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周長》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周長》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周長》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長》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周長》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明白周長含義,會指出簡單圖形的周長。

2、能圖形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和合理的測量方法,對圖形的周長進行測量和計算。

3、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接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4、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數學興趣及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個圓紙片,給全班同學分成四人小組,指定組長。課件及實物投影。

2、每組準備:一個信封(一跟線,樹葉,五角星,硬幣) 一個號碼圖案(為形狀簡單的圖形,大小適中),一把剪刀,一跟尺子,一張練習紙

3、每生準備:數學課本,勾線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創設情境。

1、説一説。

師: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圖形的周長(板書),你認為圖形的周長是什麼意思?

2、剪一剪

師:對圖形的周長,同學們都有自己的理解,到底誰的理解準確一些呢?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來開始這節課的學習。老師把全班同學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編了號,卻來不及把寫有號碼的圖案剪出來,請組長幫忙剪一剪,其他組員觀察組長是怎麼剪的。

(組長剪,師巡視)

師:你是怎麼剪的?(引出“邊線”一詞,板書邊線)

3、描一描

4、師:剛才組長用剪刀剪出了圖形的邊線,現在我們要用筆來描一描圖形的邊線,請同學們打開課本98頁,找到第一題,用筆描一描,比一比誰描得又快又好。

(學生描——實物投影反饋)

師:我們看到第四個圖形是一片樹葉的形狀,看來不光平面圖形有邊線,物品的面也有它的邊線,你能指指課桌面的邊線嗎?

(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指)

師:這是半個蘋果,你能指一指它刀切面的邊線嗎?

二、 自主學習,尋求答案

1、師:我們通過剪、描、指,找到了那麼多圖形的邊線,這邊線和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周長到底有什麼關係呢?請大家在書本98頁找找問題的答案。

2、請同學讀一讀書本中的話。師板書(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

3、對於這句話,你覺得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生:為什麼要是封閉圖形?)(如果不封閉圖形有周長嗎?)

師:誰能解答他(她)的疑問?

生:從一點出發繞着圖形的邊線走,能回到這一點就是封閉圖形,不能回到這點就是不封閉圖形,因為不封閉,所以就沒有辦法計算它的周長。

生……

4、我們藉助動畫再次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動畫演示甲蟲爬樹葉)

師:讀一讀甲蟲的話。

師:樹葉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呢?

師:我們前面剪的,描的,指的圖形的邊線其實就是它們的周長。

師:現在你對周長的理解和一開始的理解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指名説——向同桌糾正你一開始的錯誤)

5、請你判斷,下面哪些圖形能計算周長,哪些不能,請説明理由。(幻燈片出示)

6、老師手裏有一個圓紙片,請你指指它的周長。撕去其中一個角,再請同學指指它的周長。

師:看來這樣的問題已經難不倒你們了,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裏,也能找到物體面的周長

(大家一起指一指電視機屏幕,布告欄的周長)

師:只要我們做個學習的有心人,就會發現我們的周圍處處都包含着數學學問,你覺得呢?

三、合作探究,測量周長。

師:有三隻螞蟻,它們分別沿着樹葉,五角星,硬幣的周長爬了一圈,怎樣才能知道它們跑了多長的路呢?

(1)生: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就可以知道。

(2)師出示小組合作要求(幻燈片顯示)

1、小組內先討論每樣物品的測量方法,組長記錄到表格中。

2、每位組員負責測量其中一樣物品。組長負責檢查和記錄。遇到困難本組人員應該互相幫助。

2、測量時要有序,討論時要輕聲。

3、測量完畢,請組長做好彙報準備。

(3)小組活動開始,師巡視。

(4)彙報,請其中一小組人員在實物投影儀上一邊展示測量過程一邊講解。其他小組可以補充

師板書:( 樹葉 圍 五角星 量 硬幣 滾 )

(5)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同形狀的物體,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形狀特點,選用繩子圍,尺子量,在尺子上滾等方法來測量它們其中一個面的周長。

四、練習鞏固,逐層提高(見幻燈片)

題1:快速回答,下圖周長是多少

題2:想一想,它們的周長是不是一樣長?

題3:有A、B兩組圖形,每組中哪個圖形的周長長一些?

