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

一、説龍:

1.收集關於龍的資料。

2.説説你對龍的瞭解。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龍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看龍:

1.欣賞龍的演變:

a、玉龍豬——新石器時代

b、瓦當上的行龍——漢代

c、趙州橋欄板上的雙龍——隋代

d、通經北面上的雲龍——唐代

e、高足杯上的雲龍——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龍——明代

g、黃帝玉璽上的蟠龍——清代

2.瞭解龍的組合形象:駱駝頭、鹿角(風華穩重)、馬齒、牛耳、蛇身(靈敏矯健)、鯉魚鱗(條理有序)、鷹爪(紮實氣魄)、泥鰍尾。

教學意圖:瞭解龍的演變過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戰國秀麗灑脱;秦漢雄建豪放;隋唐健壯圓潤;宋代成熟穩健;明清繁複華麗等。龍是攝取了最精華、最完美的部位,是萬物之靈,同時

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三、畫龍:

1.欣賞書中學生作品。

2.畫龍的口訣:昂首、張口、露齒、睜眼。

3.提出作業要求:畫一條龍。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四、賞龍:

1.欣賞作品。

2.談談創作體會。

教學意圖:體驗成功感。

五、做龍:

1.我們是龍的傳人。

2.怎樣做一個龍的傳人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學生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及調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遊戲,幫助學生理解什麼是明度,什麼是明度漸變,山此讓學生體驗明度漸變可產生的縱深感及節奏美。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知識,並能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創作圖案畫。

2、掌握純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3、體驗純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產生的縱深感與節奏美,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色彩純度漸變的知識及色彩調配方法。

2、掌握調色時的漸變規律,繪製豐實、有趣的純度漸變圖案。

四、教學準備:

師:範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練習、觀察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什麼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漸變需要加入什麼顏色?怎樣加入?(學生集體回答)老師今天又帶來了幾幅漸變圖,好看嗎?

這幾幅畫中有一幅跟別的效果不同,請仔細觀察把它找出來。(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感受明度漸變與純度漸變的區別)這種色彩的變化雖然也是漸變,但與明度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為色彩的純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板書課題)

二、介紹知識

色彩的純度又稱色彩的彩度、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淨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摻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當摻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當然這並不等於説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裏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地摻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察覺出來了。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如果物體表面光滑,那麼,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豔。

三、欣賞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做為表現手法的作品。

四、創作

1老師示範:

教師用紅色加灰色、紅色加綠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學生調色小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示範,也可以讓部分學生跟老師一同練習、示範。

2、學生練習:

要求:1、獨立創作一幅色彩純度漸變的圖案畫。

5、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

五、評價

學生優秀作業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現得效果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六、延伸

尋找色彩的純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3

課型: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2、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並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3、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

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學生: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有關橋和塔的圖片和資料。

 教師:範例課件、學生作品等、有關橋和塔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

執教時間:4月4日——4月6日

一、引導階段

1、説一説:啟發學生回憶自己所見過的橋和塔,觀察瞭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多地瞭解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有關這方面的圖片與資料,大家完成了沒有?很好,現在請你們帶着問題分組進行討論交流。待會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彙報。(1、你們在哪裏見過橋和塔?2、它們在結構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徵?)

2、小組彙報交流感受,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3、師小結。

二、發展階段

1、欣賞教材中的範畫,(利用多媒體演示)感知範畫媒材的運用以及畫面的趣味構成。

(1)這些作品運用了哪些材料來怎樣表現橋和塔?

(2)他們怎樣巧妙利用材料的特點?

(3)你們覺得哪幅作品畫面組合得好,為什麼?

2、把你的想法與同組的同學交流。

師:欣賞了這些作品後同學們是不是也很想畫?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家鄉的橋和塔。請同學們看作畫要求。

3、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座橋或塔,利用各種材料和創作方式進行創作。大膽的想象、構思,自由地創造和表現橋和塔,並添畫周圍景物。

4、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5、作業展示、評價。

1、以六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比賽。請已經畫好的小組,評一評(由組長組織進行評價,先自評後互評)。看一看誰的作品最有創意,造型與眾不同,就讓誰代表本組上台展示。(小組推薦)

2、全班欣賞和評價這些小組作品,評出“最受歡迎的作品”。

三、課後拓展

1、運用多種表現形式繪畫和製作橋和塔。大膽想象,創作出“未來的橋和塔”。

2、佈置下次運用陶土創作立體橋。

第二節

執教時間:4月7日——4月8日

活動一:

課件展示出示泥塑的橋,告訴學生我們今天就用泥來製作橋。

活動二:

課件展示多幅橋的照片,請學生仔細分析各種橋的造型特點,學生討論、總結。

教師歸納:有的橋是彎彎的,有的橋是平平的,有的橋上有孔,有的橋是靠柱子支撐起來的,有的橋上還有花紋。

引導學生觀察照片上的橋,分析一般的橋由哪幾部分組成。

橋座、橋面和欄杆。

我們在用泥來做橋時可以在這幾方面用什麼手法加以變化與裝飾?

