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麋鹿教學設計(精選12篇)

麋鹿教學設計(精選12篇)

麋鹿教學設計

教案的定義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麋鹿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麋鹿教學設計(精選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麋鹿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知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學生交流

2、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跟大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麋鹿。認讀麋,知道是鹿的一種,出示麋鹿的圖片。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片詳細介紹麋鹿的課文。

這是六年級的一篇課文,我們五年級同學有信心學好它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出示自讀要求:

1、A、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詞句反覆來回地多讀幾遍。B、思考一下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麋鹿的。

2、學生自讀課文

三、初步感知,隨文識字。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正音;或者提醒那個詞讀時需要注意。(悄無聲息)

從課文第一小節寫的是什麼呢?(生活場景)麋鹿生活的環境可以用文中那些詞來描述下。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讀,正音;注意“坐騎”的讀音和姜字的寫法

這一小節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外形)麋鹿的外形怎樣?這樣的外形讓我們感覺這麋鹿怎樣?交流,齊讀外形。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指名生讀。正音。讀的時候,還有哪些詞語要注意。“跋涉”“哺乳”相機理解。跋涉這個詞是你是怎麼理解的?

這一段中你又瞭解了些什麼?從文中那句話瞭解到的,讀給大家聽聽。

相機進行“沼澤”的理解

這一段告訴有關麋鹿方面的知識真多,其實這些都是與麋鹿的什麼有關?

(生活習性)

課文中除了這一段外,還有沒有其它自然段與麋鹿的生活習性有關

4、指名讀第4自然段,理解“繁殖”

5、第5—7自然段學習。

找出時間的定性詞,按時間指名學生讀,相機糾正難讀的字詞和

隨文對“顛沛流離”的理解。

四、整體迴歸,概括指導

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整體迴歸課文內容,並指名學生對課文進行概括。

教師進一步指導概括方法。

板書:麋鹿

外形奇特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教學評價:

阮開芳:教師把新課標理念貫穿始終,堅持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去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王薇:《麋鹿》一課,文章內容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很適合孩子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張老師充分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在第一課時教學中以讀為主導,靈活機智地引導學生隨文識字。

杜海:教師引導學生在充分感知課文的內容的情況下,利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體會詞語在文中的表達的思想情感。

王桂芝: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耐心引導組織學生讀好難讀的字詞語,切實指導學生學習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讓語文第一課時教學更紮實有效。

侯成果:課堂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我個人認為張老師的這第一課時教學的教學模式還比較墨守成規,固守地按照逐段朗讀方式來組織教學,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和主體地位還沒有真正得到體現,教學機智和策略需進一步提高。

麋鹿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一掃清障礙

1讀準字音,找準詞,用線在書上畫出生詞所在的句子。讀通句子。在句子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後讀熟課文。

二瞭解課文寫了什麼,並分層

2圍繞課題作者寫了哪些內容。(板書:生活習性、外形特點、傳奇經歷)。

3這篇課文寫了什麼事?(這篇課文寫了麋鹿的生活習性、外形特點、傳奇經歷)。

三教學生字

4教學生字。重點是“沛”的指導。學生會把“沛”的右邊寫成“市”。

第二課時

一故事引入課文

有這樣一個故事。發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愁,因為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美麗高雅的仙鶴、兇猛有力的獅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麼呢?選狗選貓?太沒面子了吧,我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神了,應該有一種特別好的動物來做我的坐騎。找找吧,他這麼張眼一望,看到了真不錯。你們知道他的坐騎是什麼了嗎?(板書麋鹿)

1課文圍繞麋鹿作者寫了哪些內容?

二精讀課文

1為什麼麋鹿外形奇特?麋鹿長什麼樣呢?默讀2、3自然段。並畫出相關的句子。

1)理解“更”字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2)瞭解麋鹿的樣子。畫出相關的句子,勾畫出作者介紹的角,尾巴,蹄子,毛色。想想作者介紹的順序。(從上到下,再到整體)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讀描寫麋鹿外形樣子的句子。出示馴鹿的圖,讓學生仔細看圖,這是什麼動物?(學生大多答是麋鹿),請學生根據剛才所學的知識,想想這是不是一隻麋鹿?學生很快就發現了不同之處。

4)老師小結:你們所説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於其它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了這些特點來寫,現在我來告訴人你們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

5)老師出示真正的麋鹿的圖。讓生再説一説麋鹿的樣子。

2麋鹿的外形與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繫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介紹相關的説明知識如列數字,比較説明等)

師小結:麋鹿奇特的外形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而演變成的。

3第二節介紹的麋鹿的外形奇特,第三小節再寫是不是多餘了呢?(讓學生知道概括寫和具體寫的寫作知識)

4讓學生向解説員一樣,介紹麋鹿。

5由於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低,所以數量少且珍貴。讀讀第四小節,課文從哪些方面説明了這個問題?