題4題5

五、全課小結,迴歸生活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關於周長的知識,説説你的收穫。

師:測量物體周長的方法除了圍,量,滾等方法之外,其實還有別的一些方法,比如,如何測量操場的周長,如何計算運動員騎車的路程等等,只要同學們認真地思考探索,肯定能找到很好的測量的好方法。今天我們要完成的作業是想辦法測量自己的頭圍,胸圍,腰圍,把測量結果寫進書本99頁第1題的表格中。

《周長》教學設計2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細繩、圓片、學生準備生活中的圓形物品等。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圓的周長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看過《米老鼠和唐老鴨》嗎?

師:今天錢老師把這兩位“巨星”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咱們鼓掌歡迎它們的到來好不好?

(生齊鼓掌!)

師: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跑步,唐老鴨沿着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着圓形路線跑。到底誰跑得路程長呢?(屏幕動畫顯示)

2.遷移類推

師:(讓學生自由發言後説明)究竟它們誰跑得路程長?如果給你有關數據你能裁定誰跑得路程長嗎?

(1)師:誰來説説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麼?(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2)師:誰再來説説什麼叫正方形的周長?你會求正方形的周長嗎?

(圍成正方形四條邊長的總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等於邊長×4。)

師:知道邊長×4的含義嗎?(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係,周長是邊長的4倍。)指名説。

(3師: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圓的周長)

師:很好!那什麼叫圓的周長,又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願意嗎?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4)師:我們已經知道,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師:誰能概括一下,什麼叫做圓的周長呢?小組討論後指名答。

(完成板書: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師:(出示一教具圓片)誰來説説這個圓的周長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長?指名學生邊演示邊説。誰再來説説。

3.實際感知

師:請同學們拿起圓形紙片,小組之間互相指一指、説一説圓片的周長。

二.測量圓的周長

1.師: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很容易尺量計算,大家猜猜圓的周長用尺量計算方便嗎?(不方便)

師:(出示教具圓片)那有什麼辦法呢?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量出一號圓的周長,並把數據填寫在實驗報告單相應的表格中。聽明白了嗎,開始。(小組活動)

2.小組彙報:(預設)

(1)師:哪個小組願意來彙報?

方法一:用線繞

師:誰來與老師配合繞給同學們看看?

(師生合作用繞線的方法去測量圓周長)

師:這樣繞了以後,怎麼就知道了圓的周長呢?(生説明)

師:(課件補充説明)用線繞圓一週以後,捏緊這兩個正好連接的端點,把線拉直,這兩點之間線的長就是什麼……?(圓的周長)

(2)師:除此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方法二: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週。

師:(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在圓上取一點作個記號,並對準直尺的零刻度線,然後把圓沿着直尺滾動,直到這一點又對準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線,這時候圓就正好滾動一週。圓滾動一週的長就是什麼……?(圓的周長)

(3)師:現在老師給你一個圓,你會測量它的周長呢?(會。)

師:真的嗎?誰敢來試試。

指名一生上台測量黑板上的圓。可能用線繞。

師:有什麼感覺?(不方便!)

師:那你可以把它搬下來滾動呀!

這就説明用繞或滾這兩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有時還很不方便。這就需要我們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方法。

三、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1.猜測

師: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圓的周長是否也與圓內某線段長有關係呢?(半徑、直徑)

2.驗證

師:誰知道圓的大小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嗎?(半徑或直徑)

師:圓的周長是不是和直徑有關呢,請同學們來觀察幾個圓。(媒體演示)

師:哪個圓的直徑最長?哪個圓的周長最長?哪個圓的直徑最短?哪個圓的周長最短?

師:你感覺到了嗎?

(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直徑越短,周長越短。)

師:這就説明圓的周長肯定與圓的什麼有關係?

(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

師:圓的周長與直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問題要同學們自己去發現。現在請小組內相互分工一下,每位同學測量一個圓片的直徑,並計算出你那個圓片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得數保留兩位小數,並把數據填寫在相應的表格中。

(生實際測量、計算、填表)

3.展示彙報

師:哪一個小組願意來彙報你們的數據。

師:從他們彙報的數據看,同學們發現了什麼嗎?(商都是三點一幾)

師:也就是每個圓的周長大約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其他小組的也是這樣嗎?

