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通用6篇)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文《麋鹿》教學設計(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通用6篇)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瞭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教法學法:藉助圖片,觀察想象,品詞析句,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製作好有關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跟大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麋鹿。板書課題老師這兒有一段關於麋鹿的影片,請欣賞。(播放課件)(解説詞: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亞洲東方最大的一片濕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濕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羣。這是一個美麗的家園,人與多種動物和諧共處,創造着美麗而寧靜的生態環境。)

3、看了影片,你想説些什麼?(指名叫2~3人説一説)

二、初讀課文。

1、師:想對麋鹿有更多的瞭解嗎?課文對麋鹿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嗎?

2、生自由説,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歸納,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三、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

1、今天這堂課我們着重研究麋鹿外形與習性方面的特點。課文哪幾自然段介紹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2~4自然段)

2、讀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3、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1)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點。(課件出示麋鹿圖片)關於麋鹿的外形,課文有一句較為全面的介紹,你能找到嗎?

A、學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象”。我國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課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師: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課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為姜子牙的坐騎則更增添了它的神祕(齊讀句子)

你能具體地介紹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點嗎?

B、“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角比較長,每兩年脱換一次。”

(這一段話用到了什麼説明方法——列數字。……從這些數字中你體會到什麼?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們可以作一個比較——抓住“重250千克引導學生與自身體重進行比較體會麋鹿的“大”。像我們這樣將麋鹿體重與同學體重進行比較的説明方法就叫——作比較。你能為這句話再添上作比較的方法嗎?

像這類説明性的文章,還要做到科學,大家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嗎?)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着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雌麋鹿沒有角,體形也較小。”

師:介紹體重的時候課文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這兒又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呢?你體會到什麼,讀出你的體會。(指導朗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獨一無二的,多招人喜愛的動物呀!我們一起來讀。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驢

E、“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脱毛後變成棕灰色。”

師:你們看,麋鹿像我們人一樣,還會隨着季節的變化換衣服呢!多可愛呀!(指導朗讀。)

(2)創設情景學習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

長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們的青睞,還成了姜子牙的坐騎。可鹿類不高興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評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麼長了個四不像!除了角跟我們有點像,你看看自己哪還有些鹿樣,長了個馬面,牛蹄,驢尾,多難看!快坐個整容手術,恢復鹿面。你覺得鹿王批評得對嗎?麋鹿會怎麼説?

A、蹄的作用

(1)學生説蹄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來是因為它——在水中活動(板書)

B、尾的作用

(1)學生説尾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長這樣的尾巴與它……生活在沼澤有關(板書)

師:聽了麋鹿的辯解,我們發現它有着“在水中活動,在沼澤生活”的生活習性

在生活習性方面,麋鹿還有些什麼特點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它鹿類要長,超過九個半月,且……才發育完全。”

師:這句話中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朗讀句子)

D、草食性哺乳動物

(3)你覺得麋鹿是一種怎樣的動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學習第一段。

2、過渡:麋鹿是一種奇特,珍稀的動物,因此必須加以保護。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讀第一自然段,為什麼説這裏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1)學生回答

(2)理解土地廣闊、林豐草茂、氣候温和

(3)導説:你看,天剛亮,麋鹿就悄無聲息地向水塘進發了。可能是好奇的遊客打擾了麋鹿的進食,它們遁入草叢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在大豐出現的一幕,這裏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景呢?

(4)像這種讓麋鹿自由覓食、自由活動的餵養方式就叫——放養

3、總結:

18年來,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這塊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壯成長,發展到600多頭,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豐成了無數遊人嚮往的地方,他們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當一回講解員,給遊客介紹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嗎?

