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關於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通用5篇)

關於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通用5篇)

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瞭解九年級思想品德課的知識框架及學習意義;

2、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3、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使學生端正學習的態度,激發和培養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教學重點

明確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意義,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教法和學法

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課前準備

1、 編寫思想品德課堂學習及紀律要求;

2、 蒐集各地高考及中考狀元以及我校優秀畢業生學習的經驗、事蹟。

教學過程

一、自我介紹,相互認識

包括:姓名、教齡、聯繫方式等。)

二、講“兩點希望、三點要求”

1、“兩點希望”:

(1)希望珍惜來之不易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原因:

①相聚相識是一種緣分。正如電視劇《新白蛇娘子傳奇》的主題曲所唱: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

②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是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2)希望共同維護良好的課堂紀律。原因:課堂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而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我們上好課的重要保證。

2、“三點要求”(課堂學習及紀律要求)

(1)課前認真預習要學習的內容,並準備好學習用品;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紅色標記問題,藍色標記答案。);課後要及時複習、整理所學內容,並完成相關作業。

(2)課堂發言要先舉手,經允許再發言。發言時態度要端正,聲音要響亮。

(3)課堂上不得隨便説話、無故遲到、換位、接水、聽mp3、做其他作業等。

三、介紹本書的基本內容及意義

1、基本內容:共四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承擔責任,服務社會”、第二單元“瞭解祖國、愛我中華”、第三單元“融入社會,肩負使命”、第四單元“滿懷希望,迎接明天”。

2、意義:有利於我們承擔責任,服務社會;有利於我們瞭解祖國,愛我中華;有利於我們融入社會,肩負使命;有利於我們滿懷希望,擁抱未來;有利於我們升入理想的高中,邁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近期:“敲門磚”、“7—1=0”遠期:考研、律師)

四、討論並總結學好初三政治課的方法

1、學生各抒己見。

2、教師總結並提出建議。

建議:

(1)認真落實學習常規。

(2)經常收聽、收看新聞。

(3)熟讀熟記主幹知識、核心知識,並做適當的練習。

(4)養成四種習慣。

①讀書的習慣。“依據課標,注重雙基”,是開卷考試命題的要求之一。另外,“題在書外,理在書內”,也是開卷考試的一個特點。因此,我們應通過多讀書,夯實基礎知識,牢固掌握教材上的主幹知識。這是開卷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前提和基礎。

②開放性思維習慣。試卷設置以及答案的開放性,要求我們必須在日常學習中養成開放性思維的習慣,遇到問題要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一想。最簡單的就是多想一想“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這三個問題。

③關注時政熱點和社會焦點的習慣。時政熱點和社會焦點在歷年的中招考試中都佔有相當大的的比重,所以,我們應養成關注時政熱點和社會焦點的習慣,要多聽、多看時事政治,多關注社會焦點,以及時政熱點、社會焦點與教材的結合點。

④歸納整理的習慣。開放性試題總有一些綜合性的題目,這些題的答案,有的牽涉幾個章節,有的甚至牽扯幾個年級的內容。如果平時不注意歸納整理,考場上臨時抱佛腳,往往手忙腳亂,不能從容應對。所以,學習中我們還要不斷梳理所學知識,使其條理化,力爭形成知識的網絡。並且,對同一內容要歸納整理,把分散零碎的知識串起來,形成知識的線條。

新學期開學在即,2月28日上午,江蘇南通邊防支隊呂四港邊防派出所組織官兵深入轄區各校園開展安全檢查,紮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

期間,這個所官兵通過實地檢查、查閲資料、走訪座談等方式,圍繞校園內消防設施設備是否良好、校園安保措施制定是否合理、校園監控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等方面,對南昌啟東市鶴城中學、大洋港小學等進行了深入細緻地排查。同時,這個所官兵依據學校安全防範要點,詳細詢問了宿舍電器設備使用情況、假期安全檢查及應急預案制定情況,指出存在的安全隱患,上好新學期校園“安防第一課”。

