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教學的各個環節我都注意體現“趣”,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以識字教學為主,我變集中識字為隨文分散識字,把識字寫字教學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時,隨機巧妙的滲透多種新穎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在閲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更有效的進行閲讀奠基。學生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除了指導學生認讀生字,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生詞外,老師還重點指導學生書寫“走”和“足”這兩個要求寫的字。 讓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11課《我多想去看看》

教材簡析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視線,卻隔不斷“我”對山外世界的嚮往,對首都北京的嚮往。詩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動着作者的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嚮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激情,利用這種激情,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由於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北京,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京的風光,向學生講一講北京的風光,為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結合低年級的孩子愛玩遊戲的特點,設計了多個有趣的識字遊戲。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以及心字底和方字旁,會寫“足”,“走”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指導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想“,以及心字底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猜,課一開始,我便創設情境,讓學生猜測文中的小朋友到底想去看什麼?隨機學習“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下主動投入到課堂中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自由讀課文提示,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並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2.指名回答問題,“文中的小朋友到底想去看什麼?“想去看升旗儀式,隨文學習”旗“,板演”旗“的漢字演變過程,認識方字旁,給“旗”組詞。

3.説説學校的升旗和北京的升旗的異同,用談話的方式,瞭解他們對升旗的感受。課件出示圖片理解“壯觀”,讀準字音,男女生讀,齊讀。指導朗讀長句“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設計意圖: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為什麼要升旗,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都是那麼的陌生。因此,如果沒有感性的認識,是很難激起他們的情感。用課件播放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讓他們感受這種莊嚴雄偉的氣氛,併為學習下文做好鋪墊。通過直觀的畫面和音效,讓孩子們對升旗有所瞭解,激發愛國熱情和名族自豪感。)

4.學習“北京城,天安門”,(你們知道剛才的升旗儀式在哪裏舉行嗎?)指名讀詞語,齊讀,開火車讀。學習“安”,寶蓋表示什麼,下面表示什麼,板畫演示“安”的意思。説説天安門的含義。指導讀長句“在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齊讀,小組讀。

5.學習“告訴”,山裏的小朋友是怎麼去北京的?(沿着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是他自己想的辦法嗎?(媽媽告訴他的)説説“告訴”的意思,哪些部件有説的意思?“告”上面的部件表示什麼?下面的表示什麼?(把牛當祭品放在桌上,對老天訴説自己的心願),課件出示牛頭祭祀圖,幫助學生理解字義。指導讀長句“媽媽告訴我,沿着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出示,以及板畫,讓學生了解字的發展,更容易記住生字的音形義。)

6.學習“路”,這裏還有一個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課件出示“路”,為什麼左邊是足字旁?(和腳的動作有關)在生活中,你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字呢?指名説,出示課件收集的路牌,齊讀路牌,給“路”組詞,“走路”。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觀察,交給方法,知道不僅在課堂上可以識字,在生活中也可以識字。)

7.遊戲。

(坐汽車去北京)。檢查詞語的認讀,看誰讀的又對又快。

(走山路)。檢查生字的認讀,看誰讀的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孩子們愛做遊戲,在本環節中設計了坐汽車和走山路兩個遊戲,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指導寫字

1.齊讀生字“走,足”。“足”上面的“口”表示什麼?(膝蓋)下面的部件表示什麼?(左腳腳掌)“走”上面的“土”表示什麼?(甩開手臂奔跑的大人)下面的部件表示什麼?(左腳腳掌)板畫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它們就像一對雙胞胎。

2.誰來説説寫好字的關鍵是什麼:結構,部件大小,關鍵筆畫(捺筆要有斜度,向下拉長)

3.指名説怎麼寫,生説師補充。(關鍵要指導寫兩個字的捺筆)

4.師範寫。

5.生練習,師巡視強調寫字姿勢。

6.展示點評(自評,師評)。

(設計意圖:為了響應2011新課標“每天隨堂練字10分鐘”的精神,真正把寫字教學落到實處,我安排了一定的時間來指導孩子們書寫生字,以便教師能關注到學生的練習過程和寫字質量,通過學生對生字的回顧認讀、對字形的觀察分析、教師的範寫指導、學生的描紅練寫、教師的巡視提醒等手段提醒孩子書寫正確。)

四、齊讀課文

第一段一二組讀,第二段三四組讀,剩下的齊讀。

(設計意圖:讀有層次.先初讀----自由朗讀,接着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子到篇,形式多樣,如個體讀,全班讀,同桌互讀,師生合作朗讀等,讀中還滲透邊讀邊想、邊讀邊動筆的閲讀方法.最後回讀課文,達到文本與個體融合的情境。)

教學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有的長句子不容易讀好。

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説,北京是個遙遠、模糊、神祕的地方。如何讓一年級的小學生也走近北京,與北京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呢?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視覺效果,在指導學生觀看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瀏覽北京圖片的同時,進行文字介紹,幫助學生建構起對北京感知認識,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增強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我通過電腦課件的畫面,觀看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看的十分認真和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看完後他們能大膽發表自己的感想。形象直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深。多次在結合多媒體演示的幫助下,幫助學生理解的更透徹、更全面的理解認識記生字“想、旗、安、告、訴、足、走”。然後再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和感受文章語言的精練和優美,從而感受北京的美。在教學完這一課後我的感受很多,我自己通過上這一次研討課有所提高,也把自己的不足展現了出來,當中也有許多的困惑,我就簡單地説一説。

優點:

激趣:在教學中,我首先利用板畫,利用簡筆畫,課件呈現的形式,將枯燥難記的生字,形象生動的演變過程展現出來,激發了學習的熱情,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快速又牢固的記住了生字。所以我在教學中也抓住了這一點。總之有了興趣,他們的學生過程變得更積極,更主動。

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山村的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並隨着國歌聲的響起肅立,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後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後有什麼想法時,有的孩子説,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説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朗讀:抓住重點詞語。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體會地去感悟朗讀的技巧,把抽象的説教變成真實的體驗。比如在指導認讀“安”這個字的時候,我先讓孩子們猜一猜上面的寶蓋表示什麼,下面的“女”字表示什麼。在認識字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長句,朗讀課文。採用多種形式的方法來讀,如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男女生讀,指名點評,説説誰讀得好,好在哪裏,不足在哪裏,該怎麼讀更好些。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寫字:在寫字的環節,我先讓孩子們説説寫好字的關鍵要素,然後讓孩子們自己讀準字音,觀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這個字的結構,部件大小,關鍵筆畫,再請孩子們當小老師起來彙報。老師作補充,等孩子説完,再範寫“足、走”兩個字,強調這兩個字的捺筆要下斜拉長出鋒。最後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並強調寫字姿勢,讓孩子們展示,點評。

不足之處

一、課文讓孩子們全班讀得不夠整齊,長句拉長音,沒氣勢,打亂 了文章的意境。

二、沒緊緊圍繞書本。上完課後,我覺得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拿着書讀的機會很少,大多是看大屏幕。看着大屏幕讀是很方便,而且又有圖片可看,但丟掉書本去讀書還是不行的吧?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時候還得讓他們多去品讀感悟,不能太直接地給了他們答案。

標籤: 課時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0qe92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