活動三:

教師示範一座橋的做法:

*設計出橋的外形。

*根據設計從橋的底座開始做起。

有兩種做法:

1。在厚泥板上切割、掏形、雕刻。

*用切割厚泥板的方法造型。在厚泥板上切割出橋的大體外形。

*利用不同的泥塑工具在橋體上掏出橋洞、橋樑等。

*小心的掏出橋面,用硬紙板捲成方筒作支撐,並在兩面的欄杆上雕上花。

2。堆砌組合法

*分別堆砌橋的底座、橋柱、橋面、欄杆

*將這幾部分用泥漿連接起來。將報紙團成不同的形狀作支撐。

*用泥條、泥球的組合進行裝飾。

活動四:

啟發學生思考:你們小組打算做一座什麼樣的橋?它是什麼形狀的?打算如何裝飾?也可以做未來的橋,小型的立交橋等。

分組合作一座可以稱之為一道風景的橋。

教師在指導中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精心製作,尤其在裝飾方面可以利用多種泥條、泥球的組合進行獨特的裝飾。

活動五:

“這道風景最美麗”作業展示。各組派代表裝扮成導遊員,向大家介紹自己組製作的橋。而別的組的學生扮成遊客來遊覽、提問。

札記:

青島歷史太短,市區的橋多是立交橋、過街天橋,塔也只有湛山寺的寶塔。為了使教學效果豐富,我從網上找到了南方城市的橋和塔的圖片製成了幻燈片,啟發學生在欣賞中找出他們在設計上的巧妙及各自具有的不同的美感。再繪畫和製作時,學生的作業很有創意,敢於大膽突破。所以教學資源是老師們準備出來的,不是等、靠、要來的。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4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設計的門、窗、牆的風格多姿多彩、千變萬化。本課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用自己喜愛的表現形式進行表現,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並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門、窗、牆不斷接觸的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瞭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門、窗、牆的風格。

操作目標通過參觀、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牆。

情意目標通過參觀、欣賞各種風格的門、窗、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美熬,運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牆。

教學難點學生繪畫表現角度的多種多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鋼筆、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鋼筆、生活用品、關於門、窗、牆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參觀與體驗

1、走出教室寫生之前,讓學生欣賞書本上的主題圖片和部分師生畫的門、窗、牆的寫生作品或有關主題的影視片段。

2、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最古老的門、窗、牆,觀察它的外形,介紹它的歷史。

3、學生説一説自己所瞭解的有關這個門、窗、牆的過去、現在或與之相關的人文軼事。

二、調查與寫生

1、學生分組繼續參觀附近較有特色的門、窗、牆,向附近的老人打聽一下它們的建造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

2、教師在現場做適當的寫生示範,示範作品可在寫生中讓學生相互傳閲。

3、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歡門、窗、牆,並進行寫生,寫生完後,在它的旁邊寫上調查記錄。

三、展示與

教師把學生的寫生作品貼在一扇大門上進行評析。

學生介紹自己的寫生作品,並讀一讀自己的記錄,向夥伴們介紹有關這個作品的故事。

分組互相評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評出最佳寫生獎、最佳記錄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門、窗、牆的圖片製作成的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生活申·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

教學思路

一、交流與認識

師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

説一説這些門、窗、牆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二、欣賞與感受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江南民居的門、窗、牆,雲南黎族寨門,古代的門、窗、牆,國外的門、窗、牆,瞭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他們所設計的門、窗、牆風格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學生找己最喜歡的門、窗、牆,説己喜歡它的原因。

三、討論與繪製

1、教師播放課件,出現一系列的城市或農村的未完工的建築,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這些建築中的門、窗、牆。

2、學生用筆簡單勾勒自己所設計的門、窗、牆的草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

3、師生共同交流這些草圖,最後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製。其中,教師做適當的示範。

四、展示與評析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門、窗、牆貼在黑板上,主動上台介紹自己的設汁意圖,設計方法。其他學生設計的優點,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課中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其聽取別人的建議後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選出最佳設計獎,授予小小設汁師的稱號。