過渡:麋鹿不僅外形獨特,而且身世也極富有傳奇色彩,戲劇性的發現、悲劇性的盜運、亂世中的流離、幸運中的迴歸,讓我們可喜可悲可歎可怒。

6請默讀第5、6、7小節,用——線畫出讓你喜怒衰樂的句子。認真讀讀。(師在指導學生在讀中悟)

7讓生介紹麋鹿的傳奇經歷。

過渡:舊中貧窮落後,任人欺凌,以致麋鹿在海外漂泊不定,滇沛流離,現在在新中國,國家富強了,麋鹿返回了故鄉,你想對麋鹿説什麼?

8齊讀第一自然段,什麼是理想的放養的地方?

通過課文的第二到第七自然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作者為何還要寫第一段呢?

師小結:這一段不僅交待了麋鹿的生活場所,而且還通過精彩的描寫,激發了讀者的閲讀下文的興趣,並與結尾相呼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想場所,才能讓這羣珍奇動物茁壯成長。

麋鹿教學設計3

教材説明: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我國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

3、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抓特點來説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麋鹿這篇課文,師生共寫課題。(仔細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麼?加深了對這兩個字的印象)

2、看了這課題,猜想課文會寫些什麼?

3、帶着問題,快速進入課文,一起走進麋鹿的世界。

二、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寫了有關麋鹿的什麼?

三、檢查自學效果

(一)出示字詞

悄無聲息、哺乳動物、跋涉、繁殖力、公爵、顛沛流離;

遁入草叢、沼澤、覓食、銷聲匿跡、別墅。

(1)多種形式讀詞語。

(2)覺得哪個詞最難理解,一起説一説。

遁入草叢結合語段理解

有一個詞與“漂泊不字”意思相近,又強調了“生活艱辛,無家可歸”的意思,這個詞是哪個?注意“沛”字右邊的寫法。

(二)理清課文脈絡

1、生彙報,相機板書。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2~4)

傳奇色彩(5~7)

(邊讀邊概括,看來同學們已經會用抓住主要內容來概括了)

2、課文從這三個方面介紹了麋鹿,也就是譚文的主要內容。出示填空:《麋鹿》主要寫了麋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精讀課文

1、同學們,這是一篇説明文,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僅知道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這些知識背後的情感,所以唐老師建議你用心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着讀着,我是否高興了?悲傷了?痛苦了?自豪了?憂慮了?憤怒了?……

2、多媒體出示這些情感。

3、生彙報自己的情感體驗。

4、看來,你們都讀懂了麋鹿,老師這裏有一頭麋鹿,你能辨認一下,它是否是麋鹿?

5、出示馴鹿圖片,生辨認、交流。(提示:從文中介紹關鍵語句辨認,相機出示相應的語句)讀課文的第2、3小節。

6、你們交流的這些,都是區別於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正是緊緊抓住了這些特點來寫的。(出示:抓特點)這不是麋麋而一隻馴鹿。想看真的麋鹿嗎?

7、出示麋鹿,請同學們作講解員,上台講解。

師相機創設問題:麋鹿有很多鹿中之最,你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嗎?他身上的哪些特徵與濕地環境相適應?

8、同學們,你們現在知道馴鹿與麋鹿的區別了嗎?讀書不是死讀書,要活學活用。

9、傳奇經歷:

(1)從三條線索出發,探索麋鹿的傳奇經歷。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關鍵詞句。

有→銷聲匿跡→120頭→幾乎絕跡→400多頭;

3000多年前→漢朝→1865年→1900年→1967年→1986年;

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北京南部→英國→回到祖國;

經歷了3000多年的風風雨雨,幾次面臨絕跡而又奇蹟般地枯木逢春,幾度漂洋過海,足可以説明麋鹿的傳奇色彩,麋鹿家族這幾年來哭過、累過、痛過、委屈過,現在他們終於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祖國的土地上了。

(2)出示句子,體會“放養”和“飼養”的細小差別:

黃海灘塗上片廣闊的土地,氣候温和,林茂草豐,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只有英國貝福特公爵在私人別墅烏邦寺動物園裏飼養的18頭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

五、總結課文

現在麋鹿已結束了它大半個世紀的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迴歸故土、迴歸自然的新生活,讓我們一起為麋鹿的新生活喝彩吧!

