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勸學》翻譯(職業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彙集備課資料)

《勸學》翻譯(職業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彙集備課資料)

勸學》翻譯

《勸學》翻譯(職業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彙集備課資料)

君子説: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着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鋭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八隻腳,兩隻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一、通假字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暴,通“曝”)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zhi,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xing,通“窪”,資質,稟賦)

二、一詞多義

   (1)絕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終止)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以為妙絕(到了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2)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健)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有力的弓)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餘)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qiǎng,竭力,勉強)

     (3)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藉助、憑藉)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借)

        假有人焉,舉我言復於我,亦必疑其誑(如果、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不真,與“真”相對)

       (4)望    

吾嘗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適冬之望日前後(月圓之時,即農曆每月十五日)

      (5)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到)

      博聞強志(見聞、知識)

        不能稱前時之聞(聲譽、名聲)

三、重點字詞

(1)於    青,取之於藍。 ( 介詞,從)

         而青於藍  (介詞,比)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介詞,對,向)

(2)而   知明而行無過矣  (連詞,表並列關係)

         吾嘗終日而思矣  (連詞,表修飾關係)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連詞,錶轉折關係)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連詞,表順承關係)

 (3)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代詞,組成名詞性“者”字結構)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助詞,錶停頓,並提示下文要説的原因)

四、詞類活用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名詞作狀語,“日”表示動作的經常性: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名詞作狀語,“上”和“下”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五、文言句式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用否定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3、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直接把主語和謂語放在一起表示判斷)

 (2)介詞結構後置句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第一個“於藍”,表示動作“取”的處所。第二個“於藍”表示比較。“於”相當於“比”)

    ②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介詞結構“於水”,表示比較。“於”相當於“比”)

(3)定語後置句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形容詞“利…‘強”分別作“爪牙”“筋骨”的定語)

六、古今異義:

1、而絕江河    (江:長江/泛指一切江河)

2、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寄居存身/託付、把抽象思想感情放在具體人身或事物上。)

3、不積跬步(跨兩步為“步”/跨出一腳為“步”)

 《勸學》練習題

閲讀第一段,完成文後練習: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 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車柔〕使之然也。故木受 繩則直,金就礫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  選出加橫線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C  )

A、學不可以已                      停止

B、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合乎

C、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磨礪

D、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省察,反省

2、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D )

A、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B、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C、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D、金就礪則利

3、下列各組加橫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正確的一項( B )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4)則知明而行無過也

A、(1)(2)不同,(3)(4)相同 B、(1)(2)相同,(3)(4)不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4、請準確翻譯下列句子(6分)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比蓼藍更青;冰,是水所凝練成的,但比水更冷。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君子廣泛地學習並且每天對照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

閲讀第二段,完成文後練習: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足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5、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B )

A、吾嘗終日而思矣 B、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C、登高而招 D、順風而呼

6、下列加橫線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D )

A、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金就礪則利

C、蟹六跪而二螯

D、而聞者彰

7、選出加橫線字詞的用法和其他項用法不同的一項( A )

A、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D、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8、請準確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我曾經整天地思索,卻不如片刻學習的收穫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闊。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善於游泳,卻能夠橫渡江河。

閲讀第三段完成文後練習: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 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9、選出加橫線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B )

A、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半步

B、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物上

C、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雕刻

D、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疾勁,強,大

10、下列各句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D )

例句:蚓無爪牙之利

A、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B、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

C、何陋之有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1、請準確翻譯下列句子:(6分)

(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不匯聚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條腿和兩隻蟹鉗,然而沒有蛇和黃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這是用心浮躁的緣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nmj4rd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