六、教後記: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和前兩課的《老房子》、《門、窗、牆》以及後一課《漂亮的房間》,共同組成的一個單元,屬設計應用學門領域。房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類為自己創造的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環境。我們的學生生活於其中,要能初步認識房子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在為設計創作儲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的同時,瞭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風情及人們的物質和生活狀況。由於學生對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師在施教時,可做適當的課前鋪墊,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參觀攝影或寫生紀錄、利用各種媒體廣泛收集資料,進行鑑賞、分析、對比。鏈接好本單元課程,讓學生更多瞭解各種房屋的門、窗、牆、屋頂及老房子式樣,感悟各式房子的藝術魅力,從而創作己喜歡的小房子。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欣賞不同風格的房子,瞭解其特徵、作用,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操作目標運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方法,設計製作小房子。

情感目標通過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創造力、實踐能力和合作。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利用綜合材料的各自特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設計製作小房子。

教學難點作品構思新穎、造型有趣,綜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視頻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學生準備收集建築圖片資料,彩色卡紙,廢舊材料,膠水,剪刀等。

五、教學過程:

一、交流與瞭解

1、課前佈置學生調查,觀察本地建築,或帶領學生參觀當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2、師生共同欣賞、交流大家圖片資料以及課本的欣賞圖片。

3、欣賞中外優秀的建築圖片,簡要介紹房子的文化背景,重點聯繫上節課內容講解門、窗、牆以及屋頂在風格上要和諧統一。

二、認識和發現

教師用彩色卡紙演示一種小房子的製作方法,要求學生學會觀察老師用了哪些製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嗎?

三、感受與體驗

1、教師拿出幾件廢舊材料,演示製作一座小房子,提問:你更喜歡哪一種材料製作的小房子?為什麼?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廢舊材料進行觀察聯想,從材料的顏色,形狀,質感着眼,問你認為這些材料適合做什麼樣的房子,鼓勵學生任媒材和造型設汁之間多作聯想,感受各種媒材的特性。

四、嘗試與練習

學生嘗試把自己的材料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小房子。

五、遊戲與

以小組合作為單位,舉行房地產開發洽談會,每個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做開發商,介紹本公司的設計和造型特色及居住功能,全班同學當顧客去選購。要闡明購買理由,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將學習巧妙地融人遊戲之中,大家通過參觀、欣賞、交流,一起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六、教後記: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6

學習目標:

1、學習“好書推介”設計、課程圖標設計組合與應用、隊角佈置設計與製作的方法,瞭解班隊活動角的設計、製作與佈置的各種方式及表現形式。

2、訓練發散性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能力。

3、增強集體合作意識和參與班級活動的自信心,養成有序地進行設計與製作的工作態度。

學習重點:

書籍封面設計的淺顯知識,好書推介的策劃與設計方法

學習難點:

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字謎

師:”棒球跳上兩台階”打一個字,你們猜到了嗎?(書)

小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名言都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2、在我們的教室裏也有一個這樣的空間,那就是圖書角。你會用什麼形式來佈置班級的圖書角呢?然後看其他班的同學是怎麼做的。

小結:今天我們就一起做做好書推介,來美化我們教室的一角。揭題板題:美化教室一角活動——好書推介

二、探討方法

1、引導賞析

觀察教材上的好書推介圖書角,説一説,是用什麼方式來做好書推介的呢?(書籍的封面是採用臨摹的方法畫下來、推介書的一段話,宣傳標題)

小結:由書籍封面、簡介文字、宣傳性標題等幾個要素就組成了好書推介的版試圖。

2、嘗試與指導

3、嘗試設計好書推介的版試圖

4、學生互評,教師指導修改。

小結:一本書是否吸引讀者在於它的版面設計,佈局大小,藝術性的表現形式能使作品更加出彩。

5、範式分析

師示範《十萬個為什麼》的版式設計

強調先草擬佈局三個版塊,其中書籍封面排版時佔用版面需較大,且臨摹性較強:

宣傳標題的字形需誇張,醒目,用色需大膽,鮮豔。

簡介文字要簡潔、突出書的特點。(師示範排版設計及1、2個藝術字體,其他需準備好完成稿)

三、深入探究

1、構思出與老師不同的排版設計,説一説你的想法。小結:巧妙地排版和極具個性化的創新能讓你的作品更加新穎。

2、請選擇出有問題的好書推介版式設計圖,談一談你的想法。小結:排版需相互區別;宣傳標題的美術字需比簡介文字大。

3、創作表現

提出活動:將你喜歡的一本好書的封面臨摹下來,併為這本書寫一段推介文字。學生作業,教室行間巡視

4、展示評價

自評作業:誰願意來推介自己的好書版式圖?

