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囚歌》教學設計2篇

《囚歌》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囚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囚歌》教學設計2篇

《囚歌》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葉挺同志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偉大的獻身精神,培養學生對黨、對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產主義理想。

2.理解詩中部分詞語的含義或作用,進而讀懂全詩,使學生體會詩歌精煉、形象的特點,培養閲讀詩歌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閲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一致的,即準確地理解部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詞語卡片;指導朗讀的幻燈片或掛圖。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解題,介紹時代背景。

1.直接導入新課,然後告訴學生《囚歌》是葉挺在四川寫的。在英雄戰鬥過的土地上學習英雄寫下的詩篇,大家一定會有一種親切和自豪之感。

2.通過討論解題:

(1)誰能從題目上看出這首詩是葉挺同志在什麼環境下寫的?(隨即指出“囚”字在這裏的含義)

(2)它為什麼不叫“囚詩”而叫“囚歌”?(學生若答不來,暫且存疑)

3.介紹時代背景:

(1)問學生是否瞭解葉挺坐牢的原因和獄中鬥爭事蹟。有了解的請他們向大家介紹。

(2)教師介紹或補充介紹。強調葉挺同志不為高官厚祿所動這一點。最後由獄中難友傳唱這首詩一事再回到題目的“歌”字。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並初步把握中心思想。

1.教師範讀課文。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找出不懂的地方,並做上記號;讀完後想一想: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葉挺是個什麼樣的人?

3.討論以上問題,把握中心思想。

4.學生質疑。教師提示學習重點和難點。

(三)研讀課文,較準確而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內容。

1.分節讀議課文。每小節均按“閲讀--分析--概括”的順序進行。分析時依次討論以下問題:

(1)“人”和“狗”各指什麼?用狗來比喻叛徒表達了作者對叛徒什麼樣的感情?

(2)“為人進出的門”和“為狗爬出的洞”各比喻什麼?

(3)前兩句話反映了當時的革命者面臨着一種什麼樣的處境?

(4)“高叫”反映了敵人怎樣的心情?對敵人的話應該如何理解?哪個字是理解的關鍵?

(5)第一、二節中的兩個“自由”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之處?哪個詞表達了他對真正的自由的態度?

(6)“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裏爬出”中的“怎能”表示什麼樣的語氣?為什麼這裏不用陳述而用反問的語氣?

(7)“我渴望自由”和後面的話是什麼關係?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但”字在這個句子乃至全詩中起着什麼作用?

(8)第三小節有哪幾個比喻?它們各比喻什麼?這樣比喻好在哪裏?

(9)“將我……一齊燒掉”表達了葉挺同志什麼樣的願望和精神?

(10)“將我……一齊燒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嗎?為什麼?(聯繫《就義詩》)

2.簡要地梳理全詩的內容層次,歸納中心思想。(藉助“綱要信號”板書)

3.請學生提出仍未弄懂的問題,擇要回答或討論。

4.出示詞語卡片,抽一行學生順次解釋課後習題的五個詞語。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並試背課文。

1.抽一名中等水平的學生朗讀課文;

2.領讀課文(利用幻燈或掛圖進行指導),辨析兩個破折號的不同作用;

3.自讀課文;

4.請剛才朗讀的那位學生再朗讀課文;

5.請一位學生試背課文;

6.齊背課文。下課。

《囚歌》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

3.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麼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二、教學重、難點

1.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不同含義。

2.瞭解詩的寫作背景,讀懂詩句的意思。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收集有關革命烈士事蹟材料。

2.收集葉挺將軍的資料,瞭解本詩寫作背景。

3.小組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教具準備

CAI課件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師敍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時代,可是你們知道嗎?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面對毒刑拷打,堅貞不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你能説出幾個嗎?(課件展示革命先烈圖片,像放電影似的逐個從屏幕中走過,配樂)看見他們,你們有什麼感受?