五、作業:

學着講解員的樣子説説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

(1)小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樣的傳奇經歷呢,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佈置作業(習字本)

七、板書

麋鹿

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體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獨一無二)繁殖力低

蹄(寬大)在水中活動

尾(最長)在沼澤生活

毛(變化)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

《麋鹿》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課文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條理清晰,在樸實的説明中注入了濃濃的情趣,比如説“四不像”、“姜子牙”以及鹿、馬、牛、驢這四種動物的組合體,都容易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除此之外,麋鹿那富有傳奇色彩、坎坷的經歷,融入了歷史知識,更然人興趣倍增。

基於以上幾種因素,在學習麋鹿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時候,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先有學生讀課文,理清這部分內容的框架;然後再出示具體可行的自學提示,由學生結合提示細細研讀課文,自主學習感悟。

這節課共安排了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合作學習是結合課文重點內容展開的。是在學生充分讀書、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商討等方法,理清麋鹿的經歷。並通過感情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能夠麋鹿多災難的命運中領悟保護珍稀動物的重要性,感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高度重視。

第二次合作是針對課文最後“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迴歸故土、迴歸自然的新生活”這句話中的“新生活”展開想象的。以此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繪的麋鹿的'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並激發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更多的想象。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

教學重難點:

通過讀課文,自主學習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以及傳奇經歷,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麋鹿的?(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二、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呢?學生自讀2—4自然段。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每一個自然段都介紹了什麼內容?

3、學生彙報:(第二小節介紹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第三小節具體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第四小節介紹了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4、老師相機提問:麋鹿有着怎樣奇特的外形?作者又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外形特點的呢?這些部分各有什麼特點?它的外形與生活習性有關係嗎?

5、學生自主學習:請同學們細細地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這些問題。

6、彙報。

7、課文又是從哪幾點説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呢?學生彙報。

三、學習第5—7自然段。

1、導入:麋鹿不僅有着奇特的外形,還有着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理解“傳奇”的意思。那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麋鹿傳奇經歷的?

2、為什麼説“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請同學們自由讀這部分內容,要結合不同的內容讀出不同的感情、語調。

3、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4、一小組彙報,其他小組補充。指導朗讀,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的微妙區別。

5、你從麋鹿多災多難的命運中,領悟到了什麼?

6、合作交流對“新生活”的理解。“新生活”指什麼樣的生活?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於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感,對世界充滿了求知慾。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認識麋鹿、瞭解麋鹿,更可以在學習中認識到麋鹿是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從而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6個生詞,兩條綠線內的5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迴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4、讓學生在瞭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幻燈片,錄音

課前先學:

查找有關麋鹿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讓我們一起認識它。(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字,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②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①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悄然無聲遁入雌鹿跋涉每胎撰文

殺戮公爵別墅烏邦寺已逾千頭

顛沛流離輕紗《封神榜》棕紅色飼養

選自銷聲匿跡例外慘遭厄運釐米

②瞭解下列詞意掌握情況。

灘塗遁入沼澤跋涉傳奇厄運銷聲匿跡

a、學生可以藉助字典講意思。

b、可以聯繫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3)指導分段。

①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於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②討論分段。

一(1)二(2~4)三(5~7)

三、書寫指導

(1)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結構。

①對於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②對於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包住中間的字,結構要鬆緊和適。

2、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四、作業:

近義詞

遁入()廣闊()奇特()

著名()温和()神祕()

銷聲匿跡()漂泊不定()

第二課時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

在上課之前我們隨便聊聊,就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嗎?這個故事發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愁,因為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美麗高雅的仙鶴、兇猛有力的獅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麼呢?選狗選貓?太沒面子了吧,我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神了,應該有一種特別好的動物來做我的坐騎。找找吧,他這麼張眼一望,看到了什麼?(生:麋鹿),在哪啊?我怎麼看不到啊?

1)學生用第一節的內容來回答

2)然後指導朗讀

3)看97頁插圖(看過後談體會:你覺得這怎麼樣?)