板書設計:

外形特徵

17、麋鹿生活習性

麋鹿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瞭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教法學法:

藉助圖片,觀察想象,品詞析句,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製作好有關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跟大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麋鹿。板書課題老師這兒有一段關於麋鹿的影片,請欣賞。(播放課件)(解説詞: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亞洲東方最大的一片濕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濕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羣。這是一個美麗的家園,人與多種動物和諧共處,創造着美麗而寧靜的生態環境。)

3、看了影片,你想説些什麼?(指名叫2~3人説一説)

二、初讀課文。

1.師:想對麋鹿有更多的瞭解嗎?課文對麋鹿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嗎?

2.生自由説,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歸納,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三、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

1.今天這堂課我們着重研究麋鹿外形與習性方面的特點。課文哪幾自然段介紹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2~4自然段)

2.讀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3.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1)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點。(課件出示麋鹿圖片)關於麋鹿的外形,課文有一句較為全面的介紹,你能找到嗎?

A、學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象”。我國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課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師: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課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為姜子牙的坐騎則更增添了它的神祕(齊讀句子)

你能具體地介紹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點嗎?

B、“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角比較長,每兩年脱換一次。”

(這一段話用到了什麼説明方法——列數字。……從這些數字中你體會到什麼?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們可以作一個比較——抓住“重250千克引導學生與自身體重進行比較體會麋鹿的“大”。像我們這樣將麋鹿體重與同學體重進行比較的説明方法就叫——作比較。你能為這句話再添上作比較的方法嗎?

像這類説明性的文章,還要做到科學,大家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嗎?)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着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雌麋鹿沒有角,體形也較小。”

師:介紹體重的時候課文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這兒又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呢?你體會到什麼,讀出你的體會。(指導朗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獨一無二的,多招人喜愛的動物呀!我們一起來讀。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驢

E、“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脱毛後變成棕灰色。”

師:你們看,麋鹿像我們人一樣,還會隨着季節的變化換衣服呢!多可愛呀!(指導朗讀。)

(2)創設情景學習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

長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們的青睞,還成了姜子牙的坐騎。可鹿類不高興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評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麼長了個四不像!除了角跟我們有點像,你看看自己哪還有些鹿樣,長了個馬面,牛蹄,驢尾,多難看!快坐個整容手術,恢復鹿面。你覺得鹿王批評得對嗎?麋鹿會怎麼説?

A、蹄的作用

(1)學生説蹄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來是因為它——在水中活動(板書)

B、尾的作用

(1)學生説尾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長這樣的尾巴與它……生活在沼澤有關(板書)

師:聽了麋鹿的辯解,我們發現它有着“在水中活動,在沼澤生活”的生活習性

在生活習性方面,麋鹿還有些什麼特點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它鹿類要長,超過九個半月,且……才發育完全。”

師:這句話中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朗讀句子)

D、草食性哺乳動物

(3)你覺得麋鹿是一種怎樣的動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學習第一段。

2.過渡:麋鹿是一種奇特,珍稀的動物,因此必須加以保護。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讀第一自然段,為什麼説這裏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1)學生回答

(2)理解土地廣闊、林豐草茂、氣候温和

(3)導説:你看,天剛亮,麋鹿就悄無聲息地向水塘進發了。可能是好奇的遊客打擾了麋鹿的進食,它們遁入草叢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在大豐出現的一幕,這裏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景呢?

(4)像這種讓麋鹿自由覓食、自由活動的餵養方式就叫——放養

3.總結:

18年來,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這塊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壯成長,發展到600多頭,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豐成了無數遊人嚮往的地方,他們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當一回講解員,給遊客介紹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嗎?

五、作業:

學着講解員的樣子説説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

(1)小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樣的傳奇經歷呢,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佈置作業(習字本)

七、板書

麋鹿

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體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獨一無二)繁殖力低

蹄(寬大)在水中活動

尾(最長)在沼澤生活

毛(變化)

麋鹿教學設計5

學情分析:

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4、瞭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説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瞭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

師:認真研讀教材;查閲麋鹿的資料,更多地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製作多媒體課件。

生:結構化預習課文,蒐集有關麋鹿的資料。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學生自由發言。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17麋鹿3、學生齊讀課題。

4、閲讀了導學單上的關於麋鹿的資料,你想説什麼?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查字詞,感知內容。

1、這篇課文生字很多,通過預習,你們有信心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2、我把課文的生字都結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裏邊了,請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地讀一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傳説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騎。