2.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學習課文。(師板書課題)

(課前我引導學生收集反映革命烈士事蹟的材料,瞭解詩的寫作背景,縮短詩歌的年代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課上,藉助課件,配樂播放學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引導學生談感受,同樣是為了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本詩的距離,讓學生進入生動的情景中。)

(二)釋題,介紹作者

1.從字形上看,“囚”是什麼意思?“囚歌”呢?

(從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牆緊緊圍住,如籠中之鳥,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裏。“囚歌”在本文中指革命者在敵人監獄裏寫的詩歌。)

(中國的漢字充滿着魅力,每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通過讓學生觀察“囚”字的字形,推斷出它的字意,讓學生從字形上,解決詩歌題目的含義,與課題對話。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知道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嗎?用你們蒐集到的資料和你瞭解的`知識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課前安排學生去查詢相關資料,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能力。在交流時,學生不僅互相傳遞信息,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還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處理信息的方法。)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2.指名接讀課文,注意正音。評價讀得怎麼樣?

3.齊讀課文,注意剛才糾正的地方。

(本文是一首詩歌,節奏鮮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在朗讀上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教師的範讀。在初讀課文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把詩歌讀通讀順,讀出詩的節奏,為下一環節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得到感情的昇華做好鋪墊,從整體感受詩歌內容。)

(四)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剛才我們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關在監獄裏,讓人失去自由!那麼請找一找這首詩中幾處提到“自由”,勾畫相關句子,想想每處“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2.讀文質疑:葉挺渴望自由,敵人也説要給他自由,為什麼葉挺又不要了呢?這不是矛盾嗎?在小組內讀一讀一二節詩,討論剛才的問題。(小組交流,體會兩個“自由”的不同,全班彙報)相機理解“人”“狗”“一個聲音”“爬出來吧,給你自由”的喻意。體會如果從狗洞中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嚴。

(教師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問題“詩中有兩個自由,它們的含義有什麼不同”為突破口,讓學生去質疑探究,通過對比,體會兩個自由的含義。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然後,讓學生在讀中去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3.指導朗讀第一、二節詩

①(課件出示從電影中剪輯的一幅圖:革命英雄圖,叛徒形象圖,醜惡的國民黨反動派形象圖)引導學生看圖,聯繫詩歌,説説他們之間會説什麼?(生自由説,感悟第一節內容)

②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卻作了堅定的回答!(生齊讀第二小節)

(課件出示:葉挺將軍在牢房內的生活照)假如你就是葉挺,此時此刻你會想到什麼?(生自由説)讓我們懷着對革命者的無限崇敬的心情來朗讀這一節。(師引讀該段)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指導朗讀,以讀為主感知課文。這樣不僅增加了讀的趣味性,而且進一步陶冶了情感。)

4.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麼我情願選擇――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①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節。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你怎麼理解這節詩?(同桌討論,彙報)

②師小結:雖然人的身軀在烈火和熱血中燃燒了,但人的尊嚴,人的精神還在,它們將獲得永生!

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葉挺將軍怎麼樣?(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師板書)

(本環節旨在採用情景串聯,説讀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運用聯想和想像,感悟詩歌內容,並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昇華情感。力求達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得到感情的昇華。巧妙點撥、引導,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意思,特別是讀懂有比喻意義的詩句,使學生在“讀,思,議”中感受詩歌內容。)

(五)總結全詩

1.堅貞不屈,寧死也不喪失革命氣節,這就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深化本單元主題“尊嚴”,體會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感受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課件出示:葉挺將軍畫像)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中的葉挺將軍多麼的英勇,多麼的堅貞不屈啊!讓我們看着葉挺的畫像,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就好像你是葉挺將軍,正在監獄裏吟誦這首詩《囚歌》一樣!比比看,誰能將葉挺將軍堅貞不屈,寧死也不出賣革命的氣概背誦出來!(生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達到背誦的目的。讓學生面對葉挺將軍的畫像進行有感情地背誦,使學生進入情景,彷彿自己就是葉挺,在獄中吟誦着自己的作品,抒發自己的情感。注重課堂語文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標籤: 囚歌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lr8e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