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精選8篇)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精選8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精選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精選8篇)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 篇1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懂得平等、尊重、寬容、真誠是交往的良好品德;初步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展真正的友誼;關愛同學,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情。

(二)能力:學會與同學、朋友正確交往的方式。積極於同學、朋友交往,學會與同學、朋友交往與溝通,提高與同學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三)知識:理解與同學、朋友正確交往的方式,懂得如何讓友誼之樹常青。

教學重點:

友情是珍貴的,但要獲得真摯友情卻是十分不易的,要保持這份友情更難,需要每個人用心培育、呵護。因此,要指導學生掌握與同學、朋友交往的方法、技巧以及應堅持的原則,讓友誼之樹常青。

教學難點:

“慎交友”以及“交友要堅持原則”是本課難點,因為初一學生年齡小、閲歷淺、分辨能力差,所以一定要明確真正友誼與“哥們兒義氣”之間的區別,認清真正的友情。

課前準備:

調查同學們入學來獲得和維持友誼的方式、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音樂《友誼地久天長》

實話實説:

談一談你聽後此歌的真實感想?

教師小結:讓我們緊握手

讓我們來舉杯暢飲

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萬歲萬歲朋友友誼萬歲

舉杯痛飲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怎樣才能讓友誼之樹常青呢?

多媒體投放課題:讓友誼之樹常青

第一目:平等、尊重、真誠.

環節一:

教師投放材料:

你願與誰交朋友?

小明品學兼優,待人真誠,從不看輕別人;

小婉從來不與學習比自己差的同學交往;

小康喜歡給別人起“綽號”,且不分場合亂叫一氣;小蘭對學習,生活有困難的同學,總會熱情幫助;

小剛不管同學提出什麼要求都滿口答應,但常常不能兑現。

議一議:

自己願意與上述哪些同學交朋友,為什麼?

教師小結:從同學們的討論發言來看,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平等待人,彼此尊重,真摯坦誠,這就是我們交友必須遵循的三原則。

平等、尊重、真誠(板書)

環節二:讀一讀

引導學生閲讀課本P62班長楊帆的事例,從他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可貴品質?

我們班最受歡迎的人是誰?為什麼?

那麼同學們思考,朋友之間為什麼要平等、尊重、真誠?如何做到?

老師簡單點撥。

多媒體投影:平等.尊重.真誠

閲讀材料,議一議

閲讀課本P62班長楊帆的事例。

議一議後展示小組成果。

第二目:理解、寬容

過渡:富蘭克林説: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誠。可同學朋友間長時間相處,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摩擦,甚至爭執。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下面,我們做個小遊戲

環節一:小記者採訪(課件)

遇到下列情況,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不小心弄髒了同學漂亮的白裙子。

無意中説錯了話,傷害了朋友的自尊心。

同學約自己一起復習功課,結果忘記了。

給好朋友指出了缺點。

小結:中國有句古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自己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只有以寬大胸懷接納別人,對他人多一分理解與寬容,友誼之花才會綻放得更加絢麗。

多媒體投影:

理解.寬容

環節二:小品改編

根據課本P63這個故事,創新改編成小品進行表演。

辯一辯:

甲方觀點:真正的朋友,就應該理解寬容朋友的一切。

乙方觀點:朋友間的寬容理解,並不是不講原則。

小結:朋友這間應該寬容和理解,並不是不講原則。?

小記者採訪。

被採訪者説出做法和理由。

看課本材料。

改編小品並進行表演。

分成兩在組進行辯論賽。

第三目:關愛、幫助

過渡: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當遇到下面的情況時該怎麼做?

環節一:答一答

當遇到下列情況時,自己會怎樣做?

當同學生病不能到校上課時____。

當同學遇到煩惱時____。

當朋友有困難時_____。

當朋友學習遇到疑難時____。

出示課件

引導學生搶答

小結:當同學、朋友遇到困難和不幸時,我們應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所能給予熱情的幫助,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幸災樂禍。有的人平時對別人的事不聞不問,在需要別人幫助時才會想到別人,你聽説過這樣的事嗎?説給大家聽聽。這樣的人能否獲得真摯的友誼?