麋鹿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温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常在水中覓食。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後來,在顛沛流離並幾乎要滅絕於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於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於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迴歸故土,迴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3、結合以上這段文字,指導理解“顛沛流離”“跋涉”等詞語。並相機指導描紅重點生字。

4、老師在黑板寫出詞語,請學生讀出與之相對應的段落。(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5、這段話與這篇課文有什麼關係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6、小結: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於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瞭解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二)檢查讀文,讀出情感。

1、讀這樣的説明文,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後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着讀着,我是否高興了?悲傷了?痛苦了?憂慮了?憤恨了?同情了?生氣了?感動了?驚訝了?(多媒體呈現高興、悲傷、痛苦、憂慮、憤恨、同情、生氣、感動、驚訝等詞)

2、指名讀文,並請學生説説自己有什麼樣的感情體驗。

三、辨別麋鹿,瞭解外形。

1、多媒體出示一頭鹿,讓學生判斷是否是麋鹿?

2、請舉手説“是”的同學解釋一下,為什麼認為它是麋鹿?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課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3、表揚學生善於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仔細觀察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從文章中尋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地記錄一條。

4、小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意見。

5、指導全班彙報交流。(多媒體課件出示)

角——站着的時候,各枝尖都指向後方。

尾巴——鹿科動物中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6、你們所説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於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嗎?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後,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台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幾幅麋鹿圖)

7、同桌先合作練習,再請同學上台介紹其外形特點。

四、高級講解,瞭解習性

1、提出更高要求:高級講解員應該具備很多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能應付遊客的提問。誰願意當高級講解員?

2、您能告訴我麋鹿為什麼就能適應沼澤生活呢?

3、您能告訴我麋鹿有哪些特點,可以用“最”字概括給我們聽嗎?

4、為什麼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5、指導朗讀。

6、小結,進行寫法指導。

五、總結質疑,佈置作業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你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下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傳奇經歷。

3、當一個小講解員向家長或其他小朋友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4、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17、麋鹿生活環境

外形特點奇特角尖、尾巴、毛色、蹄子

生活習性獨特

傳奇經歷

教學反思:

《麋鹿》是一篇説明文,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説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覺得要讓説明文教學多點兒童味。學生不喜歡上説明文,關鍵是我們的方法出現了問題。説明文教學我們要善於創設一個個巧妙的情境,“誘”孩子去親近文本、表達文本、超越文本,讓教學變得妙趣橫生,那麼有誰不愛學説明文呢?

在這節課例研修課上,由於事先做了充分準備,我的課堂語言比起以前精煉多了。我又對多媒體課件進行了修改,更加科學了。關於描紅則聽取同事的建議,相機重點抓住兩個字示範指導,果然效果更好。

研修心得:

《麋鹿》第一課時是我本學期的校內語文公開課。這是一篇説明文,一不小心就會上成科學課,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説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課前我認真研讀教材,查閲大量資料,特別拜讀了浙江青年名師蔣軍晶執教的《麋鹿》,不禁為其精湛的教學藝術所深深折服。他的課讓我深深感到:只要引導得法,説明文也能教出濃濃的語文味。

為此,我選定了這篇課文,並且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我請教研組長為我的教學設計做指導,又進行反覆修改。這樣,前後修改了三遍,反覆備課,使自己理清了教學思路。由於教學設計新穎,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整節課學生積極性很高。尤其是一些後進生的踴躍參與,更是讓我感到欣慰。一節課下來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自我感覺良好,畢竟為了這節課付出了很多,平時,是沒法讓每節課都這樣精心準備的。