4.揭示規律

師:這就説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肯定是有規律的。在我們所測量的這些圓中,每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屏幕出示圖3:

師:在這三個圓中,不管是大圓還是小圓,每一個圓的周長也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換成其它的圓來度量或者計算的話,同學們還會發現,它們每一個圓的周長仍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誰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關係?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這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這個表示3倍多一些的數,其實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圓周率用字母"π" (讀pài)表示。

5.介紹小知識。

師:講到圓周率,我們不得不提到祖沖之。(媒體介紹祖沖之及圓周率的有關知識,增強了感染力,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揭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師: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想要知道這個圓的周長,其實我們只要測量出什麼就可以了?

(測量出它的直徑)

師:那麼已知這個圓的直徑該怎樣求它的周長呢?(用直徑去乘圓周率)

師:説得不錯!(課件演示並教學用字母表示公式C=πd的過程)

(板書:C=πd)

師:如果已知圓的半徑r,可以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你是怎樣計算它的周長呢?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C=2πr)

練習:(屏幕顯示)現在你能裁定米老鼠和唐老鴨誰跑的路程長了嗎?

學生獨立計算。彙報:唐老鴨跑的路程更遠。

六、應用圓周長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 教學例題: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課件出示)

(1)學生獨立完成,彙報,弄清列式的依據。

(2)小結:已知直徑求周長可直接套用公式。

2.通過媒體演示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作業。

飯店的門口豎着一個大鐘,它的分針長30釐米。這根分針的尖端轉動一週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小結:已知半徑求周長只要先用半徑乘以2求出直徑,再乘以圓周率,寫成公式是:C=2πr.

五、總結,質疑,看書內化。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談談這節課的體會與感受。

六、鞏固練習。

1.判斷。

(1)圓周率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π=3.14。

(3)半徑的長短決定圓周長的大小。

(4)同圓中,周長是直徑的π倍。

2.一個圓形牛欄的半徑是12米。要用多長的鐵條才能把牛欄圍上3圈(接頭處忽略不計)?

3.雜技演員表演獨輪車走鋼絲,車輪的直徑為40釐米,要騎過31.4米長的鋼絲,車輪要轉動多少周?

4.求半圓的周長:d=6釐米(圖略)

《周長》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理解周長的概念,並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和推導過程。

3、能運用公式求圓的周長或直徑、半徑。

重點

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能利用公式正確的計算。

難點

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及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具:兩個大小不同的圓、直尺一把、繩子一根、計算器和表格

一、複習導入(4分鐘)

(一)出示菜板和圓桌圖

師:

1、這兩個都是什麼平面圖形

2、他們有什麼不同?(圓的中心位置不同,圓心的位置也不同)

3、還有什麼不同?(圓的大小不同,圓的半徑不同)

4、也可以説是圓的直徑不同。

(二)出示圖與對話框

師:

1、這個叔叔説了什麼?你來幫他讀一讀。(請一生讀一讀)

2、問:鐵皮的長度實際上就是圓的什麼?

預設:

1、圓一週額長度(這個長度就是圓的周長)或

2、圓的周長。

二、新課教授

(一)活動一:摸圓的周長(3分鐘)

師:

1、你知道圓的周長指的是哪嗎?誰願意到前面來指一指。

2、從哪裏開始到哪裏結束?

預設:

1、從這個地方開始,也在這裏結束。

2、小結:起點和終點是同一點。

3、誰來説一説什麼是圓的周長。(周長是幾周?圓的周長是什麼線?加手勢)

4、圍成圓的一週的曲線的長是圓的周長。

(二)活動二:周長的測量(4分鐘)

師:

1、曲線圖形的周長你會測量嗎?(不會)

2、同方談論一下,你想要怎樣測量。

3、1生説繞繩法。他的方法聽懂的舉手。

預設:

1、聽懂人多,師演示一下。

2、聽懂的人少,找兩個聽懂的同學説一説,再詢問,老師再演示一下。

師:

1、聽懂測量方法的同學舉手。現在我們一起來測量圓的周長,首先請個同學來讀要求。(要求:動手測量圓的周長、直徑,並將他們標註在你的圓上)拿出教具,按要求測量,開始。

2、教師觀察指導。

(三)彙報演示(4分鐘)

師:

1、拿出教具進行正確示範,並講解注意事項。如:首先做好標記、然後緊貼圓繞等。

2、這個辦法有什麼缺點?(不精確會產生誤差)

3、除了這個方法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預設:

1、生能主動説出。

2、生不能主動説出。師可借用前頁習題第3題找直徑的第二種方法引導。(直尺的作用、三角板的作用?不需要三角板固定,測量曲線長度)

3、直尺能彎曲嗎?前面繞繩法用繩子將就圓,這裏用圓將就直尺就可以了,這就是滾動法。

師:

1、生自己操作

2、滾動法:先做一個記號,對準直尺零刻度線。緊貼着直尺滾動,記號再次指的刻度與零刻度的差就是圓的周長。

3、測量中英注意什麼?有誤差嗎?聽懂的同學舉手。

4、師黑板上正確的演示,並引出“化曲為直”(板書:化曲為直)

(四)動圖播放繞繩法和滾動法

1、找幾位學生説出他測量出的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教師板書作好記錄。

2、至少要找7組數據,教師課前也要準備幾組數據,共10組數據。

3、舉起一大一小圓,問:這兩個圓周長一樣嗎?(不一樣)

4、為什麼?(圓的大小或圓的半徑、直徑不一樣)

三、猜想並探索(15分鐘)

(一)猜想(4分鐘)

1、直徑不一樣周長就不一樣,那周長和直徑有什麼關係呢?

2、你想把周長和直徑怎樣比?(周長除以直徑、周長減直徑)

3、可以研究周長和直徑嗎?(不可以,每依據)

4、大數加大數,和還是大數,和小數沒法比。周長乘直徑呢?(同上)

5、用你想用的方法研究一下週長與直徑的關係。

6、生在黑板上記錄“周長÷直徑”、或“周長減直徑”。

(二)探索(8分鐘)

1、通過表格你發現了什麼?(周長÷直徑的值都在三左右,基本上不會小於2或者大於4)特別有幾組都是3.1多一點。

2、同學們能的到這個發現已經很不錯了,千百年來我們偉大的科學家通過就算很多數據才得出周長÷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等於3.1415926......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3、它叫圓周率,讀作π,通常計算式取3.14。

(三)公式推導(3分鐘)

1、由科學家們的發現我們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等式我們可以得出就是: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C÷d=π)

2、π是一個固定的數,現在你們能用計算的方法算圓的周長了嗎?

3、C=πd或C=π×2r=2πr(只要知道半徑或直徑就可以計算圓的周長了)

四、鞏固練習(10分鐘)

(一)基礎題一道

(二)能力提升兩道

(三)拓展題一道

五、課後作業佈置

《周長》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進行簡單計算;

2. 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 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準備

一元硬幣、圓形紙片等實物以及直尺,測量結果記錄表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發興趣

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黃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灰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灰狗獲勝。小黃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裏很不服氣,它説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二)認識圓的周長

1.回憶正方形周長:

小黃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麼?什麼是正方形的周長?

2.認識圓的周長: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圓的周長又指的是什麼意思?

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幣,互相指一指這些圓的周長。

(三)討論正方形周長與其邊長的關係

1.我們要想對這兩個路程的長度進行比較,實際上需要知道什麼?

2. 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3. 那也就是説,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哪部分有關係?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幾倍?

(四)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1.討論方法: 剛才我們已經解決了正方形周長的問題,而圓的周長呢?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圓的周長,你覺得可行嗎?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手裏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2.反饋:(基本情況)

(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週;

(2)“纏繞”——用綢帶纏繞實物圓一週並打開;

(3)初步明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測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小結各種測量方法:(板書)

化曲為直

4.創設衝突,體會測量的侷限性

剛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線也是一個圓,這個圓的周長還能進行實際測量嗎?如果不能那怎麼辦呢?

5.明確課題:

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

(五)合理猜想,強化主體:

1.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關係,而且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小組討論並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你認為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

向大家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再看這幅圖,猜猜看,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幾倍?(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現,圓周長小於直徑的四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裏;而且由於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於直徑,即圓周長大於直徑的兩倍)

4.小結並繼續設疑:

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嗎

<二>、實際動手,發現規律:

(一)分組合作測算

1.明確要求:

圓的直徑我們已經會測量了,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確定好測量對象,實際測量出圓的周長、直徑,並利用計算器幫助我們找出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係,填入表格裏。

提一個小小的建議,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請你們在動手測算之前考慮好怎樣合理的分配任務。

測量對象 圓的周長(釐米) 圓的直徑(釐米) 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2.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3.集體反饋數據(選取3~4組實驗結果,黑板板書展示)

(二)發現規律,初步認識圓周率

1.看了幾組同學的測算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2.雖然倍數不大一樣,但周長大多是直徑的幾倍?

