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登山優秀教學設計

登山優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登山優秀教學設計

1、深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和段落,體會小路之險。

2、懂得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氣去克服困難,鍛鍊自己的意志。

二、重點、難點:

1、抓住人物細微感覺和動作的詞句體會小路之險,進而領悟列寧的優秀品質。

2、理解列寧説的那段話的含義,明白其中的哲理,並聯系實際談啟發。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21課,課文主要寫了列寧為了鍛鍊自己的意志堅持走險路上山,還學會了按照選擇上山的路——走危險小路上山——還要走危險小路下山的過程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講讀第二段,進一步體會小路之“險”

1、自讀課文,圈劃有關重點詞句。

請小朋友們看(出示圖):這就是列寧走的那條路,你覺得怎樣?(路險)

那麼,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路險呢?自由讀第二段,劃句子。

2、交流、評議、體會“險”。

(1)、“只見他的.脊背緊緊地貼着陡峭的懸崖,把頭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淵,沿着狹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動着。”

讀句子,哪些詞寫出了路險?(緊緊、貼着、陡峭、狹窄、碎小、慢慢、移動)

師引讀。真險,你能把這種險讀出來嗎?自由試,指名讀,齊讀。讀得真好,但是如果把那種感覺讀出來就更好了。讀讀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

你剛才讀的時候缺什麼?(緊張)為什麼?(巴果茨基走過最危險的地段以後,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再讀。還有哪些句子説明路險?

(2)、“他回過頭來一看,嚇得險些掉進深淵。”

(3)、“往回走!”巴果茨基大聲喊道。齊喊。為什麼巴果茨基要喊?列寧是第一次走而巴果茨基已走了好幾次,從這裏你又想到了什麼?説明了什麼?

(4)、列寧是不是回去了呢?他又是怎樣走得呢?找出有關詞句讀一讀,你讀懂了什麼?

出示句子:可是,列寧只站立了幾秒鐘,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着身子。

3、小結:列寧終於歷盡艱險登上了山頂,看到了美麗的日出景色。

4、體會日出美景,感情朗讀。

(1)、看日出美景,配樂朗讀。

(2)、你看到了什麼?你覺得這時列寧站在山頂上心情怎樣?

(3)、課文是用怎樣優美的文字來描寫這段美景的?自由讀,哪些地方課文寫得最美,你印象最深?交流。朗讀。怎樣把列寧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呢?

(4)、引讀。老師讀的是什麼?(方位詞)這段寫景的文字是按方位順序寫的。

(5)、概括段意:三選一

5、小結:課文讀到這裏列寧已登上了山頂 ,看到了日出 ,好象該結束了,可是課文第三段又寫了些什麼呢?同學們看,這段有什麼特色?(對話多)該怎樣讀?(分角色)請兩位同學讀。

(三)、學習第三段,體會列寧“煉志”的品質。

1、分角色讀後,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列寧回去時還走險路)你有什麼問題嗎?列寧為什麼回去還要走這條危險的小路?你們知道嗎?請你們在課文中找找。

2、學生自由讀、找。出示句子:

“我所以要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為我害怕它。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鍊自己的意志。”

3、讀議:讀讀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害怕它,還要走這條路?

4、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説明列寧時時處處在鍛鍊自己的意志?讀讀這些句子。再齊讀列寧的話。

(四)、總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刻刻鍛鍊自己的意志,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標籤: 教學 登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glgq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