當日,這個所共排查整改安全隱患2處,簽訂治安責任書6份,為新學期學校順利開學奠定了堅實的安全基礎。

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行進間運球上籃是籃球技術中較難掌握的一項技術,特別對於女生來説具有一定難度,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建立基本的動作表象。主要做到四句口訣,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抬腿舉球高,四要手指手腕用力巧。

不僅將口訣熟記於心,並能在練習中加以灌輸,達到要求。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教學中發現女生對於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掌握與男生相比相對較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學生已經掌握原地運球與原地投籃的基礎上學習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技術動作。

本次課是學習課,要求學生將口訣熟記於心並能在練習中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基本要領,50%的學生能夠掌握並運用,使運球起球上籃一氣呵成。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行進間運球上籃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50%能夠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技術動作。

2、運用籃球進行雙手頭上投擲的動作複習,學會腿腰臂三部位同時發力。

3、提高學生掌握上籃技術的穩定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體驗上籃成功的樂趣。

4、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挑戰自我的能力,培養團體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行進間運球上籃技術的動作概念。

五、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上籃穩定性,使50%的學生能夠掌握這一技術。

六、課的流程與設計:

在準備部分選用了原地準備操和原地跑步接喊數數腳的遊戲開始,使學生儘快進入課前準備,在遊戲中活躍課堂氣氛又創建了輕鬆和諧的師生關係。

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和投擲練習。本課對於初中的學生基本要求掌握籃球中的運球與上籃技術動作的結合。

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動作要領編成口訣的形式便於學生記憶,掌握連貫動作,更好地完成上籃動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化地掌握動作技術,提高學生掌握技術的能力。

本次課通過球性練習,徒手練習,兩人一組跨步練習與行進間上籃等練習,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迎難而上,挑戰自我的能力。最後的拓展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驗上籃成功的樂趣,為了提高女生的穩定性,讓女生使用小一號的籃球,明顯提高了女生控制球與掌握球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主要體會雙手投擲的正確動作要領,雙手持球直臂後引,將身體拉成反弓型,體會後腳蹬地,腰背和手臂同時發力的順序,注意出手後球運行的路線,儘量保持拋物線,提高運動成績。選用標誌桶接籃球的遊戲激發學生興趣,創建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

七、放鬆與評價

結束部分選用了瑜伽練習的.個別動作,使學生在整堂課後又一次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在教師的示範學生跟做下使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氣氛中逐步恢復心率,調節呼吸,放鬆身心。

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莖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理解年輪形成的道理。

目標

通過用顯微鏡觀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莖的橫切裝片,進一步鞏固使用顯微鏡的技能和在顯微鏡下識別體結構的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分析“木本莖年輪的形成”,使樹立生命物質的發展變化觀點和內、外因辯證觀點。

2、通過介紹我國科學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貢獻,弘揚他們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是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可作為其它植物莖結構的`代表,弄清了木本莖的結構,可以更好解莖的功能和年輪形成的原因,併為瞭解其它植物的莖奠定基礎。

2、對維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輪概念的理解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難點。

(1)維管束是對莖結構整體而言,是莖的立體結構。是由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三部分合起來構成的結構(木本植物莖)。課本上維管束的圖和莖的橫切裝片,都是一個平面的結構。如何使學生對維管束的理解形成立體概念,可自制維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體製作三維立體圖像加以説明,避免學生對維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輪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莖的形成層在外界環境條件影響下進行週期性活動的結果。學生能夠理解年輪是植物的生長線,但容易把年輪的概念與年輪線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誤差。為了避免這種誤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結合掛圖、模型或自畫板圖配合相應的文字進行説明。準確地把握年輪的概念及年輪線的概念。

3、組織學生觀察木本植物莖和草本植物莖結構的橫切、縱切裝片,也是教學內容的難點。因為:學生對莖結構的認識還只停留在書本和教師的掛圖上,從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莖結構在認識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個“重新認識&rdquo 初中地理;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中,要耐心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把觀察到的結構特點與教科書中的掛圖相結合,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議

《莖的結構》一節,由於名詞較多,可以用兩課時講授。本節是這一章帶有關鍵性內容的一節。

關於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教師可以利用楊樹或柳樹的枝條或木本植物莖的立體結構模型進行教學。教學時,可以按層次觀察。使立體感增強,形象清楚,學生容易理解。而韌皮纖維,可以準備一些麻的纖維(剪幾段麻繩,搓開後備用),讓學生體會到韌皮纖維的柔韌性。