環節二:各抒已見

出示課件

趙陽和張豪是同桌,又是好朋友。最近,張豪迷上了武俠小説,甚至上課也偷偷地在下面看,趙陽本想勸他不要這樣做,可轉念一想,算了,別傷了和氣。對於趙陽的想法我是這樣認識的: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澆灌,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用心靈的泉水去澆灌友誼,讓友情永遠伴我們同行!

收穫平台

通過本課的學習:

1、我交友成功之處:

2、我交友不足之處:

3、我打算這樣做: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隨筆這種文學樣式。

2、瞭解培根隨筆的兩個特色:世界書、簡約體。

二、教學重點:

體會培根隨筆那種居高臨下的大氣。

三、教學難點:

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設計:

培根的隨筆很有特色,可以通過熟讀來體味立意之深刻,磅礴大氣,充滿睿智,語言亦簡約雋永。在理解課文內容、意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編寫本文的結構提綱,進而理清文脈,把握文章內容,深入理解本文運用喻證法、引證法、例證法等多種論證方法的作用,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然後進行拓展性訓練,用比喻句或因果論證寫兩組語言文字來讚歎“友誼”。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只有野獸或神靈才不需要友誼,你我不是野獸或不是神靈,自然怕孤獨,自然需要友誼。道義互相砥礪,有過失互相規勸,這樣的朋友為“畏友”,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危急關頭,都能生死相依,這樣的朋友可稱密友;而以甜言蜜語來迎合人,以吃喝玩樂論交情的朋友是“暱友”;遇到利益相互爭奪,遇災禍就相互傾軋的人是“賊友”。

(二)、簡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和現代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新工具>>、<<新大西島>>等。

簡介隨筆

所謂隨筆,是指一種隨手筆錄、不拘一格的散文樣式。它一般以借景抒情、夾敍夾議為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培根的隨筆除了有一般隨筆的特色,更有一種高屋建瓴、充滿哲理的大氣。

培根隨筆有兩大特點: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書的高度;二是在語言上有簡約體和格言體的風格。

(三)、研讀新課

1、研討課文內容

(1)、作者説:“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這裏的“繁華”與“沙漠”似乎極不協調,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繁華”給人以興旺熱鬧感,為動態;“沙漠”給人以孤寂枯燥感,為靜態。用動態描寫靜態,更加形象生動新穎,更加突出了友情存在的作用。

(2)、朋友的作用在課文中隨處可見,你認為其中哪些方面比較重要,為什麼?

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能夠調劑人的感情,二是能增進人的智慧。因為友誼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世界而進入和風細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擺脱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

(3)、課文中提到友誼的作用有哪些?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你是怎樣認識的?

友誼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諸如得到疏導,得到忠告,是人的第二個“我”等等。

但是朋友間的友誼也是建立在平等原則基礎上的,也是在品行修養、工作事業上志同道合的。

討論明確:

(1)、中心論點是“友誼對人生是不可缺少的”。

(2)、作者從各個角度,分層論述。

首先,友誼對人是一種情感上的需要。如果你把快樂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其次,友誼可增進人的智慧。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錯誤,朋友間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長見識。朋友的忠告有利於使人的心靈健全,朋友的忠告有利於使人的事業進步。這一層意思一般人可能一下子意識不到,所以放在第二層。

再次,友誼還可幫你做一些你無法做到的事情。朋友不僅僅是第二個我,他可以承擔你未做完的事業,好朋友可以使你獲得第二次生命。這是從一個的生命延伸的角度談友誼的,使友誼的重要性又增加了一層。作為好朋友還可以全然不計較自己的情顏面實事求是地幫你出面主持公道。

(3)、全文的論證手法。

在論證友誼對人是一種情感上的需要時,作者使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所以友誼對於人生,真像鍊金士所要尋找的那種點金石,它既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化金。這個比喻論證,論證友誼的神奇作用。

