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初中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初中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等。

《秋天的懷念》一課語言通俗,但藴涵於字裏行間的感情深沉而摯烈,.根據本單元教材特點及本課特點,針對學生的閲讀水平,設計"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自己的有情感朗讀中,受到偉大母愛的薰陶感染.因此,我設計以讀為主,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接受字裏行間藴含的情感的薰陶,引發情感共鳴,接受情感的洗禮。

同時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感知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內心的呼喚,感受母親對子女真摯無私的愛與作者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和愧疚之情。為此,在教學中,我遵循以下的教學思路:由簡介史鐵生引出有關“母愛”的話題——由“母愛”話題引出《秋天的懷念》——從《秋天的懷念》中來詮釋“母愛”的內涵——由“母愛”的內涵引申對“好好活”意義的探詢——由“好好活”的話題進一步走進史鐵生更為精彩的人生。牽引着學生先由課外走向課內,再由課內再走向課外。

通過“披情入文”、“披文入情”一步步讀懂課文,並讀出自己的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和鞏固已學的閲讀方法。

設計特色:

體味情感,以情激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 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我”瞭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表達對母親的深情。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描寫動作、神情、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2、讀懂課文,感受“好好活兒”的真諦,並從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難點:

理解“好好活兒”對作者的影響,並從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品味真情引用資料,加深理解

教學用具:

多媒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課件播放:秋日私語)

師:今天,老師要向同學們推薦一位作家,一位中國現在很令人敬佩的作家, 他是北京人,今年58歲了。在他 21歲風華正茂的時候,卻因一場大病,不幸雙腿癱瘓了!命運讓他一生只能與輪椅為伴侶。他也曾沮喪、彷徨,甚至絕望過。而就在那一年,愛他的母親也離他而去,他在輪椅上度過了三十五年,三十多年來,兒子一直用文字與母親進行着塵世與天堂的交流,這個人就是史鐵生。

(課件出示:史鐵生坐輪椅照片;史鐵生文字資料介紹)

師:坐在輪椅上的這位就是史鐵生,當代著名作家。在他雙腿癱瘓後的第七年,他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説,此後又陸續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那麼,是誰給了他力量,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讓他走出了困境,書寫了精彩的人生之路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帶着一份感動,一份期待走進他的感情世界,走進他的散文《秋天的懷念》,從他的文章裏去尋求答案。

〔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齊讀課題,再深情地讀一次。

二、整體感知課文,提煉文章主旨

1、師:有人説,讀史鐵生的作品,不同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機智者讀到了從容,富貴者讀到了博愛,貧賤者讀到了高貴,浮躁者讀到了安寧,平庸者讀到了智慧。今天,同學們又能從中讀到什麼?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生默讀,教師巡視〕

2、師:誰先來説説,你從這篇課文中讀到了什麼?或者説體會到了什麼?

(讀到了母愛的力量。板書:母愛)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母親又是怎樣關愛兒子的呢?從文中的哪些文字、哪些句子體現了母愛的`力量呢?請同學們再細細地品讀課文,找到相關句子劃下來,等會兒一起交流。

組織交流:(課件出示重點語句)

A、“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師:母親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話的?

生:在兒子“雙腿癱瘓牆壁”的情況下。

1)、提示:作為21歲的年輕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癱,自然受不了這個打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他的暴怒無常

(引讀:望着)

2)、提示:此時我的心情怎樣?(很消極,很悲觀)

3)、提示:還叢哪兒看出我的暴怒無常,我的消極悲觀?(我狠命地捶打着我的雙腿我活着還有什麼勁兒”)

4)、提示:原來活蹦亂跳的,現在突然坐在輪椅上,發這麼大的脾氣,此時的他的確很痛苦,那作為他的母親,面對兒子這副樣子,她的心情怎樣呢?(悲傷痛苦,心碎)於是,母親——(引讀“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看着我)文中還有一處也提到了“悄悄地”,請找找。

下面,咱們就來研究你們找的這三句話。

B、課件出示: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3、“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提示:這就是“悄悄地”細節描寫。(板書:悄悄地)

師:老師把“悄悄地”去掉,再讀讀上面的三句話,有什麼不同感受?

1)誰劃了第一句的?你從中感受到什麼?(母親的細心)

師:在他暴怒無常亂摔東西的情況下,母親為什麼不阻止他反而要躲出去?

生:知道他心裏不好受,希望他好好發泄一下。

師:是啊,母親對生病的兒子照顧的真是細緻入微啊!雖然不阻止他,卻一直在外面關注着,生怕 我出意外。那我們應該怎樣讀這句話呢?(輕輕地)帶着你的感受再讀這句話(讀)

師:誰劃了第二句的?你從中又感受到什麼?(母親的耐心)

生:我從“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的進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出了六個字:理解、擔心、傷心。

師:把體會送進去讀,讓我們感受這樣的母親。(讀略)

師:是啊,母親出去了又進來,進來了又出去,對兒子真是你們説的耐心無比啊!