在評課中,同事們給了我很高的評價。其中,這節課的亮點是隨文識字,沒有把生字從文中抽出來學習,而是放在學習主要內容時以填空的方式出現。採用了以“義”尋“詞”、聯繫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如此,既降低了難度,又讓學生覺得新奇有趣。接着又板書概括段意的詞語,讓學生讀出相應的段落並思考出示的整段話和這篇文章的關係。這樣,將概括介紹麋鹿的文字的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識字、釋義、感知文本,概括大意。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課堂的評價體系完善,學生評價能力強。但是這節課也存在着諸多不足。比如:我的課堂語言不夠精煉、有感染力,教學時顯得有些緊張。指導朗讀缺乏層次性,多媒體課件製作得太多,顯得突兀。指導描紅安排的時機不太適合,可以重點抓住一兩個字示範指導。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因此,這次課例研修我還是選擇這一課,我又重新撰寫教學設計,請傅主任、李老師給我的教學設計作指導和修改。在修改、完善後,我在二班上了這節課,請傅主任、李老師觀察我的課堂教學,給我的課堂教學實施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再結合他們的意見,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改進,撰寫出更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設計來。這樣下來,雖然顯得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淺。與以往的教研活動相比,對自己的專業成長更有幫助。以前,只是上一節課,大家觀觀議議,並不會把這節課再去上一遍,若談教訓,只是很多課文的共性問題,或者等到若干年以後再去上這一課,或許會有一些改進,但天知道會在哪一年,又或是早已換版本了。這樣,教學水平又如何能有較大提高呢?我有幸參加了國培,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真的感觸很多,收穫也很豐碩。這次網絡培訓,在安排上真可謂獨具匠心。有了這個網絡學習的平台,我一邊學習一邊與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研究進行對比,幾個月下來我確有“豁然開朗”之感。在平台上,在班級羣裏,我學到了很多我根本沒意識到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我會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麋鹿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認“榜、棕、孕”等7個生字,會寫“凃、蹦、榜”等9個生字,掌握“灘塗、敏捷、銷聲匿跡”等詞語。

2.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

3.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

教學重點:

瞭解麋鹿的特點和它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稀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查閲資料,瞭解麋鹿的有關知識。

2.生字、詞語卡片。

3.掛圖。

4.課件。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一)師: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二)出示圖片——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三)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一)學生根據要求自由朗讀課文。

1.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2.同桌合作,互助識字。

3. 讀生字新詞,正音。注意讀準前鼻音和後鼻音。

4.理解詞語意思。

(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什麼?

彙報: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羣。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敍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一)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要求默讀第一自然段:

(二)彙報交流:

1.麋鹿的生活環境的句子:“黃海灘塗這片廣闊的土地……放養的理想場所”。

理解“灘塗”和“放養”的意思。

想象説話:麋鹿在這樣的環境中放養,它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呢?想象説話。

2.聽老師讀句子,想象所描繪的場面

句子:天色微明……警覺的麋鹿迅速即蹦跳着遁入草叢……

理解“悄無聲息”,讀準多音

字“悄”。

邊讀句子,邊想象所描繪的場面。

(三)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四、鞏固生字、生詞,指導書寫。

(一)出示生字,利用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二)引導學生識記、書寫“捷、輸、涯”等生字。

1.“塗”可以和“除”和“徐”比較。

2.“榜”和“傍”進行比較。

3.“輸”和“偷”“喻”進行比較。

(三)師範寫難寫字,巡視、指導,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生字詞。

2、感情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麋鹿的資料。

教師佈置作業。

麋鹿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於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感,對世界充滿了求知慾。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認識麋鹿、瞭解麋鹿,更可以在學習中認識到麋鹿是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從而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6個生詞,兩條綠線內的5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迴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4、讓學生在瞭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幻燈片,錄音

課前先學:

查找有關麋鹿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讓我們一起認識它。(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 字,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②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①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悄然無聲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殺戮 公爵 別墅 烏邦寺 已逾千頭

顛沛流離 輕紗 《封神榜》 棕紅色 飼養

選自 銷聲匿跡 例外 慘遭厄運 釐米

②瞭解下列詞意掌握情況。

灘塗 遁入 沼澤 跋涉 傳奇 厄運 銷聲匿跡

a.學生可以藉助字典講意思。

b.可以聯繫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3)指導分段。

①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於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②討論分段。

一(1) 二(2~4) 三(5~7)

三、書寫指導

(1)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結構。

①對於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②對於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包住中間的.字,結構要鬆緊和適。

2、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四、作業:

寫近義詞。

遁入( ) 廣闊( ) 奇特( )

著名( ) 温和( ) 神祕( )

銷聲匿跡( ) 漂泊不定( )

第二課時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

在上課之前我們隨便聊聊,就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嗎?這個故事發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愁,因為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美麗高雅的仙鶴、兇猛有力的獅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麼呢?選狗選貓?太沒面子了吧,我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神了,應該有一種特別好的動物來做我的坐騎。找找吧,他這麼張眼一望,看到了什麼?(生:麋鹿),在哪啊?我怎麼看不到啊?

1)學生用第一節的內容來回答

2)然後指導朗讀

3)看97頁插圖(看過後談體會:你覺得這怎麼樣?)