師生互評:你最喜歡誰設計的好書推介版式圖?那些版式圖最具有藝術性?

四、總結拓展

除了用好書推介的版式圖來美化教室外,我們還可以“愛護環境為主題設計版式圖,讓我們共同來美化心靈、美化生活。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7

一、教材分析:紙版畫是凸版畫的一種,是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畫種,它利用最簡便的材料(各種紙張)和工具(剪刀),剪貼成具有一定高低層次的版面,通過拓印可以獲得多份相同的紙版畫作品,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製作過程較為簡便,動手又動腦,對中學生創造型思維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通過教師的講解,複習鞏固有關美術課堂教學中學過的有關紙版畫基本知識和技法,啟發和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紙版畫的造型規律,熟悉紙版畫的幾種常用技法,開拓思維,充分發揮紙張的形態特徵,製作出較好的紙版畫作品。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是感受紙版畫的藝術美;難點是認識和掌握紙版畫的造型規律和各種常用技法。

四、教具與學具準備:教具:示範作品、投影儀等;學具:學具盒(剪刀、膠水、黑色顏料)紙材等。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這節美術課的學習內容是黑白紙版畫。

(板書,黑白紙版畫製作)

我們在上一節美術課上已經學習了有關紙版畫製作方法和有關製作技法。紙版畫製作的工具,材料簡便,各種質地、各種厚薄的紙張都可以用,工具也以剪刀為主,通過剪貼、撕貼就可以印製版畫,效果也很好,同學們興趣很濃,大多數同學都很好地掌握了紙版畫的製作方法,並且課後都能完成一幅質量較高的作業。

(出示部分學生美術作業,利用投影儀打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重點與難點)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哪位同學告訴老師,我們學習的紙版畫的最基本技法是什麼?

(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回答問題)

生:紙版畫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貼法”。

師:對,紙版畫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貼法,是用紙版剪下物體各部分的外形後,再進行疊貼或平貼,使版畫產生凹凸不平的層次而成為可以印製的底版。

(板書:拼貼法)

譬如製作一棵大樹的圖樣,要做成紙版面,就應該先畫出稿樣,再剪出樹幹、樹枝、樹葉,再拼貼起來拓印就可以了。

(利用投影儀出示圖例)

同學們想一想,這樣拼貼後的版面是靠什麼來表現物體的輪廓線的?

(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生:靠……

師:同學們,由於紙版拼貼後就有了高低層次,樹葉和樹枝部分拓印時就分開了,紙版畫主要就是用這種方法來造型的,由於剪貼或撕貼出來的大多是面狀的,簡潔明快,黑白灰分明,輪廓線有虛有實,具有紙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對學生回答給予評價,並講出其中的一些道理)

教師再次強調製作步驟與技法,指出黑白紙版畫造型方式力求概括、提煉,但要畫出應有的體積和空間的聯繫。

六、佈置課堂作業:

用黑白效果製作一幅風景紙版畫。

要求:構圖中黑白灰組合合理,或有簡潔的顏色關係。

七、課堂輔導:

輔導時應注意方法,要多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在製作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八、課後小結:

總結課堂上所學內容,鞏固新課,指出應注意的有關“通病”,佈置下節課學具準備工作,並作簡單預習。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三年級上冊實驗教科書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針,以教育部制定並頒發《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主要依據,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3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6課,分為6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3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佔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容外,其餘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

本冊教材新增了很多國內國外優秀的美術作品,儘管沒有作為單獨的欣賞課來呈現,大多都是以案例的形式穿插在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中,注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在經過幾學期的學習已有一定的繪畫實踐經驗,對美術課興趣濃厚。但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可是教學內容有許多是紙工,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對學生衞生和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在實際情況中,我們美術教學設施和教學用的資料圖片不是很充分。手工課和欣賞課,需要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工具和材料的準備工作。以確保每一節美術課都

給學生帶來欣喜。

三、教學目標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6、圖案的設計(適度的誇張和概括),圖案具有美感。

7、繪畫及工藝作品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及藝術感染力。

8、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用多種的繪畫工具進行創作,描繪生活中的物體,學會在生活中觀察美術現象,並能變化形式的表達出來線條要求流暢,色彩豐富,構圖飽滿,造型大膽、誇張,生動活潑,富有一種童趣。

2、學習用廢舊材料、多種材質進行工藝製作,如卡紙、瓦楞紙、海綿紙、廢舊紙張綜合應用。

3、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及優秀兒童美術作品,並能學會用一些通用美術術語進行點評。