在論證友誼可增進人的智慧時,作者使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有人曾對波斯王説:“思想是卷着的繡毯,而語言則是打開的繡毯。”證明與人交談,可以啟迪人的智慧,讓人的智慧外露,讓人的思想顯現。作者還使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鋭利。這個比喻論證討論可激起人思想的火花,讓人智慧閃現。所以,正如聖雅各説的“雖然照了鏡子,卻看不清自己的嘴臉”。這個引用證明了人類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類不容易認識自我,看別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卻看得模糊。作者使用了舉例論證的引方法。比如你有病求醫,一位醫生雖會治這種病卻不瞭解你的身體情況,結果服了他的藥這種病雖然好了,卻可以從另外的方面損害你的健康,雖然治了病也傷了人。用來證明,最可靠的忠告,也還是隻能來自最瞭解你事業情況的友人。

2、培根隨筆的特點

(1)、世界書。培根的隨筆不是為一國而作,乃是為而作;不是為一個時代,而是為了一切時代。培根隨筆一是充滿智慧,二是在説理中有着一種很強的邏輯説服力量。

(2)、簡約。格言警句、廣徵博引。

(四)、拓展積累

(五)、教學反思

友誼是人與人應當相互的、誠摯的建立在心靈相通相知基礎上的友情、情誼。要認清什麼是真正的友誼,小人之交是利用,君子之交才是能同生死共患難。友誼需要雙方的付出,一味的索取最終會導致友誼破裂。友誼不是一味的認同,有時它需要真誠的批評。友誼是雙方的互相理解與支持,要同甘苦,共難患!

六、佈置作業。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 篇3

一、課題:

本課為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框《新學校,新同學》的第二課時。

二、本課內容及依據:

進入初中,學生將在新的學校和新的班級中開始新的學習生活。新的班級是學生所面臨的小環境,在這個新環境中,學生之間難免會有陌生感,而學生的初中生活快樂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班級中同學相處的怎樣,人際關係如何。本課從人際關係入手,把班級中學生的相互熟悉,建立彼此的友誼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係”中“交往與溝通”部分: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三、教學方法:

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感悟

四、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同學,通過活動更深地瞭解同學,適當掌握一些溝通技巧,與同學友好相處,找到歸屬感。為下一課“創建新集體”做鋪墊。

五、準備活動:

1、在教室中留出空場,可供學生自由走動。

2、教室氣氛儘可能輕鬆,便於學生交流。

3、鼓勵同學活動時自由走動,不要拘謹。

4、準備背景音樂,並根據情況選擇播放方式。

六、教學過程:

1、第一環節:“你好”

(1)教師做自我介紹,然後説出走進教室與同學初次見面的感受──面對新同學,新老師,你們一定有許多話要説,讓我們一起來談談,好嗎?

(2)抽籤決定兩三個同學做自我介紹並談談對初中新生活感受。(2分鐘)

(3)請學生站起來,隨着音樂四處走動。並按照老師的指導語與身邊經過的人打招呼。(眼神接觸、微笑、握手、擊掌等)(播放背景音樂《天使》約3分鐘,歌詞見附錄)

尋找對象,每兩個人結為一小組,互相採訪,儘可能深的瞭解對方。問題:小學和初中有什麼不同以及對新環境的感受。(10分鐘)

兩小組結為一組(4人),彼此互相介紹、交談:“在以往的同學交往中我最失敗的一次經歷”

兩組結為一大組(8人),交流我在初中階段有什麼願望和打算。

教師:相信大家都很高興認識這麼多新同學,雖然我們很難一下記住彼此的名字,但這畢竟是我們新的開始,我們會盡快熟悉起來。

本節注意問題:

(1)相距較遠的同學結伴分組為好。

(2)注意提醒不要過分注意男女生界限。

(3)強調採訪不同於一般的交往,要注意規範。

(4)提醒學生在發言時,要注意傾聽,以適當的表情和提問表示關注。

本節設計意圖:

(1)這是初中思品的第二課,根據經驗,學生應該在一起相處了幾天,對彼此樣貌大概瞭解,教師所要做的是一要儘可能的擴大其交往範圍。所以要求其走動,以免分組對象還是認識的人,不熟悉的依舊不熟悉。二要讓他們能深入瞭解,所以選擇彼此回答問題。

(2)教師在活動中及時對出現問題點評,注意採訪規範,如注意傾聽,都是對學生交往技巧的一種暗示和指導。

(3)背景音樂的選擇是基於學生年齡的考慮。因為大港為54學制,雖説是初中生,但學生還童心未泯,用成人的通俗歌曲《朋友》,未免不合適宜,所以選擇了這首直白但節奏和意思都較貼切的歌曲。