二、認識麋鹿:

(過渡:你真的認識麋鹿嗎?請你看看圖,再看看書,然後辨認一下,哪頭是麋鹿?説話要有依據。)

1、課件展示幾頭鹿的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和課文進行對照,尋找辨別的依據。

2、小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3、班級交流認識和體會。(課件隨機展示圖片)

4、最後處理“四不像”

三、幫姜子牙解説麋鹿。

1、姜子牙從人間找到了麋鹿,帶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誇耀它,他可以怎麼説呢?請大家好好想想,然後小組同學練習一下,再舉手。

2、學生練習

3、學生班級交流自己想的演説稿。(教師重點提示説清楚麋鹿獨特的特徵並瞭解其生活習性。)

四、體會麋鹿的傳奇經歷:

麋鹿曾經是姜子牙的坐騎,但是後來它的經歷卻充滿傳奇色彩。你們是如何理解“傳奇”的呢?麋鹿的命運和什麼有着密切的聯繫呢?(或者説:麋鹿就讓他在外國呆着,幹嗎要讓它回來呢?)

1、你們可以先看書,有什麼感想,感受,或想説些什麼,先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後再起來交流一下。

2、班級交流

3、總結:麋鹿傳奇——重用、與姜子牙有關滅絕、與國家被列強欺負有關國外、因人們喜愛才生存下來回歸、因國家強盛

體會麋鹿的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看起來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來之不易不呀。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深化延伸,昇華感知

1、學到現在,老師有一點還不明白,我們人類花那麼多的精力與金錢保護這些動物,有什麼價值呢?

2、引導學生儘可能説,然後教師補充:

在億萬種生命之中,我們人類受到大自然的特別寵愛,成為萬物之靈長。然而,我們並沒有和動物們友好相處。許多幾年前、十幾年前還隨處可見的生物,轉眼間已成珍稀;一些近年來才發現的新種,剛一露頭便已瀕臨滅絕;而科學家們相信,還有很大一部分物種甚至還末被人類所認識,就已經絕塵而去。要知道,一個物種的演化、發展需要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以上的時間,而它們的消失,也許就在彈指一揮間。

一個物種的滅亡,將會導致若干種依附於它的植物毀滅。生物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奇妙。也許,當你正在盡情享受野味的時候,可能又有一種動物正在告別地球,走向滅絕。

假如人類註定只是像恐龍一樣路過這個世界,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與有緣和我們同處一個時代的生靈攜手而行呢?

四、選定一個解説員的角色來想大家介紹麋鹿。

1、要求:

請你選定一個解説員的角色,向同學或者是外賓,或者是老師介紹麋鹿。(課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個方面的特點,比如為什麼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傳奇經歷,也可以綜合講。

2、自己練習:

3、同桌練習:

五:總結課文:熱愛麋鹿,保護麋鹿,保護一切野生動物。

六:作業:把你向人們介紹的關於麋鹿的演説稿用筆寫下來。

一、根據要求改寫句子。

1、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縮句)

2、天色微明,晨霧漂浮在黃河灘塗上。(改成比喻句

3、麋鹿外形很奇特。麋鹿被稱為“四不像”。(用關聯詞合為一句)

三、寫一段解説詞。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板書設計: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外形奇特(“四不象”)

傳奇經歷

迴歸故土

教學後記: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一掃清障礙

1讀準字音,找準詞,用線在書上畫出生詞所在的句子。讀通句子。在句子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後讀熟課文。

二瞭解課文寫了什麼,並分層

2圍繞課題作者寫了哪些內容。(板書:生活習性、外形特點、傳奇經歷)。

3這篇課文寫了什麼事?(這篇課文寫了麋鹿的生活習性、外形特點、傳奇經歷)。

三教學生字

4教學生字。重點是“沛”的指導。學生會把“沛”的右邊寫成“市”。

第二課時

一故事引入課文

有這樣一個故事。發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愁,因為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美麗高雅的仙鶴、兇猛有力的獅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麼呢?選狗選貓?太沒面子了吧,我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神了,應該有一種特別好的動物來做我的坐騎。找找吧,他這麼張眼一望,看到了真不錯。你們知道他的坐騎是什麼了嗎?(板書麋鹿)

1課文圍繞麋鹿作者寫了哪些內容?

