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總三篇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總三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彙總三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瞭解爸爸和“我”一樣,有着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懂得課文表達作者渴望爸爸找回歡樂童年的強烈願望,領悟作者熱愛爸爸的思想感情。

2.理解“可別把你的童年遺忘在相冊裏,更別讓時光的流水,沖淡了它的顏色”的含義。

3.進一步培養學生聽的能力,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學會自己聽清、聽懂課文內容。

4.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模擬相冊、三張模擬相片、翻板黑板、卡紙、錄音。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剛才我們唱的歌的歌名是——《讓我們蕩起雙槳》,老師看到很多同學陶醉在優美、歡快的樂曲中,沉浸在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裏。確實,我們的生活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美好。

你們想不想知道爸爸的童年是怎樣的?看,今天老師帶來一本爸爸的相冊(師出示模擬的相冊),這也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聽讀欣賞《爸爸的相冊》。

齊讀課文。

二、聽錄音,提問題。

聽課文中的三句句子,邊聽邊想:你聽到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1.聽錄音:

(1) 爸爸的相冊裏,保存着爸爸的童年。

(2) 呵,爸爸!原來你也有美麗的童年呀!

(3) 我喜歡你的童年。

2.根據學生提問歸納:

(1) 爸爸的相冊裏保存了他童年時的哪些留影?

(2) 為什麼爸爸的童年是美麗的?

(3) 我為什麼喜歡爸爸的童年?

三、學習第1、2個問題。

通過“聽清課文內容,説出主要意思”,學習第1、2個問題。(出示要求。)

聽課文錄音,説説爸爸的相冊裏保存了他童年時的哪些留影?

生聽錄音,師翻相冊。

交流,師隨機張貼三張照片。

師:這些都是爸爸童年時的留影,爸爸的相冊裏保存了他的童年。

(板書:童年)

1.聽2、3、4節錄音,説説爸爸的童年為什麼是美麗的?

(1) 師通過“聽聽、想想、讀讀”示範學習第一張照片。

聽:聽錄音。

想:從照片上可以聯想到什麼?

師:老師從照片上想到了爸爸的班級一定是個團結友愛的集體。生活在這樣的集體中一定很快樂。要不,怎麼會有幾十張甜甜的笑臉呢?爸爸 愉快的集體生活。(板書:愉快的集體生活)老師還想到要用愉快的語氣來讀,你聽——(師示範讀)

讀:有感情地讀。

(2) 要求學生學老師的樣子“聽聽、想想、讀讀”學習第二張照片。(扶)

師:(指照片)看,照片上的爸爸眯着一隻眼睛,你也來學爸爸的樣子做個醜樣,呀,真調皮。你還想到了——對,爸爸有着有趣的文藝表演(板書:有趣的文藝表演),太有意思了。

(3) 學生自己通過“聽聽、想想、讀讀”學習第三張相片。(放)

討論:你從照片上想到什麼? 該怎麼讀?

師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有感情地朗讀。

2.你覺得爸爸的童年怎麼樣?(板書:美麗的)

再來看看照片,跟着配樂課文錄音,讀讀課文,感受爸爸美好的童年。

四、學習第三個問題。

我為什麼喜歡爸爸的童年?(板書:喜歡)通過“讀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第三個問題。(出示要求)

爸爸的童年是美麗的,那麼爸爸現在的生活怎樣呢?

引讀第7節。

我希望現在爸爸怎樣生活? (跟錄音讀第9節)

師:踢球、爬山……這樣的生活你有嗎?

這也正是我的生活,所以小作者看了爸爸的相冊,驚喜地説——“呵,爸爸!原來你也有那麼美麗的童年呀!”

指導朗讀。

師:爸爸和我一樣有美麗的童年生活,但是為了我,為了工作,都快使爸爸把這樣的童年給忘記了,難怪課文最後小作者感慨地説——“別把你的童年遺忘在相冊裏,更別讓時光的流水,沖淡了它的顏色。”(師出示句子)

理解“時光”、“時光的流水”的意思。

體會整句句子的意思。

師:這句句子表達了小作者強烈的願望,他希望爸爸再能找回陽光的芬芳,甜甜的笑臉,找回童年的歡樂和對生活的熱情。(板書:找回)表達了小作者對爸爸的深深的愛!(板書:愛)

指導朗讀。

五、欣賞課文。

師:課文的字裏行間處處流露了作者對爸爸的熱愛之情。

(出示要求:欣賞好詞佳句,朗讀表達感情。)

1.自己默讀課文,劃出喜歡的語句。

2.交流,重點在三句反覆的句子。

六、小結課文。

作者喜歡爸爸的童年,希望爸爸找回童年,表達了作者對爸爸的愛。其實我們和小作者一樣,希望爸爸永遠快樂、年輕。今天回去,你也翻翻你爸爸

媽媽的相冊,説不準也會有驚喜的發現。

附板書:

聽讀欣賞 爸爸的相冊 聽懂課文內容

體會思想感情

欣賞好詞佳句

朗讀表達感情

聽清課文內容 愉快的集體生活

説出主要意思 ↗ ↘

美麗的童年 → 有趣的文藝表演 → 喜歡 愛

↘ ↗

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

找回

資料提供者: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設計側重從蒐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閲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佔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5.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誦讀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力求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2.通過《贈汪倫》《別董大》等耳熟能詳的送別詩,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