師:誰劃了第三句的?你從中又感受到什麼?(母親的小心)

生:“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的出去了。”從其中的“悄悄地出去”我體會到了母親對兒子的歉意,為自己説錯話而自責,也體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照顧特別小心。

師:是啊,母親連在兒子前面説話都那麼的小心,生怕讓兒子傷心。

3)、繼續交流,看母親又是怎樣鼓勵兒子、幫助兒子?

C、母親:(出示課件文字: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提示:請你們默讀這句話,注意這幾個動作。母親“撲”下去的會是什麼?(撲下去的是兒子想死的念頭)

評價:你很會聯繫上下文來學習。那就把你理解的“撲”帶進去句子裏,讀給我們聽。

提示:“母親抓住我的手”,“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組織再讀:母親想抓住我輕生的念頭)

提示:面對想輕生的兒子,母親多麼傷心啊!但她忍住哭聲,孩子們,母親“忍”住的僅僅是哭聲嗎?請同學們再琢磨一下課文,看母親還忍住的是什麼?(忍住了兒子的脾氣、兒子的病痛給自己帶來的沉重打擊,還有自己的病痛)

1)、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語句去體會

A、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着覺。

B、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

C、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

提問:母親得的是什麼病?嚴重嗎?從哪兒看出來?

提示: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她活着真苦啊!親愛的同學們,一個患肝癌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而且還知道自己就要死去,知道自己就要離開她摯愛的兒女!可是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沒有)聽着收音機裏甜美的歌聲,她有把手中的東西摔向牆壁嗎?(沒有)她有沒有拍着大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沒有)母親為什麼沒有這麼做?(為了兒子)自己病的如此嚴重,她卻對兒子隻字未提!為什麼呀?(不願增加兒子的負擔)

提示:是啊!母親忍受着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她悲傷着兒子的悲傷,痛苦着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愛着實令人感動,帶着你們的體會讀讀這句話。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這是一個病危的母親對兒子的鼓勵與期望。(再讀讀這句話)

2)、師:母親還用什麼方式來鼓勵兒子?(母親央求兒子看花)

師:文中提到母親幾次要帶兒子去看花?(兩次)

第一次:“聽説北海的菊花開了,”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開了”

提問:“憔悴”説明了什麼?母親為什麼要“央求”兒子去看菊花?

生:母親想讓兒子去散散心,不要沉悶在家裏,走出心理的陰影,心情變得愉快一些。

生:菊花,是在秋天裏開的,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母親讓兒子去看菊花,是想讓兒子從中得到鼓勵,幫助我樹立生活的信心,想讓兒子看到生活的希望。

小結:是啊,她要讓兒子知道,失去了雙腿不等於失去了一切,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留戀。這是一個母親的良苦用心呀!可是,母親最終也沒能完成心願,沒能陪兒子到北海去看菊花,引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鄰居那竟是訣別)

師:一朝分別,竟成永別!作者沒有想到母親已病成這樣,更沒有想到,此次分別,竟是天上人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相見!再看看作者與母親訣別時的另一段文字吧,誰來讀?

3)、課件出示:“鄰居的小夥子‘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提示:你們讀懂了省略號什麼意思?(你們倆要好好兒活)

師:把你的理解放回母親的話裏去讀。

5、 師:最終,這對兄妹倆,明白了母親的話,知道了要怎麼好好兒活了嗎?

從哪兒看出來的?(課件出示描寫菊花的語句)

提示:請你結合這句話説説他知道自己怎麼好好活了嗎?

交流:黃色(淡雅)——平平凡凡,白色(高潔)——高貴,紅色(熱烈

深沉), 潑潑灑灑——瀟灑自在,不同的花,比喻不同的人。

師:是啊!母親“好好兒活”影響了我一生,成就了我一生,我怎能不懷念?(分角色再讀課題)

四、討論探究:題目為什麼用“秋天的懷念”?

(秋天裏有盛開的菊花,有母親的音容笑貌;而母親又在秋天裏不幸患病去世的, 秋天裏有作者刻骨銘心的記憶,有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五、拓展閲讀,打開視野,營造課外閲讀期待.

1、師:母親去世之後,作者寫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文章,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母親,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愛。老師節選了其中的幾個片斷,想讀讀嗎?

(課件出示文章片段,播放二胡名曲《漢宮秋月》,師生配樂深情誦讀):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合歡樹》

我一直有着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説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有關廟的回憶》

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我與地壇》

2、 師:同學們,當你讀到了這些蒼涼的文字,你能夠理解作者內心的痛楚

嗎?能夠體會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嗎?你能夠感受到在那蒼茫的夜色下而汩汩滾落的熱流嗎?這是一個孩子長大懂事以後對他母親深深的懺悔,這也是史鐵生到了人生的秋天對他母親深深的懷念。到那個時候,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一個孩子才能真正地懂得那份沉甸甸的偉大無私的母愛。

六、拓展延伸,情感昇華,激發共鳴。

1、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説些什麼?

2、學完這篇文章,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説些什麼呢?

七、結束語:

當我們的父母還健在的時候,請讓我們學會珍惜,學會關愛,學會感恩回報,當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打擊時,讓我們勇敢面對,堅強的活着,好好的活着,不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精彩,活出味道,為自己,也為愛我們的親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lz9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