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7篇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7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自學“自讀提示”。二人小組,彼此談談對本文作者還有哪些瞭解。

二、閲讀課文,邊讀邊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注在課文中字的上面。

奇蹟( ) 濟( )南 倫敦( )

暖和( ) 着( )落 慈( )善

髻兒( ) 看( )護 鑲( )上

肌膚( ) 露( )出 狹( )窄

寬敞( ) 水藻( ) 貯( )蓄

澄( )清 地毯( )

 三、根據下面的結構的示意表,劃分文章結構,並把每部分的要點,概括地寫在文旁的空白處。

3.小雪點染後的山色

①山鬆上的雪——樹尖上的白雪——像日本看護婦

②山尖上的雪——給藍天鑲上銀邊

③山坡上的雪——穿上帶水紋的花衣

山腰上的雪被陽光斜射——好像害了羞

④小村莊房頂上的雪——小水墨畫

4.貯滿水藻的水

①冒着點熱氣

②水藻更綠

③與晴空輝映像塊藍水晶

五、二人小組討論文後練習·

六、二人小組朗讀全文。

七、背誦第3段。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切實掌握文言基本知識,夯實文言基礎。

2.充分利用朗讀與想象,培養文言語感,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品味寫景的妙語佳句,掌握寫景的方法與技巧,提高鑑賞與寫作能力。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

掌握閲讀淺易文言文的方法。教會學生藉助註釋及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善於通過辨析、歸納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詞;通過交流、合作、探究等進行品讀賞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底藴,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反覆朗讀,掌握文言字詞,品味妙語佳句,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誦讀法、歸納法、討論質疑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在情境中,朗讀再現

1.導入

展示富春江山水圖片,配以悠揚的古箏曲《高山流水》,營造氣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導語:同學們,這就是名聞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麗。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動了旅程中的吳均,他在寥寥百餘字的書信中,將這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今天,我們也來讀讀這封書信,跟隨作者的筆觸,飽覽富春江的美景吧!

板書課題:與朱元思書吳均

2.朗讀

以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齊讀、範讀、聽讀等)來培養語感,初步感知內容。

朗讀中串聯正音、節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識的疏通。可先由學生髮現、質疑、討論、總結,然後教師幫助歸納疏通。

朗讀提示:

(1)讀準字音黑板展示:

縹(piǎo)碧急湍(tuān)軒(xuān)邈(miǎo)泠泠(líng)鳶(yuān)飛戾(lì)天經綸(lún)橫柯(kē)

(2)讀出節奏

這篇課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拍為主,如“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縹碧。”還有“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3)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應重讀“箭”和“奔”。

(4)注意語速

寫景散文,應放慢語速,在舒緩的語調中,展開想象,體會意境。

二、在合作中,歸納疏通

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藉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通過交流、討論、分析、歸納等方法掌握文言知識,並設置解答疑難和提交學習成果的環節進行歸納疏通,努力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分小組,由組長帶領,參考課下注釋及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

2.劃出疑難語句,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運用歸納法,小組共同完成重點詞彙的整理,力求知新温故。

4.各小組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解決或提交小組學習成果,全班共同分享。

如:

通假字:“轉”通“囀”,鳥叫聲;“反”通“返”,返回。

一詞多義:絕天下獨絕:獨一無二百叫無絕:停止以為妙絕:極

重點詞語:奔:飛奔的馬;負:憑藉;軒:往高處伸展;邈:往遠處伸展;經綸:籌劃……

三、 在品讀中,質疑賞析

閲讀中有所思考、善於發現才能學有所得,教學中應注重閲讀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注重品讀,通過適當的點撥啟發,引導學生去質疑、探究,品味寫景的妙語佳句,探討寫景的方法與技巧,提高欣賞水平。

賞析寫景之妙:

(1)巧用富有表現力的詞彙,表現景物特徵,語言美。如“共色”、“縹碧”、“寒樹”、“軒邈”、“泠泠”、“嚶嚶”、“疏條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畫面感,能激發想象,讓人如見其景。

(2)多角度寫景的方法。如:形、聲、色等。

(3)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如:對偶、比喻、擬人等。

(4)情景交融,溶情於景。

(5)整體佈局巧妙,結構安排得當。採用“總分”的形式結構全篇,緊扣“奇山異水”這一特點,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合,描繪了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圖畫。

板書:

與朱元思書

四、在創作中,拓展提高

學有所得,更要學以致用。利用掌握的方法進行創作,才能真正提高。利用品讀中領會的寫景方法與技巧,活學活用,創作現代版的“我心中的富春江”。

設置一個小小的遊戲:設想你是富春江的導遊,要求你用最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述富春江如畫景色,力求打動聽眾,吸引他們報名參加富春江之旅。支持人數最多者獲勝。

五、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 導遊篇:“美麗的富春江”。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什麼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2、使學生能夠應用解比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説一説什麼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麼?這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這節課我們要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新課

1、自學解比例。

(1)學生自學教材35頁的解比例。

(2)學生交流解比例的意義。

(3)教師歸納:(出示課件)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出示例2。

(1)學生讀題,理解題目裏的條件和問題。

(2)學生試着解答此題,一名學生演板。

(3)師生共評。

(4)歸納用比例解應用題的方法:

A.設出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為x;

B.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

C.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材説明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為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同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二、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四、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以讀促思,以讀促悟。

五、學習方法

自讀自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六、教學設計

1.快速讀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講曹操借箭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講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

第三部分(6-9):講草船借箭的經過。

第四部分(10):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歎不如。

2.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藉助周瑜的話,概括出諸葛亮的特點。

(隨着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諸葛亮 神機妙算)

3.逐段精讀課文,自主探討,説一説諸葛亮都做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教師可做一些適當的引導)

如第一部分:諸葛亮為什麼敢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第二部分:為什麼跟魯肅借船,而又不讓告訴周瑜?第三部分:為什麼選擇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為什麼把船連起來,排成“一字兒”?為什麼讓軍士擂鼓吶喊?為什麼先船頭朝西后船頭朝東?……

(學生弄清這麼多為什麼後,學生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就會有所領悟。)

4.自主閲讀,合作探究。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者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如“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教師在大家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內容梳理清楚。)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知人心(板書:知人心)即對身邊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瞭如指掌。

周瑜:諸葛亮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已看透了周瑜意欲加害的用心,因為十天無論如何也“造”不出十萬支箭。但他不動聲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並按周瑜意願立下軍令狀,周瑜大喜過望,以為陰謀得逞,實際上諸葛亮早有妙計在胸;他也清楚周瑜聰明過人,所以借船之事,不讓魯肅告訴周瑜。

魯肅:諸葛亮深知魯肅忠厚老實,因此特向他借船並且讓他保密。

曹操:諸葛亮也清楚曹操用兵謹慎小心,看不清虛實,絕不會輕易派兵出動,因而霧夜大張旗鼓佯攻曹營。

(2)有豐富的知識(板書:懂知識)

①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敢於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這是他知道第三天的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有天文方面的知識);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③箭取到手後,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要追也來不及了。(精通地理)

(3)有膽量(板書:有膽量)

面對強大的曹敵,諸葛亮敢帶着600個軍士親自去取箭。

以上這三方面都是草船借箭的原因,在這裏我們不能不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產生敬佩之情。畫簡筆畫,即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出現了四個主要人物,性格鮮明,語言各具特點。周瑜的陰險狡猾,諸葛亮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魯肅的忠厚老實,曹操的謹慎多疑,都體現得很充分。要通過朗讀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

如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就很能反映兩人的個性特點和內心活動。要讀出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組合,把這一部分內容演一演。

6.複述課文。

本課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強,可按“思考·練習”第一題的要求首先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敍述順序。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練習。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讓學生通過合作複述、接龍複述等形式,練習複述課文。

7.課後作業。

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重點】

1、學習通過對比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抓住一個變字深刻剖析小説的主題。

【學習、探究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查閲工具書,解決提示中給出的詞語的意義。

2、課前質疑:如果你要寫一篇反映故鄉變化的文章,你將從哪些方面來寫?(人、事、物的對比)

3、導入新課:

本文也是通過對比來寫故鄉在二十年前、後的巨大變化的,要求大家熟讀課文,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一個字來概述本文的內容。(變)

二、揣摩課文

(探究變的內容及原因。)

導語:同學們通過讀課文,用了一個變字來概括課文內容,現在我們對這個變進行擴展,把變的內容具體化。

(學生自主發言,教師板書。)

自然環境的變化

自然環境的變化

變 ╱ ╱ 閏土

╲人的變化 楊二嫂

╲ 我

1、如果以文中的故鄉為題作一幅水彩畫,二十年前的故鄉可以畫上哪些景物,二十年後的故鄉可以畫上哪些景物?

二十年前: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碧綠的沙地。

二十年後:蒼黃的天空、零亂的村落、孤寂的烏篷船。

過渡語:故鄉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這是我所未料到的,因此我的心情禁不住悲涼起來,那麼曾經的夥伴、鄉鄰們會是什麼樣的呢?