3.介紹時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初讀兩首古詩,大致瞭解其異同。

5.引導學生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注意“鶴”的筆順,“孟”的起筆,“陵”的讀音。)

6.讀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1)師生交流有關黃鶴樓的資料。

(2)課件展示黃鶴樓風采,加深對這座江南名樓的認識。

(3)師生交流了解“廣陵”與“揚州”的關係。

(4)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幫助學生明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師邊畫邊與學生交談:“黃鶴樓也好,廣陵也罷,都位於我們祖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長江西起唐古拉山脈,婉蜒6

300多公里後匯入東海。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板書:武漢),廣陵在武漢的東邊。”版書:廣陵)

(5)師生交流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明確,李白雖被後世稱為“詩仙”,名氣頗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幾歲,當時已詩名天下,而李白還只是二十四五歲的詩壇新秀。)

(6)請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7)提示學法:蒐集資料是理解詩題,學習古詩的一個好辦法。

二、初知詩意,質疑解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註釋等多種方式瞭解詩的大意,並鼓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指名概述詩意。

(2)質疑。

(3)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等較簡單的問題。

(4)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故事導引,入境悟惰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據説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説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説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説:“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裏哪裏,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遊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遊,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於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此處講述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意在為學生理解後兩句埋下伏筆,奠定基礎。)

2.賞析“煙花三月”。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身邊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內涵,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也使人產生無限還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煙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教師先讓學生感受、理解,然後再表達,這樣,理解和運用就融為一體了。)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鳥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乃盛唐時期,整個時代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更體現了詩人愉悦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自由讀、指讀、評讀、想象畫面讀等。

(6)小結:名樓美景遙相送,詩情畫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

(2)抓住“遠影”,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帶着自己的體會試讀第三、四句。

(4)指名讀,師生評讀,學生再讀。

(5)師激情引讀。

(6)從最後一句中,換詞理解品析“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寄情於浩蕩的一江春水。體味作者佇立江邊時間之長,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導朗讀後兩句。及時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點撥學生如何讀,使學生深入體會詩意;展示個性讀,可引發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

五、學習第二首詩

1.討論交流學習第一首詩的成功經驗:解詩題,明背景;品詞句,悟詩境;作對比,感詩情等。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3.各組彙報交流。

4.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瞭解安西、陽關等詩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關知識;瞭解由於交通不便,從偏遠的安西到陽關的送別這其中的艱難;各抒己見體味“更進一杯酒”的深刻內涵。

5.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誦讀悟情。

6.交流這兩首送別詩共同的地方,試着思考其規律性。

六、總體回顧,歸納昇華

1.學生交流本節課感受。

2.教師歸納總結: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別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課讓我們繼續領略古代詩人的送別深情。

3.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交流課下收集到的送別詩(略)

三、小組合作,讀詩悟情

引導學生自主體會送別詩的異同,着重讓學生領悟這些詩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品味“人間最美是真情”這一真諦。

四、誦讀交流,暢談感受(略)

五、遷移學法,進行練筆

1.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難捨時刻,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話甚至是詩的語言寫一寫?

2.練筆。

3.交流。

六、拓展思路,佈置作業

1.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麼類別的詩?(如思鄉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2.佈置自選作業。

(1)蒐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敍文。

(3)結合自己的感受創作古體詩或現代詩。

(4)蒐集某一類詩歌如邊塞詩,比較、賞讀、摘抄或寫體會。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憑”等13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稿紙、梅花、跌倒、開闢、抓癢、撞疼、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貓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課件(或錄像、圖片);貓叫聲錄音帶。

2、學生收集有關貓的圖[文資料,張貼到教室的相關欄版上,辦一期“貓趣”展。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

a.導語:觀看了同學們精心佈置的“貓趣”展版,老師對貓的瞭解和喜愛都更進了一步,這小生靈真是有趣、可愛!參觀了“貓趣”展,你最想説什麼?

b、師生各抒己見,談“趣”激情。

2、揭示課題,簡介老舍。

整體惑知

1、自由練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可自讀,可同桌一起讀)

2、反饋生字詞預習情況。

自由發言,就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互相提個醒。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後交流: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了你怎樣的第一印象?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什麼方法能迅速抓住課文大意,理清課文條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脈絡“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點句,連起來讀一讀。

b.設計填空題,如: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寫大花貓( );第( )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

c、設計板書,如:

老實 貪玩 盡職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 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自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簡要概括出貓性格古怪的幾個方面,然後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每人以貓的一個性格特點為例,把文中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語句讀給同伴聽。

3、深入研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歡這一隻“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花貓嗎?你是通過哪些描寫來體會的?

b.範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引導賞析:抓住“屏息凝視”“一連”“非……不可”邊讀邊想象,並結合相關課件演示,體會作者對這隻“盡職”的貓的欣賞、喜愛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體會最深的句子,藉助朗讀、比較、品賞關鍵詞語等方法,體驗作者滲透於字裏行間的愛意。如:

説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積累運用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小組合作學習:

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可是……”分別説句子,比比誰説得準確、説得多。

3、擴詞練習

貪( ) 性( ) 高( ) 採( )

貧( ) 姓( ) 稿( ) 踩(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yrv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