二精讀課文

1為什麼麋鹿外形奇特?麋鹿長什麼樣呢?默讀2、3自然段。並畫出相關的句子。

1)理解“更”字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2)瞭解麋鹿的樣子。畫出相關的句子,勾畫出作者介紹的角,尾巴,蹄子,毛色。想想作者介紹的順序。(從上到下,再到整體)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讀描寫麋鹿外形樣子的句子。出示馴鹿的圖,讓學生仔細看圖,這是什麼動物?(學生大多答是麋鹿),請學生根據剛才所學的知識,想想這是不是一隻麋鹿?學生很快就發現了不同之處。

4)老師小結:你們所説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於其它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了這些特點來寫,現在我來告訴人你們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

5)老師出示真正的麋鹿的圖。讓生再説一説麋鹿的樣子。

2麋鹿的外形與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繫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介紹相關的説明知識如列數字,比較説明等)

師小結:麋鹿奇特的外形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而演變成的。

3第二節介紹的麋鹿的外形奇特,第三小節再寫是不是多餘了呢?(讓學生知道概括寫和具體寫的寫作知識)

4讓學生向解説員一樣,介紹麋鹿。

5由於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低,所以數量少且珍貴。讀讀第四小節,課文從哪些方面説明了這個問題?

過渡:麋鹿不僅外形獨特,而且身世也極富有傳奇色彩,戲劇性的發現、悲劇性的盜運、亂世中的流離、幸運中的迴歸,讓我們可喜可悲可歎可怒。

6請默讀第5、6、7小節,用——線畫出讓你喜怒衰樂的句子。認真讀讀。(師在指導學生在讀中悟)

7讓生介紹麋鹿的傳奇經歷。

過渡:舊中貧窮落後,任人欺凌,以致麋鹿在海外漂泊不定,滇沛流離,現在在新中國,國家富強了,麋鹿返回了故鄉,你想對麋鹿説什麼?

8齊讀第一自然段,什麼是理想的放養的地方?

通過課文的第二到第七自然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作者為何還要寫第一段呢?

師小結:這一段不僅交待了麋鹿的生活場所,而且還通過精彩的描寫,激發了讀者的閲讀下文的興趣,並與結尾相呼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想場所,才能讓這羣珍奇動物茁壯成長。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榜、棕、孕”等7個生字,會寫“凃、蹦、榜”等9個生字,掌握“灘塗、敏捷、銷聲匿跡”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

3、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

教學重點:

瞭解麋鹿的特點和它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查閲資料,瞭解麋鹿的有關知識。

2、生字、詞語卡片。

3、掛圖。

4、課件。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一)師: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二)出示圖片——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三)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一)學生根據要求自由朗讀課文。

1、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2、同桌合作,互助識字。

3、讀生字新詞,正音。注意讀準前鼻音和後鼻音。

4、理解詞語意思。

(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什麼?

彙報: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羣。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敍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一)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要求默讀第一自然段:

(二)彙報交流:

1、麋鹿的生活環境的句子:“黃海灘塗這片廣闊的土地……放養的理想場所”。

理解“灘塗”和“放養”的意思。

想象説話:麋鹿在這樣的環境中放養,它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呢?想象説話。

2、聽老師讀句子,想象所描繪的場面

句子:天色微明……警覺的麋鹿迅速即蹦跳着遁入草叢……

理解“悄無聲息”,讀準多音

字“悄”。

邊讀句子,邊想象所描繪的場面。

(三)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四、鞏固生字、生詞,指導書寫。

(一)出示生字,利用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二)引導學生識記、書寫“捷、輸、涯”等生字。

1、“塗”可以和“除”和“徐”比較。

2、“榜”和“傍”進行比較。

3、“輸”和“偷”“喻”進行比較。

(三)師範寫難寫字,巡視、指導,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生字詞。

2、感情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麋鹿的資料。

教師佈置作業。

課文《麋鹿》教學設計6

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語言簡潔,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在樸實的説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

