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課件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課件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課件1

【教學目標】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課件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書寫“鼓動、躍動、慾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藴含的意思。

2.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小時候,在小院的牆角丟下幾顆葵花子,不料過了一些日子,竟然長出兩棵葵花秧苗,我不禁驚歎起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相信同學們的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能列舉一些嗎?生交流,師引導學生説一説從這些生命現象中感悟到了什麼?

二、預習探究

預習提綱

1.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搶讀生字,讀的好的學生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考考你

1.看拼音寫詞語:

yù wàng zhuózhuàng chénwěn

( ) ( ) ( )

Zhèn hàn duǎn zàn zhēnxī

( ) ( ) ( )

2.給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聽診(zhěn zhēn)器 糟蹋(tā tà)

動彈(tán dàn) 外殼(ké qiào)

3.按課文原意填空:

雖然生命_________,但是,我們卻可以讓_________的生命體現出_________的價值。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__________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交流

1.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2.全班交流,用簡潔的語言對三個事例概括,並進行板書,共同進行評點。

3.小組交流,暢談自己的體會,師巡視指導。

4.指名讀學生自己選擇的段落,聯繫實際談感受。

四、品讀體驗

1.生命是什麼(生命的存在),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通過讀文,我們知道課文講了與生命有關的幾個事例?(三個)默讀2.3.4自然段,看看分別講了什麼事例?

3.讀後交流:

〈1〉第一件事主要講了什麼?為什麼我會忍不住放了飛蛾?(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到飛蛾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我的震撼。)

〈2〉第二件事主要講了什麼?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怎樣?你認為這是一粒怎樣的.香瓜子?(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談感受、朗讀,體會到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

〈3〉第三件事主要講了作者從哪裏感受到了生命呢?

4.從課文的三個事例中,你感悟到生命是什麼了嗎?

5.讓我們走進生活,看你能從畫面中哪些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抽生答)

6.小結並過渡:從課文的三個事例中,從這些畫面上,我們認識了生命,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而作者在一次靜聽自己心跳的時候竟被自己生命的偉大力量震撼了,她也由此產生了如何對待生命的思考。

7.這三個事例引發了作者哪些思考呢?默讀4.5自然段,勾出相關語句。

8.抽生答。再齊讀。

9.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生命光彩有力

(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這句話寫出了對待生命的兩種態度,用了兩個關鍵詞,你能找出來嗎?

①怎樣叫“白白地糟蹋”?(不珍惜生命,白白浪費時光……)

②怎樣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們再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學生由文中事例及第5自然段內容理解)

③通過舉例子的方法深入理解:你知道哪些人是好好使用自己生命的?(生舉例子)

④剛才我們抓住這兩個關鍵詞、再通過聯繫上下文和舉例子的方法理解了這個句子。再讀讀這句話,看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⑤通過課外資料瞭解作者的思想轉變,從而深入領會該句。(引入課外資料)

⑥明白了生命的真諦後,杏林子作出了這樣的選擇──齊讀5自然段。

⑦出示:杏林子簡介。杏林子就是這樣用行動給自己的生命加上了一個大大的驚歎號。

10.迴歸課題,拓展昇華。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想你對生命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相互説一説。

五、鞏固延伸

1.設計“假如你是____(景物),請與遊人互訴心聲”。請先在橫線上填上景物,然後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2.建議閲讀:杏林子:《向生命求索》《杏林小記》《和歲月較量》。

海倫凱勒的著作:《我的生活》《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鞏固練習:

1.讀拼音,寫詞語。

sāorǎozhènhànzāotàduǎnzàntīnɡzhěnqì

( )( )( )( )(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跳動──干擾──震動──

反義詞:浪費──柔軟──長久──

3.課文鏈接

本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總領句,用舉事例依次闡述的方法來論述主題。依次舉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態度。

4.修改病句。

〈1〉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隻飛蛾不停地連續不斷地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飛蛾那種求生的渴望令我震憾,我忍不住放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課外延伸

盲人心中的明燈

大學實習時,我帶過一堂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那天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個盲人晚上出門總挑着一盞燈籠,這是為什麼?”

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説:“他是給兒子買的燈籠。”還有的説:“夜裏太冷,他是取暖吧?”……可能,這答案都對,但這年齡不到十歲的孩子都認為盲人提燈一定是為自己,所以他們的答案不免單一。他們沒有一個人回答:盲人也許是為了給別人(健全人)照亮,這樣,別人才不會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裝着一盞明亮的燈,為別人着想的正是他心中的明燈。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其實是在幫助我們自己,也是自己生命對社會的回報。

為什麼那麼多眼睛好的人在黑夜中往往會相撞呢?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明燈,手上也不提明燈啊!

這位盲人難道不是在珍愛生命,好地使用生命嗎?

〈1〉給下列句子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①有一個盲人出門總挑(tiāotiǎo)着一盞燈籠,這是為(wéiwèi)什麼?

②盲人的心中(zhōnɡzhònɡ)裝着一盞明亮的燈,為別人着想的正是他心中的明燈。

〈2〉文中的“明燈”指:a、明亮的燈;b、為他人着想的思想。説説下列句子中的“明燈”指的是什麼?

①他們心中沒有明燈。( )②他們手上也不提明燈。( )

〈3〉找出文中的一個設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文章告訴我們:( )

A、我們晚上出門一定要挑盞明燈。B、我們要為他人照亮夜路。

C、珍愛生命,奉獻社會。

〈5〉寫話:

請你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生命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課件2

教學內容

自學生字詞,讀熟課文,理解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教學目標

1.認讀六個字。

2.瞭解烏塔獨自一人到歐洲旅遊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和課文內容,認識到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的重要。

重點難點

瞭解烏塔獨自一人到歐洲旅遊的故事,感受她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二、自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查生字表或查字典。

三、再讀課文,理解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四、總結:烏塔是個怎樣的人?

五、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怎樣才能做到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六、對照上述討論結果,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努力

同學們,你們聽説到過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立旅遊歐洲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默讀課文,思考,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根據文中內容回答。

集體討論: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生活獨立的人:

思想獨立的人:

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1、多做事,多實踐,能自己乾的,自己幹。

2、不要依賴父母。

3、多學習。

4、做事要有計劃性。

5、做有毅力的人。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自己努力的方向。

自讀課文。

逐段閲讀課文。

邊默讀課文,邊在文中畫出來。

“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買的冰激凌喝水都很貴……”——很有生活經驗。

“乘火車票旅行,因為年紀小,可以享受優惠……”——很有經濟頭腦。

“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做事很有計劃

“為這次旅行準備了3年,自己打工掙錢……”——有毅力

“用自己的錢給家人買禮物”——懂事、有愛心。

“我也是家裏的寶貝……”——不同意中國人愛孩子的方式,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自由發言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自己努力的方向。

板書設計:

烏塔:生活獨立 思想獨立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課件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豐富見聞。

德育目標:

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

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自由朗讀,自主預習。通過本文的教學,學生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並瞭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閲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説説本單元專題是什麼,有什麼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瞭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二、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1.按常規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説哪個詞義就説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3.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4.彙報: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瞭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並從中受到啟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敍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a.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帶頭飾上台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價,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並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的表演,範寫“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頹廢”,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後指名上台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説一説。

4.回答:我們幹了一件什麼樣的“蠢事”?

5.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後範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四、自主讀課文,遍數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ye8g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