2、跳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與閏土相關的句、段,並把它們分類整理用表格顯示出來: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 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項上套一個銀項圈,紅活圓實的手 臉色灰黃,眼睛通紅,頭戴破氈帽,極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 語言 鮮活的語言脱口而出 稱我為老爺,斷斷續續 神態 怕羞 歡喜和淒涼 動作 向一匹猹盡力刺去,乾脆利落 默默的吸煙 對我的態度 友好、熱情 恭敬 對生活的態度 無憂無慮 悲哀,寄託於神靈

3、透析人物性格,用少年閏土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和中年閏土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説兩句話。

(學生自由説話。)

4、類讀課文。學生分小組談談楊二嫂這個人物形象。

興趣質疑:楊二嫂這個人物如果不寫,對作品的內容會產生什麼影響?

(楊二嫂代表了社會的一個階層,是小私有生產者,她的變化更能説明農村經濟的變化。)

5、分角色朗讀第46~52段我與楊二嫂的對話,體會楊二嫂的性格特徵。

6、品讀課文:我是一個什麼身份的人物,我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我對故鄉以及故鄉中的人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明確:

我是一個知識分子,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小説以我的見聞和感受來寫故鄉的變化。

我對閏土懷有深厚的感情,同情他的遭遇。

我對楊二嫂有些厭憎,但也流露出了同情。

我雖懷念故鄉,但卻有些失望,更希望故鄉能美好起來。

7、探究小説的主題:課文中為什麼會有這多的變?小説在結尾寫到水生和宏兒的關係有什麼深層的含義?

明確:小説以我回到闊別二十餘年的故鄉為線索,描繪了二十年代初中國農村的衰敗景象和農民的苦難命運。塑造了深受封建壓迫的舊中國農民閏土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對農民的.同情,並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要走出一條人生新路的執着信念。

三、拓展練習

以變為話題,寫一篇表現人物和事物的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生活情境中學習,使學生喜歡學習、樂意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及運用數學的思維解決問題。初步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加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連加連、連減算式的計算順序。

教學難點:表達圖意,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舊引新

師:小朋友們,今天譚老師去數學王國遊玩,你們誰想去呀?(生:想。)我們就乘坐“口算號”公共汽車準備出發吧!

1、學生看着屏幕口算。(小朋友們,我們認真算對每一道題才可以上車喲!你們能行嗎?)太棒了!你們個個都是口算小高手!

2、動畫演示,歡迎進入數學王國。(看!數學王國的大門已經打開了,歡迎小朋友們走進數學王國。)

(過渡:首先來到了數學王國的農場,愛勞動的小明連忙跑過去幫叔叔餵雞呢!)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連加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什麼?)

1、演示,説圖意。演示小雞圖(動態)。請學生仔細觀察。

師:看,有幾隻小雞在吃米?(多媒體演示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幾隻?( 多媒體演示來了2只)瞧,這隻小雞淘氣貪玩,來遲了吧?(演示又來了1只)

師:你能將餵雞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嗎?(如果學生説不清楚,可重複演示)

(1)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2) 師:根據剛才的這些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求一共有幾隻小雞的問題)

2、看圖列式。

師:要求一共有幾隻小雞?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

(板書:5+2+1)

師:結合圖,説説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麼意思呢? 3、揭示課題

師:看這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同。

師:像這樣三個數或三個數以上的數加在一起叫做連加。(板書:連加)

4、學習計算順序。

師:這個算式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先討論,再彙報)

根據學生的敍述過程,演示,在算式“5+2+1”中標明計算順序。

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相加,然後再把算出來的得數(強調是算出的得數)加上第三個數,這樣的計算,也就是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5、出示連加算式練習。(為了檢驗你們的能力,數學王國的國王想考考你們?)

(二)探究連減

(過渡:小雞看到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它們吃的好開心呀!)

1、情境演示,説圖意

師:草地上有幾隻小雞。看,那幾只小雞吃飽了!(多媒體出示小雞跑走圖)

師:誰能把剛才看到的過程完整地説一説?(仔細觀察圖畫,把你看到的內容説給你的同桌聽。)

生:草地上有8只小雞,先跑走了2只,又跑走了3只,請問:草地上還剩下幾隻?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2、提問並列式師:

看圖,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師:要求還剩多少隻小雞,你會列式嗎?(板書:8-2-2)

師:結合圖,説説算式中的8、2、2各表示什麼意思呢?(指名説。)

師:你能給這個算式起個名字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連減”)。(表揚鼓勵:你們起的名字和數學家起的名字一樣,你們就是未來的數學家!)