2、第二環節:“你在我左右”

(1)抽籤決定分組(8人),坐到一起。(5分鐘)

(2)教師:

雖然我們彼此還不熟悉,但是我們通過這幾天的接觸已經彼此有了好感。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要學着去信任別人,接下來的活動是“你在我左右”,希望你們可以從中體會信任別人的感覺。領路的人要用你自己的方式帶領你的同伴去經歷周遭環境,最重要的是保證他的安全,試着讓你的同伴可以放心將自己交給你。而矇眼的同學要儘量去信任你的同伴,相信自己不會受到傷害,兩個人要共同去體驗、信賴對方。過程中除了提醒對方注意外,不可聊天。

(3)若學生無任何疑問,便開始活動。(選用輕鬆愉快的背景音樂)

(4)5分鐘後,角色互換。(5分鐘)

(5)回到大團體中分享自己活動的感受。互相交換意見:領路的人用什麼方式去帶領同伴?心情如何?被領導者對領路人有多少信任?兩次的感受有何不同。(10分鐘)

本節注意問題:

(1)指導學生矇眼的手帕不可系的過緊。

(2)事先佈置場地,放些安全性的阻礙物。

(3)作為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行為,及時給予協助,保證安全。

教師總結:根據課堂中的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結束語,核心“希望大家能用活動中領悟到的道理來與大家交往,成為真正的朋友。”

本節設計意圖:

通過你“在我左右”的活動讓學生增強對同伴的信任度,並能夠從活動中感悟到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他人的幫助,為“創建新集體”做鋪墊。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 篇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返”、“購”等12個生字,理解“各抒已見”、“無微不至”的.詞語。

2、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課後“思考、練習第2題)。

(1)他們討論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一連談上好幾個中頭,各抒已見,滔滔不絕,不時候還進行激烈的爭論。

(2)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關懷是無微不至的。他們時時刻刻設法給對方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

(3)在40年裏,在向着共同的奮鬥目標中,他們建立了偉大的友誼。

(二)能力訓練點:

1、理清課文結構,懂得過渡段在課文中的作用。

2、從課文所敍述的具體事例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用“各抒已見”、“無微不至”造句。

(三)德育參透點:

激發學生對革命導師的崇拜和愛戴,並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樣中,懂得真正的友誼要建立在共同事業的基礎上。

二、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説明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的具體事例。

2、練習具體事例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懂得過渡段的作用,並在作文中練習運用。

(二)解決辦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詞句,進行感情朗讀來解決。

三、教具準備:

課件一套:

四、學生活動設計

1、根據不同要求,用相應的符號劃出有關的詞、句。

2、自學、質疑,分小組討論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敍述的層次。

2、學習第一段,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

想一想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表現在哪些方面。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看圖揭題,釋題。

①出示電腦屏幕,讓生看圖思考,圖上畫了誰和誰在幹什麼?(馬和恩在共同地研究學問。馬和恩在激烈爭論問題。)

②簡介馬、恩的和生平:

馬和恩都是法國人,是偉大的革命導師,他們共同創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全世界革命人民行動指南,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光輝典範,是偉大的友誼。板書課題)

③齊讀課題,説説從課上你瞭解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引導明白“友誼”前“偉大”,説明這種友誼非同一般)

2、檢查預習情況。

①相互讀給同桌聽,並適當評議。

②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特別注意這幾個字的讀音:掙、忱、抒、述(翹舌音)。

③馬和恩的友誼表現在哪些地方?

3、自讀課文,理清層次。

①找一找,哪個自然段概括地講了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所表現的地方?

②具體寫生活上,恩熱忱幫助馬的哪幾個自然段?

③具體寫在共產主義事業下,他們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合作是哪幾個自然段?(第5、6、7自然段)

④那麼,第4自然段和前後幾段有什麼關係?(承上啟下)

⑤概括敍述的層次,我們可以將全文分為哪幾段?