4、在對自然、人文的物件進行觀察描繪時,能運用以往的設計知識,有創意的綜合表達,並能完全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達到線條流暢,色彩鮮豔豐富,構圖飽滿,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以及創造性。

2、在工藝製作中,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識圖能力,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以及動腦創新能力,且學生能通過工具及材料的選擇,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如:節約紙張、合理運用各種工具。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表達能力,提高鑑賞美的能力,且能在生活中發現大自然的美,觀察動物的花紋,能感悟色彩、線條的變化和豐富。

4、通過中國民間玩具的學習,能熱愛民間美術這種形式,且能從中發現美術的元素。

五、教學措施

1、選擇適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從淺顯易學出發,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啟發、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選擇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通過評價活動,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9

課題:水墨遊戲——迷彩服

執教時間:3月17日——3月18日

一、教學目的:

1、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

2、學習幾種製作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3、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

三、教學難點: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解放軍戰士穿的迷彩服嗎?出示迷彩服的圖片,觀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圖案。許多動物為了保護自己,經過長期的進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圍環境接近的圖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賞各種有斑紋的動物圖片。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對嗎?

2、欣賞課本上有斑紋的動物圖片。説説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麼?

3、學習幾種製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

⑴運用點、線、面畫動物身上的斑紋。

⑵用紙蘸顏料印動物身上的斑紋。

⑶用紙對摺,一半塗畫你喜歡的幾種顏色或花斑,另一半鏤刻出動物的外形,然後把紙合上,製作完成。

請同學們動動腦筋,還有其它的什麼製作方法。(老師出示利用各種材料拼貼的斑紋圖片)

4、選擇一種方法為你喜愛的動物設計一件迷彩服,和它們一同去參加動物聯歡會。

札記:

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豐富,有些孩子甚至用字母、標點符號為動物們來裝飾“迷彩服”,還有的用指頭印紋、用小印章蓋……總之作業形式多種多樣。下課時我由衷地讚揚學生們:“孩子們,你們真棒!”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大是這個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許高矮、胖瘦、職業、年齡不同,也或許民族、國籍等有差異,他們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羣,是可愛的人類。本課通過讓學生回憶、觀察、表現,使他們更深刻地瞭解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從而更加熱愛生活,關愛人類。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各式各樣的人羣,掌握他們的外形特徵,能自如地表現形形色色的人。

(2)操作目標:能用繪畫或者手工製作的形式自如地表現各式各樣的人。

(3)情意目標:通過學習,對人類有廣博的愛心,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更多的瞭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各式人羣的特點,抓住人的外形特徵以及人的動作特徵。

教學難點:造型時充分表現形形色色的人羣,用各種材質巧妙地造型。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張大鉛畫紙、水彩筆、剪刀、雙面膠等。

學生準備:雙面膠、水彩筆、作業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説一説:

先組織教學,穩定學生上課的情緒。

在國慶節或者是一些特殊的節日,在大街上我們會看到許許多多的人,人們穿着鮮豔的服裝,興高采烈地購物、遊玩,你會用怎樣的詞語來形容這些人羣?

我們的世界就是有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羣組成的。

(2)欣賞:

我們來看看在我們身邊經常出現的各種各樣的人。

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不同類型的人,激發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

(3)畫一畫:

請一個小朋友躺在大鉛畫紙上,畫出他(她)的外形,掛在黑板上。

教師:這是一個巨人,你能畫出平時所見到的有趣的人嗎?讓我們來組成一個有趣的小人國,讓他們全部生活在這個巨人的身體裏面。

學生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形形色色的人。(也可用一些有色卡紙。)

(4)貼一貼:

把畫出來的人剪出來,貼在巨人的身體裏,可以把畫的人物剪下來,將腳或腳下多留的一塊紙,向前或後折一下,粘貼於巨人身體之中;也可以在人物的反面中間,粘上摺紙,貼在巨人身上,這樣的人物更有一種立體的感覺;還可以在裏面自由地畫上一些建築或植物等。

(5)展評:

讓學生欣賞、講評形形色色的人,充分體驗集體合作帶來的快樂。

第二課時

(1)找一找:

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有特徵的人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是誰?你是怎麼猜出的?他們的特徵是什麼?(可以用漫畫雜誌上的明星頭像等。)

再找一找班級裏臉部有明顯特徵的同學,你能説出他們的特徵嗎?