二、認識麋鹿:

(過渡:你真的認識麋鹿嗎?請你看看圖,再看看書,然後辨認一下,哪頭是麋鹿?説話要有依據。)

1、課件展示幾頭鹿的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和課文進行對照,尋找辨別的依據。

2、小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3、班級交流認識和體會。(課件隨機展示圖片)

4、最後處理“四不像”

三、幫姜子牙解説麋鹿。

1、姜子牙從人間找到了麋鹿,帶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誇耀它,他可以怎麼説呢?請大家好好想想,然後小組同學練習一下,再舉手。

2、學生練習

3、學生班級交流自己想的演説稿。(教師重點提示説清楚麋鹿獨特的特徵並瞭解其生活習性。)

四、體會麋鹿的傳奇經歷:

麋鹿曾經是姜子牙的坐騎,但是後來它的經歷卻充滿傳奇色彩。你們是如何理解“傳奇”的呢?麋鹿的命運和什麼有着密切的聯繫呢?(或者説:麋鹿就讓他在外國呆着,幹嗎要讓它回來呢?)

1、你們可以先看書,有什麼感想,感受,或想説些什麼,先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後再起來交流一下。

2、班級交流

3、總結:麋鹿傳奇——重用、與姜子牙有關 滅絕、與國家被列強欺負有關 國外、因人們喜愛才生存下來 迴歸、因國家強盛

體會麋鹿的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看起來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來之不易不呀。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深化延伸,昇華感知

1、學到現在,老師有一點還不明白,我們人類花那麼多的精力與金錢保護這些動物,有什麼價值呢?

2、引導學生儘可能説,然後教師補充:

在億萬種生命之中,我們人類受到大自然的特別寵愛,成為萬物之靈長。然而,我們並沒有和動物們友好相處。許多幾年前、十幾年前還隨處可見的生物,轉眼間已成珍稀;一些近年來才發現的新種,剛一露頭便已瀕臨滅絕;而科學家們相信,還有很大一部分物種甚至還末被人類所認識,就已經絕塵而去。要知道,一個物種的演化、發展需要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以上的時間,而它們的消失,也許就在彈指一揮間。

一個物種的滅亡,將會導致若干種依附於它的植物毀滅。生物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奇妙。也許,當你正在盡情享受野味的時候,可能又有一種動物正在告別地球,走向滅絕。

假如人類註定只是像恐龍一樣路過這個世界,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與有緣和我們同處一個時代的生靈攜手而行呢?

四、選定一個解説員的角色來想大家介紹麋鹿。

1、要求:

請你選定一個解説員的角色,向同學或者是外賓,或者是老師介紹麋鹿。(課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個方面的特點,比如為什麼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傳奇經歷,也可以綜合講。

2、自己練習:

3、同桌練習:

五:總結課文:熱愛麋鹿,保護麋鹿,保護一切野生動物。

六:作業:把你向人們介紹的關於麋鹿的演説稿用筆寫下來。

一、根據要求改寫句子。

1、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縮句)

2、天色微明,晨霧漂浮在黃河灘塗上。(改成比喻句)

3、麋鹿外形很奇特。麋鹿被稱為“四不像”。(用關聯詞合為一句)

三、寫一段解説詞。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板書設計: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迴歸故土

教學後記:

麋鹿教學設計8

設計思路:

《麋鹿》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課文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條理清晰,在樸實的説明中注入了濃濃的情趣,比如説“四不像”、“姜子牙”以及鹿、馬、牛、驢這四種動物的組合體,都容易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除此之外,麋鹿那富有傳奇色彩、坎坷的經歷,融入了歷史知識,更然人興趣倍增。

基於以上幾種因素,在學習麋鹿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時候,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先有學生讀課文,理清這部分內容的框架;然後再出示具體可行的自學提示,由學生結合提示細細研讀課文,自主學習感悟。

這節課共安排了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合作學習是結合課文重點內容展開的。是在學生充分讀書、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商討等方法,理清麋鹿的經歷。並通過感情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能夠麋鹿多災難的命運中領悟保護珍稀動物的重要性,感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高度重視。

第二次合作是針對課文最後“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迴歸故土、迴歸自然的新生活”這句話中的“新生活”展開想象的。以此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繪的麋鹿的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它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並激發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更多的想象。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

教學重難點:

通過讀課文,自主學習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以及傳奇經歷,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麋鹿的?(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二、 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呢?學生自讀2—4自然段。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每一個自然段都介紹了什麼內容?

3、學生彙報:(第二小節介紹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第三小節具體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第四小節介紹了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4、老師相機提問:麋鹿有着怎樣奇特的外形?作者又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外形特點的呢?這些部分各有什麼特點?它的外形與生活習性有關係嗎?