板書: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紹祖沖之,認識圓周率

1.這個倍數通常被人們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曾對這個倍數進行過精密的測算,他最早發現這個倍數確實是固定不變的,知道他叫什麼嗎?

3.這個倍數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方法,把圓的周長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數越多,正方形的周長就越接近圓的周長。最終通過計算正多邊形的周長來計算圓周率。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不但在當時是最精密的圓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記錄九百多年……)

4.理解誤差

看完這段資料,同學們都在為我們國家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而感到驕傲,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的測算結果都不夠精確呢?

5.解答開始的問題

現在你能準確的判斷出小黃狗和小灰狗誰跑的路程長了嗎

(四)總結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圓的直徑,你能計算圓的周長嗎?

板書:圓的周長 = 直徑× 圓周率

C =πd

2. 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又該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

板書:C =2πr

追問:那也就是説,圓的周長總是半徑的多少倍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判斷並説明理由:π = 3.14 ( )

2.選擇正確的答案:

大圓的直徑是1米,小圓的直徑是1釐米.那麼,下列説法正確是:()

a.大圓的圓周率大於小圓的圓周率;

b.大圓的圓周率小於小圓的圓周率;

c.大圓的圓周率等於小圓的圓周率。

3.實際問題:老師家裏有一塊圓形的桌布,直徑為1米。為了美觀,準備在桌布邊緣鑲上一圈花邊。請問,老師至少需要準備多長的花邊?

<四>、課外引申,拓展思維

如果小黃狗沿着大圓跑,小灰狗沿着兩個小圓

繞8字跑,誰跑的路程近

《周長》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測量,討論等活動中經歷探索圓的周長公式的過程。

2、理解並掌握圓的周長公式,會用字母表示,能運用周長公式進行計算。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圓周率的發展史,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具準備:

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學習的需要,我所準備的教具有直尺、圓形硬紙板、繩子、剪刀、圓周長演示器。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的學具有直尺、圓形硬紙板(大中小各一個)、繩子、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瞭解圖中的事情,提出誰的車輪轉動一週走的遠,為什麼?

師:那車輪轉動一週,誰的車走得遠呢?為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3、揭示車輪周長概念。

4、討論:車輪的周長和什麼有關,有什麼關係?

師引入並板書課題:圓的周長。下面我們繼續研究,看看圓的周長和直徑還有什麼關係?

二、自主探索

(一)測量硬幣

1、讓學生用準備好的材料測量1元硬幣和直徑和周長。

師: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測量出1元硬幣的周長和直徑。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

2、交流測量結果和方法,注意測量的過程要交流清楚。

3、計算並觀察測量的數據,推測硬幣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估的硬幣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倍。

大膽推算硬幣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二)測量圓片

1、提出做一做的要求,讓學生用教師準備好的圓片測量並計算。

2、交流各組測量和計算結果,然後讓學生説一説發現了什麼?

三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三)總結圓的周長公式

1、教師介紹圓周率的發展歷程,然後交流感受和啟發,進行思想教育。

師:看來,任何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其實這個倍數是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它叫作圓周率。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由於我們在測量時有誤差,所以得不到一個固定值。

師:圓周率可用字母π來表示。板書:π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並在桌子上試着寫一寫。

師:我們今天課上研究的圓周率,早在幾千年前,我們古人就開始研究了。

板書:π3.14

2、引導學生根據周長÷直徑=圓周率,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並用字母表示。

師:根據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如何求圓的周長呢?

生:直徑×圓周率=圓的周長

師:如果周長用字母“c”表示,直徑用“d”表示,誰來總結求圓周長的公式?

生:c=πd師:板書

師:那如果把直徑d換成半徑r呢?

生:c=2πr師板書

三、簡單應用

讓學生試着用公式求圓的周長

課件出示(書中例題和鏡子實物圖。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看着實物鏡子,去理解金屬條的長就是鏡子的周長。)

學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四、交流收穫

五、佈置作業:83頁第一題

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3.14×40=125.6(釐米)

答:這根金屬條的長至少是125.6釐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gje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