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三上數學數學廣角課件

三上數學數學廣角課件

三上數學數學廣角課件

教學內容:

三上數學數學廣角課件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使學生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並能用數學語言表述。

過程與方法方面:使學生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滲透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初步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並能用數學語言表述。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滲透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具學具:實物投影、情境圖。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主題

1、師:同學們今天有我給同學生上一節課,同學們高興不高興?(高興) 我一看同學們,我就發現同學們一個個非常聰明。

同學們,你知道聰明的聰是怎麼寫的嗎?

(課件介紹“聰”。)

師:我希望同學們做到用耳認真聽,聽同學發言,聽老師講解;用眼睛仔細看,獲取信息;用口大膽説,説出自己的想法,發表不同的意見;用心去思考,發現規律。

2、師:同學們,我想看一看大家是不是能做到這幾點,看一看大家是不是真聰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兩個腦筋急轉彎試一試。

(課件出示腦筋急轉彎一:昨天,蔣老師到超市去買東西,在付款的時候,從前往後數我排在第3,從後往前數,我排在第4。這時,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付款?) 師: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付款?

預設:

生:應該3+8—1=9人。蔣老師算了兩次,要去掉一次。

(課件出示腦筋急轉彎二:兩個爸爸和兩個兒子一起去看電影,他們只買了3張票就順利進了電影院。這是為什麼呢?)

師:沒什麼只買了3張票?

預設:

生:兩個爸爸和兩個兒子實際上是爺爺、爸爸、兒子。因為爸爸既是爺爺的兒子,又是兒子的爸爸。所以2+2—1=3(人)

師:你回答的非常好。(教師邊説:爸爸既是爺爺的兒子,又是兒子的爸爸。邊板書:既??又??)大家一起來説説這句話。爸爸有兩個身份,重複算了一次,板書:2+2—1=3

師:看來同學們確實很聰明,那麼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就是與這有關的一類問題。【板書:數學廣角】大家有沒有信心學好?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一)、探究集合表示

1、 瞭解運動愛好

師:同學們平時喜歡體育運動嗎?體育運動各種各樣,你喜歡什麼樣的運

動?

2、出示信息

師:我們學校三(1)同學也喜歡體育運動,有喜歡跳繩的,有喜歡踢毽的。同學們看下面統計表,喜歡跳繩、踢毽的有下面一些同學。

(出示統計表)

3、師:同學們看一看上面的統計表,你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

學生1:跳繩有??,踢毽有??。

學生3:跳繩的9人,踢毽的.8人。

4、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跳繩的9人,踢毽的8人,那麼跳繩和踢毽的一共有多少人?

預設:學生:9+8=17人

師:但是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同學們這個答案為什麼錯誤呢?

5、讓學生自己找原因,用線連出重複的同學。

師:這些重複的同學,他們是既參加了跳繩,又參加了踢毽。

6、課件展示

師:這些重複的同學,為了方便觀察我們都把他們移到前面。

教師移動重複同學。

7、師:大家看,這樣重複的同學我們明顯的看出了重複。為了簡便表示,我們可以怎麼樣?(合二為一)

合併重複同學。

8、師:同學生真聰明。

師:老師這裏有兩個圈,您能把這些同學放進這兩個圈裏面嗎?

師:我們先放“楊明、劉紅、李芳”,那怎麼放呢?

預設:

學生先放到跳繩的圈裏。

師:這樣放,踢毽的圈裏沒有,這個怎麼辦?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教師巡視)

9、組織學生彙報。

預設:

生:如果能把兩個圈向一塊移動移動就好了。(課件出示有重複的集合)

10、師:是不是這樣?這樣我們應該怎樣把他們的名放到圈裏面?

(學生回答,教師展示課件)

11、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像這樣的圈叫做“集合”,(教師補充板書:集合) (教師講解介紹集合(維恩圖)知識)。(課件展示)。

(二)探究計算方法

12、分析、認識各部分意思、數據,重點認識中間重複的部分,讓學生説:既參加跳繩又參加踢毽的學生,3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8z7njm.html
專題