分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小結。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講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講恩格斯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講馬克思和思格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親密合作。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馬和恩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

4、導學課文第一段

①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②思考、討論

A、用波浪線劃出這段話的中心句。(第一句)

B、第一句和第2、3句之間是什麼關係?(總分關係)

C、體會一下,這段話是用了五個“共同”,説明了什麼?(志同道合,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事業之上)問:這段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總起段)

③有感情讀這一段。

(四)作業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二、三、四段課文,理解文中説明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的具體事例。

2、引導學生從具體事例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檢查

馬克思與思格斯的關係怎麼樣?(是好朋友)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什麼之上的?(共同的事業之上的)、(齊讀這一段)

2、學習第二段

①指名朗讀第二段、思考下列問題:

A、馬克思和活窮苦的原因是什麼?(請用波浪線劃出)

問:“馬克思是共產主義理論的奠基人”,這句話強調了什麼?(馬對共產主義理論的偉大貢獻)

B、馬克思生活窮苦到什麼程度?(請用橫線劃出)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後讓生讀讀議議,瞭解馬克思生活窮苦的程度;

培養學生歸納:當衣服買兩包,付不出欠款,借錢買郵票。

C、馬克思生活窮苦,但他的態度怎樣?(用“△”劃出主要詞語),這表現了馬克思怎樣的精神?(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獻身精神)

D、恩格斯是怎樣幫助馬克思的?這説明什麼?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各自然)

3、導學第三段

①輕聲讀第三段、思考: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業上親密合作的?

(A、同住倫敦時B、分開後C、工作上互相關懷)

②電腦出示馬與恩討論問題的照片,指名讀第5自然段,學習這一段,你有什麼體會?

A、小組討論

B、全班交流

電腦出示:

讀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體會思想感情。

1、他們討論問題的詞語,體會思想感情。

從“每天下午”——體會到他們討論的次數多。

從“各種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可體會到他們討論的範圍廣。

從“一連談上好幾個鐘頭”可體會到他們討論的時間長。

從“各抒已見,滔滔不絕,有時候,還進行激烈的爭論”,可體會到他們討論的內容很深入。

提問:“各抒已見,滔滔不絕”是什麼意思?

2、有感情地齊讀第5段

3、導學第三段

A、指名讀第6自然段,思考:

(1)馬克思和恩格斯分開了,在事業上是怎樣合作的?

(2)幾乎每天通信説明了什麼?

B、默讀第7自然段思考:

(1)找出中心句並劃出來,(第1句)

提問:“無微不至”是什麼意思?“互相關懷”體現在哪裏?(幾件事?)

A、恩格斯幫助馬克思翻譯。

B、馬克思幫助恩格斯完成一部分著作。

C、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後,整理出版《資本論》後兩卷。

(3)電腦屏幕出示:

“馬克思和恩格斯……感到驕傲。

A、齊讀、説説、體會思想感情(像兄弟一樣)

4、學習第四段(最後一段)

(1)齊讀

(2)電腦出示在“40年裏頭……偉大的友誼”。

(3)思考:A、“40年”説明了什麼?他們合作取得了什麼成果:

“共同目標”指的是什麼?(共同創造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共同獻身於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

B、這段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總結全文、點明主題)

5、小結:

問:A、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B、還有什麼不懂?

6、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 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友誼的特質,能夠澄清對友誼的錯誤認識,走出友誼的誤區,正確認識、對待友誼。

2、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道在友誼中,什麼特質是重要的,友誼有哪些特質;理解友誼為什麼會打動我們;能夠澄清友誼的誤區,第一,友誼是會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第二,競爭並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對待競爭的態度;第三,友誼要有原則。

3、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體驗法、故事薰陶法,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理解友誼的特質,走出友誼的誤區,正確認識、對待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友誼的特質,澄清對友誼的三種錯誤認識。

難點:對友誼特質的理解;如何使學生認清友誼的誤區並走出友誼的誤區。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蒐集關於錯誤交友、友誼鬧翻的視頻、圖片及故事,製作課件。

學生準備:採訪身邊的人,喜歡與什麼樣的人交友,交友應該注意什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出示《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的圖片及解説——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是最近主流社交網絡上比較流行的網絡流行語。寓意友誼經不起考驗,説變就變。教師導入新課。友誼的小船真的説翻就翻、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嗎?友誼為什麼會打動我們?你的交友思想與行為正確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第四課第二框深深淺淺話友誼。