5、學生自主學習:請同學們細細地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這些問題。

6、彙報。

7、課文又是從哪幾點説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呢?學生彙報。

三、學習第5—7自然段。

1、導入:麋鹿不僅有着奇特的外形,還有着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理解“傳奇”的意思。那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麋鹿傳奇經歷的?

2、為什麼説“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請同學們自由讀這部分內容,要結合不同的內容讀出不同的感情、語調。

3、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4、一小組彙報,其他小組補充。指導朗讀,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的微妙區別。

5、你從麋鹿多災多難的命運中,領悟到了什麼?

6、合作交流對“新生活”的理解。“新生活”指什麼樣的生活?

麋鹿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對學生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3.請大家圍繞課題猜猜,課文可能會介紹哪些有關麋鹿的知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於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羣。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敍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4.小結。

三、書寫指導

1.分析字形。

2.描紅、臨寫。

四、作業

1.抄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麋鹿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並能結合課文內容或者理解詞語的意思。

3、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並能以不同身份介紹心中的麋鹿。

4、寫法遷移,弄清作者怎樣抓住顯著特點介紹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學生對生動刻畫一種小動物的寫作方法更為清晰。

教學重點:

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並能以不同身份介紹心中的麋鹿。

教學難點:

寫法遷移,弄清作者怎樣抓住顯著特點介紹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學生對生動刻畫一種小動物的寫作方法更為清晰。

一、直接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麋鹿這篇課文,師生共寫課題。

2、看了這課題,猜想課文會寫些什麼?

3、帶着問題,快速進入課文,一起走進麋鹿的世界。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

遁入 雌鹿 跋涉 繁殖

殺戮 公爵 別墅 飼養

行動敏捷 烏邦寺 棕紅色

顛沛流離 悄然無聲 銷聲匿跡 慘遭厄運

(1)多種方式讀詞語

2、分小節朗讀課文。(由於課文較長5—7小節可以採用學生默讀的方式。)邊讀邊交流: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嗎?

(歸納,板書:生活環境、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2、3自然段,深入感受麋鹿的外形奇特。

1、(出示麋鹿的幻燈片)用自己的話説説麋鹿的外形特徵。

2、那課文中又是怎麼總體形容麋鹿的外形特徵的呢?

出示: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指名説一説)

2、用心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它的外形奇特?圈一圈、劃一劃,體會體會。

3、預設:

(1)角型:

A、學生説出角型獨一無二,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B、是的,這位同學的眼光真敏鋭,一下子抓住了麋鹿角型“獨一無二”的特點。“獨一無二”是什麼意思?(只有麋鹿才有,其它鹿是沒有的。)

C、對呀,麋鹿站着的時候,各枝尖都指向後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這就是麋鹿的奇特之處。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2)尾巴:

A、學生説出,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B、教師小結: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這麼長的尾巴可以——引讀。

(3)蹄子寬大:

A、學生説出,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B、教師引導體會蹄子寬大的作用——引讀麋鹿蹄子寬大,行動敏捷,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甚至連隆冬季節也不例外。

(4)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角比較長,每兩年脱換一次。

(5)毛色變化

3、小結寫法:課文先是概括地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特點——奇特,然後從角型、尾巴、蹄子、毛色具體進行了介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在作文中,寫一樣物時,也可以學習這種先概括再具體的方法來寫,這樣就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長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們的青睞,還成了姜子牙的坐騎。可鹿類不高興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評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麼長了個四不像!除了角跟我們有點像,你看看自己哪還有些鹿樣,長了個馬面,牛蹄,驢尾,多難看!快做個整容手術,恢復鹿面。你覺得鹿王批評得對嗎?麋鹿會怎麼説?

(體會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而演變成的。)

5、指導朗讀

四、引讀第4自然段,體會麋鹿自然繁殖力低。

1、與此同時,引讀: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他鹿類要長,超過九個半月,且每胎僅產一仔。雄性小鹿兩歲時長角分叉,六歲時叉角才發育完全。

2、這段話寫了什麼呢?(生活習性)

3、指導朗讀。

五、遷移練説。

1、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課文的介紹,瞭解了麋鹿的奇特的外形特點和它奇特的生活習性,但還有很多人不瞭解麋鹿,假如你就是一隻麋鹿,你會怎樣來介紹自己恩?假如你是姜子牙,你騎着麋鹿上天庭,你又如何向天上的神仙們介紹你的坐騎?如果你是飼養麋鹿的飼養員,你又會怎樣向來參觀的客人介紹你的麋鹿?請大家自由選擇一種角色,小組交流介紹。注意在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有一定的順序。