本課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特別是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結合多媒體的展示更直觀地讓學生對麋鹿與普通鹿的外形有深入的瞭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教學中引領學生用解説詞的形式將書上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從而促進學生對關鍵詞句的真切感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理清課文層次。

3、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用解説詞的形式介紹麋鹿。

教學重點:

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復舊引新

1、談話: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曾經在課本上學過的珍稀動物嗎?(學生回答)

出示: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另一種珍稀動物,它就是麋鹿,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提醒“鹿”的筆順)

【設計意圖:本設計在於激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為新知的學生做好準備。同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收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使學生的終生學習着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課題預測課文的內容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的音,讀通句子。

3、交流檢查:

出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曾是姜子牙的坐騎,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喜歡生活在氣候温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自然繁殖率很低。麋鹿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由來已久,曾在漢朝時銷聲匿跡,直至有人在北京南郊發現,後慘遭厄運,或遭殺戮或顛沛流離,幸英國貝福特公爵的私人別墅烏邦寺動物園18頭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迴歸故土,種羣發展到近千頭,悄無聲息地生活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1)指名讀,正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導書寫:沛、殖、涉。

4、理清課文脈絡: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主要介紹麋鹿的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5、驗證預測

過渡:想對麋鹿有更深的瞭解嗎?讓我們一起走近麋鹿。

【設計意圖:出示包含課文中生字詞的一段文字,既能檢測出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更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隨後安排用更簡潔的話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三個生字的指導環節不容忽視,識清形、寫好字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素養。先預測課文內容再進行驗證,能充分激發學生閲讀的熱情,也為以後的閲讀提供好的學習方法。】

三、細讀2—4自然段,走近麋鹿

1、默讀第2—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麋鹿外形特點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句子。

2、交流

(一)、麋鹿外形特點

(1)出示麋鹿圖

提問:你們認識它嗎?你認為它長得怎麼樣?你從哪兒看出奇特來的?(四不像)

(2)演示對比驗證“四不像”

(3)它的外形的奇特還表現在哪?

(出示)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長尾巴、寬大的蹄子、毛隨着季節變顏色

(4)提問:

雄性麋鹿和雌性麋鹿一樣嗎?()

(5)總結:齊讀麋鹿外形特點的語句。

(二)、麋鹿的生活習性:

過渡:除了寫麋鹿外形的奇特外,還有它的生活習性也與眾不同?

(1)指名説:

“麋鹿也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2)補充課外的資料:性好合羣,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3)齊讀。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朗讀。

4、休會説明文運用説明方法的好處

這是一篇説明文,作者在介紹麋鹿外形、生活習性的奇特時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

找出相關的語句,説説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5、遷移練説:

設計情境:

同學們我們來到了一片林草豐茂之地,看一大羣麋鹿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身邊出現了一批遊客,他們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不瞭解,你們能不能當一回熱心的小導遊給他們介紹一下?

自由練説,上台展示。(結合)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麋鹿外形的奇特和生活習性的與眾不同,感受到説明性語言的特點。同時學習有順序地介紹事物、把握住特點,最後設計小導遊的環節是激發學生把剛學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形成積累。】

四、深化延伸昇華感知

1、介紹其他的珍稀動物(出示)

2、齊讀警語

3、聽錄音、激趣

這裏到底是哪兒?曾經是麋鹿的棲息地,為何它還要適應這裏的環境呢?到底在麋鹿身上有怎樣的傳奇經歷,讓我們下節課繼續走近麋鹿,揭開謎團。

【設計意圖:學習不能只侷限於已知的,要激發學生對未知的探索慾望,從而產生對麋鹿傳奇經歷的期待,從麋鹿的命運中獲得到更多的感悟。】

五、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我瞭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主題活動,自行選定動物,將自己蒐集到的素材,從獨特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加以整理,製作成卡片,張貼在班級展板上。

標籤: 課文 通用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nx2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