學生討論,交流。

(2)表現(繪畫或陶土):

我們能不能用手工的形式來製作一個人物(材料可以是陶土、泥工、也可以是麪糰等,也可以加上各種綜合材料的輔助),可以抓住人物的面部進行刻畫,也可以突出他們的動作,也可以是人物的有趣外形或服飾。

(3)評一評:

對有新意的作品進行展示,激發學生思維的擴展。

(4)欣賞(如:無錫的小泥人等)

欣賞無錫的小泥人,感受他們的誇張變形和稚趣。再欣賞意大利畫家莫迪利阿尼的作品,他的人物造型,鵝蛋型的臉,長長的略帶傾斜的脖子,長長的鼻子等。這些都是藝術家在捕捉人物時,抓住了他們的特徵,並加以概括製作成的。我們在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時,也要善於抓住人物的特點。

(5)展評:

讓學生自由地欣賞各自的作品,最後放置於一塊展板上,也可以是講台上,讓學生欣賞別人作品的同時,反思自己的作品,並通過集體的展示,領略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世界之所以豐富,就是擁有了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呀!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1

知識與能力:學習課程圖標設計與組合應用。

學習目標:學習製作課程表。 對課程圖標與組合的設計。

重點、難點:訓練發散性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訓練發散性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集體合作意識和參與班級活動的自信心,養成有序地進行設計與製作的工作態度。 學習製作課程表。 對課程圖標與組合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兩張課程表(一張文字表現的普通課程表;一張用圖表呈現的課程表)你更喜歡哪一張?為什麼?

2、小結:實用、美觀又個性十足的課程表是大家所喜愛的。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製作一張具有特色的班級課程表。揭示課題:美化教室一角 ——課程表圖標設計 二:探討方法

1、認知應用

(1)出示五線譜、音符、字母、符號。看到它們你會想到什麼課程?(音樂課、 數學課、英語課) 小結:字母符號是一些課程所特有的的,可用這些元素來體現課程特點。

(2)想一想,音樂課除了用音符表示,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樂器,這是學 習工具)

(3)還有哪些課程能用學具表示?(美術課、信息課、科學課、體育課)

2、欣賞比較 觀察三幅圖標設計,你認為圖例中哪一個最合適作為美術課的圖標?為什麼? (第三幅) 第一幅內容多,且複雜。 第二副外形散,不精美。

小結:課程圖標設計,用最節約的圖案表明課程的特徵是最好的。

3、嘗試訓練 任選一門課程,嘗試畫出這門課程圖標的草圖。 (1)學生上台繪製草圖, (2)師生互評,指導與適當調整,符合圖形簡潔、平面化要求。

4、深入探究 出示打球的活動場景, 你能想到什麼課程表?怎麼把這些場景用簡潔的圖形表現 出來?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熟悉而喜歡的動物。本課是讓學生用傳統的水墨來表現這個主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過畫材料,也從第9、10課中瞭解了鳥的有關知識。讓學生用傳統的水墨工具畫自己喜歡的鳥,主要是讓學生感知水墨畫的美感,體驗水墨的獨特性、豐富性以及暈化的偶然性。本課教材選取了兩位著名畫家陳子莊、朱聾的作品各一幅,引導學生欣賞畫家們用不同的水墨風格表現的鳥,學會用水墨的點、線、面表現鳥。在本課教學中主要以培養學生學習畫的樂趣為主,不要過分強調用筆、用墨的技巧。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國畫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畫獨特的美。

2、操作目標:學習用水墨的點、線、面以及墨色的濃淡變化進行鳥的動態造型,體驗筆墨的趣味。

3、情意目標:培養學生對水墨畫的審美情趣以及對祖國傳統國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用濃淡不同的點、線、面來表現自己喜歡的鳥。

2、教學難點: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應用與要表現的形象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毛筆、墨汁、宣紙、調色盒、囤畫顏料、水懷,水墨畫馬圖片。

2、學生準備:毛筆、墨汁、宣紙、調色盒、國畫顏料、水杯。

五、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認識畫工具及其相應作用,為本節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遊戲與導人:

(1)教師拿出一張宣紙,請兩位學生上來隨意點兩點,教師在學生點的基礎上略加修飾,添加上鳥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兩隻有趣的小鳥。一隻正面,一隻側面。

(2)教師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水墨畫鳥。

3、欣賞與感受:

(1)欣賞一些知名畫家的水墨畫鳥作品,找一找他們的`用墨有什麼不同之處?從而瞭解水墨畫中點、線、面的合理應用。

(2)欣賞同齡人的水墨畫鳥,體會鳥的不同的形態特徵,感受水墨的不同韻味。

(3)教師示範筆墨的濃淡、乾濕變化,學生同桌之間互相嘗試,在嘗試中教師簡單介紹、示範破墨法:濃破淡,淡破濃。

4、實踐與體驗:

(1)學生根據自己寫生的鳥或根據資料、照片,大膽用水墨進行表現。

(2)教師巡視,讓學生注意筆墨的輕重,用墨的乾濕、濃淡,最後形成自己較為獨特的水墨表現方法。

5、展評與拓展:

學生將作業貼於教師設計的展板"鳥的世界"中,讓學生自己評析小組評析、集體評析。對於水墨表現較好的學生作品,教師要給予肯定。適時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

6、佈置課外作業:

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後仔細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家禽或家禽圖片,嘗試用水墨進行表現。

7、收拾與:

學生動手收拾作畫工具及課桌,保持良好的教室環境。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可利用的錫紙材料。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運用身邊的各種工具將錫紙加工成立體變化的浮雕。

3、通過製作,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創新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在製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和再造能力。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運用各種工具將錫紙加工成立體變化的浮雕。

教具學具:圖片、錫紙、廢舊電線、泡沫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很獨特的畫,睜大你們的眼睛,發現了什麼?(出示圖片)2、它與我們畫的畫有什麼不同?3、你猜猜它是用什麼方法加工完成的?

---平面作品與浮雕作品不同的特點。

三、講授新課::

(1)探索浮雕(出示浮雕作品)a、這些作品表現了什麼內容?

b、仔細觀察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現方法?

(2)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材料,你有什麼方法能讓它有凹凸感?

(3)面對這些閃閃發亮的錫紙你認為可以打算用它來製作什麼形象?

(4)作品欣賞

(5)錫紙與我們平時的紙有什麼不同?

四、學生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展示評價

六、課後拓展:

今天我們嘗試了錫紙製作的浮雕,其實製作浮雕的材料有很多種,觀察你的身邊,有沒有可以用來製作的材料,並可以嘗試着做一做。

教學後記:

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物,引導學生合理運用各種材料。有些學生找不到錫紙,可以利用身邊有的東西,如煙盒中的錫紙,報紙或其他硬一點的紙。在練習中要多鼓勵學生,畢竟這是他們的第一次接觸此類創作。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瞭解裝飾畫的基本特點及其模板的主要功能。應會: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利用電腦軟件多種模板組織畫面並搭配出自己滿意的色彩效果。

2、培養學生運用電腦繪畫的能力。

3、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如何讓學生理解合理運用不同的模板組合畫面的重要性。

難點:在教學中如何克服電腦軟件每次只允許選中一個合適的模板進行着色和添加,從而對把握畫面的整體性產生的不利影響。

教學過程:

一、欣賞:教師拿來幾幅普通的繪畫作品和幾幅電腦美術作品請學生觀察一下。

提問:你能感覺出這些繪畫作品的差別嗎?這些漂亮的電腦繪畫作品是怎麼畫出來的呢?

二、出示課題。

三、教授新課:

1、教師解釋:什麼是模板?模板就是模型樣板的意思。在模板庫中以輪廓線的方式預製有各種幾何圖形、自然圖形、標誌符號等。他們可以直接調出使用。

2、學生構思作品的內容。

教師:向學生提出要求:確定自己的創作內容,用剪影式的方法在電腦中或紙上勾畫出草稿。

3、相關技能技巧的學習。

教師:瀏覽並講解電腦美術軟件中各種模板的樣式、特色和使用方法。特別介紹模板造型的靈活運用。

4、感受和認識相關美術作品。

教師:介紹並欣賞拼貼畫、裝飾畫作品的特點,啟發學生大膽獨特的想象。(出示作品)

5、創作作品。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意,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創作。

6、教學評價:分組或全班欣賞作品,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評論作品,教師給以適當的總結。

18、變垃圾為寶

教學目標:

1、利用生活中的廢舊垃圾物品,對其進行設計、包裝、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從動手製作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團隊合作的精神,明白變廢為寶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質、量。

3、瞭解垃圾的污染,啟發學生如何來改善生活環境,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能根據製作要求選取種類廢品,關對廢品材料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為一種垃圾處理的機器,並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來完成作品。

教學難點:

把握機器的的造型,合理選用材料,能處理好細節問題。

教具準備:

師:廢舊物品、範作、工具等。

生:廢舊物品、剪刀、雙面膠、彩紙、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2、提醒學生收集到的廢舊物品要洗乾淨了再帶來,在製作時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啟發導入新課

與學生聊聊關於垃圾的話題,主要是廢品回收。把學生的興趣拉到垃圾如何處理的路子上來。引起他們的興趣。

板書: 18、變垃圾為寶

三、講授新課:

