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謝靈運《登池上樓》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簡析

謝靈運《登池上樓》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簡析

【註釋】

謝靈運《登池上樓》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簡析

虯:傳説中一種有角的小龍。媚:自我欣賞。幽姿:優美的姿態。薄:迫近。怍:慚愧。進德:增進自己的德業,此指仕途上的進取。退耕:隱退耕作。徇祿:追求官爵俸祿。窮海:邊元的海濱,此指永嘉(今浙江温州)。З(ē):病。卧З,卧病在牀。衾:被子。昧:不明白。這句説因卧病而竟不知季節的變換。褰開:揭開帷幔。窺臨:近窗觀望。 聆:聽。嶇И(qīn):山勢高峻的樣子。初景:初春的陽光。 革:改變。 緒風:冬季殘留下來的寒風。新陽:新春。故陰:已過去的冬季。變鳴禽:鳴叫的鳥兒變換着種類。祁祁:眾多的樣子。 豳歌:指 《詩經豳風七月》,其中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的詩句。萋萋:草的樣子。楚吟:指《楚辭招隱士》,其中有“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索居:獨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時間長久。離羣:離開朋友。處心:安心。持操:保持自己高尚的節操。 豈獨 古:難道只有古人能做到。無悶:沒有。 指隱士不為世俗易其 志,不求成名, 避世而無所煩悶。 出自《易經乾卦》。徵:驗,得到證實。

【鑑賞】

晉初,政局混亂,文人常借歌詠山水寄託超脱塵世的情志,這首詩即體現了這種創作傾向。詩的前六句以三組對比來傾訴詩人矛盾的性情。“潛虯”,“棲川”,“退耕”象徵他歸隱田園,怡然自樂的心願, “飛鴻”,“薄霄”,“進德”則象徵其人生的報負。三組對比連用。由裏及外,層層推進,突出強調了詩人矛盾的心情。 其中第一句暗用《易經乾卦》和《漸卦》中潛龍與飛鴻的意象, 類似於比興手法。

“徇祿及窮海”一句交待了此詩寫作的背景,與後文抒情作鋪墊。接下來“衾枕昧節候”八句描繪了詩人眼中的春景。這八句對仗工整,視線由裏及外,由遠及近,由高及低,揉和聽看感官的感受,寫出了動與靜、聲與色,明與暗,冷與暖的各種對比,是一幅生動的早春的圖景。傳世名句“池塘生春草, 園柳變鳴禽”自然渾成,清新可愛。“生”字似信手拈來,傳神地寫出了春天的特徵,因而這一句常用來引證謝詩的風格。最後六句抒發了詩人慾遁世離塵又徘徊不決的苦悶,情調低沉哀傷。雖然結句勉勵之志尚在,然而這種遁世無悶的人生哲學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全詩層次分明,描寫工細,然而不免有人工雕鑿之感。他旨在從外物遠累的角落尋求自我解脱,然而,由於過分逼真地再現自然,反面失去了山水之樂,終不似陶詩之自然天成。

第二課時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一)導語

謝眺,出身貴族,他的經歷、思想以致創作方法都與謝靈運有許多類似之處,又與謝靈運同族,故稱“小謝”。他是山水詩的代表作家之一,擺脱了玄言詩的影響。詩歌對自然景色描寫細緻、生動,風格秀麗、清新。與詩人沈約開創的“永明體”對五言詩的格律化影響很大。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代表作《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二)檢查預習

1、字詞檢查 2、解釋字

(三)點擊詩人

謝眺 (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據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眺家世既貴,少又好學,為南齊藩王所重。初為太尉豫章王蕭嶷行參軍,遷隨王蕭子隆東中郎府,轉王儉衞軍東閣祭酒,後為隨王鎮西功曹,轉文學。永明九年(491),隨王為荊州刺史,/"親府州事/",謝眺也跟着到了荊州,/"以文才尤被賞愛/"。後調還京都,任新安王中軍記室,兼尚書殿中郎,又為驃騎諮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又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後遷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眺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

(四)補充註釋:

【註釋】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還望:回頭眺望。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2、灞涘望長安:借用漢末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詩意。灞,水名,源出陝西藍田,流經長安城東。河陽視京縣:借用西晉詩人潘岳《河陽縣詩》“引領望京室” 詩意。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夢縣西。京縣:指西晉都城洛陽。兩句意為:我懷着眷戀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頭眺望都城建康。

3、麗:使動用法,這裏有“照射使……色彩絢麗”的意思。飛甍:上翹如飛翼的屋脊。甍:屋脊。參差:高下不齊的樣子。兩句意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築色彩絢麗,高高低低都能望見。

4、綺:有花紋的絲織品,錦緞。澄江:清澈的江水。練:潔白的綢子。兩句意為: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一匹白練。

5、喧鳥覆春洲:形容鳥兒眾多。覆:蓋。雜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6、方:將。滯淫:久留。淹留。懷:想念。

7、佳期:指歸來的日期。悵:惆悵。霰:雪珠。兩句意為:分別了,想到何日才能回來,不由得令人惆悵悲傷,留下雪珠般的眼淚。

8、鬒:黑髮。變:這裏指變白。兩句意為:懷着望鄉之情的人,又有誰能不白了頭髮呢?