二、自主讀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請同學們帶着學習目標中的問題及要求,自主讀文,探究問題,勾畫知識點,做好標註,完成教材中的任務。

三、情感體驗,彙報交流

活動一:觀視頻,談感想

教師:觀看視頻《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思考:友誼的小船真的説翻就翻、經不住考驗嗎?説説你的理由。

學生交流上述問題。

教師出示總結:不是的,因為人人都需要友誼,友誼是一種親密關係,

每個人都希望在友誼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誠和信任、肯定和關心。和朋友在一起,這種感覺能讓我們獲得認可,在精神上得到滿足。這也正是友誼如此打動我們的原因。“友誼是一種親密關係”也恰恰是友誼的一個重要特質。

活動二:我思我悟

教師課件出示一名男孩的疑惑:看完視頻,我發現一些特質容易讓友誼的小船翻掉,那麼哪些特質容易贏得友誼呢?

學生交流哪些特質容易贏得友誼,什麼特質是重要的。

教師出示:

友誼重要的特質:

親密、平等互惠、志同道合、志趣相投、默契,尊重、理解、忠誠、信任、負責、支持、寬容、體諒等。

活動三:思考感悟

教師:視頻中的一位女孩説,“你對朋友非常好,卻沒有得到朋友同等的好,感覺心裏很受傷,就不想交往了。”你有過類似的經歷與感受嗎?這體現了友誼具有什麼特質?

學生概括交流。

教師課件出示結論,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幫助,也學習幫助對方;感受關懷,也學習關懷對方。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

活動四:明辨是非

教師課件出示漫畫,讓學生思考:他們之間是真摯的友誼嗎?為什麼?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出示結論:不是真摯的友誼,因為友誼的特質之一就是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的美好就在於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習成績等。

活動五:現場採訪

教師:現在,你也當一回小記者,任意採訪班級裏的同學,看看他們有沒有和朋友鬧翻過?甚至從此失去了一段友誼?

學生採訪同學。

教師引導:如果我們不和朋友鬧翻,我們的友誼就能永遠不變、天長地久嗎?

學生分析交流。友誼會發生變化,不是一成不變的。自己變了,對方變了,或者環境變了,友誼也會隨之變化……在這些改變中,有些友誼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誼則逐漸淡出。我們要學會坦然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也坦然接受新的友誼。

教師簡單出示上述結論。

活動六:情景分析

“我”的交友煩惱

我和小美形影不離,有説不完的話。小美常常有意無意地與我比,比衣服,比文具,比成績,我都沒在意。上次學校推薦一名同學到市裏參加歌詠比賽,我倆都報了名,結果我被選上了,她落選了。現在

小美看我總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動與我説話。

教師質疑:為什麼“我”和小美的友誼變淡了?

學生彙報交流。

教師出示:因為小美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友誼和競爭的關係,認為競爭不是你輸就是我贏,沒有做到理解、尊重、寬容、欣賞與祝福。

活動七:出謀劃策

教師:“我”還有必要再維持和小美的友誼嗎?

學生交流。

教師出示:時間在變,環境在變,人也在變,友誼也會隨之變化……我們要珍惜友誼,但友誼需要雙方共同維護,如果一方不再為維護友誼而付出,那麼另一方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再維護住友誼。這樣的友誼只能坦然接受它的淡出,沒有必要再苦苦維護。

活動八:漫畫賞析與小辯論

教師課件出示關於競爭的漫畫,然後讓學生根據漫畫反映的內容進行辯論。

小辯論:競爭是否傷害友誼?

正方:競爭不會傷害友誼;

反方:競爭必然傷害友誼。

學生開展辯論活動。

教師最後總結,出示:

結論:競爭並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

教學設計2:讓友誼之樹常青 篇6

教學目標:

學會7個生字,5個二會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昂首闊步","振奮"造句。

理解課文內容,理精重點部分敍述的層次,體會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通過朗讀品味,感受中美人民之間的友誼以及祖國強盛使僑胞倍感振奮的情感。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敍事的嚴密。

教學模式(或方法):

自讀感悟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47zj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