關於草本植物莖的結構,要指出它在結構上的特點,一是要指出它在表皮以內有幾層機械組織;二是要指出它的維管束分散排列,而且它的維管束裏沒有形成層。在指出這些特點的時候,還應該與木本植物莖的結構相比較,以便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

由於要求學生用肉眼觀察木本植物的莖,課前應該採集1~3年生的新鮮的椴樹莖,切成長約5釐米的莖段,供學生觀察。如果沒有椴樹,楊樹、柳樹、木槿、泡桐、臭椿、月季等都可以代用。楊樹、柳樹的樹皮易於剝開,便於觀察形成層。泡桐、臭椿、月季等顏色較深。認清三部分結構以後,可以讓學生剝下一部分樹皮,看到木質部表面粘滑的一薄層,這就是形成層。因為形成層只有幾層細胞厚,所以用肉眼在橫斷面上看不到。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樹皮內層和木質部從上到下撕下一些纖維狀細絲,從而為講述韌皮纖維和木纖維打下基礎。

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校園安全隱患。

2、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1、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隱患。

3、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

①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杆。

③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④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裏。

⑤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繫鞋帶。

⑥上下樓靠右行。

2、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3、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①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儘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②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③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項。

1、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2、禁止購買用竹籤串起的食物:油反覆使用,竹籤容易傷人,食品衞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

2、乘坐公交車注意事項:

①車停穩後,方能上下車,上下車時注意秩序,不要擁擠。

②乘車時,要站穩扶牢,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時,應該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謹防扒手。

3、你不認識的人自稱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將你接走,你怎麼辦?

先讓班主任與家人取得聯繫再視情況而定。

4、安全小常識

臨危逃生的基本原則:

保持鎮靜,趨利避害;學會自救,保護自己;想方設法,不斷求救;記住電話,隨時求救:

“119”————火警

“110”————報警

“120”————急救

“122”————報警

打電話時要説清地點、相關情況、顯着特徵。

五、小結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做到警鐘長鳴!

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5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新的學習環境、新同學與新的班級

2、與同學友好相處,對新的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的歸屬感

3、對初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二、【重點】:

認識新環境

三、【教學難點】:

珍惜新友誼

四、【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 講解法;討論法

授課理念:堅持“還課堂於學生”的教學理念,立足於學生的“學”,在開放性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真實體驗。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

五、【教學過程】:

(一)初中生活新體驗

1、當你踏入中學的校門,你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進入新的環境,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你喜歡現在的學校嗎?喜歡這裏的老師和同學嗎?

小結:初中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我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新的學校,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也許我們還對過去的夥伴依依不捨,但更應高興的是,我們又結識了許多新的老師和同學。我們將在這個新集體中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度過人生髮展的“黃金時期”。

(二)珍惜新友誼

同學們怎麼樣才能儘快地熟悉起來呢?我們將要進行“破冰行動”,讓大家儘快熟悉起來。

遊戲方法:老師任意讓一名同學站起來自我介紹及簡要説明他與本班第一個同學的認識經過,下來是被提到的同學以此類推,5分鐘後第一環節結束。第二環節比賽看誰記住剛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組介紹的時候,其他組的同學也要認真記住自我介紹的同學的名字,不可以記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記住了多少新同學的名字?他們是誰?

小結:在我們這個新的班級裏,有這麼多新的同學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讓我認識你,也讓你認識我,從記住對方的名字開始,大家就成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組織學生圍繞“中學與小學的差異”分小組討論。

指導學生着重從“開設的課程、上課時間、學習特點”等方面探討中學與小學的不同之處。

(四)、學習新課程

1、初中政治課程的功能?

(1) 明是非,即明白成長過程中和現實生活中的是非問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2)表達是非,即應對考試

2、想不想學好本門課程?為中考,拿滿分

3、如何學好本門課?

諧音(貝多芬,馬克思)

總結:通過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新的同學,結交了新的朋友,老師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同學們能各盡其能,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wql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