇圖案)代表:你把我們(作業本)弄髒了; 有帆船代表:你寫的真認真,你一定能像這船一樣開得更遠; 有星星代表:看我寫的多好,這顆星就屬於我了?? 這些圖案使學生每當寫完作業都爭着交給老師批改,因為大家都想看看自己今天會得到一個什麼圖案,採用此種方法使學生寫作業的主動性提高了,也使得學生再向下一個目標邁進,直至成為最優秀的學生。

(三)培養挫折的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因此,我們不是怎樣設法減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和心態去對待困難和挫折。

首先,教師、家長從自己做起摒棄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這種錯誤觀念。眾所周知,儘管我們常常將“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掛在嘴邊,實際上卻仍以成敗論英雄,尤其是在學習成績上。如果考試成績好,措施。中我們又逐漸感受到“雙親心育”能夠改善人際關係,使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和學校各部門之間形成

小學生正處於兒童時期,兒童最大的特點是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邪,對生活、對未來充滿好奇和幻想。這一時期可以説是漫漫人生旅程中最為無憂無慮的時期。然而,在“無憂無慮”之中卻還潛藏着危機,那就是小學生的情緒問題。

與學習成績、身體健康等相比,小學生的情緒問題常常被老師、家長忽略。人們總是認為小孩子賭個氣、發個小脾氣是情理中的事,甚至根本不算事。的確,“六月天,孩子臉”,情緒多變是小學生的普遍特點,但是,每一個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由於教育方法不當、家庭重大變故等種種原因,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情緒問題,如果不及時地加以教育、引導,則很可能會引發性格的偏執,對其人格的形成及人生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果情緒問題過於嚴重,還會導致小學生的各種逆反及過激行為,如説謊、逃學、打架,甚至自殘和自殺。因此,小學生的情緒問題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d3qm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