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改革品德評語寫作模式的嘗試

改革品德評語寫作模式的嘗試

安徽潛山中學  伍秀來

改革品德評語寫作模式的嘗試

品德評語的寫作對於中學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評語寫作的單一模式,流於形式,千人一面,實際上已喪失其應有的教育評價功能。筆者有感於斯,對品德評語的寫作模式進行了改革,嘗試寫贈言式評語,產生了積極的教育影響。現將我的認識和做法介紹如下:

一、 聚材定點

模式化的評語,追根求源,實質是缺乏對學生全面而深刻的瞭解,因此,期末寫評語時就無法確定評價重點,甚至感到無話可説,只好依照學號的順序用固定的幾句大而化之的話在每個學生的評語欄內填空。鑑於此,為了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筆者堅持多渠道獲取評價信息。

一從常規管理網絡中獲取信息。聯繫科任老師,聽取有關反映;督查兩操、勞動、衞生掃除、早晚自習情況;檢查班幹工作日誌、科代表的作業監督卡、學校佈置的教室日誌、班上佈置的值生日誌上記載的事實和數據。通過這些具體的材料可以從面上掌握每個學生日常行為的一般表現。

二從重大活動和偶發事件中獲取信息。重大活動如軍訓、運動會、春遊等,羣體參與,影響力強,羣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往往能提供有價值的評價信息。從偶發事件的性質分析、處理過程、跟蹤監督中更能直接瞭解學生的道德素質和人格品位的高低。

三從“如其人”的作文中獲取信息。為避免學生期末小結的形式應付,我在作文教學中穿插一些寫個性寫自我的作文,以期達到隱性測試的目的。比如《我就是我》、《我在高中這一年》、“用幾個形容詞形容自己,並加以闡釋和論證”,從這些“夫子自白”式的作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學生所經歷的得失、榮辱、苦樂。

在多方聚材,整體把握的前提下,我堅持“寧可小而實,不可大而空”的定點原則,抓主流,分性質,避共性,求個性,確定評價重點。用形象浮想法去與被評者進行心靈對話。這樣,班上最有個性,表現突出或問題嚴重的學生形象便最先浮現在我的眼前,他的一系列的表現和最需要評價的問題也便了然於心。

二、 選體擇言

模式化的評語從形式上看,結構單一呆板,用語抽象空洞。學生根本不喜歡看這種枯燥無味的評語,即使看了也是過眼即忘,因此,評語的警世、勸學、覺悟作用也就很難實現。古人講:“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你的評語即使有一定的針對性,也會因為語言的枯燥無味而使學生不願意接受。

由此我想到古時候的一些道德教育讀本,如《朱子家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誦,自問世以來,極受人們歡迎和重視,流傳不衰,極具教育意義。

再看學生的摘錄本里收集的格言,課本扉頁上的用以自勉的箴言,賀年卡上互贈的小詩、名言、警句,這些無不透視出當代學生的接受心理,他們喜歡這種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言簡意豐、動人心絃、便於記誦的贈言。

因此,我選用了贈言體寫評語。這種形式注重感情的真誠交流,能夠融入教師的教育思想和人格品質,表現對學生的警醒與寬容、勸勉與鼓勵、嘉許與期望,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同時又因為它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實際自由地運用短詩、聯語、格言、警句等形式,語言運用上還可以用一些積極的修辭手段如引用、設喻、用典、對比等,增強評語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因而顯得靈活多變,生動有趣,往往既有形象性,又深含哲理。

下面試舉幾組例子:

(一) 贈詩:

1.難學能學靠立志,難行能性賴苦功。但得靜心作學問,不斷提高莫居中。

2.學要勤苦用要活。志存高遠行莫惰。自信提高終有日,莫讓歲月成蹉跎。

3.敢恨敢愛個性明,多思多慮用功勤。倘能再悟學習法,講求效率更上進。

4.成績不穩信心在,偶有不慎虛心改。若圖他日大發展,還待捧出全心來。

(二) 贈聯:

1.心比天高,要用行作登天梯;誓作強者,莫效馬謖失街亭。

2.人上一百,五顏六色,誰優誰劣,慎自選擇;

學有千種,千頭萬緒,孰粗疏精,必須有數。

3.看不慣“不正”和“不平”,最恨那虛偽與矯情,都只為一個“誠”;

 總指望“不同”與“不凡”,莫只顧立異又標新,卻忘了一個“精”。

4.言必行,行必果,莫待時日成蹉跎;羨人強,歎己卑,不知自勵終軟弱。

(三) 贈言:

1.再小的過失,也會有人替你擔憂;再小的進步,也會有人為你高興;走穩每一步,就會發現,曲折的路就在腳下。

2.學習要有健康的身體,更要有飽滿的精神。須知:失敗不是命運,成功不是偶然。

3.好強不逞強不為過,因為有對別人的尊重;交友不失度不算錯,因為有對自己的尊重。儘量少一些“哥們”義氣,爭取多一點真實友誼。

像上述評語,用語雖然不多,而且各不一樣,但每一則評語的背後都聯繫着一系列的故事,而這評語則是我讀了這些活生生的故事後的感慨和希望,也是師生在教育過程中達成的心靈默契。

寫成之後,為了檢測這種評語的準確性,我便在班上逐條宣讀,故意隱去姓名,讓學生自己對號入座,結果有80%以上的學生能認定自己的評語,其餘也都選得與自己有關,或覺得對自己有啟發。這種評語有理趣有情味,有具體的針對性,又有普遍的教育意義。在這由點到面的輻射效應中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了多側面、多層次的教育,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了德育理想、方法指導、人生價值判斷等飽含哲理的評價。評語發下之後,有不少學生反映説,他們從小學到中學,從未見過這樣既切中肯綮又靈活多樣的評語,甚至有些同學表示將以次作為座右銘時刻警示自己。

假期中,我收到不少家長來信,説這次評語一語破的,確實點中了孩子的要害,表現了老師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總之,這次贈言式評語的寫作嘗試,既贏得了學校和家長的認同,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當然,這種嘗試由於缺乏充分的理論準備,實際操作又很粗糙,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行家補正。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投注極大的教育熱情,把工作做得更紮實更細緻,真正實現真誠的心靈對話,那麼,這種贈言式的評語將更能發揮其獨有的教育評價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kmjx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