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六年級《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六年級《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課文解讀】

六年級《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桃花心木》是台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課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給樹苗澆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文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極具教育意義。在本課教學中,應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要堅持以讀為主線,在讀中讓學生感悟,同時要珍視學生在閲讀中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正確理解詞語意思

2、領會種樹人語重心長的話語,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流程】

一、學言語,導入課

1、課件出示詞語:

汲水、枯萎、依賴、一旦、鍛鍊、優雅、勃勃生機。

2、看看這些詞,哪個同學會讀?你對哪個詞最最敏感?比較鍛鍊與磨練,再齊讀。

3、提問:這些詞都和什麼有關?(板題:桃花心木)

4、口語訓練:

桃花心木是什麼樣的?在同學們的心中是什麼樣的?用上詞語簡單地説一説。

5、小結:

詞語在運用中才能變成自己的語言。學課文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詞語,我們不但要會記,還要會用,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6、課件演示:

這就是桃花心木。它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咬,適合製作車、船、傢俱,用作綠化環境也非常好。一棵高大的桃花心木可以產生相當於33台1.5噸冷氣機的清涼效果。

7、過渡:

今天我們跟隨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進《桃花心木》,聽聽他的見解。

二、初讀文,明做法

1、默讀課文,回答:課文主要寫誰?寫種樹人幹什麼?

2、劃出種樹人給樹苖澆水的句子(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讀後談體會。

3、他這樣做對嗎?説明理由。

4、過渡:作者又是怎樣理解種樹人説的話呢?

三、讀語段,思其理

1、出示語段: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2、多讀幾遍,理解不確定:這裏的不確定與前面的不確定有什麼不同?(樹木的不確定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人的不確定指生活變化無常,遇到困難或遭遇不幸。)獨立自主的心指什麼?

3、你怎樣理解這段話?(艱苦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4、出示: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這句話有什麼作用?(證實了種樹人説得正確。)

四、聯實際,話感受

1、故事:《可悲的大學生》。他為什麼落下可悲的下場?

2、學了《桃花心木》你有什麼啟發?

(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為男、最困難的時候,往往就是離成功不遠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你見過桃花心木一樣的人?聯繫實際。

4、小結:

林清玄就是這樣的人。(簡介作者)出示:用生命實踐書寫着起承轉合的散文,林清玄隨心所欲地化平凡為神奇,展現出一位東方禪者的風範。談到文學,也談到人生,林清玄面對着生命中生老病死等不可管理部分的悲歡離合,心平氣和的講起了自撰的寓言來,勉勵自己和他人:文學家的小艇在海上遇險,驚濤駭浪瞬息萬變,這時一架直升機飛過,上面寫著名利,一艘快艇駛過,上面寫着權力,當文學家孤立無援時,一位老人划着小艇來救他。老人把文學家交給了真理,而小艇上寫着兩個字──時間。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只有追求真理,才能真正瞭解人生和文學的本質,人生才能真正通過時間的考驗變得更好更動人。

5、作業:寫讀後感。

【板書設計】

桃花心木

借物喻人

種樹 育人

(不確定) (不確定)

會找水源 經受考驗

拼命紮根 鍛鍊自主

長成大樹 努力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38o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