1、師:説説垃圾的形成與垃圾帶給人們的影響。自然而然地把話題引到垃圾處理的問題上來。

2、出示教師範作,告訴學生你做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垃圾處理器,有些什麼功能。讓學生想想還能不能改進一點,並把範作拆開,讓學生了解到是用些什麼材料,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3、要求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選擇現有的材料完成一個功能先進的垃圾處理器。

4、讓學生説説哪些廢舊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回收廢紙,生產好紙;

回收廢金屬,製造飛機;

回收廢玻璃,再造玻璃;

回收廢塑料,回煉燃油;

回收廢電池,提取有用金屬。

5、説説分類回收的好處,要求學生設計創作的垃圾處理器也能分類回收物品。

6、佈置作業:設計製作一個垃圾處理器。

7、音樂、教師巡迴輔導。再次提醒學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項。

8、作業展示:集中展示,以講台為展台,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進行學生互評,大家互相欣賞,表揚優秀作品。

四、課堂小結:

五、課後延伸:

談談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廢品的回收。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立體畫面以及浮雕的藝術特點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運用身邊的彩泥作為材料,將其加工成立體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並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通過彩泥來塑型,進行浮雕的創作。

教學策略:

本課選擇了立體畫面作為教學內容,適合於三年級學生從低年級“平面表現”向高年級“立體表現”過渡期間的身心特點。紙張的立體造型,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接觸,對於浮雕,因為我校有開設仿酥油花的黏土校本課程,所以學生對此也有一些瞭解,因此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在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創作出美觀、有創意的立體作品。

課堂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嘗試發現──欣賞探究──分析演示──欣賞提升──聯想創作”幾個教學環節,通過嘗試、探究、分析等環節,引導學生學習製作立體畫面的要點和製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出示兩件作品,繪畫和立體作品,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教師小結,引出浮雕極其特點,並引出課題——《立體的畫面》。

4、出示課件圖片——浮雕的作品《九龍壁》等請學生欣賞,結合生活中的立體畫面,請學生説説立體的畫面怎樣製作?師生共同交流方法。

二、知識新授

1、剪切法

2、摺疊法

3、捲曲法

4、雕刻法

5、捏塑法(今天重點學習此種方法)

6、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這種立體的畫面創作呢?師生共同欣賞這些方法制作的作品,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

7、教師演示捏塑法:

(1)出示彩泥,紙盤,白膠等工具,這些東西你們都帶齊了嗎?這節課晁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一起用這些材料製作一張立體的畫面吧?(2)

教師演示製作步驟:(投影演示)

在紙盤上繪製出你想做畫面的草圖。(注意畫面要飽滿)

用揉,搓,壓等方法將彩泥做出需要的造型。(注意顏色的搭配)

用白膠拼貼在紙盤中,注意提醒孩子,要先帖遠處的,再貼近處的。

整理畫面,用工具壓出需要的花紋並裝飾花邊。(花邊可根據自己的畫面取捨)

三、學生實踐作業要求: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用揉,壓,捏,搓,粘等方法制作一副立體的紙盤畫面,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大膽表現,注意色彩的搭配。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展評教師組織學生展示優秀作品並簡單點評。(針對學生作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鼓勵創意好的作品)

請同學們説一説,你最喜歡哪一件作品,你的理由是什麼?教師小結。

五,課後拓展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材料製作立體的作品,教師出示其他材料的作品圖片,鼓勵孩子們勇敢嘗試。

六、收拾整理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好美術工具和材料。

七,教後反思視覺是最好的感知引導,一上課我就出示了兩件表達內容一樣,手法不同的作品,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抽象的立體造型的意義,經過講授和示範,他們也很快有了入手點進行創作。小小的紙盤作品,手法簡單,效果卻很鮮明,很能激發學生的學積極性和想象力,這就開了個好頭。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當學生睜大了眼睛欣賞作品的時候,其實正是在開啟孩子們的想象、創造的慾望、挑戰未來的智慧,交給他們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不經意間,許多新奇的事物出現在面前,熱帶魚、荷花、蛋糕,大樹,房屋,瓢蟲………,在自由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得到了充分的放鬆,在輕鬆愉悦的環境氛圍中不僅完成了預想的教學目標,還點燃了一些學生的創新思維。豐富多彩的作品造型是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最好肯定。課後拓展練習將進一步發揚學生的創新精神,激勵學生將創新思維運用到生活中,巧用紙張或是其他生活廢棄物,變廢為寶,創造新的藝術品,裝點我們周圍的環境,美化我們的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43ql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