補充註釋:1. 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長江南岸。還望:回頭眺望。這首詩是寫登三山時所見的美景何遙望京邑引起的思鄉之情。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長江南岸。

2. 灞:灞水,源出陝西藍田縣,流經長安。涘:河岸。這句化用了王粲《七哀詩》中/"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一句。

3. 河陽:縣名,故址在今河南孟縣西,離洛陽很近。京縣:這裏指洛陽。潘岳《河陽縣》中有/"引領望京室/"。這兩句用王粲望長安、潘岳望洛陽,比喻自己還望京邑金陵的情景。

4. 白日:明亮的日光。麗:附着。飛甍:飛聳的屋檐。

5.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這兩句是説日光照在飛聳的屋檐上,屋檐高高低低,歷歷在目。

6. 綺:錦緞。

7. 靜:或作/"淨/"。練:白色的綢子。這兩句是説天空中的餘霞鋪散開來像一片錦緞,澄澈的江水靜靜流動如一條白練。

8. 覆:蓋。覆春洲:覆蓋了春日的小洲,形容鳥兒之多。

9. 英:花。甸:郊野。

10. 方:將要。滯淫:淹留,久留。這句是説離開了京邑將要在外鄉長久的滯留。

11. 懷哉:猶言/"想念啊/"。罷:停止。這句是説懷念故鄉的憂傷使詩人停止了歡宴遊樂。

12. 佳期:指回歸的日期。何許:何時。這句是説惆悵歸期無定。

13. 霰:小雪粒。

14. 鬒(音枕):黑髮。這兩句是説懷着思鄉之情,誰能不生白髮呢?

【導讀】

這是謝朓的名作。詩寫詩人即將離開京邑(建康)時,登上三山,望見京邑春色滿目,引起離悲別恨滿懷。京邑景色越美,越能勾留住詩人離去的腳步,所以,此詩中的景色描寫已經能和情感抒發融為一體。

此詩描寫春日暮景,色彩鮮明,又極其洗練流麗。其“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想象奇妙,精警工麗,韻致悠揚,是歷來被人稱頌的名句。李白曾讚美道:“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口令》)

①本詩作於建武二年(495)作者離京城外任宣城太守途中,寫登上三山時回望京城和大江的美景而引發的鄉國愁思。寫景視野開闊,絢麗多姿。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上有三峯。京邑,京城建康。②灞涘(bàsì罷四):灞水之岸。灞,水名,在今陝西。涘,岸。王粲離長安赴荊州避亂時,作《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③"河陽"句:潘岳任河陽(在今河南)縣令時,作《河陽詩》:"引領望京室。"京縣,指洛陽。以上兩句借王、潘二人望京以自況。④麗:使絢麗。飛甍(méng蒙):凌空如飛的屋檐。⑤參差:錯落不齊。⑥綺:有美麗花紋的絲織品。⑦練:白絹。⑧覆:遮蓋。春洲:春天江中的小洲。⑨雜英:各種花卉。甸:郊野。⑩方:將。滯淫:停留。(11)懷哉:《詩經王風揚之水》:"懷哉懷哉!曷月予旋歸哉!"懷,想念。罷:止。(12)佳期:指回鄉日期。詩人出生於建康,故視京都為故鄉。悵:惆悵。何許:如何。指不知有多少。(13)霰:小雪粒。(14)鬒(zhěn診):黑髮。

(五)理清詩歌的結構

本詩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由開頭至“雜英滿芳甸”,寫登山臨江春晚美景。

第二部分:由“去矣方滯淫”至最後,寫遙望京都的故鄉情思。

【評析】詩人傍晚時分登上高山遙望長安,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觀其中以“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句為最工,通過“綺”、“練”兩個字,形象的道出了晚霞五彩繽紛的美妙景象和澄江的曲折及流水的清澈,“練”用在這裏是再貼切不過的了。通過對比,一個是天上的雲彩,一個是地上的小河,一個五彩斑斕,一個猶如白練,真是景色美妙絕倫。更兼小鳥在小洲上鳴叫,落花鋪滿了小甸。如此美景詩人怎忍離去,不知何日能再故地重遊。同時更引出詩人的思鄉之情。

(六) 思想內容賞析

【品評】這首詩寫登山臨江所見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遙望京師而引起的故鄉之思。詩歌的前八句寫他登山所望見的景色。其中“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用“餘”、“散”、“澄”、“靜”等宇把黃昏天空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氣生動地傳寫出來,真有思侔造化之妙。然後詩人把眼光落到那花草繁茂的郊外:“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詩人用“喧”和“覆”字寫出了日落時飛鳥紛紛投林的景色,而“雜”和“滿”字則寫出了羣芳怒放的情形。在詩人筆下,白日、飛甍、晚霞、江水、喧鳥、雜英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詩歌的後半部抒發詩人去國懷鄉的悵惘之情。歸期渺茫,日夜恩鄉,詩人的頭髮怎能不斑白呢?詩歌圍繞着“望”字着墨,章法嚴謹。詩歌對仗精工,講求聲津,與唐代律詩相近,所以後人説他“詩變有唐風

王仁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pkoq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