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相信未來》教後反思

《相信未來》教後反思

江蘇省豐縣民族中學    彭冬梅

《相信未來》教後反思

上完《相信未來》,我反思了這節課。那些教學中情景歷歷在目,細察講台上的自己,深思講台上的自己,查找自己的優點與缺陷,發現自己像一塊璞玉未經太多的雕琢。當自己手握刻刀自我打磨的時候,才知自己有諸多缺陷,亟待打磨,用勇氣去解剖自己、超越自我。   

一、教學的基本功還需錘鍊

粉筆字還那麼稚嫩,缺乏字的神與形的渾然一體的美感。把有生命的帶有中華民族心靈温度的漢字寫得靈魂飄散、不知徜徉於何方。還要好好的練字,讓漢字在我的手下綻開明淨的笑容。

自己那略帶方言的普通話還要繼續練習,一些字發音的生硬,減少了文字的音韻的圓潤之美,要讓自己發出的聲響乾淨、純粹,是那種繁華落盡後的真醇,絢爛之極後的平淡,這從容優遊的背後要以暗伏的激情做底子,字裏行間可以觸摸到一種真實的呼喊和綿長的温暖,這呼喊和温暖要使得文字有了一種令人驚異的精神的力量,鋒利真切,直接抵達學生的內心。      

二、教學的理念還需提升

一堂語文課不但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他

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但教學的一些環節,如讀出感情的設計就沒完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品味時間短,老師有越俎代庖之嫌,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與能力的培養。最後對學生鑑賞文本總結提升的環節--用一句話概括食指的相信是怎樣一種相信,處理過於簡單。應藉助多種方法加深學生的體驗,並點燃學生對文本課下研修與終身品讀的`火花。讓一節語文課的價值不僅在當下、不僅在高考,而且在一種終身相伴的文學薰陶,一種樸素與真純的生活智慧。   

三、文化底藴還需更加深厚

正如很多老師説的語文老師必須是屬於語文的,而語文老師的語文味就源於自己的文化底藴。很羨慕宋樓中學的張榮華老師的從容不迫,也感歎孫婷婷老師的柔情似水,更驚異於李健老師的睿智厚重,反觀這節課中的自己那晃來晃去的身影裏還少了很多語文之味、人生之重。面對語文教學,我願沉心於書中,做一個沉潛靜雅有文化內涵的讀書中年男教師,深情的吟誦,低迴的求索,從遠古到現代,執著地穿越生活的各個層面,探究掩藏在詩歌王國、語文世界、歷史文化潛流深處的人類的真實生命情態,對時空的獨特感悟,對生活犀利洞察,叩問與追尋人世的温暖與感動。

上完《相信未來》,我反思了這節課。這反思裏有我的誓言,剝離自身的浮躁低俗與淺薄平庸,我希望今後我的語文課堂有美美的語文味。 

彭東

標籤: 教後 未來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4kgk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