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導學案:《過鬆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導學案:《過鬆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1.易錯字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導學案:《過鬆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賺(zuàn) 攔(lán)

2.詞語釋義

鬆源、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陽與餘江之間。

莫言:不要説。

賺得:騙得。

錯喜歡:空歡喜。

攔:阻攔。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南宋詩人。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被後人推為“南宋四大家”。楊萬里在詩歌創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詩風。他創造了新奇幽默的“誠齋體”,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誠齋集》等著作傳世。

【文題解説】

這個題目下有六首詩,這是其中第五首。鬆源、漆公店,在今江西陽與餘江之間。晨炊,早餐。意思是早上,路過鬆源這個地方,然後在漆公這個店裏做早飯。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的時候。詩人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後,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經鬆源時,見羣山環繞感慨不已,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説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詩的前半部分是議論,後半部分是描摹。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個具有簡單意義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惑。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當堂背誦。

2.領悟詩句含義,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1.反覆朗讀,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2.理解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

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生活的樂趣,激發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

【重點】

反覆誦讀,聯繫生活實際,想象詩歌描繪的環境,感受行人的心情。

【難點】

對詩歌所藴含的哲理的理解。

導入資料助讀通讀古詩欣賞詩歌課堂總結

導入一:激趣型

[設計意圖] 通過複習激發興趣,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很多飽含哲理的詩句,你記憶最深刻的是哪句呢?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並説出其中所飽含的哲理。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楊萬里的一首藴含哲理的詩。(板書《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導入二:關聯型

[設計意圖] 通過背誦楊萬里的相關詩歌,激起學生的崇拜之情,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

在小學,我們學過楊萬里的詩《小池》,(教師可引導學生背誦)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楊萬里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彷彿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裏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生動形象,詩情畫意,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一、資料助讀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閲讀詩歌之前,瞭解作者、作品的創作背景,有利於學生快速背誦,加深對文本的印象。

【課件出示關於作者和作品的情況,然後,教師指名朗讀詩歌,其他學生聽讀,加深印象。】

1.關於作者: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南宋詩人。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被後人推為“南宋四大家”。楊萬里在詩歌創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詩風。他創造了新奇幽默的“誠齋體”,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誠齋集》等著作傳世。

2.關於作品:詩的前半部分議論,後半部分為描摹,二者構成先果後因的內在聯繫,均滲透着詩人濃郁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正是通過這種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3.關於背景:這首詩作於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的時候。詩人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後,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經鬆源時,見羣山環繞感慨不已,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設計意圖] 此環節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訓練學生朗讀等內容,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認識,並較熟練地閲讀全文,為下面瞭解文意奠定基礎。

1.師範讀,學生跟讀、自由試讀,注意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1)正音:賺(zuàn) 攔(lán)

(2)釋詞:①鬆源、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陽與餘江之間。

②莫言:不要説。

③賺得:騙得。

④錯喜歡:空歡喜。

⑤攔:阻攔。

2.反覆誦讀,小組齊讀,分組讀。

3.指名學生讀,大家從以下方面評議:

a.停頓節奏,有無讀破。b.感情是否把握準確。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圍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

三、整體把握,感知古詩

[設計意圖] 此環節旨在通過引導學生感悟詩歌主旨,感悟詩歌的內容。

1.初步理解詩意。

自讀並理解詩意,然後兩人一組相互交流。

2.學生結合書下注釋,初步理解本詩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3.學生自由散讀,初步把詩譯成較通順的文字。

(譯文:不要説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遊山的人空歡喜一場。當你進入到萬重山的圍子裏以後,一座山讓你經過,另一座山馬上將你阻攔。)

4.學生髮言,講述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鼓勵學生多種理解,不做深入點評)

5.賞析、討論、探究(分小組合作交流)。

(1)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字詞圈出來,細細品一品,説説其中的妙處。(先讓學生小組討論,而後教師明確)

(2)歸納:詩的前半部為議論,後半部為描摹,二者構成先果後因的內在聯繫,均滲透着詩人濃郁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正是通過這種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本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

6.誦讀探究。

讓學生用散文的語言講述。

(學生交流感受和見解,並互相補充,教師予以指導)

四、理解詩意,賞析詩歌

[設計意圖] 通過聯繫背景,使學生感悟諷喻的力量。

1.讀詩句,品味語言(先讓學生小組討論,而後教師予以指導)。

〔明確〕 這首詩的首句看似平常,卻極富深意。“莫言”二字既是自誡也是誡人,表達了對那種認定下嶺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下嶺便無難”正是從艱難攀登的上山過程,以及對所經歷艱難的種種感受中得到心理上的對比結果。“賺得行人錯喜歡”中一個“賺”字富於幽默風趣的意味。21世紀*教育網

2.這首詩中藴含着什麼哲理?(小組合作、探究)

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説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3.探究討論。

學生談談學習本課的感受(學生分小組討論)

〔明確〕 勝不驕,敗不餒。

4、學生質疑、交流。

讓學生提出針對本詩的問題或説出某些方面的疑問,教師給予明確指導和肯定。

五、課堂小結(學生討論並總結)

1.主題: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説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為哲理詩,然後就能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2.歸納寫法(學生討論歸納):

語言平易自然,雅俗共賞;風格幽默風趣。

六、課堂練習(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

1.通過環境描寫表現了人的心情與自然景色和諧相融的句子是哪兩句?

2.《過鬆源晨炊漆公店》中從登山、下山這一日常生活現象中總結出哲理的句子是哪一句?

根據自己對本詩主旨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篇讀後感。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文體定位--哲理詩

明寫--登山的感受

實談--人生哲理

鏈接一:《過鬆源晨炊漆公店》的賞析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説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詩的前半部分為議論,後半部分為描摹,二者構成先果後因的內在聯繫,均滲透着詩人濃郁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正是通過這種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地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全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

鏈接二:學生必背哲理詩

題西林壁

(宋)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觀書有感

(宋) 朱 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浪淘沙

(唐 劉禹錫

莫道饞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登飛來峯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遊山西村

(宋) 陸 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閲讀《過鬆源晨炊漆公店》詩,回答問題。

1.有人説第二句的“賺”字運用得精巧,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做簡要分析。

2.請你簡要談談閲讀這首詩的感受。

【答案與解析】

1.是的。“賺”字富於幽默的風趣。行人心目中下嶺的容易,與它實際上的艱難正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説“賺”-行人是被自己對下嶺的主觀想象騙了。詩人在這裏只點出而不説破,給讀者留下懸念。

2.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山區行路的感受,説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為一時一事的成功而驕傲。(意思對即可)21cnjy 

李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3gr7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