2、同桌練習。

3、指名介紹。

4、評價

5、小結

六、佈置作業

麋鹿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第三段和第一段。(傳奇經歷和大豐自然保護區中的麋鹿生活)

教學要求: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並學習講解員介紹。

教學準備:

課前補充資料(關於麋鹿)。投影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1、過渡:上節課我們瞭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習性,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歷呢。

(1)板書:“傳奇”,齊讀。

指名説説“傳奇”的意思。(離奇,不同尋常或令人驚歎)

(2)麋鹿有哪些不同尋常的經歷呢?自讀課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讀課文,劃出有關句子,並寫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句話,並在後面加上驚歎號)

2讀自己找到的句子,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麋鹿,而在漢代以後竟銷聲匿跡了。

相機板書:3000多年、漢代後、銷聲匿跡

指導朗讀:你的感受是什麼?哪個詞最有神祕色彩?(銷聲匿跡),指導理解這個詞(隱藏起來,神祕失蹤)對麋鹿的銷聲匿跡我們感到怎樣?(神祕、惋惜之類),怎樣讀出這種體會,自讀後指讀。

小結過渡:這是傳奇經歷之一,還有之二、之三嗎?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現,1900年被八國聯軍掠奪,麋鹿在國內又一次匿跡。

相機板書:1865出現、1900國內絕跡

(出示投影)指導朗讀:侵略者幹了哪些勾當?(盜、殺、搶),當你讀到有的被殺戮,有的被裝上西去的輪船,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名説話。(出示掛圖)是啊,這麼温馴、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過侵略者的魔掌,作為中國人的你讀到這段話,你心情怎樣?(痛心、氣憤等)怎樣讀出你的感受?自讀後重點名讀。重點詞體會:盜、慘遭厄運、殺戮、幾乎絕跡等。讓我們記住麋鹿這段血跡斑斑的經歷,記住這段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齊讀這一部分。

麋鹿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麋鹿是我國的一種珍惜動物,教育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

3.會認“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個生字,會寫“塗、榜、敏、捷、繁、殖、孕、匿、輸、基”等10個生字,掌握“灘塗、敏捷、繁殖、銷聲匿跡、輸出、基金會”等詞語。

二、教學重點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它的傳奇經歷。

三、教學難點

從麋鹿多舛的命運,領悟到野生動物的命運往往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課前準備蒐集有關麋鹿的傳説故事。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出示圖片——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互相讀課文,檢查識字情況。

3.指名讀生字新詞,正音。

認讀:榜、棕、孕、匿、厄、沛、衍

讀詞:灘塗、敏捷、繁殖、銷聲匿跡、輸出、基金會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5.、指導寫字。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 方法。如“輸”與“偷”“喻”比較

三、精讀課文

(一)請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環境。為什麼説大豐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温暖、林茂草豐

(二)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介紹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意在給學生一個靜靜的場,自讀自悟。]

外形奇特——“四不像”

“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麼説“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這幾個部分各有什麼特點?

角——站着的時侯,各個枝尖都指向後方。它的角也很長,站着的時候,角的各個枝尖都指向後方,這是它獨有的特點哦,因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鹿科動物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作為大豐自然保護區的講解員,你如何向來賓介紹麋鹿?

(三)為什麼説“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1 “麋鹿為什麼會銷聲匿跡”令人奇怪,還有同學擔心今後這些麋鹿會不會有“銷聲匿跡”的可能。

2 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後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後。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並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3 研究麋鹿的過去

⑴人為因素:

麋鹿減少甚至到即將消失,關鍵於人,因為人們沒有愛惜它,任意去狩獵,去殘殺。

補充:麋鹿不僅是先人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特大的洪水帶來的災難。 得出研究結論:人類給麋鹿帶來了災難。

⑵人為環境因素:

適宜的生活環境:氣候、温度、以及沼澤地帶的濕地環境。得出研究結論:適宜的生活環境是麋鹿生長的必要條件。

⑶社會因素:

可惡的是國外侵略——外國人的發現和撰文介紹是麋鹿從國內移居國外的導火線。也是麋鹿再次遇難的重要原因。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最後一羣麋鹿慘遭厄運。

“導致麋鹿坎坷命運”的原因不但有人為因素、環境因素、更有社會因素。

得出研究結論: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動物以及我們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麼?——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意在通過學習課文,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總結:展示大豐麋鹿保護區畫面,由於人們的重視和保護,幾乎絕跡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

(五)、佈置作業:

1.把你知道的珍惜動物介紹給大家。

2.收集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資料並開展交流活動。

板書:麋鹿外形奇特命運坎坷

標籤: 教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o83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