3、讀算式揭示課題

師:你會讀這一道連減算式嗎?(指名學生讀)

學生一起完整地讀出課題“連加 連減”。

4、合作探究,連減運算順序

師: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師:請同桌之間相互説一説,如果他説對了,請你誇誇他,如果他説錯得不夠好,請你幫幫他。

全班交流,小結連減的計算方法:計算連減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用算出來的得數減去第三個數。

5、出示連減算式練習(智慧老爺爺也想考考大家。)

(三)初步小結:我們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按怎麼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板書:從左往右)

(過渡:帶着連加連減這兩位好朋友走出了農場,我們來到數學王國裏的動物樂園。)

三、聯繫情境,鞏固練習

幻燈片出示習題

師:看,白鴿在空中給我們跳起了歡樂的舞蹈。

1、白鴿空中舞(連減練習)

師:熱情的小猴給我們摘下紅紅的大蘋果。

2、小猴摘蘋果(連減練習)

師: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動物樂園,來到了停車場。)

3、停車場乘車(連加、連減練習)

四、全課總結,拓展運用

師:同學們今天在數學王國的表現真棒,老師請你們去休息一下,吃點東西。)

1、幻燈片出示購買食品習題。

2、小朋友,誰來説説你學會了什麼?(是的,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會用連加連減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這節課我們收穫真不少,看來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十二冊第33-34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圓柱表面積、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理解並掌握求圓柱體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圓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引入新課

我根據學生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創建生活情景,“同學們都喜歡喝飲料,那麼你們知道做這樣的一個飲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鐵皮嗎?怎樣計算?” 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我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疑引入新課,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求知,解決問題。)

(2)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圓柱的表面

師:我們來做一個“飲料罐”,該怎樣做? ?

生:要做一個圓筒,和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師:用什麼形狀的紙來做捲筒呢? 同學們説的意見不一致時,我適時引導,你們動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嗎? 每一組的同學都剪開自己帶來的圓筒,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使學生對圓柱各部分的組成有了完整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揭示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實現了知識的轉化和遷移。)

2、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

師:我們先來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就是求什麼? 學生觀察、思考、議論。

生1: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圓面積×2+長方形面積。

生2:也就是求圓柱體的表面積。

師:這兩位同學説得對嗎?要求圓柱體的表面積要知道什麼條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了。

師: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是怎麼想的。

生3: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圓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 生4:我覺得知道圓的直徑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還覺得知道圓的周長和高也行。

師:這三位同學都説得很好,那麼圓柱的側面積該怎樣求?

生6: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 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如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適用呢?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小結:同學們會動手、動腦,巧妙地把圓柱的側面轉化為平面圖形,圓柱的側面展開後不論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圓柱的側面積都等於它的底面周長乘高。

師板書: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出示例1讓學生獨立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一生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分組合作得出結論,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個性也得到發展。)

3、探究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師:我們知道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了,那麼它的表面積該怎樣算呢? (1) 出示例2

分組討論例2中給了哪些條件?求什麼問題?它的表面積應包括幾個面?怎樣解答。

(設計意圖:學生已掌握了圓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讓學生自學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 教學例3

師: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着廣泛的應用,我們一起來看例3,應該算幾個面?為什麼? 學生做完後彙報

師:通過計算,你有哪些收穫?

生5:我知道了,做這個無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釐米就是求一個側面積和一個底面積的和。

生6:在得數保留時,我覺得應該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因為用料比實際多一些,因為有損耗,所以要用進一法。讓學生看34頁,看“注意”後的一段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討論,理解進一法,明確在什麼情況下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意識。)

(3)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出示牛奶罐、無蓋水桶、水管等實物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計算製作這些物體所用鐵皮的面積,各是求哪些面的總面積?

小結: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實物分別處理,要學會運用新學的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綜合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1)用鐵皮製作圓柱形的通風管10節,每節長9分米,底面周長3.5分米,至少需要鐵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個圓柱形水池,底面直徑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圍與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一個圓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徑4分米,高1米2分米,制這個油桶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米?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實踐與應用

小組合作測量計算:製作所帶的圓柱形實物的用料面積,先讓學生講講需要測量哪些數據,以及測量方法,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鍛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不斷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

(4)全課小結 在實際生活中,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計算油桶的表面積是求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的總和;無蓋水桶的表面積是求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水管-的表面積只求側面積,另外,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所以都要採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兩個底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 高

長方形的面積= 長 × 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wy7x2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