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二力平衡説課課件

二力平衡説課課件

引導語:怎樣設計一份有關二力平衡的説課課件?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閲讀!

二力平衡説課課件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到物理,從自然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驗和活動,從被動到主動,在鍛鍊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瞭解科技發展,從而融入到現代社會中。所以本課《彈力》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主動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學難點重點

①重點: 二力平衡的條件

② 難點 :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3.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認識平衡力和平衡狀態的概念,會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②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過程,歸納、總結出結論。

③情感、態度與價直觀 :通過小組實驗體會並融入探究學習的合作氛圍,提高主動參與意識及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二.説學情

經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初二的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他們樂於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各個環節中注意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入手,再通過猜想、分析、實驗、推理等手段來處理問題,層層深入,最後通過學生動腦分析、動手操作來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啟迪學生思維、鍛鍊學生能力、還會大大加強學生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的自信心。

三.説教法學法

1、教法:本節主要採用的是啟發式教學為主,結合實驗、講解、討論、探究、小組彙報等多種方法輔助教學。

2、學法: 學生在我所創設的物理環境中,通過觀察、實驗、歸納等活動主動獲取必要的感性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為了本節知識的鋪墊,提出已學問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麼,(教師附板書:物體在不受力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是生活中的物體有不受力的時候嗎?如,一個同學站在講台前上,老師在車桌上勻速推動粉筆盒。前者是靜止狀態,後者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處於兩者狀態下的物體是不是看、就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那?如果受到力的作用又受到那些力的作用那,請大家討論一下並在本子中畫出物體受到的力的示意圖。(找生來黑板板演。)這樣的設計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小組合作互助的能力和練習了前面的知識。而後讓大家觀察發現實際生活生產中,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這時物體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當物體雖然受力但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此時稱為力的平衡。這種狀態處於平衡狀態。(舉例:火車剛出站或將要進站的時候處於平衡狀態嗎?) 由於在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是最基本、最簡單的二力平衡,我們就從這開始學習二力平衡。從自然而然的引出二力平衡的內容及課題。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見黑板中的二力平衡的力的示意圖,請大家觀察,教師提出問題,通過觀察圖中的力的示意圖你能猜想一下兩個力要想平衡需要滿足那些條件那?請學生猜想,教師將猜想的結果板書。有了猜想就應該驗證猜想,下面教師要求學生 探究實驗。學生探究活動中教師説明一下(1)實驗器材的改進(為了彌補課本實驗的不足:只有一個小車,不能探究同時受力在不同物體上的情況,我把課本實驗器材中的小車改成了硬紙板,同時增加一把小剪刀,便於把一個物體變成兩個物體)。實驗前,為了便於學生了解實驗和器材使用的目的、觀察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我簡單説明了一下,以克服學生實驗的盲目性(應該説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實驗,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喜歡擺弄實驗器材,知道它有趣,其實並不瞭解實驗是幹什麼的和怎樣實驗以及能夠得到一個怎樣的結論,沒有真正從實驗中得到知識)。

實驗步驟:

①硬紙板受到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運動狀態如何;

②硬紙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直線上的力,運動狀態如何;

③硬紙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運動狀態如何;

④硬紙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運動狀態如何;

開始第五步前,提出問題:是不是硬紙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就一定位於平衡狀態。

⑤將兩鈎碼系在硬紙板上使兩小車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用剪刀將硬紙板剪斷,觀察硬紙板的.運動狀態。

按照探究實驗的常規分幾步進行,重點放在學生實驗方案的設計上,等到學生完成後,找組內的同學向全班同學展示一下(討論交流), 最後歸納、總結出二力平衡的條件。

⑵在整個學生的探究實驗中, 學生的設計、操作、觀察、思考和總結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於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了,也反映了面向全體的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3)在得到二力平衡條件的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提煉處理,使學生易記、易用。教師最後總結成八個字:同體、等大、反向、共線。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對條件的記憶和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概括思維能力。

(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對所學知識作小結後,出示實例:吊着的電燈保持靜止,燈受重力20牛,則此燈受拉力大小為多少?

先由燈處於靜止得到它受平衡力;然後分析燈受哪兩個力,即重力和拉力,最後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已知重力20牛,確定出燈受拉力20牛。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説一説生活中二力平衡還有哪些應用。(如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時知道重力那阻力有多大等等)這樣的設計也讓學生了解到了理論和生活實際的聯繫。

最後向學生強調一下一對平衡力與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區別。可以找三明同學上前來展示二力平衡是三個物體間如兩名同學想兩側同時拉一名同學時中間的那名同學受到了一對平衡力的作用。而相互作用力士兩個同學之間的相互性如只有兩名同學之間相互的拉動一樣。這樣的設計不但便於讓學生理解記憶,也增強了課堂的氣氛。

第三環節:感悟收穫,課堂小結。

最後以學生彙報有哪些收穫來小結本節的的內容,使課堂始終保持輕鬆、和諧的氛圍,以“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來結束這節課。這樣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教室,又讓學生帶着問題離開教室,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求知狀態。

第四環節:當堂檢測,鞏固昇華。

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採用了多層次的練習題,以便於學生能及時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具體問題中。

五、 板書設計

六、教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o3xg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